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15师独立团,八路军的编外部队,如何成为建立晋察冀军区的主力

2024-01-06历史

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国共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按照乙种师的标准给了红军三师六旅十二团的编制,每师一万五千人,这就是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四万五千人的由来。

按照军委命令,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以及一千人的陕南红七十四师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115师辖343旅(红一军团改编)、344旅(红十五军团改编)两个旅,有685、686、687、688四个团。然而,编到后面,红一军团还多出来了杨成武、邓华的红一师1500人。

1937年,红1师团以上干部在甘肃正宁合影 。从左至右:第1排,作战科长肖应棠、师长杨成武、 政委邓华、1团政委袁升平、青年干事郭志清、周贯五、政治部主任罗元发、 3团团长黄寿发 ;第2排,13团团长陈开禄、管理科长曹林;第3排,侦察科长马辉、1团团长杨尚望、13 团政委郭林祥、3团政委谢斌、组织科长王道邦、除奸科长方国华;第4排××、警卫员刘××、通信科长颜殿生、宣传科长张梓华。

林彪鬼点子多,怕被抢走,干脆将红一师编为了115师独立团。万一将来115师被国民政府调走,可以将这个藏起来的红军师给留下来,这就是八路军一开始时拥有十三个主力团的由来。只是,这个独立团是不在国民党给的编制内,国民党是不会给军饷的,在国民党那儿属于黑户。

贺龙的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红三十二军,即原红九军团)改编为120师,由于人少,就又将陕甘红二十八军编入。然而,仍然不够一万五千人的编制数。陕甘红军领导人,时任关中特委书记的习仲勋,在距云阳镇不远的自己的家乡富平县,紧急动员了一批青年参加八路军。就是这样,120师仍然只有一万四千人。林彪也趁此机会要来了200名新兵,编入了杨成武的独立团。

120师出征动员大会

来到独立团的这200名陕籍青年,带队的是富平县当地的游击队长孙胚谋,来到独立团后担任连副指导员,以后是晋察冀一分区一团连指导员,1941年升任营教导员。1942年,已经确定为一团团政治处主任的孙胚谋在调任前夕,在最后一次参加攻打易县东罗村据点的战斗中牺牲,被安葬在娄山一分区烈士陵园。这是易县北娄山烈士陵园埋葬的级别最高的八路军干部。

八路军出征时,枪支弹药匮乏。据统计,八路军四万多人,仅有枪三万余支。那些刚入伍的新兵是没有枪的,当时还有随队出征的一批红军编余干部,组成了战地工作团,也是没有枪,承担了动员群众、救护伤员、抬担架等任务。

八路军三个师中120师近半数人员无枪,115师状态算最好的,但是,仅独立团就有四五百人无枪。

八路军最缺的是弹药,刘伯承率129师出征时,仅有手枪弹、步枪弹、冲锋枪弹、机枪弹等等共十一万多发。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四行仓库守军守了四天后撤入租界被英军缴械,留在仓库里被日军缴获的仅子弹就有十二万发。而129师则用那么点枪弹打了很多胜仗。

奔赴前线的八路军

侵占了平津的日军继续南侵,在保定,不舍得在平津打仗的二十九军终于决定不走了,准备打一仗。加上陆续赶来的东北军、中央军等二十万人,与日军打了场保定会战,国民党方面叫南口会战。据资料,参战的汤恩伯89师,一挺重机枪即备弹1.1万发子弹。这场战役的结果跟国军无数次战役、战斗一样,国军失败。

国民党军抗战的特点是:战斗,失败,逃跑。然后,日军来攻,再战斗,再失败,再逃跑......国军为了跑得快,不被日军追上,跑路时往往轻装,因而枪支弹药大量失散于民间。另有大量的散兵游勇在华北游荡,有的成了土匪,有的还知道打出抗日保民的旗号,称霸一方,不过有的也会与日军打一打。

东北军691团作为53军后卫,撤到晋县小樵镇。1937年10月14日,吕正操在此召开了全团士兵代表会议,决定不撤了,全团脱离国民党军建制,组成冀中人民自卫军,返回冀中坚持抗日。随后,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河北民军、津南自卫军等等一大批各种民间抗日武装接受共产党八路军领导,坚持冀中抗战,组成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冀中军区直属八路军总部,归晋察冀军区代管。

保定会战时,板垣征四郎率领的第五师团为日军总预备队。第五师团为日军战力最强的一个师团,板垣不想当配角,于是就率第五师团独自向北进攻山西的雁北地区。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紧急扩军,将常设师团在日本本土的留守人员和该师团以前的退役老兵(即所谓的在乡军人),组成了几个特设师团,番号为原常设师团番号加100。如106师团、110师团,而第105师团则未编成,人员直接随第五师团入侵山西。

