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尧舜时期至汉魏晋,许昌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如何演变的

2024-02-17历史

许昌,千年古地,汉魏故都,是 我国历史上记载最早且最知名的城市之一

早在新旧石器时代交替时期,以许昌为核心的颍河流域便有 大量人类活动的痕迹 ,是 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汉末魏晋时期 「天下当朝正许昌」 ,许昌凭借其政治军事中心的地位 对中原乃至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无论是长度还是宽度, 许昌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为我国文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着重大作用。

先秦时期

尧舜时期,位于今许昌禹州市的区域被称为「夏」,又称「阳翟」, 彼时中原地区突发洪灾 ,帝尧便 令夏族首领鲧治理水患 ,然而鲧治水「九年而不息,功用不成。」

在舜的举荐下,尧便任命鲧的儿子禹为司空,「继鲧治水,十三年而洪水平。」治水的成功不仅使禹获得了极高的人望,而且 四处治水的经历使禹增长了禹对各地的见识

据【水经·颍水注】记载:「颍水自竭东经阳翟故城北,夏禹始封于此为夏国。」 正式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国家。

夏建国后, 禹将许地划入豫州 ,并将此地封给皋陶后人,后来夏朝的国都又一度迁至阳翟,商朝建立后,商汤将 夏的后人安置在阳翟故地 ,此外又有昆吾、有熊等族于今日许昌市境内活动。

牧野之战后,周武王姬发正式在镐京建立周朝,作为商朝旧地之一,周成王将许地分封给姜姓后裔、三朝老臣文叔, 由其建立许国以监视商人 ,故后人又称文叔为许文叔。

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故许昌城,县南四十里,即许国故城。」

春秋初年, 周平王迁都洛阳 ,位于今河南新郑市的郑国趁机崛起并成为春秋初霸,彼时许国与郑国南北相邻且国力较弱,自公元前712年起, 郑国开始对许国进行征伐 ,后一度于公元前504年攻陷许都。

公元前576年, 「许灵公畏逼于郑,请迁于楚」 成为楚国附庸,自许灵公开始,许国共经历了 五次迁徙 ,最终于 战国时为楚国所灭 ,而在许国迁徙后其故地则先后由郑国、楚国、晋国、韩国所控制。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前221年,随着秦朝建立, 郡县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其中原属韩国的领地被设立为颍川郡,以阳翟为郡治,下辖共计十二个县,这是许昌地区历史上 第一次正式拥有明确的行政区划。

西汉初年实行 郡国并行制 ,汉高祖刘邦在汉五年(公元前202年)春将颍川之地封予有从龙之功的韩王信,然而仅一年之后,韩王信 因遭受猜忌叛出投靠匈奴 ,其封地也被重新改为了颍川郡,郡治为阳翟县。

王莽篡汉,颍川郡改为左队,阳翟县更名为颍川县,而 光武复汉后 ,颍川之地郡、县各复原名,治所仍为阳翟。

两汉时期,颍川郡虽然曾 多次历经战乱、自然灾害 等因素,但仍为汉朝 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 较东汉而言,汉末曹魏时期的颍川郡区划范围大致未变,然而 其政治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

中平四年(188年),汉室宗亲、太常刘焉 向汉灵帝谏言「废史立牧」并得到了采纳 ,使得汉十三州 从「监察区」彻底转变为了「行政区」 ,颍川郡此时实际上由豫州州牧所管辖。

兴平二年(196年),兖州 曹操开始向豫州进兵 ,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建安元年)二月, 太祖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

包括颍川郡在内的豫州逐步归曹操所控制,同年九月,汉献帝在曹操与百官的支持下迁都许县,自此许县以及颍川郡成为了 汉末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并获得了「许都」的美名。

建安二十四年(220年),曹丕称帝, 将国都从许县迁往洛阳, 许县自此代替阳翟成为颍川郡治,次年春,魏文帝曹丕听信图谶「魏基昌于许」之说,将 许县更名为许昌 ,并升许昌为魏国五都之一。

