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粟裕大将的成名之战-黄桥决战

2023-12-29历史

一、黄桥决战的起因

1939年1月,国民党于五届五中全会上通过「防共、溶共、限共、反共」的方针,逐步的加强了对共产党军队的限制,初期主要是在政治上进行限制,军事手段用的不多。

到1939年10月的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召开后,老蒋这次直接确定以「军事限共为主、政治限共为辅」 的方针,并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先后侵占陕甘宁边区五座县城。中共中央在总结反摩擦斗争经验的基础上,为了坚持、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制定了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的策略总方针。

从1939年10月之后,除了卫立煌等少数国民党军官继续保持与八路军的良好关系外,其他各地的国民党军纷纷的开始制造各种摩擦事件,八路军、新四军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巨大的阻碍和挑战。

此次会议之后,一直到1940年6月,顾祝同最了解老蒋的心思,当时新四军总部在皖南云岭地区,陈毅率领一部在茅山地区建立了根据地,成立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顾祝同就在两个地区之间前后共嵌入了18个团的部队,切断了两个根据地之间的联系。陈毅曾经多次劝说项英,并以新四军军分会副书记的身份郑重建议,希望他立即带新四军总部北上,都被项英所拒绝,到1940年6月后,新四军总部已经处于国民党军三面包围之中,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也处于国民党军夹击的危险之中。陈毅可不是项英,觉察到再不转移,江南指挥部这7000多人都难以保全,立刻决定东进转移,到苏北去,并且一直向海边发展,也能实现中央的意图。

国民党韩德勤部就是当时执行老蒋军事限共战略最彻底的地方实力派,下面列举几个韩德勤组织的对抗日军民的屠杀事件。 一九三九年春,韩德勤突然围攻我东海县抗日武装——八路军独立第三团,杀伤该团团长以下数百人。同年夏,又围攻我活动于高邮湖北闽家桥地区的抗日游击队,惨杀该游击队领导人陶吉以下数百人,其中大都是共产党员。似大小血案,遍及苏北各地,时有所闻。(摘自粟裕战争回忆录)

日寇在其兵力不足的困境下,乐于利用韩德勤作为其镇压苏北抗日军民的统治力量。日、顽双方信使往还,狼狈为奸,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韩德勤已成了苏北抗战的主要障碍。要坚持和发展苏北抗日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必须从韩德勤手中夺取苏北抗战的领导权。所以陈毅同志于一九四〇年五月八日向中央报告:「解决苏北问题,应先向省韩下手。」(摘自粟裕战争回忆录)

以上写了这么多,就是解释清楚新四军转移到苏北,并非是主动要去与国民党韩德勤部抢地盘,而是在顾祝同调集部队层层挤压的情况下,为了生存不得不转移到苏北。至于为什么不干脆继续北撤到山东,一是苏北地理位置重要,人口密集,民风彪悍,地方富庶;二是所谓一步退,步步退,退让也是有限度的,新四军也需要有一个根据地来站住脚,既能打击日军,又有条件发展军力;三是韩德勤部对抗日军民委实过于残忍,对抗日局面危害甚大,忍无可忍,就无需再忍。

二、纸面兵力对比悬殊,中央派遣黄克诚带领八路军约1.2万人南下支援

1940年7月25日,陈毅率领苏北指挥部(江南指挥部到达苏北后改称为苏北指挥部)所属新四军东进至黄桥地区。1940年9月份,国民党韩德勤部开始主动进攻新四军,于姜堰等地多次被新四军击退,但是韩德勤不死心,又调动更多兵力于10月初再次向黄桥地区发起了进攻。

此时陈毅担任苏北指挥部总指挥兼政治委员,粟裕担任副总指挥,下属三个纵队9个团,共7000多人,接近8000,一纵司令员叶飞,二纵司令员王必成,三纵司令员陶勇。

熟悉的军迷看到这就知道了, 这就是后面华东野战军叶王陶的一四六纵的雏形。而此次陈毅与粟裕的合作也是二者的第一次正式的战役指挥合作,这次合作中,陈毅负责战略确定和统战策略,他信任和委托粟裕负责具体战术指挥和调兵遣将,也成为后来华东野战军陈粟组合的分工雏形