对于板垣的下克上行为,日本华北驻屯军采取了默认态度,并为其增加了一些配属部队。到达山西北部后,板垣师团得到在张家口的东条英机率领的察哈尔兵团日军的加强,一起会攻山西。因而,入侵山西的板垣师团,其实力要远大于日军的两个师团。

阎锡山一开始是准备在雁北的大同与日军决战,出于对蒋介石的提防,阎锡山最初是拒绝蒋介石的中央军进入山西,反而是对一年前把他打得很狼狈的红军进入山西持欢迎态度。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历来比较小气的阎锡山提供了十日的钱粮菜金,还有太原的服装厂加班加点赶制出来的八路军军服。要知道,那时候南京的蒋介石中央政府还未把军饷拨付,那十日的钱粮等于是阎锡山先垫上的,可见当时他有多着急。

八月下旬,红一军团向云阳集结时,部队还穿着冬天的老棉袄。改编完后即换上了灰军装,用阎锡山给的那十天的盘缠,经富平、蒲城、合阳一路向东,走了七八天,到黄河边韩城县的芝兰镇渡口。阎锡山河防部队早就准备好了大木船,运载八路军过黄河。

八路军在山西步行过万荣县后,在曲沃县的侯马车站乘坐上了阎锡山专门下令调拨的火车,急急赶往山西的东北部战场。阎老西除了给了十天的盘缠,没有给八路军枪炮,只是又给了一批太原兵工厂生产的大头木柄手榴弹,新兵们每人怀揣两颗手榴弹就奔向了战场。

从八路军进入山西起,就有许多打算坚决抗日的山西、河北的进步青年纷纷加入八路军。以独立团为例:

在侯马车站,几个来自易县的青年加入进独立团,其中一个名叫「高良玉」,以后在一分区三团当连指导员时改名叫「高粮」,以纪念曾经跟他一起搭档牺牲的东北籍连长。上一篇文关于狼牙山解围战斗中,转战千里,最后在狼牙山东北方向挡住日军,在臭水沟子战斗中大部牺牲的三团12连,指导员就是高良玉,他那会还未改名。

扩展阅读:狼牙山1941,五壮士跳崖的那一天,还有更多的八路军献出了生命

1952年高粮被评定为副师级,1955年调任【人民日报】摄影组组长,未参加授衔,1957年被打成了右派,1979年平反。解放战争时,我军撤离张家口,高粮指挥警卫战士,用步枪将国民党一架飞机打下来。解放石家庄战役时,在团长、政委牺牲的情况下,指挥部队率先冲入城内。高粮除了手枪,还有一把枪——照相机,他一边战斗一边拍照,留下了很多珍贵的作品。比如天津活捉陈长捷、北平城门换岗、坚守上甘岭、击落美国飞机等等。

列车过太原的时候,又加入进了几个有着大学学历的知识青年,其中一个名叫张迺更,河北省平泉县人,燕京大学化学系毕业,我军防化兵的创建人。

列车到达原平的时候,还有一批山西省本地的知识青年加入了进来。其中一个较为著名的是山西繁峙人宫呈祥,在一分区直属特务营担任连指导员后,被提拔进政治部机关任组织科干事、副科长、科长。他的前妻则是八一厂著名演员胡敏英,看下面剧照看看你认不认识。

日军采取了两翼包抄的战法,攻击晋军61军防守的天镇。9月12日,日军占领大同。大同失守四天后,李服膺的61军方才撤至广灵县境。

此时,八路军乘坐的火车只走到半道,于9月19日抵达平型关右侧的上寨地区,21-22日,115师经原平县到达灵丘境内。9月23日,敌向平型关发起攻击。

由于大同失守,阎锡山把责任都怪罪到61军军长李服膺头上,予以枪毙。李服膺被杀有点冤,故其不应该被称为抗战中第一个因逃跑而被杀的将军。李服膺被杀后,其部下数千人不服阎锡山的处置,散落在雁北一带,其中许多人参加了晋察冀八路军。这部分参加了八路军的原晋军官兵,经过十二年战争,能活到解放后的人很少,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李青川。上一篇文那位动员杨成武的房东疏散的干部就是李青川,后来任一分区作训科科长,1944年随杨成武去冀中,1955年大校,国家体委副主任。

在115师开赴前线的时候,出过两档子事。

第一件,部队正在改编,三团政委肖锋和几个指导员跑了。又没有命令又没有任务,人不见了,所以独立团的人在回忆录中就老实不客气地说这些人是「投敌」了。到了平型关战役前的作战会议上,聂荣臻带着肖锋出现了。虽然有聂副师长在中间说和,但是杨、肖二人间还是有了疙瘩。

