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64年毛主席与周总理见面,问出15年疑惑:55年了,你怎么不回家乡

2024-01-07历史

64年毛主席与周总理见面,问出15年疑惑:55年了,你怎么不回家乡

1927年1月,毛主席告别故乡韶山,踏上了漫长的革命征程,整整32年后的1959年,他才得以回到心心念念的韶山。

回到韶山的那一刻,毛主席深切感受到故乡的翻天覆地变化,对亲友、故园的深沉思念和感慨涌上心头。为表达这份情感,毛主席挥毫写下了那篇流传千古的诗:

「离别故园梦难销,三十二年情何酬。红旗卷起农奴魂,黑手高悬霸主令。牺牲多壮志犹在,敢将日月换新愁。喜看稻菽千重浪,英雄下夕烟遍收。」

这首诗最早刊登在1963年12月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毛主席诗词选】中。

一直以来,周总理对毛主席关怀备至,即便是一篇诗词也需经过他的目光。当时周总理正在对亚非欧14国进行访问,1964年3月回国后,他阅读了毛主席的这首诗,深受感触。正是这首诗,进一步坚定了周总理不回故乡的决心。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两次回到韶山。与此同时,他也留意到周总理虽然经常提及家乡淮安,但始终未踏足故土。这令毛主席颇感关切和不解。

直至1964年的一天,毛主席终于问出了15年的疑惑:「恩来啊,55年了,你怎么不回家乡看看?」

毛主席听到这话,看着周总理,等待着他的回答。周总理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说了一番话,这句话让毛主席彻底理解了周总理多年来为何不回故乡的原因。

周总理究竟说了什么呢?为何少年离家后一生未回故乡淮安?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思乡情怀呢?

周总理曾言:「一个热爱国家的人,没有不爱自己家乡的。」

12岁离开淮安后,周总理始终怀念着故乡的百姓。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历程中,无论身在天津、巴黎;无论在广州、南昌;抑或在延安、北京,每当邂逅淮安乡亲,乡音乡情乡思便涌上心头。1950年秋,周总理的婶母带着孙子尔辉来到北京探望他。

周老太是总理的亲婶母,也是他童年时失去母亲前赴东北的监护人。总理与婶母共同经历了艰辛岁月,因此,他们之间的感情深厚无比。

到达北京后,周老太被安排在汇中饭店休息。工作人员告诉她:「今天下午,周总理有会议,暂时不能前来看望您,请您先休息一下。」

周老太微笑点头:「我知道,公事要紧,我家侄儿一向如此……」

第二天早饭后,周总理连忙带着邓颖超前去看望婶母。看到婶母,总理立即上前问候。

1927年1月,毛主席告别故乡韶山,踏上了漫漫的革命征程,整整32年后的1959年,才有机会回到他深爱的韶山。

当毛主席再次踏上韶山土地的那一刻,他深切感受到故乡的翻天覆地变化,对亲友、故园的思念和感慨溢于言表。为了表达这份情感,毛主席挥毫写下了那篇流传千古的诗篇:

「告别梦中逝去的川流,故土已是三十二年前。红旗飘扬驱赶农奴,黑手高悬制服势力。为了理想付出重重牺牲,敢于让日月换来崭新的天地。欢喜看到田间地头千层浪,英雄们遍地留下夕烟。」

周总理一直对毛主席关心备至,即便是一篇诗词也需经过他的目光。当时周总理正在对亚非欧14国进行访问,1964年3月回国后,他阅读了毛主席的这首诗,深受感触。正是这首诗,进一步坚定了周总理不回故乡的决心。

周老太迎了上去,抓着周总理的手,抚摸着他那只曾受过伤的胳膊,悲喜交加,泪眼汪汪地望着侄儿的面孔,慈祥地说道:「面目还像,就是头发可有点白了!」

周总理连忙搀扶着婶母坐下,并关心地问道:「您一路上可辛苦?夜里睡得还安稳吗?饭菜吃得习惯吗?」

听到周总理的关心,周老太连连点头,接着,周总理便同婶母周老太叙起了家常。

「这么多年,日子过得艰苦呐,身体可硬朗?家里是不是缺穿短吃......」

婶母一一作了回答,提到过去,她哽咽落泪,但她并没有多诉苦,她不想一见面就让侄儿、侄媳太难过。

周总理接着又问:「家乡可好呀?老百姓如今可吃得饱、穿得暖?吃到大米的老百姓多不多?是不是还有人家缺粮、吃南瓜?