这三个纵队,一纵约4000余人,二纵约2000余人,三纵则只有约1000余人,所以虽然都是三个团,一纵由于是江抗(江南抗日义勇队)整编的老底子,人员较为充实,三纵则就只是搭了一个团的架子。中央的意思也并不是要江南指挥部所属部队单独对抗韩德勤部,而是要等黄克诚部1.2万人南下后,再进行防守反击,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

然而时间上根本来不及,黄克诚部南下最快也需要大半个月时间,韩德勤部的进攻却已是迫在眉睫,所以陈毅粟裕做了不能依赖江北的援军,立足于单独对抗,争取消灭敌军的准备。

新四军此时的对手江苏省主席兼苏鲁战区总指挥韩德勤,纸面兵力则要强大的多,右路军是李长江(后来投靠汪伪政权)和李明杨、陈泰运部约1.2万余人,这一路陈毅利用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的策略,有拉有打,已经达成了默契,不做正面军事冲突,必要时演戏给韩德勤看即可。所以这一路暂时不足为虑。

左路军是韩德勤直属保安一、五、六、九、十共五个保安旅的兵力,共7000余人,这一路兵力都是保安旅的部队,平时守备还勉强可以,正面作战,战斗力一般,所以这一路也不是很大的威胁。

中路军集中了89军李守维部约1.1万多人、翁达旅约3000多人,共15000人左右,是韩德勤安排进攻黄桥的主力。其中,李守维部兵分两路,分别负责攻击黄桥的东部和东北部,翁达旅战斗能力较强,单独攻击黄桥的北部。

韩德勤部纸面进攻黄桥兵力共达3万多人,经过分析,实际进攻黄桥的主力就是中路军这15000人左右,新四军主力7000多人,实际战斗人员约5000多人,兵力对比约为1:3,相差较为悬殊。

翁达旅虽然是一个旅,却是战斗力非常强劲的一支部队,全旅步兵清一色的中正七九式步枪,每个步兵连配有9挺捷克轻机枪,全员佩戴德式钢盔,翁达本身是陆军中将,黄埔四期生,林彪的同学,旅的基层军官普遍来自于黄埔军校毕业生,所以这个旅又被称为梅兰芳式的部队。

但是梅兰芳式的部队并意味着这支部队中看不中用,战斗经验不行,战斗力不强。翁达旅在抗战初期曾经多次与日军正面对抗,不落下风。尤其是在日军进攻江苏临时省政府驻地兴化的时候,翁达旅灵活的迂回到日军侧后,发动突然进攻,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因为他们的国军对手一般都是僵化的阵地战,少有翁达旅这样的主攻进攻意识,这次战斗翁达旅击退了日军,守住了省政府兴化,被老蒋亲自称赞。后来的优先装备中正七九式步枪等,大量补入黄埔军官,也是战功赫赫、战力强劲得到的反馈结果。

三、陈毅粟裕的默契筹划

现在有些军迷总是喜欢分个指挥主次、高下来,其实这是没必要的事。从这次黄桥战役,到以后的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可以充分看出来,大概的分工是有的,就是陈毅元帅主大的方向,粟裕大将负责战术安排和组织实施。毛主席在1946年10月15日电文中曾经明确过: 「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 陈粟组合可以说是优秀组合的典范,陈毅的豁达气度、宏伟的战略眼光与粟裕的敢闯敢拼、大胆心细的战术安排指挥相辅相成,成为与东北野战军的林罗组合,中原野战军的刘邓组合齐名的最佳组合之一。

此次黄桥战役,陈毅是无可非议的新四军方面最高首长,他心胸开阔,信任和委托粟裕安排战术和临场指挥战斗,让粟裕放手大干。在战略上陈毅与粟裕看法完全一致。一是要靠新四军独力完成,八路军援军应该是赶不到了,就是赶不到新四军也要打;二是敌军兵分三路,其中二李这一路1.2万人陈毅早就亲自统战过多次,有过多次反击和敲打,也有过送30支三八大盖的友好团结,所以这一路成功的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陈毅的政略和统战能力无可挑剔,一人而顶上万兵不是一句虚言。

在战术上粟裕通过与国民党顽军的对抗经验,提出了三个作战预案。

第一个方案是以攻对攻,既你打你的黄桥,我打你的海安,传统的红军转到外线作战的方式,类似于围魏救赵的战术,这个战术一是黄桥作为战略要点会被敌军占领,敌人未必急于去救海安,而且这样难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无法快速改变苏北地区的战略态势。

