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吃了宋美龄的烧鸡,王耀武发誓死守济南,回家却急忙转移老婆家人

2024-04-28历史

1948年,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然而对蒋介石来说,却是「触霉头」的一年。早在2年前,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将人民和国家重新拖入战争的泥潭。在他看来,毛泽东领导下哪知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根本算不了什么,哪能和强大的美制飞机大炮相比?因此,蒋介石计划用半年时间,将共产党彻底扑灭。

谁知2年过去了,共产党非但没有被消灭,反而越打越强;国民党军空有强大的兵力,却在战略上处处挨打。在东北,林彪、罗荣桓的东北野战军,将卫立煌的55万大军死死压制在长春、沈阳、锦州等少数几个城市;在西北,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以极端劣势的兵力和装备,将胡宗南30万大军死死拖在关中,动弹不得;在华北,聂荣臻、徐向前的大军多路出动,将晋绥系的阎锡山、傅作义杀得人仰马翻;在中原,刘邓大军直插大别山,牢牢地在国民党的腹心扎了根,连「小诸葛」白崇禧也毫无办法……

而在华东,陈毅、粟裕的华东野战军连战连捷,在鲁南、莱芜、豫东等战役中大破敌军。在运动战中,陈粟大军多次吃掉敌人的大兵团,而在攻坚战中,我军也有长足的进步。很快,国民党在山东仅仅只保有济南、青岛、菏泽、临沂等少数几个城市。其中,国军名将王耀武所据守的济南,周围300公里的广大区域,都为解放军所控制。在城中据守的10万国军,完全成了瓮中之鳖。

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位于津浦线和胶济线的交汇处,北依黄河,南靠泰山,地势险要、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乃为兵家兵争之地,也是国军支撑华北残局的战略要地。为了防守此地,蒋介石派出自己最得意的学生之一——王耀武来防守此地,并为此将他任命为国民党第二「绥靖」区中将司令以及山东省政府主席,是山东军政的一把手。

王耀武生于1904年,出身于黄埔三期,却是黄埔学生中第一个出任方面军司令官和省政府主席的人,甚至高于绝大多数黄埔一期和二期的学长。

从指挥层面看,王耀武是相当有一套的。在国民党内部,有「三李不如一王」的说法,即李延年、李仙洲、李玉堂三个黄埔一期生,加起来都比不过王耀武这个黄埔小弟。在山东,「三李」都只能乖乖服从王耀武的指挥。

在共军那里,王耀武的名声也是有口皆碑的。粟裕一生百战百胜,最忌惮的敌军将领却只有两个,一是薛岳,第二就是王耀武了。粟裕曾说,王耀武是「蒋军中指挥较有才干者」。

在抗战中,王耀武的作战才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早期参加了上海和南京保卫战,立下了不错功勋。其后,王耀武所带领的51师和58师合编为74军,军长为俞济时。在此期间,俞济时和王耀武结为了生死之交。由于俞济时后来长期担任蒋介石的侍卫长,因此与他交好的王耀武也得以鸡犬升天,成为蒋介石眼中的红人。

然而光凭「上面有人」,是绝对成不了名将的,毕竟「打铁还要自身硬」。在王耀武的指挥下,74军一战成名,成为让日军闻风丧胆的钢铁部队。1938年7月,在江西万家岭,74军一战毙伤日军4000多人,王耀武表现突出,被任命为副军长。一年后,又升为军长,成为最早担任军长的黄埔三期生之一。任命之前,蒋介石还专门召见了他,当面予以嘉许。

1939年9月,王耀武率74军参加了第一次长沙会战,他利用反包围战术,成功收复了高安。1941年春,他带领74军参加了上高会战,与友军部队一起歼灭日军数千人。74军也赢得了「抗日铁军」的称号。

1943年11月,日军纠集七个师团约十万人进攻常德,王耀武带领74军参加了此次会战。在战斗中,常德被日军用优势火力猛攻十六天,全城都被夷为平地。58师的8000多人仅有不到100人生还,师长余程万也不幸战死。随后,王耀武含着眼泪,带领51师发动反击,用六天时间收复了常德。

此战中,王耀武的名声再次响彻中国。蒋介石「龙颜大悦」,将王耀武提升为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下辖73、74、79、100军四个军的十万人。

