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72年秘书报告李德生,周总理来电,李:不接,就说我不在

2024-04-17历史

1972年8月的一日,身为总政主任的李德生正在炮兵司令部主持重要会议,这时秘书神色匆忙通报:"周总理紧急致电,请求您立即接听。"

短暂的五秒思考后,他果断回应:"婉拒接听,告知秘书我暂时不在现场。"

李德生的话语一出,瞬间在全场掀起了热烈的反响!

周总理紧急召见李德生,究竟有何要事?为何他竟敢未予回应?

李德生对周总理来电的意图心知肚明,这正是他选择不接听电话的部分原因。

在一次高层政治局会议上,总理亟待将一项关键的干部决策传达给吴克华,连续多声呼唤"吴克华,你在哪?"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作为炮兵司令的吴克华竟然四年未现身。

这次呼唤揭示了一段不为人知的事实。

周总理急于追踪吴克华的行踪,因为这个不随波逐流的人惹上了麻烦。他亲自向李德生求助,坚决要求:"务必寻回他的踪迹,无论是生是死,都要给出确切的消息。"

在肩负周总理的重托后,李德生火速奔赴炮兵司令部。然而,面对吴克华的行踪问题,相关人员的顽固和对可能的责任逃避造成了信息的真空,无人肯透露半点线索。

搜寻工作陷入停滞,每过一日,吴克华的安危就多一分悬念,李德生心中的焦虑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因为无法给总理满意的答复,他深知每一刻的延误都可能加重吴克华的危险。

就在这时,总理的电话如及时雨般响起。李德生明白,总理的询问迫在眉睫,但他一时难以作答,只好让秘书以不在场为由暂时搪塞。

在深思熟虑之后,李德生坚信吴克华仍滞留在炮兵司令部内未被撤离。单纯依靠会议和探访搜索,不仅难以寻得踪迹,反而可能引发意外,押守者在紧迫关头会采取极端措施,那样吴克华的处境将极其危险。

李德生越想越感到忧虑。

李德生未接听周总理电话的深层次原因也揭示于此。

在回家的路上,李德生沉浸在深思中,以至于一根烟悄然燃烧,直至烫手的烟雾唤醒了他的专注,他才猛然一颤。

突然间,他用力将烟蒂掷入烟缸,嘴角扬起一抹狡黠的笑容,显然,他已经心中有数。

预料之中,清晨起床后,秘书即刻通报了吴克华司令员的消息。李德生闻言,激动得来不及洗脸,迫不及待地向周总理汇报,周总理得知这一好消息后,不住赞叹:「我就说,李德生你总是能解决问题。」

李德生是如何成功追踪到吴克华的关键策略呢?

李德生经过深入剖析,认识到关押吴克华的是些立场强硬的人,直接行动只会遭遇抵触或无果。于是,他创新策略,以严肃的口吻告知,要深入挖掘吴克华涉嫌的重大"叛逆罪行",承诺一旦确凿,绝不宽恕,请求炮兵部门给予全力支持。

他预先向最高领导周总报告了这个计策,周总理听完后高度认可,称赞道:"这个方案很好,就这么执行吧。"

当李德生提出要对吴克华的"行为"进行核实时,负责看管的炮兵部队毫不犹豫地将吴克华连同他所谓的"过失"清单悉数交给了李德生,他们暗自庆幸地站在一旁。

当李德生与吴克华相遇,他坦诚相告,此行并非为了审问,而是秉承周总理的重托,专程来「援救」他,那一刻,吴克华心潮澎湃,鼻尖微酸,感动得难以言表。

1974年,吴克华披荆斩棘,重归职场,先后成为新疆军区与广州军区的领航者。无论遭遇何种困境,他的忠诚始终如一,紧贴党的事业与国家的利益。

即使面临无尽委屈,他坚守梦想,信念如磐。正是这份坚定不移的信念,引领他在生活的低谷中迎来了光明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