1927年1月,毛主席告别故乡韶山,开始了漫长的革命征程,直至32年后的1959年方才回到韶山。

回到韶山的那一刻,毛主席深切感受到故乡的巨大变化,对亲友、故园的思念和感慨涌上心头。为表达这份情感,毛主席挥毫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篇:

「告别梦中逝去的川流,故土已是三十二年前。红旗飘扬,农奴戟奋起,黑手高悬,制服霸主令。牺牲多,志壮丽,敢于日月换新天。喜看田园千重浪,英雄遍地夕烟飞扬。」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两次回到韶山。与此同时,他也留意到周总理虽然经常提及家乡淮安,但却从未踏足故土。这让毛主席感到关切和不解。

周总理接着又问:「家乡可好呀?老百姓如今可吃得饱、穿得暖?吃到大米的老百姓多不多?是不是还有人家缺粮、吃南瓜?乡下有没有人家盖新屋?农民们怎么样?」

「少小离家老大不回」,这句富有幽默感的表述,正是对周总理毕生无私为革命、为人民奉献的真实写照。

周总理一生虽未回故乡,亦不允许亲弟回故乡,但这并非排斥人之常情,而是出于更高的革命责任和境界。

周总理的大弟弟周恩溥去世后,他的妻子王兰芳独自抚养儿子周荣庆,生活困难。1950年,王兰芳带着儿子来到北京。为减轻国家负担,周总理主动提出:「你不要拿国家的工资了,以后由我来照顾你。」于是,王兰芳成为一名不拿国家工资的老干部。

1957年,周总理鼓励侄子周荣庆到基层劳动锻炼,体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关爱。王兰芳陪同儿子来到河南焦作,二人在那里扎根,直至去世。

年老体弱的王兰芳常往返北京看病,每次,周总理都派专车接她,并承担医药费。周总理每月从工资中拿出50元供给王兰芳,这个数额其他人都不能动。

除了照顾王兰芳,周总理也关心其他亲人。在困难时期,他用工资结余帮助亲属,还资助生病的亲属治病。尽管生活简朴,但总理夫妇从未抱怨。

尽管周总理未回故乡淮安,但对家乡建设一直牵挂着心。他在接见淮安干部时,关心基础建设和农民状况,提供指导性建议。

周总理虽然无法亲临家乡,但他的精神永存人民心中。他毕生为国为民,不曾一句怨言。如今,虽然周总理已逝去46年,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活在人民心中。

周总理默默承受着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禁止在北京的亲友回故乡。

由于健康原因,周总理的弟弟周恩寿提前退休,回到家中休养。周恩寿经常怀念故乡淮安,经常表达:「15岁离开老家淮安,短短四五十年,真想回家看看!」

周恩寿多次向哥哥周总理提出回家的请求,但每次周总理都坚决拒绝,使周恩寿感到十分困扰。

周恩寿最终难以忍受对故乡的思念,趁着哥哥周总理邀请他观赏盛开的海棠花时,巧妙地提出回乡修葺房子,再次委婉地提出回乡的愿望。

周总理立即拒绝道:

「不必了,淮安县委已经派人,我已告诉过他们了。我们的房子,尤其是我曾居住过的,如果塌了就让它塌,最好能够平掉,不许修复,更不允许搞什么纪念馆组织群众参观。我一生最痛恨的是封建主义的那套: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只要我活着,就不允许!」

周恩寿无奈地摇摇头,感慨道:「唉,人生苦短。哥哥,你已经近50年没回过故乡了,你就一点也不想念家吗?」

周总理轻声叹息,凝视着盛开的海棠树,深情地说:「故土难舍,我也是凡人,我有感情,怎能不思念家乡?那里埋葬着我们的爷爷、奶奶、娘和十一婶。几十年未回,也不知坟头的那几棵树长得多高了?」

「哥哥,难道你真的不考虑回家看看吗?」

周总理断然拒绝:「没有打算。」

「你是总理,回去就会引起光宗耀祖的嫌疑,我作为普通百姓,就不能回故乡看看吗?」周恩寿眼眶微红着说。

周总理看着弟弟泪湿的眼眶,毫不退让:「不行,仅仅因为你是我周恩来的弟弟!你想想,你回去后,县委能不派人接待你、陪同你吗?这显然会给当地同志增加麻烦,何必让你去做呢?」

周恩寿缓缓点头,但他并没有放弃回乡探望的想法。

1965年春节前夕,周恩寿得知哥哥周总理要平掉淮安祖坟时,再次提出专程回乡料理此事,一方面是为哥哥周总理分忧、带头移风易俗,另一方面也实现了自己探望故乡的心愿。

周恩寿原以为这次哥哥周总理会同意,然而周总理仍然拒绝了他的请求,并说:「你的身份不同,是周恩来的弟弟。你回去后,省里、县里都会接待你,这不仅会影响人家的工作,还会造成浪费。还是让在西安的尔萃回去办吧,他母亲在淮安,是去探亲,不会惊动地方领导。」

周总理虽然坚持不回乡,也不许在北京的亲友回乡,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关切仍然存在。每次碰到淮安人时,周总理总是充满了思乡之情和深深的爱意。

1967年3月2日,周总理接见西安地区群众代表和驻军负责人时,他一一询问了每个人的情况,正好闻到一位同志是淮安的。

周总理脸上的笑容愈发明显,他问道:「哦,你也是淮安的?家在哪个庄上?什么时候参加革命的?在那之后回去过吗?」

得知这位同志回过淮安后,周总理连忙问:「解放后淮安有什么变化呀?」

听到这位同志侃侃而谈地细数故乡的变化,周总理满意地点点头,最后深情地说:「我12岁时离开淮安就再也没有回去过,我可算是‘少小离家老大不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