1945年是抗日战争发生根本转折的一年,此时王耀武麾下的74军已经成为完全的美械部队。此战中,王耀武以74军为前锋,阻挡住了敌军如同潮水般的进攻。两个月后,74军由防守转向进攻,打得日军狼奔豕突,溃不成军。而雪峰山会战,也成为正面战场为数不多的大胜之一。

8月15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王耀武作为长衡地区的受降长官,在芷江接过了日本二十军指挥官坂西一良中将的指挥刀。整个抗日战争中,王耀武由一个师长,历升为方面军司令,成为战争中升级最快的国军将领。而他的74军,也成为抗战中对日军鲜有败绩的一个军。因此日军之中有「宁碰阎王,不碰老王」的说法。

抗战结束了,王耀武的荣耀也到达了顶峰。在王耀武看来,终于可以和妻子孩子好好聚一聚了。王耀武的女儿王鲁云曾回忆,她的父亲戎马倥偬,因此很少回家。在她的记忆里,抗战期间王耀武一年顶多回来三四回。但是只要回家,都会一把将自己抱在怀里。王鲁云说:

「他是一个仁慈的父亲,作为军人,总是有点脾气的,但他平时语调多是平稳的,性格爽朗,喜欢跟小孩子玩,老是笑。」

王耀武的妻子名叫郑宜兰,是一个福建女子。夫妇俩伉俪情深,从不吵架。王耀武一回来,郑宜兰一定会亲手做一桌丰盛的山东菜。作为旧军人,拥有个三妻四妾都不算什么新鲜事。但是王耀武的感情却始终如一,从不节外生枝。抗战结束后,王耀武很想多陪陪妻儿,多陪一下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老母亲。

然而事与愿违,抗战结束后不久,国共内战再次爆发。王鲁云回忆:

「对于国共最后兵戎相见,父亲内心感受极其复杂,他不赞成蒋介石、陈诚那些人急于发动内战的想法,却又不得不服从军令。他从不在家谈及军务、政务,但是有一次他却忍不住了。以母亲郑宜兰对我说,父亲两次说过「这一腔热血竟洒何地」?」

王耀武的心灵是苦闷的,在保卫民族生命和自由的战斗中,他可以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但是在骨肉相残的内战中,王耀武始终提不起精神。抗战中,余程万弃守常德,王耀武是极其不认可的,他说余程万就算是死,也得死在常德的阵地上;但是在内战中,他却常常对部下说:

「此不同于抗日,不必萌生轻生的念头。」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虽然百般不愿意,王耀武还是坐上了蒋介石的贼船,成为华东的方面大帅,与卢汉、张发奎、汤恩伯等老资格并驾齐驱,也算是红极一时了。

然而在华东战场,面对自己的老对手粟裕,王耀武手握强兵却连战连败,似乎失去了抗战时期的魔力。在莱芜,李仙洲的6万大军顷刻间覆灭,这让王耀武不禁说出:「就算是五万头猪,共军花三天三夜也抓不完」的名言。

其后在孟良崮,王耀武的老部队整编74师惨遭全歼。听闻此消息,王耀武伤心地几乎要晕倒。到了后来,解放军转守为攻,在津浦线、胶济线多次作战,攻占了兖州、泰安等多个重要城市,切断了济南与徐州重兵集团的联系,让济南完全成了一片孤岛。山东,彻底被下成了一个死局。

其后,王耀武获悉粟裕的主力已经从豫东北上,转向了鲁西南。根据他的判断,共军恐怕要进攻济南了。

首先,山东国民党军只剩济南、青岛、烟台等少数几个据点,共军为了巩固后方,与华北、中原野战军连成一片,必将攻占济南,解除后顾之忧;

其次,从潍县、兖州的战役来看,共军已经拥有了许多火炮,具备了一定的攻坚能力;

其三,共军在占领区域抢修公路和铁路,并逐渐向济南延伸。这明显就是即将进攻济南的征兆;

最后,共军正在不断释放国民党军俘虏,向老百姓宣传政策。这是共军打大仗前,必然会做的步骤。

到底守不守济南呢?王耀武一下子犯了难。要守济南,兵力实在太少,援兵也很难指望得上。济南一旦城破,城内国军连突围都做不到,只会全军覆没。因此按照王耀武的设想,应立即放弃济南,将主力与徐州国军汇合,先保住淮河和中原再说。驻华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巴大伟将军也认为:

「如今之计,退出济南为妙,应该将军队撤退到徐州。」

1948年7月,王耀武乘专机飞往南京,准备觐见蒋介石,说出自己的想法。到了机场,迎接的是王耀武的至交好友——陈布雷。王耀武对陈布雷说:

「济南城现已经成了孤岛,死局中的死局,鸡肋中的鸡肋,不如放弃此城,将主力退往徐州,巩固此地铁路线为妙。」

对于王耀武的想法,陈布雷予以了赞同:

「是啊,俊才。济南不可守,如今人尽皆知,连美国人都这么说。但是你也知道,老头子固执,真要放弃济南,恐怕很难过他那一关。」

对于蒋介石的性格,王耀武这个做学生的自然很了解。蒋介石虽然是大国元首,却十分偏狭、小家子气,不懂得取舍之道。让他放弃济南,恐怕是非常难的。

王耀武到了总统府后,蒋介石为他安排了家宴。甚至宋美龄都亲自下厨,为王耀武炒几个菜。家宴在宋美龄的营造下,弥漫着一股家的氛围。蒋介石很少喝酒,这一次也举起了酒杯,和王耀武小酌了一番。

酒过三巡,王耀武说出了自己对于弃守济南的看法。但是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陈布雷所料,蒋介石听说王耀武希望撤出济南,不禁大发雷霆,大声呵斥了王耀武的胆怯:

「济南是山东省会和华东战略要地,南可与徐州呼应,北可和平津声援,为了不让华东和华北的匪区连成一片,必须守住济南;为了不使驻在青岛的美国海军陷入孤立,不影响美国对华援助,济南绝不可放弃。」

随后,蒋介石又声色俱厉地吼道:

「济南在军事、政治、地理上都很重要,如果发生问题,你要负责任的!」

就在这时,宋美龄突然端着一个盘子从厨房里走了出来,她嗔怪地对蒋介石说:

「达令,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许这么训斥学生。」

随后,宋美龄又和颜悦色地对王耀武说:

「俊才,校长训斥你是看重你,希望你不要见怪啊。这是你最喜欢吃的红烧鸡,师母给你做的。」

蒋介石听了宋美龄的劝解,稍稍平息了自己的怒气。而王耀武呢?则感到受宠若惊,师母亲自下厨,这是多么大的宠遇啊!

于是王耀武当即对蒋介石和宋美龄保证,自己一定会死守济南,为党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蒋介石见王耀武如此识相,于是为他打气道:

「济南如果被围,我当亲自督促主力部队迅速增援,只要你能守得住,援兵必然及时到达,我有力量解你们的围。我们有空军大队,随时可以增派援军。在空军优势下,济南并不孤立。打仗主要是靠士气,鼓励士气,首先自己不要气馁。你要知道,我们失败是失败于士气的低落。你们如不发奋努力,将死无葬身之地。」

出了总统府,王耀武也渐渐醒了。因为他逐渐意识到,蒋介石和宋美龄给自己设家宴的用意,这就是想用一些小恩小惠,然后让他去死啊!当年吴起为士兵们嘘寒问暖,甚至亲自帮他们吮吸伤口的脓液,不就是怂恿他们为自己卖命吗?

心情矛盾的王耀武去见了行政院院长张群,张群黯然地说:

「主席总是说政治配合不上军事。兵源困难也要怪我们,粮食困难也要怪我们。军队一打就败,地区不断地缩小。地区愈缩,兵源粮食就越是没办法。这样下去,真是危险啊!」

后来,何应钦又悲观地对王耀武说:

「抗战胜利后,我们与共产党作战以来,我们将领给共产党送礼送得太多了。陈诚夸口只需要三个月、六个月就可以解决共军主力,可现在打了两年多了,不但没有解决共军的主力,我们的军队反而被消灭了约两百多万。这样下去,真是不堪设想。希望你守住济南,不要向共产党送礼了!」

从国民党中央这些大员悲观的话语来看,蒋介石所谓支援济南的保证,不过都是些空头支票。经过2年多的内战,国民党的军力人力物力早就枯竭,哪还抽得出机动兵力去救济南啊。即使有兵力,按照国军内部「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本性,恐怕还是够呛。

带着极大的痛苦,王耀武乘坐着偌大的C-47运输机回到了济南。在济南,还有家人等着他。进入家门,母亲、郑宜兰和子女们早就站在客厅里等着他了。看着70岁的老母,相伴多年的爱妻和可爱的孩子们,王耀武百感交集。最终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