第二个方案是在韩德勤进攻之前,先发制人,攻打南通等地,这样即使黄桥守不住,也能留下一个后路,这个方案还是无法有效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且这样先发制人,将会在舆论上和政治处于不利境地。

第三个方案就是陶勇第三纵队1000余人守黄桥,牵制与抵抗李守维部89军1万余人,敌我兵力比为1:10,集中12纵队约6000人先消灭翁达旅3000余人,再转兵包抄消灭敌89军。

这个方案非常惊险,以陶勇纵队的1000余人,对抗敌军的主力89军,敌军但凡灵活一点,采用多路攻击战术,陶勇3纵也很难守住。

这个方案又非常的出人意料,一般战术是先打弱军,粟裕的这第三个方案偏偏是先打敌军最强的梅兰芳部队翁达旅,训练水平、战斗意志、武器装备水平都是敌军中的佼佼者。第三个方案还有三大优势, 第一是敌军翁达旅非常骄傲,翁达是黄埔四期生,一向瞧不起新四军的战斗力,所谓骄兵必败;二是我军采用伏击战术,又集中兵力,有相对兵力优势,再加上出其不意,取胜是有把握的;三是翁旅号称梅兰芳部队,虽然战斗力强,装备很好,但是消灭后缴获也必然较多,可以有效武装部队,提升部队装备水平,补充物资消耗,以战养战,为消灭89军奠定基础。

陈毅不亏是粟裕的伯乐,作为拥有拍板权的最高指挥员,在详细了解了粟裕的安排之后,果断拍板支持第三个方案,陈毅的支持让粟裕可以放手展开手脚,大胆安排指挥,陈粟的默契在此次黄桥战役后开始逐渐形成。

四、黄桥战斗的经过

新四军以陶勇部三纵1000余人守黄桥,以一二纵出击,集中兵力待机寻找机会。

翁达旅虽然是梅兰芳式部队,我新四军部队也有精兵强将,比如叶飞部原江抗改编的一纵,据史料明确记载,早在1939年8月,江抗就发展到5000多人, 每个班有一挺轻机枪,一个连就有9挺轻机枪,每个支队(营)有两挺重机枪,总指挥部还建立了两个重机枪连,调出支援新四军军部和兄弟部队的机枪近200挺。

(陶勇的坚决拼命防守)

1940年10月4日上午,韩德勤部中路军89军33师攻打黄桥东门,89军军长李守维是黄埔二期生,在他的调教下,89军的战斗也并不比翁达旅逊色多少。而新四军安排守黄桥的又是陶勇率领的人员很不充实的三纵,总计1000多人。

在守黄桥的三纵里,粟裕又安排只让少数后勤人员监视西、南、北三面,主力1000多人全部守在东门,赌的就是国民党顽军进攻战术僵化拙劣。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状态,李守维部兵力占有巨大优势,敌33师一上来就发动了整营整连的冲锋,三纵子弹有限,采取的战术就是将敌人放近到30米内,再突然排枪射击,扔出一轮手榴弹后,趁敌人混乱,断然发起反击。

这种方式一开始打退了敌人的多轮进攻,在敌人督战队上来后,三纵反击后,敌军也死战不退,多次爆发了百人斩,双方都是伤亡惨重,新四军数量处于劣势,终于顶不住了,中午时分,33师突破了东门,接着发电厂等多地失守,战争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陶勇一看不好,周围除了警卫班几个战士,也没人可支援了,那就我上吧,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他脱下外套,手持大刀,赤膊上阵,跟参谋长张振东带着警卫班和通讯班的战士带头冲了上去,其他正在后退的战士眼看司令员亲自上阵了,士气大振,拼命的前冲,保护司令员,敌人正高兴刚取得优势,迎面又来了一波搏命反击,顿时大乱,新四军一鼓作气,一直将敌人击溃,打出东门,敌人最猛烈的一波攻击被打退了。

(叶飞对翁达旅的伏击)

翁达旅由于在半塔城曾经与新四军交过手,吃过亏,一开始并没有很快就进军对黄桥北侧展开攻击,并且国民党军的风格,喜欢内部算计,翁达也想等李守维旅与新四军两败俱伤后,再参与攻击,一举功成。