西晋代魏后,武帝司马炎于泰始二年(266年)下令将颍川郡分为 颍川、襄城 二郡。

两晋时期颍川郡下辖九县,郡治为许昌,太康十年(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将许昌设为豫州治所,又命汝南王 司马亮 都督豫州诸军事并 镇守许昌 ,然而次年汝南王便被楚王司马玮所杀,「八王之乱」以及之后的外族入侵使得 包括颍川在内的中原地区长期陷入战乱之中

东晋咸康二年(336年)「省襄城还并颍川」,但东晋实际上已于太宁三年(325年)便长期 失去了淮北地区的控制权 ,此后东晋先后与冉魏、前秦两国 反复争夺许地 ,直至太和四年(370)年彻底丢失。

晋太元五年(380年),前秦设东豫州,并 令东豫州刺史毛当镇守许昌 ,刘豫收复许昌后还称豫州。

北魏于泰常八年(423年)从刘宋手中攻占许昌并夷城 ,其治所后来被更为长社县(今长葛市老城镇地区),孝昌四年(528年)改豫州名为颍州。

隋唐五代时期

隋朝开皇初年,许州州治长社县更名为颍川县,后来隋炀帝于大业三年(607年)诏令天下改州为郡, 许州因之更名为颍川郡, 辖县十四,襄城、临颍、定陵等北周旧郡均并入颍川。

高祖李渊以唐代隋,不久 便下令复郡为州 , 武德四年(621年)颍川郡再度更名为许州,其州治颍川县也 随之改为长社县

贞观元年(785年), 唐太宗分全国为十道 ,许州辖于河南道,贞观十三年至十六年,朝廷一度将许州设为都督府,共辖许、颍、陈、唐四州。

武周代唐,移都洛阳,天授二年(691年),许州成为王畿内, 与郑、汴二州同置八府, 唐中宗李显复位后恢复旧制。

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再度改州为郡, 许州更名为颍川郡, 隶属河南道管理,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为抗击叛军,朝廷开始广设藩镇。

至德元载(756年)唐肃宗 设淮南西道节度使, 领颍川等五郡;乾元元年(758年)复颍川郡为许州;贞元二年(786年) 唐德宗设陈许节度使, 许州为治所,贞元二十年(804年)最终赐陈许节度号为忠武军。

晚唐时期的忠武军是唐王朝的主要军事力量之一,在遏制骄藩、抵御外夷、平定民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但终究无力阻止唐室衰微之势

唐朝年间, 许州不仅州郡名号数次更改,其领地范围也频繁更易, 除中心区域外,阳翟、襄城、叶县、郾城等县的归属变更不断,终唐一朝,许州领县最少时为七县,最多时为十一县。

天祐四年(907年),朱温废唐哀帝而建立后梁,次年改忠武军节度为匡国军节度,龙德三年十月(923年) 都城开封失陷,梁末帝自杀, 匡国军节度使温韬杀死驸马赵岩并向后唐庄宗李存勖投降。

同年十二月,李存勖在登基后 立刻着手恢复唐制, 匡国军因之复更名号为忠武军,清泰三年(936年)闰十一月,许州节度使兼枢密使赵延寿于团柏谷与契丹交战后兵败被俘,不久后唐灭亡,石敬瑭建立后晋, 并于十二月令苌从简担任许州节度使。

开运四年(947年)正月后晋被契丹所灭,许州节度使石重睿随晋出帝北迁辽国,同年二月,河东节度使刘知远 趁乱自立,建立后汉, 而辽国因百姓反抗激烈被迫于三月北还,后汉高祖得以顺利收复中原各地, 后命弘肇、刘信先后为许州节度使。

后汉仅四年便亡国,乾祐三年(950年)澶州军变后,郭威部下马铎带兵入许州, 刘信惊惧之下自杀而亡, 郭威遂命何福进权领许州节度使,此后直至宋开国前许昌地区再无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