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灌婴游击战,扫荡西楚后方,刘邦下令收殓阵亡士兵骸骨,天下归心

2024-01-28历史

敌后战场基本完胜

刘、项自从在广武对峙后,项羽就一直待在霸王城内不肯再挪动半步。 彭越、田横抓住这个机会(刘贾、卢绾、靳歙这一时期内的动向史书无载,可能回到广武了),屡屡断绝西楚的粮道,而项羽再也不肯轻易回援大后方了,导致西楚大后方的局势在汉四年已经开始呈现出溃败的态势。

汉四年十一月,刘邦派张良前往齐国册封相国韩信为齐王,同时抽调韩信的一部分军队。

韩信被封为齐王后,对刘邦更怀感激之情。 当年韩信灭亡西魏后提出的战略报告书中,韩信已经完成了前两步(即北举燕赵和东击齐),现在要开始完成第三步——南绝楚之粮道。

齐地现在已为韩信所据,更兼项羽率主力正在广武与刘邦对峙,彭城附近的军队并不多。更何况经过彭越这几年有计划的「挠楚」,大后方早已经是不堪一击了。在一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韩信认为,不应该只是绝楚之粮道,而是应该把整个西楚的大后方彻底给占据。

可是,现在齐国虽然已经平定,但到处都是反抗力量。韩信当这个齐王,一开始也正是为了要镇抚齐国,因此韩信绝不可能亲自率兵攻占彭城,只能委任于一员可靠的得力战将。 韩信手下长期有着独立作战经验的无非就是曹参和灌婴二人。

曹参和韩信共事多年,韩信要平定齐地,还需多多仰仗曹参。至于灌婴,他曾经就参加过断楚粮道的军事活动,可以说是相当有经验。因此现在破袭西楚大后方的任务交给灌婴独立领导是再适合不过了。 灌婴接到韩信的命令后,遂率领自己的郎中骑兵火速突入西楚国的大后方,务求直接端掉项羽的大本营。灌婴从临淄一路南下,抵达到西楚国薛郡郡治鲁县城北。 灌婴曾经就在鲁县之下击败过西楚大将项冠。这次灌婴的对手不是项冠,而是公杲。灌婴与公杲在鲁北作战,大破公杲。接下来,灌婴继续率骑兵南下,遇到了薛郡长的抵抗。灌婴击败薛郡长,并且亲自俘获了一员西楚骑将。至此,西楚国的薛郡彻底被灌婴 打穿。

接下来,灌婴一路南下,到达四川郡,在傅阳(今山东枣庄南)再破西楚军。傅阳之战后,灌婴本来可以直接向西南方向进发,直取彭城,但是灌婴并没有这么做,他打算把大后方的西楚军队全部打击,之后再占领彭城,这样才能做到一劳永逸。

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灌婴率骑兵向东南方向出发,来到了四川郡和东晦郡交界的下相(今江苏宿迁市宿迁镇古城村内,此地是项羽的出生地)东南的僮县(今兼有江苏泗洪、睢宁及安徽泗县的一部分),灌婴在这里又击败了西楚军队,然后向西北进发攻破取虑(今安徽灵璧北),又向东南进发攻破徐县(今安徽泗县西北)。自此,四川郡东南部基本全被汉国占领。

徐县就在淮河附近,因此在攻破徐县后,灌婴决定渡过淮河,对西楚的东晦郡发起致命一击。 灌婴渡过淮河后,所过之处,众人纷纷投降。灌婴的大军一直到达了广陵(今江苏扬州蜀冈古城)。 至此,东晦郡南部基本全被灌婴占领,淮河下游北岸地区,几乎尽从汉军。

身处霸王城内的项羽听闻灌婴居然打穿了薛郡、四川郡,又占领了西楚大半淮北地区的领土,大惊失色。 但是这时的项羽一改荥阳之战第二阶段的态度,他决定不再回援。项羽遂令项声、薛公、郯公率兵平定淮北地区的领土。

当时灌婴正待在广陵(地处淮南),随时都有渡过长江攻打会稽郡、故鄣郡的态势。这时灌婴得知项声等人率军南下,便率领骑兵北渡淮河,与西楚援军交战。

项声此人当年曾经同龙且一起参与过平定九江国叛乱的战事,打败过英布。虽然我们不知道项声在那场战役中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但应该还是有点儿才能的。

