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毛主席一生无所畏惧,逝世后卫士长却披露:毛主席生前其实有三怕

2024-02-03历史

毛主席身为一代伟人,一生无所畏惧、高瞻远瞩,可谓是 顶天立地 。昔日,在白色恐怖笼罩之下,毛主席始终坚持真理,从未向强敌低头。

毛主席半生军旅生涯中,无数次遇险,从未惊慌失措,总能从容脱险。面对敌人的「围剿」,在几乎陷入绝境之际,轻描淡写的指挥了「四渡赤水」, 令敌人的「天罗地网」沦为笑柄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蒋介石留下数万顽敌潜伏,叫嚣着要「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面对如此困局,毛主席总是面带笑容,不以为然,令蒋介石的「反攻大陆」口号成为一纸空谈。

彼时,美国对新中国政治封锁、军事压迫,挑起朝鲜战争,威胁新中国的安全。面对世界头号强国的侵略,毛主席更是毫无畏惧,谈笑间挥兵入朝,令美国这只「纸老虎」原形毕露,实现了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的伟大战略构想。

敌人的阴谋诡计,在毛主席面前毫无隐蔽性可言;敌人的威胁逼迫,也难以令毛主席动摇半分。坚持建立人民的国家,坚持国家主权独立,这一点蒋介石做不到,他为了谋取私利,置民族大义于不顾,企图仰仗外力实现野心,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蒋介石的失败是注定的,他与毛主席的视野、格局、洞察力,以及对民族利益的态度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在面对外敌施加压力时,毛主席无所畏惧的精神,更是蒋介石所不具备的。试问,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艰难革命之路上, 何曾见到毛主席害怕过?

在毛主席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战无不胜的,因此,在人民的心中,毛主席自然也是无所畏惧的。但事实上,毛主席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假,但他也是有情有义的血肉之躯,他也有感情,甚至有时候也会「怕」。

毛主席逝世以后,再想了解毛主席生前的情况,在他身边工作过的人就成了重要的渠道。一次,曾任毛主席卫士长多年的 李银桥 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披露出一个有关毛主席的细节, 毛主席其实也有三怕。

这个说法若是出自其他人之口,自然会引来质疑声。但李银桥曾任毛主席的卫士长整整十五年,又是毛主席身边最后一任卫士长,与毛主席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对毛主席的了解程度,要远比一般人多,也更加可信。

1962年,李银桥迎来了与毛主席分别的日子,他在这一年被调到天津工作,临行前毛主席前来送行,紧紧地握着李银桥的双手久久不放。李银桥心里不舍,眼里含泪,毛主席也难过,嘴里念叨着: 「银桥,你走了我就再也没有卫士长了。」

毛主席还说:「离开以后,要经常书信往来,你是我最后一任卫士长。」言谈之间,不舍之情溢于言表。其实,如果毛主席坚持的话,李银桥也可以继续留在他身边,但这样一来,李银桥的一生就都要守在这里,毛主席不想耽误他的前途。

李银桥与毛主席之间的关系,表面上是工作关系,但朝夕相处这么多年,两人之间的关系早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如果非要用一个确切的词汇来概括的话,笔者以为,应该是 「亲人」 吧。

李银桥守在毛主席身边的十五个春秋,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也付出了自己的青春。毛主席也早已把他当成自己的亲人,风风雨雨中一路走来,毛主席与他朝夕相处,更对他信任有加,什么事情都不避讳他。

如果对比在一起的时间长短,毛主席与李银桥在一起的时间,比他和自己的子女相处的时间都要久。毕竟,毛主席为了新中国日夜操劳,工作几乎占据了他大半的人生,反而与子女相处的时间很短。

所以,毛主席经常感慨,李银桥比我的孩子还要了解我。他还说, 我的家事瞒得了其他人,却瞒不了卫士长李银桥 。简简单单的两句话,足可见毛主席与李银桥的亲密程度,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因此,李银桥了解毛主席比一般人多是不争的事实,他披露毛主席有「三怕」也可信。那么, 李银桥口中所说的毛主席有「三怕」,具体是「怕」什么呢?

