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90年,武则天登基称帝,改唐朝为周,史称武周。
一、
称帝后,武则天急需一批能力强的人来辅佐,狄仁杰就成了她的首选。
次年,狄仁杰由地方调入京城,升任地官侍郎,代理尚书事务,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武周的宰相。
武则天问狄仁杰,你在汝南的政绩那么好,却有人在背后中伤你,可想知道此人是谁吗?
狄仁杰笑了笑说,臣不想知道那人是谁,就是知道了,也还是会把他视为朋友的。
听完狄仁杰的话,武则天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作「宰相肚里能撑船」。
狄仁杰成为宰相后,便尽心竭力辅佐武则天,成为武则天的左膀右臂。
只是,狄仁杰毕竟是旧唐的老臣,短时间内是没办法获得武则天的绝对信任。
武则天掌权后,为了平衡朝中关系,任命了大量亲信酷吏充当耳目,帮助自己监听百官、排除异己。
其中,酷吏来俊臣便是其中之一。
二、
公元692年,来俊臣告发狄仁杰、裴行本等七人谋反。
武则天下旨,将他们逮捕入狱,命来俊臣亲自审问。
就在来俊臣要大展身手,对狄仁杰严加酷刑时,狄仁杰却做出一个出乎他意料之外的举动。
还没等来俊臣用刑,狄仁杰直接认罪了,说自己谋反是事实。
理由就是,大周改朝换代,万象更新,身为唐朝旧臣,自然要谋反。
此话一出,来俊臣自然也就没有用刑的必要了,让狄仁杰签字画押后,拿着供词就找武则天邀功去了。
原来,按当时的律法规定,一经审问即承认谋反的人可以减免死罪。而且认罪了,也不用遭受酷刑。
狄仁杰这招不仅免受皮肉之苦,还暂时保全了自己。
当然,酷吏们肯定是不会轻易放过狄仁杰的。
这些酷吏最常用的伎俩是,先给人罗织一个叛逆的罪名,然后用酷刑打开一个突破口后,再往外不断牵扯他人,最后就是几百上千人连坐。
狄仁杰认罪后,来俊臣手下王德寿想借机打压异己,就对狄仁杰说,
你曾与杨执柔同在礼部为官,只要你说出杨执柔也是同伙,我就在陛下面前为你求情。
狄仁杰十分愤怒,大骂王德寿说,皇天后土在上,我狄仁杰决不做如此不义之事。
说完,就以头撞柱,血流满面。
这一举动,当场把王德寿吓傻了,只能灰头土脸地离开了。
三、
狄仁杰既已认罪,也就没有再逼供的必要,对他的看管也就松懈许多。
一日,狄仁杰向狱卒借来笔墨,说是天气热了想写封家书让家人送来薄衣服。这狱卒知道狄仁杰是被冤枉的,并没有拒绝。
狄仁杰写完家书后,又从被子上撕下一块帛,写上自己的冤屈塞在棉衣里,连同家书一起送回家中。
负责看守的王德寿检查一番后,发现没有异常,就让人把家书连同棉衣,送交给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
狄光远看到帛书,立马进宫找武则天申冤。
武则天看完帛书,就质问来俊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来俊臣辩称,臣并未对狄仁杰用刑,连衣服都未曾脱下,他就主动承认谋反了。
武则天觉得此事有些蹊跷,就便派通事舍人周綝到狱中查看。
为了能糊弄过去,来俊臣先给狄仁杰穿戴整齐,再让周綝入内查看。周綝惧怕来俊臣,连狄仁杰的面都没见到,就按来俊臣的吩咐,回去向武则天复命了。
来俊臣还命人假冒狄仁杰的名义,伪造了一封【谢死表】,让周綝呈给武则天。
听完周綝的汇报,再看到手中的【谢死表】,生性多疑的武则天,决定亲自提审狄仁杰。
她召见狄仁杰,问他为何要承认谋反。
狄仁杰说,我如果不承认,早已死于酷刑之下了。
武则天又拿出【谢死表】问,这是不是你写的。
狄仁杰则说,并未写过。
武则天便让人查验【谢死表】,才知道是伪造的,原来这一切都是来俊臣的手笔。
事后,武则天免去狄仁杰等大臣的死罪,全部贬为地方官,将狄仁杰降职为彭泽县令。
四、
这里有人就会好奇,既然事实已经清楚了,狄仁杰等大臣为何还被贬,并且来俊臣等人并未受到任何的处罚?