灌婴、项声二军在下邳展开了大决战,此战,灌婴大破项声、郯公,斩杀薛公,并攻占下邳。灌婴又率军横穿四川郡,攻下四川郡、九江郡交界的寿春(今安徽寿县)。

灌婴攻下寿春后,决计追歼西楚溃兵。灌婴遂率兵横穿四川郡,来到薛郡中部的平阳县(今山东邹县),在此处大破西楚国骑兵。 至此,整个西楚大后方的军事力量几乎全被灌婴消灭,处于瘫痪状态。西楚统帅项声未见记载,也许已经死于某次战役之中了。

灌婴横扫四方以后,终于决定要彻底占领西楚国的都城彭城。在潍水之战后,西楚主帅项它逃回西楚境内,项羽让项它留守彭城(此时项它官至柱国、砀郡长)。 从史料记载来看,项它此人并无特别突出的才能,甚至是给西楚军拖后腿的(龙且在定陶、彭城、潍水的败绩,都有项它的参与)。 汉二年四月彭城之战时,项它已经让彭城失陷过一次,不知项羽这次为何还是让项它留守彭城。

果然,灌婴这次攻打彭城,顺利地将西楚国都给攻占下来,并且俘获了项它。 项它一开始并没有投降,但是到了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还是投降了汉王朝,被刘邦改姓为刘,一年后(公元前200年)被封为平皋侯。

灌婴攻下彭城后,项羽还是没有离开广武,继续和刘邦对峙。大后方局势糜烂至此,项羽已经无力回天,干脆就不动如山,放弃了彭城。至此,灌婴的这次军事远征以胜利告终。 这次远征,在笔者看来是灌婴军事生涯中最为辉煌的一次战役。灌婴的军事成就与韩信的正确指导是分不开的。虽然史书并未记载韩信在灌婴这次远征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但是笔者认为灌婴先消灭西楚主力部队,再占领无险可守的彭城的这一战略,应该是事先韩信针对西楚国的状况制定下来的,灌婴忠实履行了韩信的这一战略方针,遂取得了如此大的战果。

灌婴这次远征,史书并未记载具体的发生时间,笔者认为应该是发生在汉四年二月至八月的这一段时间内。 在灌婴这半年的远征中,先后扫荡了西楚国的薛郡、四川郡、东晦郡、砀郡、九江郡。其中,薛郡、东晦郡大半领土被灌婴占领,四川郡几乎全境沦陷。

在这一时期,西楚国的东郡、砀郡依旧受到彭越、田横的不断骚扰,不得安歇。南阳郡在当初刘邦纳袁生之策南下时,已经被汉军攻下大半。 在楚汉战争后期,南阳郡的归属未曾被记载,大概全境已经被汉军占领。

至此,西楚国十一郡(项羽灭九江、衡山二国后,占领了九江郡、衡山郡)中,只剩下淮阳郡、衡山郡、会稽郡、故鄣郡未被攻打。 而这四郡中,只有一个淮阳郡据有较大的战略价值和政治影响。时局发展至此,西楚的颓势已经无法挽回。

情况还比想象中更要严重,灌婴这半年来的游动作战,已经彻底摧毁了西楚敌后战场的主要军事力量,西楚统帅项它被俘、项声不知所踪。 在经过彭越无数次疲扰和韩信的军事打击,敌后战场上汉军也已经取得了完胜。现在四大战场只剩下一个正面战场尚未分出最后的胜负。

汉四年八月汉王令

汉四年八月,天下形势已经完全倒向了刘邦这一方,项羽还是据守在霸王城内负隅顽抗。刘邦为了加快结束战争,接连下达两道王令,修理内政。

第一道王令:「初为算赋」;

第二道王令:将阵亡将士们的尸体送还故乡。

关于「算赋」,在史书中正式提到这个名字的仅见一处,即【汉书·高帝纪】中的「(汉四年)八月,初为算赋」。那么这个算赋究竟是什么呢? 由于史书记载实在太过简略,就连【汉书·食货志】中都没有对「算赋」进行一些具体的说明,导致现在学者们对于「算赋」有着种种不同的说法。