怕饶命

毛主席最怕有人向他喊饶命,身为农民的儿子,对人民的疾苦最是清楚,一旦有人向他喊饶命,他总会心生恻隐之心,不忍心责罚。

但不要误会,毛主席怕穷苦人求饶,不是项羽那般当断不断的妇人之仁,更不是农夫与蛇的那种是非不分。当年蒋介石就是一个例子,他苦苦求饶,却毫无用处,对于反动派高喊饶命,毛主席的回应如何?自然是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但若是向毛主席喊饶命的人是穷苦人,他的态度就完全不同了。毛主席在陕北时期,就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儿。

彼时,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解放区的物资十分匮乏,人民生活艰难。但在毛主席的带领下,人民团结一心,顶住压力,每个人辛苦劳动的同时,依然能保持着欢声笑语。也有极少的人,因为忍受不了痛苦,选择了逃跑,铸成大错。

当时, 毛主席身边的一名警卫战士 ,因为受不了艰苦生活,勾起了思乡情绪,最终选择了当逃兵。原本他想回家,只要向毛主席请假就能得到批准,甚至还会得到路费补贴,但他却糊涂的选择 私自逃跑,酿成了大错。

为什么说警卫战士当逃兵是大错呢?因为毛主席身边的警卫战士,无不是警惕细选出来的可信之人,毛主席的许多生活细节和工作方式,警卫们基本都了解,因此掌握了很多其他人接触不到的隐秘。

一旦有警卫战士接受敌人策反,或者当逃兵后投入敌营,都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远比普通战士当逃兵影响大得多。所以,当这名警卫战士被抓住以后,许多人都愤怒不已,责备他不懂得感恩,辜负了毛主席对他的信任。

那些千辛万苦抓这个逃兵的人,对他更是愤怒,高喊着要 「揍他」、「毙了他」…… 众人愤怒的声音,传入了正在窑洞里工作的毛主席耳中,毛主席闻声走出窑洞。众人见毛主席出来了,立刻停止了吵闹,将那名逃兵押到毛主席面前,向毛主席报告了他当逃兵的事情。

毛主席看向那个逃兵,发现他年纪不大,长了一张娃娃脸,看上去像没长大的孩子。这个逃兵显然吓坏了,浑身不停地颤抖,脸色也已经惨白,由于一直哭,脸上鼻涕一把泪一把,见到毛主席后,恐惧的眼神中重新燃起希望。

他一边点头一边向毛主席喊: 「饶命,饶命呀!我只是想回家,不是投敌呀!求求你饶我一命吧!」 叛徒、逃兵,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甚至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绝对被鄙视和严惩的对象。多少烈士,是因为信任了叛徒而献出了宝贵生命?

所以,毛主席一向对叛徒、逃兵十分痛恨,处理这类人时也绝不手软。但眼前这个不停向他求饶的小逃兵,却让他沉默了。毛主席看着他,眉头皱了,眼圈也逐渐红了。

此时的毛主席心情十分复杂,有恨铁不成钢的愤怒,也有对面前这个逃兵的悲悯。毕竟他还是个孩子,而且没有真正做出出卖组织的恶事。或许,他真的只是想家了。最终,毛主席大手一挥: 「放了,放了,快放了!」

听到毛主席下令放人,众人有些不服气,高喊着:「这小子坏得很,不能放。」、「他可是逃兵」……毛主席闻言反问:「哪个坏?他还只是一个娃娃嘛。」众人见毛主席态度坚决,全都不敢说话了,但有一位干部,还是小声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这么严重的问题,不判不关还放了?不执行纪律就带不了兵。」

听了这话,毛主席有些不高兴,反问道:「就你会带兵?」但毛主席也是因为生气才反问了一句。随后,毛主席又耐心地向他解释:

「孩子小,刚参加革命不久,没吃过什么苦,受不了罪、想家,这很正常。你再关他,他不是更想家了? 况且,他又不是真的叛变投降, 他就是小,不懂事。快放了,多做点好吃的就少想点家,听见没有?」

毛主席语重心长地一番话,令众人也都理解了毛主席的苦心,那个小逃兵更是感激涕零。此后,这个警卫战士连吃了好几天厨房给安排的「小灶」,对家乡的思念减轻了不少。毛主席又 给他特批了探亲假 ,让他实现了回乡见亲人的愿望。

小警卫战士返回以后,毛主席还教他写字,让他和家里人用书信交流。小警卫战士深受感动,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想过家, 一直守在毛主席的身边 ,保护毛主席的安全,跟随主席走南闯北,逐渐成长为革命的坚实力量。

怕流泪

毛主席除了「怕求饶」以外,还「怕流泪」。而且,据李银桥接受采访时称,毛主席最怕见到穷苦大众流眼泪,每次见到这样的场面,总会跟着揪心,甚至落泪。

长征期间,红军的处境异常艰难,之所以后世称长征是军事史上的奇迹,一来是赞誉红军的精神,二来是说明长征的艰苦。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毛主席同样吃了很多苦,也 亲眼见到了沿途百姓的疾苦。

