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中央红军有两个军团编入左路军,草地分兵时,高级干部站在哪边?

2024-01-05历史

在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两大主力在懋功会师,革命力量大大增强,双方都感到十分欣喜。然而,此时的中央红军已经经过多场血战,实力相对虚弱,只剩下不到两万人,而红四方面军则刚刚从川陕根据地走出,拥有八万之众。

在这种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氏野心膨胀,不断向中央要权。为了团结同志,中央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让步,只是在涉及到原则问题时并没有妥协。

张氏见一时无法达到目的,就先假装配合中央。随后,两大方面军进行了混编,以红5军、红9军、红31军、红32军、红33军等部为左路军,以红1军、红3军、红4军、红30军等部为右路军,两路一同按照夏(河)洮(河)战役计划进发。

(混编后,军团番号统一改为军,红32军即原红九军团)

在左路军行至坝地区时,出乎意料的是,张氏拒绝北上,反而企图牵扯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南下,甚至表现出动武的迹象。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中央机关决定率领红1军、红3军先行撤离,以避免可能出现的红军内部冲突。然而,这样的决定却给左路军中的红5军、红32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两个军团的军政正副首长对此有什么反应呢?

原红五军团长董振堂在宁都起义后加入革命队伍,但他的党性极强。当张氏决定强行南下时,董振堂立即提出了反对意见。

然而,红四方面军的势力强大,他的反对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尽管张氏采取了多种方式试图拉拢董振堂,但董振堂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

在卓木碉,张氏公开宣布「另立」,董振堂再次反对,并在会议上与张氏发生了争执。尽管董振堂在战场上无所畏惧,但在这种情况下,他却选择了忍耐,因为他不希望看到同志之间发生冲突。

董振堂并未因此而退缩,他径直找到刘伯承,两人密谋策划用武力拘捕张国焘,以此作为逼迫其北上的筹码。然而,朱德总司令得知此事后,考虑到风险过大,可能会引发一场生死之战,因此极力劝阻。

董振堂随后提出将中央红军的人拉出去单独北上,但朱老总仍然坚决反对,因为他深知这将意味着彻底决裂。作为红军的总司令,朱老总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出现。

无奈之下,董振堂只能服从命令,随后跟随南下,又历经悲壮的西征。最终,董振堂英勇牺牲在了高台。让人痛心的是,他至少有两次机会可以避免这个结局,但他的党性让他硬生生地放弃了。

董振堂两次表现出对西路军命令的反对。第一次,他在出发前看出此次行动的危险性,写信给警卫员高志中,希望他能把信带回中央。

如果他选择这么做,他可以以身体不适等理由拒绝执行西路军的命令,等待中央回信后调回陕北。然而,他并没有这样做。

高志中找到中央领导后,朱老总试图用电台叫回董振堂,但是红5军的电台被黄超掌握。高志中立刻返回寻找董振堂,然而董振堂已经被强制出发七天了。

另一次是在高台,马家军以十倍的兵力进攻,董振堂率部艰难抵抗了七天。他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本来应该突围的。

然而,黄超带着电台在临泽,他没有接到命令,所以始终没有突围。董振堂原本在敌军包围的薄弱北城附近挖了地道,一旦收到消息,就可以随时冲出去。

但他因为坚守党性,最终血洒高台,让人无比惋惜。

原红五军团政委李卓然与毛主席关系亲近,曾担任过红军司令部总直属队总支书记、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办公室主任、中央局代秘书长等职务。

在毛主席被排挤后,李卓然多次前去探望,并在遵义会议上坚定支持毛主席恢复领导职务。然而,在卓木碉会议上,李卓然却为张氏站台,说了很多污蔑之语,令人惊讶。

张氏对李卓然的这种态度感到满意,并委以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西路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务。但历史证明了谁才是正确的,西路军战败后,李卓然基本脱离一线指挥,此后长期负责宣传战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中央宣传部部长。

陈伯钧:铁骨铮铮的红五军团参谋长陈伯钧是秋收起义的参与者,井冈山的战士,毛主席的得力干将。他坚决要求北上,为此,张氏将他调到了红9军任参谋长。

然而,张氏公开宣布「另立」后,陈伯钧多次与其理论,因而遭到记恨。于是,张氏撤了他的职务,并安排人开会批斗他,甚至抢走了他的战马、望远镜等物品。

尽管如此,陈伯钧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没有屈服。后来,他改任红6军团军团长,成为长征途中在三大方面军都任职过的少数将领之一。

