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解放战争时,薛岳因何未能入选四大剿总?是资历不够还是另有隐情

2024-01-22历史

1948年,为与我军进行战略决战,老蒋在全国各大战区成立了4个剿总司令部,分别华北、东北、徐州和华中四大的剿总。每个剿总司令部下辖若干绥靖区和3-5个用于机动作战的兵团和直属部队(直属数个军,炮兵、装甲兵、辎重兵和工兵等多个特种兵)。

其规模也是在30-80万人不等,可以说是当时国军最大的战略方面军。

因此老蒋对于这些剿总司令官的人选安排也很慎重,强如汤恩伯、胡宗南等老蒋亲信也没能入选,而想要成为剿总司令官必然得要是国军中能征善战深得老蒋信之人。

而出人意料是,作为抗战时期最为活跃的将领,被称与白崇禧齐名的「战神」薛岳却未能入选,这又是何故呢?

是薛岳没资格呢?还是另有隐情……

国军战神薛岳和白崇禧

满足四大剿总标准

先来看看老蒋对于剿总司令部的定义。

国军焦总司令部实际上就是由当时分散在全国的各大行营组成。当时国军在地方的军政机构为:行营——绥靖公署——绥靖区。

而绥靖公署主任实际上就是由抗战时期的战区司令来担任,比如抗战末期,胡宗南担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在抗战结束后就担任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同样的11、12战区司令官孙连仲和傅作义,也转为保定和张垣绥靖公署主任。

孙连仲和傅作义,都是战区司令长官

理解这个,再来看看剿总司令部。

实际上剿总司令部是介于行营和绥靖公署之间,除了白崇禧这种行营主任级别(之前是国防部长,也担任过武汉行营主任)的高职低就之外,其他3位剿总司令官也是绥靖公署主任或者副行营主任职务担任。比如刘峙和傅作义都是绥靖公署主任(刘峙之前是郑州绥靖公署主任),东北剿总卫立煌是东北行营副主任。

1948年6月以后老蒋为了便于指挥,直接将行营去掉,由剿总司令直接掌管片区军政。

那么从职务的角度上来看,薛岳有能力担任么?

国军四大剿总

1945年抗战胜利后,老蒋为了抢夺底盘,直接从西南往中原、华东、华北和东北增派大量军队,特别中原和华东两地。更是堆集了将近数十万大军,并成立了几大绥靖公署指挥这些军队。在这些绥靖公署中,徐州绥靖公署的战略地位最为重要和特殊。

徐州作为陇海和津浦铁路之枢纽,是华东和中原8省之要冲,当年老蒋在徐州成立规模达100万人的陆军总司令部,就是以徐州绥靖公署为班子成立。

徐州绥靖公署首任绥靖公署主任是忠将——顾祝同,可顾祝同忠心有余,才干不足,为此到了1945年末老蒋有了换将的想法。鉴于当时薛岳因为和参谋次长刘斐关系恶劣,于是为了安抚薛岳,老蒋就任命其接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

在任上,薛岳一直干到了1947年上半年。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薛岳按照职是有资格担任。

解放战争时期的薛岳

说完资历,再来看看军衔。

老蒋对对于剿总司令部的门槛标准是——绥靖公署以上长官,和国军二级上将以上军衔。

白崇禧不用说,抗战时期就是一级上将(桂南会战被降级为二级上将,抗战胜利后恢复),乃北伐时期国军副总参谋长,又是国军军训部长和居委会委员,光这些资历那就是与何应钦、陈诚(薛岳老大哥)等人齐名。至于刘峙和傅作义,那也是1935年国民政府在统一军衔之后,于1935年4月3日,钦定的国军首批二级上将。

同样在1935年的4月5日,薛岳才被升任为陆军中将,不说比不上二级上将,其在中将中的顺序也在卫立煌之后。1936年9月26日,卫立煌和薛岳,连同陈诚、张治中等人一起领中将加上将衔。1939年6月卫立煌晋升陆军二级上将。

而到了1944年4月,薛岳才正式任命为陆军二级上将。

被授予陆军上将的薛岳

因此相对而言,薛岳在资历上要弱于之前老蒋钦点的4位剿总司令官,但如果以老蒋的硬性门槛来看的话,薛岳确实也是满足条件的。同为上将的他是有资格角逐四大剿总司令官的,而且连刘峙都能上,薛岳这位抗日名将,总不会输给他吧。

因此薛岳当不上剿总司令官的原因,并非资格不够而是其他……

战绩不争气,老蒋不用他

其实最大的因素在他自己,以及身后的老蒋。

刚开始携着抗战战绩的余威,老蒋还是颇为信任薛岳的,在薛岳和刘斐闹掰想要隐退的之后,老蒋甚至以陆军总司令为筹码要求薛岳留下,要知道陆军总司令这个位置前面是何应钦,后任是顾祝同,皆是老蒋心腹。

顾祝同、何应钦和老蒋

1946年5月在山东和华中让粟裕和陈老总打了一头包的顾祝同被老蒋从徐州绥靖公署主任位置善撸掉,转而让薛岳接任,当时蒋对薛岳吩咐道:

「顾墨三在徐州指挥,已无法开展,你虽闲居上海,亦不可能,为了国家的存亡,你非到徐州接替顾墨三不可。」

就这样的1946年6月,薛岳接替顾祝同担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这也开始了他在山东半年的「挨打」生涯。初期我军知道薛岳接替顾祝同之后,也是给予了其高度的评价,比如粟裕大将就说:

「薛岳用兵,尚称机敏果断!相对于顾祝同薛岳更不好对付」

我军战神粟裕

而薛岳在走马上任接替顾祝同主持中原和华东的作战后,也在就职仪式上宣布,要在半年之内清除掉山东和华中我军之威胁,但没想到这个FLAG立的为时过早,最终却成了自己催命符。

来看看薛岳在徐州绥靖公署上的战绩:

1946年7-9月,其指挥以王牌第5和7军为主力的9个军进攻我新四军苏皖根据地,先后攻占如皋、萧县、盱眙、淮阴等十六座县城,企图将我军赶出苏北,并在山东与我军进行决战。其战法为 「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步压缩」,自信在均势的情况下能击败日军的薛岳的,自然也觉得在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情况下,消灭装备劣势的我军易如反掌。

可战役开始后,薛岳却遭到当头棒喝。先是苏中地区,华中野战军发动苏中战役,司令员粟裕带领劣势的新四军7战7捷,歼敌将近7万人。虽然薛岳亲自指挥中路作战占领了淮南地区,但配合苏中作战的陈老总率领山野奔袭淮北作战,直接消灭国军整编69师,陇海路方向刘邓几次外线支援,也薛岳顾此失彼,消灭苏中粟裕的作战也成立空谈。

七战七捷时期的华野

1946年10-11月,薛岳集中8个整编师(军),先后占领了 巨野、郓城、濮阳,虽然暂时阻止了刘邓向山东地区的渗透,可毫无疑问并没有对山东和华中地区我军造成实际性损失。不过薛岳还是洋洋得意于他将粟裕逼出了苏北和苏中。可令他没想到的是,粟裕在和陈老总组成的华东野战军,在合并之后几次作战中,连续取得大捷。

1946年12月中旬,薛岳指挥25个整编旅进攻苏北,分三路进攻苏北和鲁南,我军阻击其两路,并集中优势兵力击其第三路,全歼国军整编69师及其他部队,合计3个半旅。

华野在为鲁南战役进行动员

在宿北之战后,华野诱敌深入,在鲁南击败了深入解放区腹地的国军整编26师(马励武)所部以及一个快速纵队,此战歼敌5万人的同时,缴获了大口径火炮将近200门,还有大量的坦克,此战之后,获得补充的华野立马建立了自己的特种兵纵队。

1947年2月,已经被华野声东击西、虚虚实实的战略战术打蒙的薛岳,依然头铁的令李仙洲集团孤军深入临沂和莱芜一线,此战直接导致了李仙洲集团覆灭,韩练成的整编46师(桂军)也选择投诚我军。

莱芜战役的大胜,以及薛岳的一败再败让老蒋再也按耐不住火气,直接撤了薛岳的职。直接任命顾祝组成「陆军总司令部徐州指挥所」,统一指挥原徐州、郑州两个绥署的部队。

国军徐州陆总

就这样薛岳上任不过半年时间,却多次在和陈粟的交手中处处落下风,就连昔日的老长官陈诚都保不住他,不得已只能让其回南京担任参军长这个闲职。

可以说在解放战争初期,薛岳在徐州的指挥不当让其失去了老蒋的信任最终被放弃。

而除了前线作战不利这个原因之外,还在于薛岳心态的转变。

顾祝同在徐州屡战屡败却依然还得到老蒋的信任,刘峙就更不用说,因此即便是薛岳战败,老蒋在1948年大厦将倾之时,也会想到找薛岳来救场,换句话来说薛岳即使输给我军,却依然是一个水准级以上的名将。

但到了1948年前后,久居南京的薛岳心态却出现了变化。

在指挥岗位时期的薛岳

相对于带兵打仗,薛岳这时更偏向于从政,在南京期间,薛岳就经常喜欢和老大哥张发奎(薛以前是张发奎第4军下面的师长)一起与余汉谋、陈济棠等粤籍国民政府政要们会晤,私下里更是拉帮结伙讨论时政,研究「粤人治粤」的方案。

老蒋是什么人?眼里揉不得反对声音的,薛岳等人公然拉帮结派,又怎能被老蒋所容?

在孙科高调宣布参选副总之后,薛岳等人更是走上前台积极为其拉票,和桂系的李白针锋相对,把南京国民政府内部搞的乌烟瘴气,甚至于还出现了薛岳带人前往报社围堵那些反对孙科报社的闹剧。很显然相较于带兵打仗,此时的薛岳是更喜欢从政。

而这个心态的变化,在老蒋看来就更不能作为剿总司令官了。

粤军大佬薛岳、余汉谋和张发奎

一方面,薛岳在后方闲了下来,早已没有了军人那种马革裹尸的心态,在指挥作战中势必要被分心,而在这种节骨眼上,一招错则会一路败,薛岳心不在军队中,如果强拉硬拽过来可能会适得其反。同时另一方面,薛岳高调支持孙科,商讨华南自治,这是公然和老蒋打擂台,如果将这么重要的兵权交给他,难免粤籍政客们会拥兵自重,在这个关键时刻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

在卸任后入粤军阵营的薛岳

雨田君说

因此无论是以往的战绩,还是薛岳心态的转变,在战略决战时刻,老蒋肯定会选择自己信任之人,如刘峙,这样更方便微操,亦或是有担当和军事指挥更强,如卫立煌和白崇禧等人。薛岳虽然也符合选帅标准,但其辣眼的战绩,再加上和老蒋不是同一条线,很难保证其指挥会有纰漏。

故而薛岳想当上剿总司令官,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