翁达旅的拖延,反倒使得粟裕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是埋伏的叶飞部一纵已经在黄桥北侧设好埋伏,二纵目前只有一个团在赶往埋伏地点,还有两个团距离埋伏地点还要更远。此时陶勇三纵已经到达了极限,如果被89军突破占领黄桥,则新四军将会面临后路被断的局面。

粟裕在考虑是否调集王必成二纵回援黄桥,否则等不到翁达旅,一二纵的兵力就闲置了,属于一拳打了个空气,另一个拳头要被敌人砍掉。

我们客观的看,在双方都没有上帝视角的情况下, 李守维和翁达知己而一点也不知彼 ,他们都以为新四军全军主力都在守黄桥,不然不可能有这么强的反击力度,一上午的攻击也攻破了城门,虽然被反击出来了,但是新四军应该已是强弩之末,他们认为等下午翁达旅到北门后,两军摆开阵势正面对战,他们两路夹击,必定可下。

粟裕此时的压力非常大,目前战场变数很大,他的视角是 知己而不全知彼 ,己方陶勇部以很少兵力扮演主力,全力抵御敌89军进攻,拖住了敌人最大的一股主力部队,下午敌89军除了33师外,还要再投入三个团兵力,还有大量炮兵参战,守的艰难,王必成的二纵还未赶到黄桥北侧埋伏点,如果让他撤回协助防守黄桥是否来得及,又是否会影响后续的包抄89军的迂回作战。另一方面翁达旅如不出击,或者进攻方向改变,也都将引起战局的重大变化。

所幸翁达六旅在中午后还是出发了,他们头戴斗笠,排成了一路纵队,整齐的开向黄桥北侧,计划从北门进攻。翁达旅行军的架势,处于毫无戒备的状态,既没有派出侦察部队,也没有派出尖兵,就这么排成一路纵队,大摇大摆的沿着大路前进。3000多人全部穿着崭新的军装,一水的七九式步枪,每个连队的中部都有整齐的9个轻机枪组,后面是弹药手紧随,端的是十分威武。当翁旅前锋抵达距离黄桥北门约5里左右的时候,后面的部队才刚出高桥。

等到翁达旅前头部队快到黄桥北门的时候,粟裕下令叶飞指挥一纵开始攻击,将翁达旅快速分割为不相连的多段,一团派出两个连直扑高桥,占领了高桥制高点,负责切断敌人后路,敌十六团在前锋,十七团在中间,十八团在后卫,十八团发现后路要被切断,立刻组织兵力向一团防守的高桥制高点展开进攻,意图打开后路。

翁达旅可并非浪得虚名之辈,确实战斗力非常强劲。遭到突然袭击的情况下,前锋17团立刻向后收缩,妄图与旅部会合,却被叶飞安排两个营切入,切成数截,乱成一团。翁达率领旅部在中部却有些倒霉,骑着高头大马的他一开始就被一团长乔新明盯上了。战斗一开始,乔新明就亲自指挥一个营采取掏心战术,上来就端了翁旅的指挥部。失去了指挥之后,前中路翁旅部队都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境地。

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后路。敌十八团困兽犹斗,为了打开回高桥的路线,他们发起了整连整连的冲锋,每个连都有9挺轻机枪,敌团长组织冲锋部队十多挺轻机枪在前,一边冲一边扫射,一个倒下了,下一个顶上,火力凶猛,作风强悍。

前面讲过一团有安排三营两个连守着高桥制高点,卡住敌人的退路,三营安排将一挺机枪架在了一个地主家修建的炮楼上,利用地利对抗敌人5-6挺轻机枪的火力,一个机枪手倒下了,下一个副射手毫不犹豫的顶上,副射手倒下了,下一个会打机枪的射手顶上......新四军就用这种勇往无前的精神与敌人的优势火力对顶,一直到这一个班30多个人剩下了不到10个人,机枪的扫射却一直没有停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终于全部控制了高桥,消灭了敌人共计400多人。

四团在廖政国团长的率领下,负责消灭敌人前半部分的十六团,一开始的冲击很顺利,轻松将敌人切为几段,在天黑前消灭了敌军大部分,剩余少部分残军却坚持顽抗,撤退到了周家庄继续抵抗。

黄昏到了,一团长乔新明安排搜索残敌消灭,并派出部分部队协助四团消灭个别据点坚守的残军,在一个门楼下,发现了一个手持短枪自杀的军官尸体,这应该就是翁达了。这个国民党中将,以旅长的职位就获得了中将军衔,就这样自杀倒在了此地。

