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2015年,台湾出新教材,五位著名共产党将领被列入其中,都是谁?

2023-12-18历史

2015年,我国台湾省出版了一本历史教材,在社交网络上了引起了巨大轰动。

这本书名为【近代两岸十大名将领导风范】,其中收录了近代中国10位名将的成长经历和革命故事。

在这10位将领中,有五位是国民党,他们分别是黄百韬、邱清泉、胡琏、刘玉章、孙立人。

除此之外,还有五位是我党将领。

那么,被这本教材收录进去的,究竟是我党的哪几位将领呢?

(台湾大学)

「红军之父」和「红旗军神」

第一位将领是「红军之父」朱德元帅,他在教材里被称为人民军队的奠基人。

朱德出生于1886年12月1日,祖籍在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父母都是勤勤恳恳的佃农。

虽然家里的条件并不宽裕,但父母依然把他送到了私塾里读书。

1909年,朱德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他加入了同盟会。

1911年10月,朱德参加了辛亥革命,之后又随军进入川南地区支援反清斗争。

秋收起义失败后,朱德带着队伍行进,很多士兵因为起义失败出现了思想动摇的情况。

朱德为了鼓舞士气,在队伍里进行了三次大整顿,不仅让军队的管理指挥体系更完善,还让后来「支部建在连队上」这个管理理念初现雏形。

(朱德)

翌年年初,朱德率军在湖南领导了湘南起义,这次起义也失败了,后来朱德毅然决定带着队伍到井冈山会师。

这次会师过后,朱德成为了红四军的军长,中国革命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发挥了作为将领的责任与担当,带领全军将士英勇作战,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战斗。

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朱德也是多次立下赫赫战功,为新中国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毛主席曾说过「没有朱哪有毛」,作为红军之父,得到这样高的评价,朱老总当之无愧!

除了朱德,这本教材里收录的另一位我党元帅是「军神」刘伯承。

(刘伯承)

刘伯承出生于1892年12月4日,祖籍在开县赵家场。

当时刘家条件还算不错,所以幼年时期的刘伯承幸运地进了私塾读书,接受新式教育后,他渐渐萌发了报效祖国的志向。

然而15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家里的境况急转直下,为了挑起养家的重担,刘伯承只好辍学回家务农。

辛亥革命爆发后,刘伯承看到了改朝换代的曙光,于是毅然投身革命,决心要「救民于水火」!

在最初从军时,刘伯承颇有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儿,每次一上战场他就不要命地往前冲。

经过战场的淬炼和时间的洗礼,后来刘伯承渐渐成熟了很多,但他身上依然有着一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质。

(刘伯承)

也正是这种作战状态,曾让日军和国民党军队闻风丧胆,尤其是国民党军队,很多军官和士兵一听到刘伯承的名字就直打哆嗦。

以至于在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方面为了稳住军心,竟然捏造传播过几十次刘伯承的「死讯」。

即便国民党日思夜盼着刘伯承倒下,但一生征战沙场的刘帅,身体一直硬朗,直到1986年10月7日才逝世,实乃国之幸事。

红军政工」和「儒将」

前面这两位,都是驰骋疆场的「武将」,接下来我们说说两位「文将」。

众所周知,我党历来主张「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但这并不代表笔杆子就不重要。

(罗荣桓)

在实际作战需要中,也需要很多有文化、有智谋的文人,比如红军政工」罗荣桓元帅。

罗荣桓出生于1902年,是湖南省衡山(今衡东)县人。

1927年,罗荣桓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到一年时间就转成了党员。

也是在这一年,罗荣桓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土地革命时期,罗荣桓凭借自身优秀的表现,从工农革命军1军1师1团特务连党代表,一步步走上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的高位。

之后,罗荣桓又跟随部队参加了红军长征,在长征过程中,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稳定军心的作用。

后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爆发, 罗荣桓仍然凭借着出色的政治工作组织能力,确保军队严格执行的党的正确路线,并领导各层党组织做好日常当政工作。

(罗荣桓)

可以说,作为「文将」的罗荣桓,对于中国革命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所以毛主席对罗荣桓寄予了很高的评价,甚至直言「能和我共事一辈子的人,只有罗荣桓和邓小平」。

另一位与罗荣桓一样,堪称笔杆子的将领是「儒将」陈毅元帅。

在抗日战争时期,陈毅所在部队的很多士兵都知道,这是个既能写诗又能打仗的将领。

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陈毅屡立战功,好几次打得国民党部队节节溃败。

可以说,自从参加革命以来,陈毅可谓「全面发展」,不管是率领部队作战、搞后勤、管人,还是写报告,他都能够信手拈来。

值得一提的是,陈毅曾是我军很多将领的上级,但他不管和什么级别的人相处,总是真诚以待,充分放权,这也是他手底下频出猛将的原因。

(陈毅)

「红军镖骑」粟裕

最后来说说「红军镖骑」粟裕大将,最后才说粟裕,并不是因为他不如前面四人。

是因为他的资历稍浅,相比于朱德、刘伯承、罗荣桓、陈毅来说,粟裕算是半个晚辈。

粟裕出生于1907年8月10日,成年之后他被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安排到叶挺的部队,任学员班长。

1927年,粟裕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便开始了戎马一生。

在抗日战争初期,粟裕指挥了水阳镇伏击战、横山战斗、奇袭官陡门等多场战斗。

他率部歼灭日伪军400余人,俘虏日伪军57名,并炸毁火车一列,狠狠挫败了日军的气焰。

但这些在粟裕后期的革命生涯中,都仅仅是小菜一碟。

(粟裕)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粟裕被党中央任命为新四军第一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这年8月,粟裕率军反击了日伪军的多次进攻,并对其进行了报复性的「扫荡」。

此后,粟裕持续8个月领导和指挥了一场又一场的要点争夺战,狠狠打击了日军。

而这时候,还只是粟裕从军生涯初现光芒的时刻,毕竟他后面又领导或参与了很多知名大战,比如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开封战役、淮海战役等。

可以这么说,只要粟裕出马,日军和国民党军队准没好果子吃!

1955年,我国评选十大元帅,虽然粟裕因为资历尚浅没有入选,但他对于新中国的功劳,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粟裕)

结语

纵观【近代两岸十大名将领导风范】收录的五位我军将领,个个都是新中国的不朽功臣。

而台湾这本教材的编者,能够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崇高史学境界,抛弃政治立场来看待这些英雄人物,的确令人欣慰。

不得不说,台湾在这件事上的做法,还是比较敞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