原来,国民党的连队中没有指导员,一排长被称为大排长,相当于副连长的角色。当时红一师是小团制,团以下没有营一级,团直接管几个连。上面的起码有副团长、副师长,政委可以去当,可这些指导员有的连大排长都没能当上,等于一下子降了两三级甚至更多,连位置都没有。心里拐不过弯来,肖锋心里也不痛快,就带着他们去找聂政委诉苦去了。自然是被痛骂了一顿。

后来肖锋在一分区干了不久就离开了,后来去了山东,解放金门时任28军副军长。由于轻敌大意,指挥的解放金门战役失败。1955年授大校,1961年少将。

第二件,去武汉领9月份军饷的参谋长周昆,领到六万法币后,不知怎么想的,将三万元交给警卫随行人员带回,自己人间蒸发了。与周昆类似的,还有原红七十四师政委 李隆贵,与辎重和经费一起失踪。

好在人民的抗日热情高涨,使得部队不至于饿肚子。

平型关战役是忻口会战的一部分,独立团打响的腰站战斗则是平型关战役的一部分,毙伤日军三百余,我伤亡二百多。这一仗独立团是防守,阻止日军救援平型关。在预设阵地的防守战斗,进攻一方的伤亡一般应高于守方。参战的独立团都是老红军,可见那时日军士兵的技战术水平之高。

随着雁门关失守,忻口会战也告失败,阎锡山再次策划太原会战。此时的八路军已不知不觉陷于敌后,日军已经切断了八路军与阎锡山主力之间的联系,八路军只能自谋生路了。

五台分兵时的林聂首长

1937年10月,五台分兵,聂荣臻率师部非战斗人员留下,计骑兵营不足二百人,警卫连四五十人,孙毅为校长的随营学校一百多人,以及其他闲杂散落人员一百多人,合计五百多人,加上杨成武独立团一千七百余人,共2200余人。

至于有三千人一说,那是算上后续又从总部特务团要来的两个连,以及从685团2营要来的6连。

杨成武带着独立团连续打下了七座县城,其中雁北四座,河北三座,打开了局面,部队迅速扩大到7000人。独立团存在了八十多天后,扩编为独立一师,又恢复了政委指导员制度。

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成立,到年底,晋察冀军区有兵一万五,相当于我军又增加了一个师。到了1938年底,晋察冀的部队扩大到三万多,而杨成武的第一军分区最大,拥有两万人。

检阅一分区部队的杨成武

独立团在国民党那儿本就是编制外,独立一师自然更是编制外。总部是很支持独立一师这种模式,曾建议后面再继续组建独立二师、三师等等。但是却招来国民党的抗议,后面就不再称独立师,改为支队,支队下辖大队,每大队三个营,每营四个连。这事实上大队就是团级,支队就是旅级,糊弄蒋介石用。再后来,支队又改称军分区。

独立一师存在的时间更短,不到一个月。直到1940年赵玉昆叛变,日军才搞明白他们作战地图上的独立一师早已变为第一军分区。

1940年,晋察冀一分区参谋长,老红军黄寿发写了篇文章,较系统地阐述了一分区的建立、发展和壮大。黄寿发打仗很厉害,但他是个老粗,真正执笔的应该是当时在一分区工作的一批秀才。

在上一篇关于1941年大扫荡中,杨成武花塔山被围,梯子沟脱险的文章中,提到过一位蔺柳杞,著名的军旅作家,解放后任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部长更有名,就是写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魏巍,他们都是在1939年时分配到一分区工作的文化人。

扩展阅读:狼牙山1941,五壮士跳崖后,杨成武带着五千余人差点命丧花塔山

本来想写白求恩生命中的最后几天,因为这与晋察冀成立两周年有密切关系,而且与黄寿发指挥的一场战斗有直接关系。结果本准备写个开头,才发现啰里啰唆好几千字了,就暂时打住,以后再写。

黄寿发不多的照片,在给一群日军俘虏训话。

上面说过,黄寿发的那篇文章应该是一分区的秀才们以他的名义写出来发表的,而黄寿发之死最后也是因得罪了另一群秀才。黄寿发先是在1942年从地处平西的第十一军分区司令被一撸到底,虽然聂司令经过做工作,1944年他得以跟随老上级杨成武赴冀中任冀中军区副参谋长,然而由于其个人原因,在1947年初犯下了杀妻大罪,虽然老上级聂司令、杨司令都想保他,但是那群秀才及背后的高人必致其于死地,于是,1948年一封「上访信」递了上去,黄寿发活不成了。

秀才杀人不用刀,有笔足矣!

此文的前一篇是关于黄寿发之死的幕后推手的文章,可惜被毙了。以后有机会再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