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南朝陈的悲歌:基本盘太弱,躺平还是励精图治,都会灭亡

2024-01-27历史

南北朝时代,论帝王整体水平,以及皇室内部稳定程度,南朝陈第一,估计没人敢说第二。陈武帝、陈文帝、陈宣帝都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不甘于现状,但回天乏术。

589年,杨坚出兵南征,数十万大军分路进攻,陈后主成为俘虏。至此,立国32年,共5位帝王的「南朝陈」灭亡,隋朝统一。

昏君、暴君迭出的南北朝,刘子业、刘彧、刘昱、萧宝卷、宇文赟、高洋、高纬等帝王之残暴,估计杨广都自愧不如。南朝宋、齐、梁灭亡;北齐灭亡,北周被杨坚取代,都咎由自取。

南朝陈,即便是末代帝王陈叔宝,也只是喜欢诗歌、书画,爱好饮酒,只是庸君而已。与刘子业相比,陈叔宝距离「暴」字,中间还隔着一个杨广。

作为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被隋朝所灭,是历史的必然。无论帝王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国运,南朝陈已经没有翻盘的可能;无论是励精图治,还是躺平,结果都一样,只是时间早晚罢了。

对南朝陈而言,接手的江山千疮百孔,不该失去的东西,都全部丢失,基本盘太弱。如果不是对手糊涂,即便李世民穿越而来,都救不了南朝。

420年,刘裕取代东晋,建国宋,史称「南朝宋」,拉开了南朝序幕。439年,拓跋焘重新统一黄河流域,北魏控制中原,这是北朝。

刘裕时代,南朝实力碾压北朝,具备战略优势。但是,南朝宋内斗太厉害,自己削弱实力。元凶之乱、刘义宣之战、刘诞之乱、义嘉之乱接踵而来,南朝狼烟四起。

萧道成建立南朝齐之后,也上演刘宋模式,宗室相互攻伐,血流成河。梁武帝萧衍继位后,南朝梁一度繁荣昌盛,但梁武帝晚年昏庸,酿成侯景之乱。

其中,义嘉之乱、侯景之乱,对南朝影响可谓是毁灭性打击,难以力挽狂澜,出现奇迹的可能性非常低。

南朝对抗北朝,即便谈不上优势,也要具备资本,离不开这几个条件,南朝陈都不足。

第一,高素质的帝王,类似刘裕。

南朝陈帝王,陈武帝、陈文帝、陈宣帝都不错,也算是一代雄主。其中,吕思勉眼中的陈武帝比李世民厉害;陈文帝、陈宣帝是中上等君王,在南北朝时期也足够优秀。

如果处在太平盛世,或者北方混战(类似十六国)时代,陈文帝、陈宣帝守住长江以南,并有所发展,应该还是可以。但是,想要逆袭成功,以绝对劣势,成功翻盘,概率几乎是零,他们能力有限。

北魏孝文帝、西魏宇文泰改革之后,北朝内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都远非十六国时代可比。此时,北方胡汉融和,门阀团结,勃勃生机,发展势头很好。

第二,拥有足够数量的人口,保证兵员与财税。

南北朝时期,长期战乱之下,能统计上来的人口估计四千万,门阀士族隐瞒的户口不算。那么,南朝陈究竟是多少呢?

