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一代枭雄孙权做了什么?亲手葬送了吴国

2024-02-28历史

三国鼎立,日趋强盛的东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孙权的英明治国。曹操曾赞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可见孙权当时的才能和眼光非同一般。然而,好景不长,孙权在取得荆州的战略胜利后,逐渐变得骄傲自满、多疑残忍,最终因一连串错误决策而葬送了日渐壮大的东吴江山,实现强盛到衰亡的急转直下。

公元208年,年仅19岁的孙权接掌江东之地,面对内忧外患,凭借出众的政治手腕平定内乱、稳定民心。这使刚刚经历父兄阵亡的江东迅速恢复元气。当时,孙策去世后,庐江太守刘焉反叛,还与外敌勾结;而江东宗室之间也因权力争夺而纷纷举兵,局势动荡。然而孙权凭借机智果决,先后击破刘焉和宗室叛乱,稳定了江东局势。

他还延揽贤才,安抚人心,实行怀柔政策,赢得民众支持。在对内,孙权采取联姻的手段,将妹妹嫁给吴郡太守韩当,将孙辅之女嫁给丹杨太守甘宁,巩固了江东豪强的忠心。对外,他积极联合刘表,共同抵御北方的曹操军队。通过一系列措施,孙权使还在鼎立的江东迅速恢复了活力,为日后强盛奠定了基础。

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轰滚拦阻,重创曹操水军,一举破灭北伐江东的野心,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当时,曹操率军南下,意图并吞江东。面对此严峻形势,周瑜等人主张联合刘备对抗曹操。在多方劝说下,孙权终于决定联姻刘备,共同抗曹。周瑜火攻曹军,燃烧战船,曹操大军溃败。赤壁大捷使曹军南下野心破灭,奠定三国鼎立格局。孙权政治眼光、军事谋略在此彻底显现。

孙权还采取联姻、借荆州等措施,减少与蜀汉的摩擦。他先后将两个妹妹嫁给刘备,并借给刘备荆州四郡之地,以争取时间发展。在对内,孙权采用怀柔政策,安抚各方势力,并重用人才治国,使东吴国力日渐强盛,有与中原称雄的实力。这让关羽私下嘲讽「虎女岂能嫁犬子」。

然而好景不长,取得荆州战略要地后,孙权变得骄傲自满、多疑嫉妒。公元219年,他趁关羽北伐之际,命吕蒙突袭荆州,斩杀关羽。这导致刘备大怒,发兵报仇。公元222年爆发的夷陵之战,蜀军主力尽丧,刘备也在撤退途中病故,孙权表面成功守住江东,但双方都伤筋动骨,这无疑让北方的曹魏得利。

夷陵之战爆发的导火索,是孙权背叛联盟,突袭荆州。公元219年,关羽率军北伐,意图截断曹操回乡的路线。关羽一心想北上助刘备夺取中原,对南方疏于防备。孙权见机不可失,派大将吕蒙率水军从夜间出发,迅速占领未设防的荆州各城。关羽仓促应战,终因寡不敌众而被擒杀。获取荆州的孙权成功打破了刘备依托荆州以图中原的局面,但也因此结束了数年的孙刘同盟。

夺荆州一战,本是孙权的心腹大将吕蒙出谋划策取得胜利,但为讨好愤怒的蜀国,孙权将功臣吕蒙推出以平民愤。不久吕蒙便暴毙,孙权极有可能暗中杀害了他灭口。吕蒙之死直接导致东吴内政失衡,各地豪强势力坐大,国力日衰。吕蒙作为没有背景的新锐将领,原本可制衡各方势力,但他的猝死让东吴政局重新失去平衡。

刘备闻讯大怒,誓言报仇雪恨。次年即位汉中王,不久便称帝,以报荆州之仇为名,发动夷陵之战。公元222年年初,刘备亲率步骑十余万出巴丘,分水陆两路大举伐吴。东吴军以陆逊为大都督,屯兵夷陵。通过积极防御,东吴军渐渐消耗掉蜀军锐气。刘备不听劝阻,坚持发动总攻,反遭陆逊以火攻击溃。此战刘备丧师十余万,自此一蹶不振。次年病逝,蜀汉国势日衰。东吴虽胜,但死伤也极为惨重。

此外,在储君问题上,孙权先后废黜嫡长子孙登、孙和等人,导致群臣纷纷牵涉立储之争,朝中派系林立,尔虞我诈。孙权有七子,但都不是嫡子。他先立长子孙登为世子,229年又立为太子。孙登德性纯善,得到朝野支持。然而他早逝后,孙权立第三子孙和为太子,却因一次微小失礼就将其废黜。此举导致朝野分成支持太子和支持另一王子的两派激烈争斗,国家元气受损。

甚至连心腹大臣陆逊也被孙权误会,而自责忧死。陆逊是当时的重要谋臣,但在立储争议中,他支持太子孙和,导致孙权疏远他。陆逊郁郁而终,可以说是东吴的重大损失。

特别是在晚年,孙权性情大变,残忍嗜杀。他继续杀害吾粲、朱据、张休、屈晃等大批忠良,导致朝局混乱,国势日衰。吾粲是重要将领,孙权却以谋反的罪名杀之;朱据曾多次立功,也被灭口。张休、屈晃等都是孙策时期的心腹,也难逃厄运。这些杀戮使东吴丧失大量人才,军心涣散。

到孙权去世时,曾经强盛的东吴已经是强弩之末,疆域不断被魏军蚕食。终于在280年为西晋所灭。晋元帝司马睿趁东吴内乱之机出兵伐吴,很快攻占建业。吴主孙皓投降,东吴灭亡。

孙权生前功过并存,但种种失误最终造成了东吴的覆灭。晚年的昏庸直接导致江山易主。「吴乃亡于孙权」的结论虽然过于简单化,但孙权晚年的作为的确是东吴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亦成为后人诟病和唏嘘的对象。东吴从盛转衰,实为人生变迁的写照,也再次证明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历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