关于算赋的起源,早期学者普遍认为是源自秦孝公十四年(公元前348年)「初为赋」的改革措施。 现在有学者指出,秦孝公所推行的「赋」应当是「户赋」,而不是「算赋」。至今尚未有明确的资料可以证实秦朝就已经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算赋。

秦代如果确实未曾出现过算赋,那么刘邦、萧何无疑就是算赋制度的开创者了。 那么这个制度究竟是在搞什么呢?如淳注引【汉官旧仪】解释说:「【汉仪注】: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为治库兵车马。」根据如淳的这一说法,刘邦、萧何推行的这个算赋,要求15-56岁的百姓每人要交给官府120钱(一算),以满足战争的 要求。

【汉官旧仪】是东汉时期的著作,可以说「人百二十为一算」确实是符合汉朝制度的,可是笔者认为这一制度必不会是出现在楚汉战争时期。 当时楚汉战争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阶段,刘邦、萧何需要的不是钱,而是源源不断的人口。 如果在这一阶段,刘邦、萧何决定加重盘剥这些因为战争、天灾、徭役使得家境越发贫困的百姓,那么很有可能会激起民变。刘邦是一个比较体察民情的统治者,战争尚未结束,他未必会制定出这样的制度。如果算赋不是要交钱,那么还能交什么呢?

在张家山汉墓出土的【二年律令】中,有过这么一条律文:「恒以八月令乡部嗇夫、吏、令史相案戸籍,副臧其廷。」【二年律令】是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汉王朝施行的法律,距汉四年仅隔17年。 【二年律令】中的这条法令,其实就是对汉王四年令中「八月,初为算赋」的具体化。

【二年律令】的这条律文主要讲的是,每年八月,乡部音夫、吏、令史需要对乡进行户籍统计,统计完后制作成册子,一式两份,分别放在乡、县内。可以看出,这条法律主要就是为了统计各地区的人口及其家庭状况,并不是挨家挨户去收「算钱」。

有一条证据可以将「初为算赋」和「襍案户籍」这两条法令联系起来。唐代李贤在为【后汉书·皇后纪】作注时,曾引用【汉官旧仪】的一句原文:「八月初为筭赋,故曰筭人」。李贤引用这句话是为了解释【后汉书】中的这段话:「汉法常因八月筭人,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于洛阳乡中阅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已下,姿色端丽,合法相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乃用登御。所以明慎聘纳,详求淑哲。」

李贤又在「(灵思何皇后)家本屠者,以选入掖庭」一句中引【风俗通义】解释「汉以八月筹人」。 从这两段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八月筭人」的时候,官员需要到乡中「阅视」。 这说明,初为算赋与襍案户籍是一回事。而因为刘邦在八月推行了算赋制度,从此以后,每年「八月筭人」成为了固定的政治制度,延续了整个两汉。

看来,如果初为算赋就是襍案户籍的话,那么「初为算赋」就不可能是要求缴纳「算钱」,而是政府对人口进行的清查活动。 臧知非先生说:「‘八月,初为算赋’的‘算’是核实、登记、计算之意,即登记年龄、体貌、身份、田宅等,计算赋役,制作成宅园户籍、年细籍、田比地籍、田命籍、田租籍等簿书;‘赋’是赋敛,根据‘算’的结果赋取;‘为算赋’之‘算赋’是动词的名词化,是制作算、赋簿书;因‘为算赋’以人为核心,在八月‘户时’进行,故谓‘八月算人’。

臧知非先生对「八月,初为算赋」做了非常恰当的总结,当时「初为算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需要缴纳钱的算赋,而是「算人」,即对户籍进行清查。

事实上,「初为算赋」是萧何一直在做的工作。根据【汉书·萧何传】,「(萧何)计户转漕给军」,其中的「计户」就是统计户口。统计关中地区以及被征服区的户口应该在汉元年四月至八月间展开,到汉二年五月前结束。

