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清朝军事实力概况(日本旧参谋本部记录)

2024-01-30历史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军事实力概况

清国军队的统帅

清朝自建国之初开始,皇帝作为全军的首领实施统治。但是,之后皇帝成为名义上的首领。国内发生事端时,皇帝特命各省总督或将帅负责征讨逐渐成为常例。日清战争期间,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专门负责处理战事。

作为统帅清国全军的机关,直接隶属于皇帝的官衙是军机处和兵部。但是,日清战争爆发后,明治二十七年(1894)11月上旬,清国设立了督办军务处作为军务的中枢部门,掌管与本次战事有关的军令。该机构正好相当于日本军队的大本营。

平时,陆军各部队分头驻扎在各省的要地,隶属于管辖地的总督(在东三省为将军)。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大臣,担负北部沿岸(山东省以北)的防务。因此,在其管辖地域之外,还指挥驻扎在防务要地(如旅顺口、大连湾、威海卫、胶州湾等)的军队。此外,防务上如有必要,他拥有训令北部各省总督、将军的权限。两江总督也兼任南洋通商大臣,担负南部沿岸(江苏省以南)的防务。因此,南部各省的总督根据防务上的需要,必须接受其统帅指挥。

这样,清国军队的指挥权在文官、武官两派手里。即使是最高级别的武官,也不过是战术上的指挥官。战略上的指挥大体由文官即总督和巡抚等负责。就是说,清国形成了有事之时由没有军事工作经验的文官指挥大部队的制度。在日清战争中,提督叶志超、宋庆等武官指挥着一个地区的大部队,这是非常罕见的事例。

练军和勇军

清国建国时确立了叫做八旗的军制,属于八旗的人叫旗人,世代享受俸禄。此外,还有八旗之后产生的叫做绿营的军制,绿营全部由汉人组成。与八旗兵仅在战时编成军队不同,绿营平时也隶属于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将军等,担负地方警察之类的工作。据说八旗有20万人,绿营有50余万人。

但是,八旗和绿营创建以来经过两百余年,其编制、训练都没有进步,等于说已经没有了作为军队的价值。因此,在日清战争中,清国政府主要依靠的是勇军(勇兵)、练军和新兵。勇军是嘉庆(元年是1796年)初年平定白莲教徒的叛乱(平叛耗时7年)时,为了弥补八旗、绿营的兵源不足开始招募,在咸丰年间(元年是1851年)太平军横行时招募壮丁创建。当时,八旗、绿营的士兵发挥不了作用。因此,招募各地的壮丁进行训练,在平定太平军时建立功勋,勇军的威名超过了八旗、绿营。当时,一般命名为乡勇,或者冠以地名,称为楚勇、湘勇、淮勇。之后,开始称作楚军、湘军等。

这些勇军是用于救急的临时性编制,因此不在军费经常支出的范围之内。平定太平军以后,清国保留下了若干功绩卓著的勇军,其余的大部分都解散了。因为当时的八旗兵、绿营兵多数不能打仗,便从八旗兵、绿营兵当中挑选特别健壮的士兵编制成军,这就是练军。练军、勇军都冠以驻地的地名或创建时首领的名字,或者以雄壮的文字命名,完全没有编制番号。

练军、勇军都分为步兵和骑兵两种类型,野战炮兵编制在步兵营中,让步兵营中的士兵使用要塞炮。而且,清军没有工兵、辎重兵的制度。步兵营中有一种叫做长夫的不拿枪械的士兵,从事野战工兵和搬运行李等工作。

各营以参将(相当于日军的中佐)、游击(少佐)、都司(大尉)为首领,称作营官。一个营大体划分为五哨或三哨,以都司或守备(中尉)为哨官,有时也以千总(少尉)为哨官。一个营的人员大约为500名。把这样的几个营合起来称作军,命名为前军、后军、左军、右军、中军等,以总兵(少将)或副将(大佐)为指挥官。进而把几个军合起来,由提督(中将)指挥(称作陆路提督,与水师提督相区别)。

兵员补充、教育、给养、兵器

清国军队依据佣兵法进行兵员补充,但是由于清国原本缺乏尚武的风气,兵员多是下层阶级的子弟。而且,由于服役的年限不确定,使得老年兵和壮年兵混杂在一起,有人不能胜任同样的军务。因此,教育、训练的程度也参差不齐。

北洋大臣(北洋通商大臣的略称)属下的驻守北洋沿岸的各部队以及南洋沿岸的若干个营,在中法战争后聘请了外军军官,大多接受了外军的训练,成为清国军队中最精锐的部队。除此之外,清国还有由接受过外国军官教育的清国军官训练出来的练军、勇军。这些部队基本上熟悉近代的战法,但是其他部队因教官不足,接受教育的时间短,还停留在非常幼稚的阶段。