毛主席率军抵达贵州剑河县时,见到了在蒋介石统治下饿殍遍野的一幕。逝者已矣,生者却依然艰难,甚至连一个遮风避雨的住所都没有。百姓们面黄肌瘦、口干舌燥,神情木然,蜷缩在自己临时搭建的简陋棚子里,望着从面前走过的红军队伍。

行进中的红军队伍,突然停住了脚步,毛主席见状,急忙上前查看原因。毛主席来到队伍前,见到了一位头发花白、衣衫褴褛的老婆婆,怀里抱着一个看上去没有几岁的小娃娃,靠在一个路旁的木墩子上,已经 奄奄一息 了。

毛主席见状,急忙上前询问老婆婆,为何会沦落至此。彼时,正值寒冬,老婆婆却仍着单衣,凛冽的寒风令她脸部僵硬,说话时断断续续。毛主席耐心听着,这才了解到事情的真相。

老婆婆告诉毛主席,她家里的粮食和财产全都被地主盘剥一空,家里男丁也被地主迫害致死,如今与小孙子相依为命,背井离乡靠乞讨为生,一路来到此地,举目无亲,已然绝望。老婆婆声音模糊不清,但 控诉地主阶级的压迫却令人震撼心灵

毛主席望着老泪纵横的婆婆,心中顿时感同身受,眼泪立时在眼窝里不停打转。毛主席未发一言,不顾警卫的阻拦,坚持脱下自己打满补丁的棉衣,披在了老婆婆和孙子的身上,给了她们寒冬里的一丝温暖。

一件棉衣只能给一位婆婆温暖,却救不了天下饱受压迫的百姓。为了解救全天下的人民,毛主席必须带领红军继续走下去。临行前,毛主席给婆婆留下了一些干粮,语重心长地嘱咐婆婆: 「您一定要活下去,我们是红军队伍,未来一定能带给人民好生活。」

老婆婆不认识毛主席,却记住了红军,记住了这是一支为了解放穷苦人民的军队。毛主席离开时,还不时的回望,眼中的泪花久久不散。

1948年,毛主席在东渡河的最后一天,乘坐吉普车从城南庄出发, 驶向西柏坡 。途经平山县的一个村头时,突然发现路边草丛中站着几个人,正围着一对母女看,脸上带有焦急之色。毛主席赶紧叫停了吉普车,亲自下车过去查看情况。

原来,女子30多岁,她怀里抱着的女儿该有八九岁的样子,面无血色,鼻孔处不时还流出鼻血来,显然是生病了。母亲一直喊着孩子的名字,孩子却没有任何反应,一旁站着的几个人,口里念叨着「怎么办啊?」却也无可奈何。

当时国内的药物短缺,医生更少,尤其是穷乡僻壤,患病的人想要得到医治,要去很远的省城才行。一来交通不便,二来手头不宽裕,许多人得病了都只能听天由命。孩子是父母的命根子,哪能轻易放弃呢?但这位母亲显然也是束手无策,只能一直哭, 一直呼唤女儿 ,希望能出现奇迹。

毛主席了解情况以后,立刻叫来随车的医生朱仲丽。朱仲丽给孩子诊治后,向毛主席点了点头: 「能治。」 听到这两个字,毛主席很高兴,立刻让朱仲丽救人,但朱仲丽却犹豫了。

毛主席见朱仲丽停手,有些着急了,询问什么原因。朱仲丽这才支支吾吾地告诉毛主席,想要救小女孩,就必须用 一支盘尼西林 。毛主席有些着急:「没药了?」朱仲丽却回答:「有一支。」毛主席闻言更急了:「那就拿出来救人啊。」

朱仲丽为何犹豫?因为他手里这支盘尼西林太珍贵了,是一支进口药,一直当宝贝收藏在身边。甚至毛主席生病了,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都没舍得用,一直留着以备不时之需。但此刻毛主席明显有些生气了,也无法继续留着了,便给小女孩使用了。

抗生素药物在当时非常稀有,大多数人也都没有产生耐药性,因此药效非常显著。朱仲丽给小女孩注射了盘尼西林后,又给她喂了点水,不一会儿小女孩就有了意识,迷迷糊糊间看到母亲, 虚弱的呼唤了一声:「娘!」

听到这声呼唤,女人一愣,半晌才反应过来,眼泪流得更汹涌了,连忙跪倒在地,向毛主席表示感谢。毛主席扶起女人,眼泪也开始在眼窝里打转,他天不怕地不怕,面对再凶狠的敌人,也从不畏惧,但就是见不得穷苦百姓流眼泪,每次见就感觉揪心。