汉二年五月前,萧何已经第一次统计完关中地区的人口以及户口,并且编辑成册,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户籍制度。 傅籍制度建立以后,萧何开始征发大量著籍人士及「老弱未傅者」赶往前线,支援刘邦。在荥阳相持战中,萧何不独是在「转漕」(即通过漕运输送粮食)上为汉国立下汗马功劳,也在「计户」上为汉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也许是刘邦、萧何意识到了统计户口、清查人口的重要性,遂决计在建立傅籍制度后,每年都进行相应的清查户口的行动,通过「初为算赋」来配合傅籍制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这种「初为算赋」和后来征收20钱或120钱的算赋制度(7-14岁缴纳20钱,15-56岁缴纳120钱)是有很大不同的。

汉四年八月,在刘邦、萧何的共同推动下,「初为算赋」制度正式推行下去。在「八月算人」中,汉王国再一次清查了关中地区和被占领区的户口数。

萧何大概也在清查完后,及时更新了傅籍,然后大量征发兵丁赶往广武的汉王城。萧何的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把「初为算赋」制度给正式推行了下去。

在汉元年四月到汉四年八月这四年间,在萧何的大力推动下,汉王国的整个政权结构基本上得到完善,关中也愈发稳固,无坚不摧。 因此在日后,谔千秋才会对刘邦说:「萧何常全关中待 陛下,此万世功也。」

在「初为算赋」令颁布后,刘邦又颁布了「军士不幸死者,吏为衣衾棺敛,转送其家」。刘邦在这道王令中指出: 将士如果在战争中不幸战死,政府为每位阵亡战士准备好衣、被、棺材,送回各自的家乡。

这算得上是楚汉战争时期最为温情的一件故事。 楚汉战争不过是两大统治集团之间屠戮的狂欢,百姓们何尝会津津乐道于刘邦、项羽、韩信是怎么征战沙场的?更多的只是想着该怎么在这场「屠戮的狂欢」中苟活下去。

蒯彻曾经对韩信说过: 「今楚汉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脑涂地,父子暴骸骨于中野,不可胜数……夫(汉王)锐气挫于险塞,而粮食竭于内府,百姓罢极怨望,容容无所倚。」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对广武涧对峙做这般的总结:「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从蒯彻和司马迁的这两段话中,我们都可以看出,汉国的主要统治者刘邦、萧何虽然素有宽仁大度、贤德的名声,但是他们实际上却不断役使民力,无数家庭都因为他们而家破人亡。在普罗大众的心目中,这样子的刘邦、萧何,还真不比项羽高尚到哪里去。

刘邦恐怕一直都是很清楚这一点的,其实,刘邦何尝想役使民力?高帝八年(公元前199年),丞相萧何作未央宫。当时,刘邦刚远征回来,看到壮丽的未央宫,大怒道:「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 刘邦的宽仁并不是伪装的,如果不是被迫要在荥阳打持久战,他又何必要这么奴役百姓呢?现在项羽败局已定,刘邦也就可以展示出他人道的那一面了。

在古代,阵亡将士的尸体很少会被送回家,最为「人道」的一种做法不过是就地掩埋罢了。这并不是因为军事统帅多么仁慈,只是因为担心战场会因此爆发瘟疫罢了。 当然,更大的情况是战场尸体无人掩埋,杜甫在【兵车行】就曾经控诉道:「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不少百姓送走了自己的孩子们前往战场,但是这些孩子们却一去不复返,他们的尸体陈放在战场上,无人送回。这些家人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不是还活在这个世上,他们究竟身在何处?天人永隔是痛苦的,但是家人连孩子的下落都无法寻觅,这是更痛苦的。

现在,刘邦下令,每个阵亡的将士不仅都要辨认清楚,一一送回各自的家,而且还为他们准备了衣衾棺敛,让他们得以入土为安。 这很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记载的「收骸骨」(以往有思想家提出要厚葬战死的军人,但是未曾明确记载国家究竟有没有实施过)。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这虽然不是绝后的,确实是空前的。刘邦的这道王令一经颁布,立刻得到了天下人的热烈响应,史载「天下归心」。

在数个月前,百姓们还不能彻底支持刘邦,但是当这道「收骸骨」的王令颁布后,便得到了「天下归心」这样巨大的效果。

无论在什么时候,真正决定历史走向的都不是刘邦、韩信这些人煊赫的军功,而是天下民心的支持。项羽不恤民力,刘邦宽仁豁达、爱护百姓,这是楚亡汉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当历史发展到天下归心于刘邦这一步时,项羽再也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