陈伯钧的军事生涯总体上比较顺利,除了在抗战初期因一次耳光惹出的麻烦。1955年,陈伯钧被授予上将军衔。

曾日三:为西路军流尽最后一滴血曾日三参加过朱老总的湘南起义,也是老井冈山的战士。在红五军团南下计划中,曾日三和董振堂坚决反对,因此被调到了红9军担任政治部主任。

虽然这个调职和陈伯钧的遭遇类似,但曾日三并没有被撤职,也没有机会再调到红二方面军,最终踏上了悲惨的西征。

西路军在高台、倪家营子等地接连战败后,被迫退入祁连山区,曾日三带领数百人殿后掩护撤退。1937年4月,他们抵达安西一带,距离星星峡只有约两天的路程,那里有同志接应,但是敌人的大部队也追了过来。

为了让伤员和妇女有机会逃走,曾日三带着一部分人顽强阻击,当子弹耗尽后,他怀揣着一枚手榴弹,待敌人逼近时拉开引线,壮烈牺牲。

罗炳辉:从「错误的选择」到「新四军副军长」的传奇经历 罗炳辉,是电影【从奴隶到将军】的主角原型,也是官方认定的36位军事家之一。

然而,他曾做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将彭绍辉写给朱老总的信交给了张氏,几乎害了彭绍辉。 这个错误对罗炳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抗战爆发后,全国统一抗日战线形成,中央为加强滇军的统战工作,便让罗炳辉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直到1938年,罗炳辉才重返军队一线,成为了新四军第一支队陈毅的副手。

1946年4月,凭借战功,罗炳辉被任命为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兼新四军第二副军长。然而,连年的征战对他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未能一直辅助陈毅稳定山东战局,后来粟裕接手了这个角色。

同年6月,在指挥部队获得枣庄战役的胜利后,罗炳辉突发脑溢血病逝。 罗炳辉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他的经历证明了,即使面临错误的选择,只要我们勇敢地去面对、去改正,也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何长工,早年旅欧期间就接受马克思主义,回国后与毛主席、周恩来等革命先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曾参加秋收起义,设计第一面军旗,并在韶关找到了朱德,促成了朱毛井冈山会师。

然而,在北上南下之争中,他选择了为张氏站台,这让许多人感到不解。尽管如此,何长工仍然在晚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80年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成为了一位副国级干部。

郭天民,原红九军团参谋长,始终站在毛主席的一边,被撤职后,坚决拥护中央的决定。在北上南下之争中,立场坚定,站在中央的立场。

张国焘将他调到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学习。当中央红军成功到达陕北的消息封锁时,郭天民不顾危险,从原中央红军干部曹里怀那里得知喜讯,并立即向同志们宣传,让大家坚定信心。

然而,他和曹里怀差点因「泄露军事机密」而被处死,幸好朱德总司令帮忙说情。郭天民后来成为红30军参谋长,跟随西路军出征河西走廊,但此战失利,他与程世才、李先念一起率领余部走出祁连山,到达新疆迪化。

郭天民一直为军队做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黄火青坚决反对张氏,曾在南下途中去找何长工表明要北上去寻找中央。后来周纯全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说北上不正确,并诋毁了一些中央领导人,黄火青没有被允许参加。

但是散会后大部分干部都来找他,此时黄火青才知道军长和政委都变了。干部们要求黄火青带着大家一起北上找中央,但他考虑到只有向西穿过荒无人烟的藏区才能摆脱红四方面军,但没有电台无法跟中央联络,贸然出走会山穷水尽。

最终在朱老总的劝说下只能放弃。张氏将黄火青调离部队,一直没有分配工作,有次还差点因为生病死了,幸得「神医」傅连暲救治,吉人有天相。

他也参与了西路军,最终跟李先念等人翻越祁连山、进入新疆,又一次绝境逢生。往后他逐渐转入地方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最高检察长。

革命的道路充满了磨砺和考验,只有经历过风浪洗礼的人,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