首先,此时武则天还需要来俊臣等人,来帮助自己清除异己,巩固帝位。
很多冤案都产生,如果没有武则天的默许,单靠来俊臣等人是办不到的。
武则天也知道狄仁杰等人是大才,不希望他们被这场风波冲击到。把他们贬职外放,远离京城,本身也是一种保护。
4年后,契丹首领孙万荣作乱,攻陷冀州。武则天起用狄仁杰为魏州刺史,率兵抵御契丹。
次年,狄仁杰因军功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授银青光禄大夫。
五、
公元698年,登基已8年的武则天,此时已经75岁高龄,是时候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了。
武家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也想当太子,就怂恿大臣向武则天进言说,自古天子没有以异姓当太子的。
意思很明白,就是武周天下,还得是姓武的当皇帝才行。
武则天听完,觉得有道理。
但还想再听听其他人的意见,就找来宰相狄仁杰问问。
狄仁杰看出了武则天的心思,严肃地说,姑侄,哪有母子亲近!
武则天听完,脸上的表情并无太多变化。
狄仁杰接着说,
陛下立儿子,死后还能在太庙享受到祭拜;要是立侄子,可从未听说过有把姑姑供奉在太庙的。
说完,武则天就让狄仁杰退下,自己则独自思考狄仁杰的话。
几天后,武则天就命人借治病为由,把庐陵王李显偷偷接回洛阳。
同年九月,在权衡利弊后,武则天决定复立李显为皇太子,大赦天下。
武则天之所以能把皇权归还给李家,狄仁杰是功不可没的。
六、
到了晚年,武则天越发信任狄仁杰,不称呼其名,反而尊称其为国老,还特许入朝参见时不用跪拜。
狄仁杰多次以年老多病为由请辞,武则天都没有答应,还对狄仁杰说,你有我老么,我还比你大六岁呢。
随着狄仁杰等老人退居二线,武则天急需新人来辅佐。就问狄仁杰,朕想能找一位贤才委以宰相重任,你有合适推荐的吗?
狄仁杰说,如果您想要文采风流的,那么李峤、苏味道便是合适的人选。您若要找贤才,那荆州长史张柬之便是合适的人选。
武则天思索后,就不再追问,不久就下旨提拔张柬之为洛州司马。
过了几天,武则天又让狄仁杰举荐人才。
狄仁杰说,我此前推荐的张柬之,您还没有答应呢!
武则天说,我已经给他升官了。
狄仁杰又说,我所推荐的是宰相之才,而不是一个司马,张柬之是做宰相的料。
说完,武则天就任命张柬之为秋官侍郎,不久又拜其为宰相。
之后,狄仁杰又推荐了姚元崇、桓彦范、史敬晖等数十人,这些人日后都成为一代名臣。
公元700年,狄仁杰进为内史。九月,狄仁杰病逝,终年七十一岁。
得知死讯后,武则天十分伤感地说,朝堂空矣!下旨废朝三日,追赠狄仁杰文昌右相,谥号文惠。
七、
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以清君侧的名义,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皇宫。
杀死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与张易之两兄弟,带着侍卫把武则天的寝宫包围起来。
武则天大惊问,是谁在作乱?
张柬之不紧不慢说,我等奉太子之命清君侧,已经把二张杀了。
武则天听完,冷冷说道,既然已经杀了,那就让太子回东宫去吧!
话音刚落,桓彦范走上前说,太子怎么能回东宫去呢?
当初天皇把太子托付给您,现在太子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您应该将帝位传给太子,以顺应天意和民心。
武则天听后,沉默许久。形势逼人,今日不还政于太子,他们是不会罢休的。
于是,疲惫地挥了挥手说,朕把帝位传给太子就是了。
群臣听完,开心地退出武则天的寝宫,彼此道贺起来,脚步轻快地走了出去。
当年二十三日,太子李显代理国政,施行大赦,改年号为神龙,史称「神龙政变」。
二十四日,武则天被迫传位给李显,次日,李显在通天宫即皇帝位。退位后的武则天徙居上阳宫。
李显复位后,恢复国号为唐,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等皆复旧制。
当年十一月,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
八、
狄仁杰任宰相期间,先后举荐了荆州长史张柬之、夏官侍郎姚崇、监察御史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
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唐代名臣,其中几位在「神龙政变」中取到关键的作用。
从神龙政变到朱温灭唐,期间跨了200多年。某种意义上说,狄仁杰帮大唐续了200年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