北周、北齐、南朝三足鼎立,北齐实力最强,人口最多。周武帝灭北齐时,即便经过高氏家族的摧残与战争的破坏,人口都接近两千万,比北周还要多。

北周、北齐整合之后,隋朝取而代之,人口三千多万。这一数字,比唐朝建国时人口还要多。相对南朝而言,隋朝优势非常明显。

589年,南朝陈灭亡,被编入户籍的有50万户。平均每家五口计算,也就250万人。之所以如此,除了门阀隐瞒,南朝陈疆域缩水是关键。

第三,至少控制淮南,荆州、襄阳,能拿下四川更好。

南朝宋建立之初,疆域最大,包括河南、山东、淮北、淮南、荆州、襄阳、四川在内。此时,南朝宋已经接近统一,除了河北、陕西、山西在北魏手里,其他都是南朝的疆土。

那么,南朝陈的疆域呢?很遗憾,只有三吴一带,岭南人口不多且实际控制并不强,可以忽略不计。

刘裕死后,4位辅政大臣与少帝刘义符争夺权力,北魏明元帝南征,夺走了河南地区。此后,刘义隆的三次元嘉北伐,主战场都在河南,却未能拿回来,还让拓跋焘饮马长江。

山东、淮北则在义嘉之乱丢失。南朝宋内斗,刘彧耀武扬威,薛安都一怒之下叛变,南朝丢失了青州、冀州、兖州、徐州,以及豫州的一部分。此后,淮南成为战场。

侯景之乱,南朝梁内斗,诸侯王见死不救,对南朝的打击是毁灭性。侯景之乱期间,北齐夺走淮南,西魏(北周)攻取四川、襄阳。不久,宇文泰出兵南征,灭了梁元帝,拿下荆州。

陈霸先,侯景之乱的赢家之一,建立南朝陈。此时,南朝的疆域,局限在三吴一带,且因战乱而人烟稀少,经济萧条,已经没能力与北朝抗衡。

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兵力主要来自流民,如徐州、兖州、青州集团,以及荆州、雍州集团。这些北方流民,战斗力强悍,又想收复失地,故而特别能打。

南朝陈时期,这些传统的「流民迁移地」已经落到北朝手里。如此,南朝陈不但兵力不足,还没有防线,此时京师建康(南京)成为前线,没有战略纵深,更别说回旋余地。

557年,陈霸先建立南朝陈,处境比三国末年的东吴还要糟糕。要知道,东吴还能控制荆州,几乎全据长江,具备与西晋掰手腕的一定资本。

北方征讨南方,主要是三条路线:川蜀东征,河南、陕西出襄阳、荆州,另一条则是徐州,走淮南。南方想要立足,至少控制荆州、徐州,建立起战略屏障,而南朝陈一个都没有。

糟糕的处境以及弱小的实力,南朝只能向北朝称臣,连正统的资格都没有。但是,陈武帝、陈文帝、陈宣帝都不愿意坐以待毙,而是励精图治,寻找机会。

陈武帝之后,陈文帝消灭了上游的王琳,又两次击败北齐南征,还重新控制了岭南,使得陈朝能站稳脚跟。陈宣帝则两次北伐,从北齐手里收复淮南,但很快就被北周抢走。

陈宣帝两次北伐,主帅都是吴明彻,他位列武庙七十二将,能力可以。但是,南北力量对比悬殊,吴明彻也没办法,陈宣帝也经不起消耗战。

攻取淮南,陈宣帝还想夺取淮北,争取战略纵深,结果非但不成功,连刚到手不久的淮南也丢了。

578年,吴明彻第二次北伐,沦为北周俘虏。4年后,陈宣帝驾崩,此时隋朝已经建立2年。7年后,隋文帝出兵南征,陈叔宝成为俘虏,南朝灭亡,华夏再次统一。

南朝君王励精图治,但基本盘太弱,以三吴之地抗衡勃勃生机的北朝,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即便给南朝陈一次「淝水之战」,击败了南征的隋军,也不可能扩大战果,杨坚休养生息后,南朝一样耗不起。

刘裕死后,宗室无休止的内讧与战乱,几乎耗尽了南朝的元气。到南朝陈建立的时候,江南气数已尽,即便秦始皇、汉武帝、李世民、朱元璋穿越,都难以扭转乾坤。

南朝陈是否灭亡,或者说何时灭亡,不在于陈武帝、陈文帝、陈宣帝这些明君是否励精图治,也不在于陈叔宝多喜欢诗词书画或饮酒,而是北朝整合资源的时间与速度。

如果周武帝宇文邕不英年早逝,也许南朝陈就亡在陈宣帝手里。578年,宇文邕病逝,北方已经统一,却天不假年。宇文邕活着,杨坚、尉迟迥都是手下,南朝灭亡时间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