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周总理见北京卫戍区司令,直接问:哑巴同志呢?他现在好不好?

2024-02-01历史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是专门用来安葬那些对建设新中国提供巨大帮助的先烈,墓区每个骨灰盒上都雕刻着逝者的名字,这其中有一个骨灰盒很奇怪。

在名字一栏中,雕刻的是「哑巴同志」,一个看起来像代号的名字,显得非常与众不同。

1971年10月,周总理从广州返回北京,随后接见了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吴忠,本以为是商议军事或者其他事宜,没曾想周总理却是叮嘱一个人的安置问题,他表示:

要照顾好哑巴同志,吃的、住的,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我们不能亏待了这个对国家有功的聋哑人!

其实,这已经不是周总理第一次嘱咐相关部门来照顾这位哑巴同志了,早在此前,他便多次念叨,生怕有些部门因为他是聋哑人士而懈怠。

这位「哑巴同志」到底是何人,为何会让周总理一直惦记,他有哪些贡献?这一切都要从第一次问路说起。

「哑巴同志」熊世皮

担任向导,飞夺泸定桥

在国民党的接连打击下,我军不得不撤离根据地开始长征,只有摆脱了国民党的连续骚扰,红军才可建立一个长久性的根据地,才能源源不断的发展新生力量。

1935年,红军巧渡金沙江后,领导人下达指令,虽然现在暂时摆脱了敌人的追击,但危险一直都在,只有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才可以不用担心追击,于是命令先头部队必须尽快抵达泸定桥。

国民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一旦让红军进入川西北地区,那么他们对红军的掌控力则大大下降,于是便提前一步,将大渡河附近的船只全部摧毁,并警告当地的群众,不允许帮助红军。

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三天之内赶到泸定桥的任务,红军只好在当地寻找向导,如果有向导的帮助,那么倒是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但新的问题出现了,这荒郊野岭的,别说是向导了,除了红军,其他人影都不见一个,这可是急坏了负责寻找向导的红军战士肖士杰。

不过也并非是一无所获,肖士杰在招人途中,还真找到了一个当地的村民,不过此人虽然正值壮年,但却一直鬼鬼祟祟地跟在红军附近,肖士杰怀疑他是敌人派来的奸细。

想到这点,肖士杰立刻找了几名战士,趁着他不注意赶紧将他控制了起来,如果真是敌人的奸细,那么部队的行踪一旦暴露,这损失无疑是巨大的。

这个汉子被抓住后,面对红军的质问,一直也不回答,无奈之下只好将其安排在部队当中,由专门的人负责看守,这样一来不管是不是奸细,最起码一时半会不会对他们造成威胁。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众人才发现这汉子是个聋哑人,怪不得当抓住他的时候,面对质问一声不吭,眼看抓错了人,当日的战士纷纷过来道歉。

随后众人又惊喜地发现,眼前这位聋哑人虽然不会说话,但明白他们说的意思,最主要的还是当地人,完全可以担任向导,在得到同意后,这支红军队伍便迅速出动。

在有向导的带领下,行军速度果然快了很多,原定计划是三天后抵达泸定桥,结果最终不仅没有推迟,还提前抵达,给了当时驻扎在泸定桥附近的敌人一个大「惊喜」。

最终因为这支奇兵的出现,让当地的敌军防不胜防,为后来顺利渡过大渡河天险提供了巨大的先机,可以说此次战役的胜利,跟向导有脱不开的关系。

渡过大渡河后,红军便劝说让他返回家乡,毕竟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返回家乡要比跟着红军安全得多,大多数人的选择恐怕都是立即返回家乡。

但令人意外的是,不管如何劝说,他就是不愿意离开,一直坚持着要跟着部队走,无奈之下,部队只好同意了他的入伍。

考虑到安全问题,特意让他做了炊事班的一员,这时候众人才知道他的名字叫熊世皮,不过后来众人更喜欢叫他的外号「哑巴同志」。

一口铁锅屡次化险为夷

在长征途中,不仅要考虑恶劣的气候还要时刻担心敌人的空袭,因此熊世皮的任务并不轻松,一边要背着大锅小碗,一边还要时刻警惕,值得一说的是,他背后的那口大铁锅,还曾多次救人性命。

在敌人空袭时,熊世皮因为耳朵听不到声音,所以没有及时隐蔽,最终导致炮弹在他附近爆炸,正常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恐怕命不久矣,就连其他人都以为熊世皮不幸遇难了。

结果等众人上前查看,熊世皮附近确实多了一个黑色的大坑,不过熊世皮却毫发无伤,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关键时刻,正是他背后的大锅救了他一命,察觉到危险后,他立马倒扣大锅,没曾想还真的躲过一劫。

这口大锅除了救他一命外,还救了战友一命,当时部队条件苛刻,可以吃的东西更是少之又少,不少战士都会有饿得走不动路的情况,当初发现熊世皮的红军战士肖士杰便是如此。

长期的营养不良让他头昏眼花,结果一不小心摔倒了,如果只是摔倒也没什么,事实是肖士杰晕倒后,直接倒在了沼泽地上面,我们都知道沼泽地越挣扎陷的越深,如果不挣扎,也会被慢慢埋没。