「宜兰,你赶紧带着母亲、孩子以及所有的财产,一起去南京吧!」

看着王耀武忧郁的神情,郑宜兰心领神会,毕竟是多年的夫妻了。如果他们仍然待在济南,恐怕会成为他的拖累。就这样,郑宜兰、母亲和孩子坐上了南下的飞机。在家人,一向孝顺的王耀武恭恭敬敬泪流满面地向母亲磕了一个头,此生或许真的无法见面了。

刘伯承说「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王耀武将家眷送到南京,很显然就是典型的「五心不定」的表现。自从家眷被送走的那一刻起,王耀武就已经注定了败局。

1948年9月16日午夜12点,济南战役正式打响。在大炮的掩护下,华野大军分为东西两个兵团,向济南发动了潮水般的攻势。在战斗中,解放军的序列中还加入了坦克,足以见得如今的解放军早已今非昔比。

在炮火的覆盖下,西郊的飞机场彻底失去了作用,满载增援部队的飞机在济南的天空绕了一圈,只得无可奈何地返回了徐州。而从地面派出的增援部队,也被华野的打援部队死死地拖住。

19日晚,吴化文在地下党的劝说下被迫起义,济南的西大门「大门洞开」。20日下午四点半,电报人员送来蒋介石的电报:

「俊才,吴逆叛变,事出非常,知之痛心,陈明仁守四平,知不可守终竟守之,东北赖以保全;济南之对于华北犹四平之于东北,战略要地,弟宜固守,不能放弃。已令刘峙、杜聿明督三路援军兼程急进矣……」

看着蒋介石的电报,王耀武哭笑不得:都到什么时候了,校长还在开空头支票。」他拿起红色铅笔,在「固守」下面画了四个圈;在援军下画了四个「×」。

王耀武心知大势已去,于是他立即打电话给军法处和监狱,命令将所有在押人员全部释放,监狱内的100多名共产党都不得伤害,没人发5元金圆券,礼送出境。

当夜,解放军杀到了王耀武指挥所附近。睡梦中,王耀武似乎听到了「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呐喊声。王耀武不愿意投降,这样对不起蒋介石的知遇之恩;像西北刘戡那样饮弹自尽?他又有70老母要照顾;像李仙洲那样被活捉,又有损自己「抗日名将」的声誉。最终,王耀武做出决定,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吧!

1948年9月24日中午,王耀武和副官化装出逃。结果走至寿光县弥河张建桥时,王耀武突然赶到内急,在桥下解了个手,用的是雪白的手纸。守桥的战士一看,认为此人非比寻常,竟然能用如此高档的手纸,于是将其扣留。

后来在寿光县公安局,局长李培忠发现王耀武的额头上有一圈带军帽的压痕,很显然是军人。在众多破绽面前,王耀武无可抵赖,只好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王耀武被俘的消息传来后,郑宜兰按照他的嘱托,带着一家九口从南京飞往了香港,但是最终还是没去台湾。因为王耀武嘱咐过,千万不要去台湾。

事实证明,王耀武是个明白人。后来王耀武接受了人民的改造,就有蒋介石的身边人提议,要他杀掉王耀武的家人,但所幸的是,蒋介石并没有同意。

从1948年到1959年,王耀武做了11年牢,最终因为表现良好而提前特赦,并且很快和香港的家人取得了联系。在周恩来的操持下,王耀武的女儿王鲁云还奔赴北京,和他见了一面。

而郑宜兰呢?此生再也没有和王耀武见过面。她听说丈夫被放出监牢,倍感欣慰。不过令人扼腕的是,郑宜兰竟提出与王耀武离婚。这并不是郑宜兰变心了,而是她想要王耀武能在北京找一个人照顾自己。离婚后,郑宜兰离开香港,飞往了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和儿子们住在一起,此生再未出嫁。1981年1月11日,郑宜兰因胃溃疡和胃出血去世,终年73岁。王鲁云说:

「母亲对父亲的思念一如既往,没有更爱,只不过因为主客观原因,以至于他们始终未能聚首,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1966年冬,在周恩来的关心下,王耀武和北京82中的教师吴伯伦结了婚。1968年,王耀武因病去世,享年64岁,骨灰被葬入了八宝山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