至此,叶飞的一纵将翁达旅的十六、十八团基本消灭,共俘虏敌军官兵一千三百余人,我一纵也伤亡500多人。

我们以前看其他的文章讲到这一段,多是轻描淡写的讲到翁达旅被轻松消灭了,笔者在此还是客观的写一下,翁达旅还是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部队,此次战败主要还是败在骄傲了,战斗队形很差,遇到袭击毫无准备,再遇到新四军战斗力最强的叶飞一纵队,战败就是必然的事情了。翁旅就这样被国民党的上层派到搞摩擦的前线损失了,也是一件有点惋惜的事情。

我们复盘下这场战役的两个意外的点。 粟裕传记中曾经描写过粟裕如何精确计算翁旅部队的情况,即每2人间隔约1.5米,一共3000多人,全长约5公里,不到10里的距离。真实的战场上瞬息万变,其实也难以出现粟裕传记里所讲述的理想化的情况。

比如有两点就没有料想到,第一点是翁旅十七团在一遭到攻击,敌团长就快速组织起部队进行了突围,并且大部突围成功,一直逃到了与89军33师残部会合,一直到10月6日才被一起消灭;第二点是王必成二纵没有及时赶到黄桥北侧参与设伏,就算是走的最快的一个团也没走到,所以黄桥北侧伏击翁达旅的战斗是叶飞一纵单独完成的。而粟裕指挥也非常灵活机变,既然二纵未赶上战斗,那就是战斗力丝毫无损,立刻调动二纵在一纵消灭翁达旅的同时,先行包抄迂回在黄桥东门的89军李守维部。

一纵只有4000余人,单独消灭翁达旅的任务,其实是力有未逮,也难以保证全部消灭,二纵本应及时赶到,以合起来的6000兵力快速消灭翁达旅,然后在一起包抄89军,则将会快的多,也顺利的多。二纵为何未及时赶到,笔者手里资料有限,也没有答案,历史有时候难以说的全部清楚。但是粟裕的指挥调整极快,决心下的也很快,立刻调整二纵为包抄任务,一纵也变伏击消灭敌人任务,而变为尽量快速大量消灭敌人,所幸敌人十七团慌乱之下快速突围逃跑了,不然十七团如果也像尾部的十八团一样顽强抵抗和反击,那么一纵必然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伤亡代价,将会影响到后续消灭89军的作战。

粟裕以后在黄桥战斗总结里,批评了二纵王必成部与一纵配合不好,未及时赶到参与消灭翁达旅,以致产生了额外的战场变数,所幸后续包抄89军及时,将功补过。

(消灭89军李守维部)

此时敌89军33师在4日晚仍在集结准备于5日拂晓发起对黄桥的第三次总攻,粟裕考虑到如果陶勇三纵再次被动等待敌人攻击的话,敌军炮火优势很大,兵力有占据很大优势,难以守住,第二纵队包抄仍未到位,第一纵队消灭残敌后,也在包抄的路上。粟裕果断下定决心,命令陶勇险中求胜,不但不防守,反倒以攻为守,以三纵两个团出击,主动攻击集结的敌人,敌人本想着新四军老实的等着被攻击,却没想到还敢冲出来反攻,一下子被打的有点懵,伤亡惨重,89军凌晨的第三次总攻计划就这样胎死腹中。

到5日早晨,二纵先包抄到位,半夜受到袭击的89军还在整顿中,就遭到了二纵的突然袭击,正面的三纵也开始奋力反击,大约两个多小时后,一纵叶飞部也赶到。至此,李守维部插翅难逃,李守维在慌乱逃跑中,骑马与败军挤着过桥,由于身体过度肥胖,不慎掉入河中,这个国民党中将,就这样窝囊的淹死了。

得到中路军参战的消息,国民党那一直在旁观二李一陈那1.2万人立刻撤军了,黄桥战役至此胜利结束。

黄桥战役,共歼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89军与独六旅1.1万余人,其中俘3800余名, 主要缴获有长短枪三千八百余支,轻、重机枪一百八十九挺,山炮三门,迫击炮五十九门,还有大量弹药和军需物资 。黄桥战役奠定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坚实基础,从此苏北大部分为新四军所占领,建立了较为巩固的苏中抗日根据地。黄桥战役也成为陈粟组合所向无敌,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