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明宣宗朱瞻基:文如李世民,艺比宋徽宗,却毁了明朝

2024-04-15历史

明宣宗朱瞻基:文如李世民,艺比宋徽宗,却毁了明朝

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驾崩,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太子朱高炽。明朝在朱高炽的领导下繁荣昌盛,但朱高炽在位时间很短,仅持续了 10 个月。

朱高炽临终前选定朱瞻基为继承人。朱瞻基登基后,不负父皇厚望,保持了王朝的活力,民心所向,国泰民安的格局日渐形成,后世将这一时期视为仁宣之治。

只有朱瞻基,虽然是个好皇帝,却被认为是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

李世民这样的男人

明宣宗的个人能力不值一提,甚至可以与唐朝的李世民相提并论。如果我们比较一下这两个人的一些政治主张,就会发现很多相似之处。

比如,两位皇帝都非常重视人才的任用。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新设弘文馆,进一步留住天下文人;同时,他提出在宫中工作的大臣要 "知人善任,不问出身"。

明太祖朱瞻基也是如此,即位后重用杨士奇、杨荣、杨溥、夏元吉和简仪等人,各取所长,相辅相成,极大地促进了 "仁宣之治 "的形成。

朱瞻基像李世民一样虚心接受大臣们的建议,君臣关系十分融洽。这在【明史-杨士奇传】中有记载:

"这次(杨)士奇等人同心协力辅佐皇上施政,海内为此风平浪静。皇帝仿古禹之游,大年初一给所有官员放假十天。还在所有磨坊工人都去的半柴山西园祭奠战车。人民苦难中的诗歌和涂鸦"。

不仅如此,李世民和朱瞻基掌权后,都制定了自己的制度,使国家机构运行得更加顺畅。随着隋朝制度的发展,李世民为真正的官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朱瞻基改进了内阁制度,使内阁的作用更加重要,提高了皇帝在政务和决策方面的效率。此外,朱瞻基还提出了新的行政程序,以保障内阁的发言权,使杨士奇等内阁成员能够顺利地通过执行法令来 "铺平道路"。

朱瞻基和李世民在文官制度方面的另一个相似之处是,两人都非常重视对官员的管理。李世民指示房玄龄用节省下来的钱纠正冗官,派专家检查官员的声誉,并依法惩处犯错的官员。

与朱瞻基一样,他也提出了一系列控制和改革措施来遏制腐败。朱瞻基鼓励并倡导法院加强组织化。

叶赛 宋徽宗

除了李世民之外,朱瞻基总是被拿来与另一位皇帝,即宋太祖赵佶相提并论。 明清之际的学者钱谦益曾在【聊斋诗集小传】中对明宣宗朱瞻基做了如下评价:

"帝游戏墨、色、文,故竞宣和(宋徽宗赵佶有宣和科)"。

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艺术成就最高的皇帝之一,他独创的 "细金体 "在许多书法爱好者心中如紫砂漩涡、皓月当空。朱瞻基在书法上没有达到宋徽宗那么高的水平,但朱瞻基在绘画上确实是一把好手,可与宋徽宗相媲美。

南宋邓椿在撰写【画亲】时,在卷首提到了宋徽宗,称宋徽宗 "天纵奇圣,艺极传神",并在【广川画库】中对宋徽宗的绘画技法大加赞赏:

"(每个物体的形象)是我们可以选择的物体形状,羽毛引导创作,蜈蚣身上的毛发,万物都有自己的相貌"。

朱瞻基同样擅长画各种事物,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写实而传神。据【尧山堂外集-卷八十二-国朝】记载:

"他的形象是神圣的"

除绘画外,宋徽宗和明成祖朱瞻基都曾大力收藏。宋徽宗在位期间,收集古物、书画,扩建翰林书画院,对弘扬和保护中国画起到了关键作用。

朱瞻基在宣德八年,让杨士奇等人找来一些与【圣经】、【五经】、【说文解字】等文学典籍相对应的藏书。收藏期间,仅内阁藏书就约有两万余册,近百万卷。有人这样评价,一点也不奇怪:

"仁宣二君,天下太平,文物昌盛"。

好皇帝不会手下留情。

仁宣之治的开创者之一朱瞻基无疑是一位好皇帝。在位期间,他奉行以民为本的政策。

朱瞻基的【九坐宫中思三农】中说,宣德五年全国农业发展中的蝗灾情况非常重视,专门派官员治理蝗灾,并亲自给大臣们作 "蝗诗",让他们重视治蝗工作。

朱瞻基执政十年,经常颁布政令为民排忧解难,包括多次免除赋税、柴炭债务,免除老弱病残家属和资本工匠的赋税,免除工匠的户籍等。

明史-明宣宗本纪】:

"仁宣之政,官言其职,政有其平,纪有其清,仓满羡之,修尾闾而燕列,岁不可为灾。盖明兴六十年,民渐蒸蒸入蜀,太平之象也。"

但朱瞻基,好皇帝对好皇帝,也是明朝灭亡的一把好手。除了 "太平公主 "的称号,朱瞻基还有一个 "织造皇帝 "的称号。所谓 "织造",其实就是蟋蟀。

他甚至不惜破坏征兵制度,以满足自己对蟋蟀比赛等娱乐活动的需求。根据万历的游历和考核记录,在当时的军队中,追赶蟋蟀和斩杀敌人是同等重要的,这扰乱了明朝正常的军官选拔和晋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明朝政治的阴暗面。

明宣宗朱瞻基酷爱纺织,也非常崇信佛教。为了表示自己的虔诚,朱瞻基总是不加选择地为西藏僧人授戒,这给明朝官员的选拔和晋升带来了很多麻烦。

推翻明朝的另一个手段是重用宦官。宣德元年,宣宗设立 "内书堂",命翰林学士教太监读书,并将读书有成的太监聘为宦官,让他们拿着文渊阁大学士的毛笔,太监拿着文渊阁大学士的印章。

这种做法有一些好处,比如提高了效率。然而,这也导致了宦官权力的增加,与其他朝代相比,明朝的宦官更有可能滥用皇帝的特权。

明宣宗能够控制宦官日益增长的权力。例如,朱瞻基对宦官的重新任命进行了权衡。朱瞻基毫不犹豫地处决和严惩犯有重大罪行的宦官。

然而,他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并非他之后的所有明朝皇帝都意识到了宦官的权力。历史学家孟森在【明清史讲义】中写道

"这些祸害太监的事,不都是唐玄宗干的吗?即位之初,下诏求直言,湖广谋士黄泽说了十件事,他的话远没有同情臣下的意思,这与他在宦官的指使下,屡次干涉军队,皇帝叹息不能用,立即设立书堂,可谓开麦浮慕。"

作为一个文比太宗、艺比宣和的好皇帝,宣宗朱棣的一些喜好和主张像锚一样松动了明朝的根基。

因此,他的批评史基本上是喜忧参半的,既有对其文学活动的认可,也有对 "长年在宫中推广织造戏 "的荒谬性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