长征时,不少战士丧命沼泽地,面对这种情况,大家都是束手无策,因为这时候不能盲目帮忙,一不小心,甚至有可能一块陷入沼泽地。

看着陷在沼泽地中的肖士杰,大家是既着急却又帮不上忙,这时候熊世皮突然冲了出来,在靠近肖士杰后,他立即将背后的铁锅甩出,随后踩在铁锅上,使劲的拉扯肖士杰。

就这样,肖士杰在熊世皮的帮助下,最终成功脱离沼泽地,此事过后,大家对熊世皮更加的认可,虽然是聋哑人,但做事不含糊,这样的人怎能不令人敬佩。

经过这两件事也能看出,红军长征时的条件,真是太苦太苦了,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时刻担心周遭环境以及敌人追击,如果没有强大的意志,必然是坚持不下来的。

苦尽甘来,不愿休息

从加入红军开始,熊世皮就一直在炊事班当中,跟随部队历经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兢兢业业不曾懈怠,真正意义上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党。

建国后,生活逐渐安定下来,这样的生活反而让熊世皮有些不太适应,因为背了几乎一辈子的锅,现在不用背锅了,有自来水也不用挑水了,他闲着反倒是觉得无聊。

于是在当时的机关大院中常常可以见到一个身影,拿着扫帚一遍又一遍的扫地,倒也不是熊世皮喜欢扫地,而是因为众人看他年纪大了,每当熊世皮想要在后厨帮忙时,大家都会让他歇着。

但熊世皮觉得一直歇着也不是个事,自己怎么也要创造点价值,于是便有了这一幕,他拿着扫帚,看到哪里不干净,就去打扫。

闲不下来的熊世皮不仅打扫卫生,基本上是看到哪里需要人,他都会上去帮忙,虽然是聋哑人,但经过这么久的相处,大家都会一点手语让他别忙,但熊世皮就是不愿意。

在被查出有冠心病后,师部的领导这次不容他拒绝,直接将他送到了军队疗养院当中,一大把年纪了,现在日子好起来了,就让他好好休息,安度一个晚年。

可如果能够坐得住,他熊世皮也就不叫熊世皮了,仅仅过了半年,熊世皮又跑到师部,无论如何也要给他安排一点工作。

面对这「无理」的请求,上级对此是又气又笑,气的是才过半年就跑了回来要工作,笑的是这熊世皮的性格还是一点没变,淳朴还带点憨厚。

但给他如何安排工作,又是一个问题,工作太累了的话,他年龄大了且身体不好,肯定不能考虑,工作太轻松了,熊世皮反倒是不愿意。

最终考虑到一片荒地准备开发成果园,但园长还没有人选,于是就决定让熊世皮去担任园长,每天的工作无非是锄锄草、施施肥等,都是小活,也不算繁重。

熊世皮很高兴地接到了这个任务,每天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果园中转悠,看着茁壮成长的果树,令他非常欣慰。

如今那片果园,还保留在部队当中,就如他当初照料的那般,茁壮成长,虽然故人不在,但意志尚存。

晚年幸福,领导反复叮嘱

1955年授勋时,考虑到熊世皮虽然没有什么巨大的战功,但从长征一路走来,劳苦功高,最终决定授予熊世皮公安警卫师少尉军衔,同时又授予他三级八一勋章和八一奖章。

面对这样的授勋,大家都是心服口服,因为都知道他虽然没有受过奖立过功,但却是真正的功臣,就连毛主席、朱总司令以以及周总理都对他竖过大拇指。

为了让熊世皮安度晚年,组织上决定给他找个老伴,晚年还能有个说话的人,但因为语言沟通有问题,再加上熊世皮不想耽误别人,于是这事最终没有成功。

因为是老红军,还是位聋哑人士,熊世皮的晚年生活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除了所在师部的上级外,还有周总理的亲自叮嘱。

1971年10月,周总理从广州回到北京,对着卫戍区司令员吴忠反复叮嘱:

要安排一师照顾好哑巴同志,吃的、住的,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有什么病要及时治疗。他为国家的解放事业也是做出了贡献的,我们不能亏待了这个对国家有功的聋哑人啊!

1983年6月14日,「聋哑红军」熊世皮在北京逝世,经过组织研究决定,熊世皮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这是全国级别最高的革命公墓,可见组织上对熊世皮的重视以及认可。

在整理遗物时,现场一度让人落泪,从军多年的熊世皮,在去世后仅仅留下一顶红军长征时的八角帽、一对发黄的红军长征时戴的红领章、四套新军装、五双新胶鞋以及六枚勋章和奖章,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尽管后勤部门按时给他发放工资,但除了日常所需外,熊世皮总是不乱花一分钱,多出来的钱总是交给有需要的人,始终保持着勤俭朴素的本色。

虽然是聋哑人,但他的心却不曾变质,一直保持初衷,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