怕流血

据李银桥介绍,毛主席也害怕流血。这种说法听起来让人有些难以置信,毛主席半生戎马,大小战斗经历过无数次,一路从枪林弹雨中走来,又怎么会害怕流血呢?其实,说毛主席怕流血,不如说毛主席对生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是毛主席悯善悲慈的一面。

1935年,红军强渡大渡河以后,虽然获得了一场历史性的胜利,却依然没有彻底摆脱险境,仍然处于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困局之中。除了敌人的威胁以外,红军还要面对大自然环境的阻碍,例如面前的 甘竹山

甘竹山对于当时的红军而言,既是考验,也是机遇。如果红军能够顶住压力,迅速爬过甘竹山,就可以实现摆脱敌人追兵的目的。爬山近半,毛主席见红军战士们都显现出疲惫,便决定就地休息一会儿。

我军疲惫,追击之地自然也不会轻松,一来,他们的意志不如红军,追击速度不会太快;二来,我军处于甘竹山半腰处,敌军若此时来攻,也未必能占到便宜。所以,军队休整期间,也还算安心,战士们有说有笑,略显轻松。

毛主席此时也来了兴致,亲自来到军中,决定 给大家讲一些有趣的故事 ,让大家连日来紧绷的精神也放松一下。大家听毛主席故事时,毛主席身边的一位战士,却保持着高度警惕,犀利的眼神不时的向四周张望,保持警戒状态。

这位警卫战士名叫 胡昌保 ,是毛主席的警卫员,平日里工作兢兢业业,做事一丝不苟,哪怕是在所有人都放松的时候,他也片刻不敢分心,始终将毛主席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毛主席对他也很信任,有他在身边,毛主席完全将精力放在了给大家讲故事这件事上。

毛主席的故事很快就讲完了,红军战士们精神得到了放松,不时传来欢声笑语。短暂的休整结束后,众人纷纷起身,准备继续赶路。就在此时,一架敌人的飞机如同幽灵一般出现在天空,等战士们发现时,飞机已然临近,带着呼啸声 投下了几枚炸弹

胡昌保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战士,抬头见到这一幕后,双眼紧盯着敌人投放炸弹的轨迹,以此来判断炸弹的落点。看着越来越近的炸弹,胡昌保惊呼一声「不好」,一颗炸弹正好向毛主席所在的位置落了下来。

时间紧迫之下, 提醒毛主席躲避已经来不及了 ,胡昌保顾不得许多,立刻扑向毛主席所在的位置,将毛主席推离了炸弹的波及范围,炸弹随后在不远处爆炸了。毛主席倒地后,很快反应过来,不等炸弹的浓烟散去,毛主席就闯了过去,找到了躺在地上的胡昌保。

毛主席抱起胡昌保,发现他身上满是鲜血,在毛主席的连声呼唤下,胡昌保短暂恢复了意识,勉强睁开眼睛,费力的问毛主席: 「您受伤了吗?」 得知毛主席安然无恙后,胡昌保勉强挤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毛主席立刻呼唤医生,打算抢救胡昌保的生命,但胡昌保见状,却阻止毛主席说: 「毛主席,我快不行了,请不要浪费药品。以后我不在您身边保护您,一定要保重身体。」 随后,胡昌保将目光投向四周围观的战士们,深情地说道:「请你们一定要替我保护毛主席。」

不一会儿,胡昌保永远的闭上了双眼,毛主席抱着满身鲜血的胡昌保,泪水夺眶而出,嘴里不停地呼唤着胡昌保,却再也得不到回应了。

毛主席害怕流血,但不是害怕与敌人拼杀,也不是害怕牺牲,而是见不得身边的人牺牲,见不得可爱的战士们,倒在敌人的枪弹之下。 在毛主席的心中,早已经将人民和将士视为自己的亲人 ,他不愿意在前进的道路上,看见任何一个人永远的倒在血泊之中。

毛主席「怕求饶」、「怕流泪」、「怕流血」,其实他是爱民如子,见不得穷苦百姓饱受生活的疾苦,更见不得自己深爱的人民,倒在敌人的枪炮之下。

毛主席一生严于律己,家风甚严,却 将所有的爱和宽容留给了人民 ,留给了百姓。毛主席担忧老百姓,老百姓也拥护毛主席,新中国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坚如磐石,日益强大,带领所有人推翻了压迫,过上了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