清国把一个军或者把几个营合在一起,配备财务官,设置医务官,处理给养、治疗、卫生事务。但是,财务官是纯粹的文官,他们与高等官衙相联系,负责军队的给养和弹药补给等。

此外,军人的薪俸非常微薄。至于哨官以下的军人,因为不能靠薪俸维持其体面,产生了各种弊端,致使军纪涣散。而且,医务官缺额很多,患者要自己负担医疗费用。即使在战时也是如此。兽医也缺额很多。

清国军队拥有的兵器种类繁多。极端的场合,一个营之中就混用数种兵器。其中,最多的兵器是「毛瑟」式步枪和「克虏伯」式野山炮,里面混杂着「雷明顿」步枪、「夏斯波」步枪、「史奈德」步枪、抬枪(两个人使用的枪)和机关炮,并且还有人携带着大刀、长矛、旗帜等。一个营大概有500名战斗人员,大约有300支枪。

战时的兵力

练军、勇军以营为基本单位,通常500人编成一个营,然而实际上有很多营不足500人。而且,有些部队不称作营而称作军、勇或旗、队等,制度杂乱无章。各部队的人员也有很大差别。清国把分别驻屯在各省的军、勇、旗、队等,根据其大小拆分或合并,将其改为营的建制后,步兵约862个营,骑兵192个营,总人数为40余万。这是日军当时用于动员计划的基础推算出来的清军人数。根据战后详细调查的结果,可以认为最确切的数字是一个步兵营平均350人,一个骑兵营250人。这样计算一下,其兵员总数约35万人。

日清战役初期,清国命令练军、勇军做出征的准备,出动了隶属北洋大臣指挥的淮军和东三省的一部分八旗军、练军。另一方面,清国大量招募新兵加入现在的军队,并着手组建新的军队。为了组建新军,清国拉出了在征讨太平军和山东白莲教教徒时立下战功的老将,又下令屡次征战的文官召集雇佣兵,让这些老将和文官担任指挥官,委任候补武官当营官和哨官。候补武官是通过捐钱和考试取得资格的,他们中有很多人是在等候空缺时被录用。

这样召集起来的新兵大约有63万人,因此,日清战争期间,清国陆军大约是98万人。但是,清国的领土幅员辽阔,这些兵力分散在各个省,因交通运输不便,不能赶来应急,实际上有不少人不能用来打仗。

海军

清国政府下决心创建海军,是在咸丰至同治(同治元年是1862年)年间。1863年,清国在福州、上海设立船政局,在福州的船厂开办造船学校和海军学校,招聘欧洲人当教师。但是,事业迟迟不见进展。1875年,清国购买了8艘炮船组成北洋水师。同时,为了长江(扬子江)的防御,又购买了2艘中、小型铁甲舰,奠定了南洋水师的基础。到1880年,清国缩减了自古就有的河防水师,又削减绿营发展海军,决定购买4艘铁甲舰加入北洋水师,并开始着手经营旅顺军港,建设炮台。

1884年,清国开始跟法国交战时,委托德国建造已经竣工的镇远号、定远号等军舰还没有到达国内。因遭受法国海军舰队司令孤拔率领的10艘军舰的攻击,清国的扬武号等9艘军舰被击沉,船政局也遭到炮击。另外,清国赴台湾增援的澄庆舰、驭远舰也被法国军舰炸沉。

此后,清国政府有意扩充海军。1885年开始建造威海卫炮台,翌年旅顺口的工程竣工。而且,镇远、定远两艘战舰和济远号巡洋舰也到达国内。1887年,清国与英国、德国的船厂签订了建造致远、靖远、经远、来远4艘巡洋舰的合同,同时开始建设大连湾炮台等。清国的海军力量至此实现了飞跃性的增长。

清国的海军划分为北洋、南洋、福建、广东4个水师。其中,北洋水师隶属于北洋大臣,以威海卫湾为基地,包括旅顺口、大连湾在内,担负北洋的警备,是最重要的水师。南洋水师隶属于南洋大臣,以吴淞为基地,警备江苏省沿岸和长江。福建水师隶属于闽浙总督,以福州马尾为基地,警备浙江、福建、台湾三省沿岸。广东水师隶属于两广总督,以广州黄埔为基地,警备广东省沿岸。

各个水师下属的军舰总计82艘,鱼雷艇25艘,总吨位接近8.5万吨。除此之外,还有若干艘武装运输船。在这些水师当中,整个北洋水师(22艘军舰、12艘鱼雷艇)和广东水师的广甲号、广乙号、广丙号3艘军舰,直接参加了日清战争,其他水师仅仅做了出战准备。

北洋水师训练非常严谨细致,战斗准备也很充分,东洋各国舰队都十分敬畏。但是,其他3个水师不但舰船的威力不及北洋水师,而且训练和战斗准备的程度也远远比不上北洋水师,很难在外海作战。不过,前面提到的广甲号、广乙号、广丙号3艘军舰稍微好一些,因此,广东水师把这三艘军舰编为一队,每年派遣到北洋水师,进行联合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