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毛主席邀请救命恩人观礼,谁知见到人后,主席:你不是救我的人

2024-02-03历史

1953年国庆大典在即,中央各处忙得不可开交,而当工作人员将邀请人员的名单递交到毛主席手中之时,毛主席细细看了一遍,然后沉思片刻,像是想起来什么一样,嘱咐道:「 你们帮我发一封电报给永定县,邀请一位叫陈添裕的人来北京,参加国庆庆典。

陈添裕是谁?工作人员不明所以,但因为是主席的意思,他们还是抱着满肚子的疑惑,给永定县发去了一封邀请陈添裕来京的电报。

然而当毛主席终于见到了这位自己期盼已久的「老友」,他细细端详了一番,却说道:「 你不是当年救过我的人!

一时间,工作人员吓出了一身冷汗。

毛主席和陈添裕究竟有着怎样的过往?这个前来赴约的「陈添裕」又是谁呢?

1929年的牛牯坡村,是毛主席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地方。

当时国民党疯狂围剿红军,毛主席不得不带领红四军撤出了井冈山,不久之后,他收到消息,为了商议未来的走向,闽西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他必须在会议开始之前就赶到目的地。

此时他原本身患疟疾,工作人员都劝他可以不必勉强,可以等到身体养好之后,再继续工作。

可是毛主席一心投身革命事业,他不顾众人的阻拦,毅然决然踏上了前去参加会议的路程。

7月的天气,潮湿又闷热,这一路上他们走走停停,到了正午时分,他们只能暂时停下来,等到太阳稍微下去一些再继续赶走。

经过几天时间的车马劳顿,他们终于顺利抵达了目的地。

然而刚到地方,一向身体健朗的毛主席就病倒了。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尤其是之前几乎从来不生病的人,生起病来更是又凶又急,到达上杭蚊洋的当天,毛主席就卧床不起了。

这可急坏了贺子珍等人,他们到处寻医问药,找来了一些土方子,才终于减轻了病症,可是长时间的舟车劳顿,又碰上如此炎热的天气,疟疾一时半会儿根本无法治愈。

虽然今日来看这病不算什么,可以那个时候简陋的医疗条件来说,如果处理不好,很有可能连命都保不住。

眼看毛主席连日高烧不退、食不下咽,他们决定暂时停止一切活动,将毛主席送到安全的地方,休养身体。

但是当时国民党在身后步步紧逼,要想找到能够休息,又足够隐蔽的地方并不容易,为此闽西领导人伤透了脑筋。

在经过重重考察之后,他们终于选定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牛牯坡村。

牛牯坡村位于金丰区歧岭,这个地方四面环山,人烟稀少,国民党的军队几乎从来没有涉足过这里,相对来说较为安全,最重要的是,一旦发现国民党的踪迹,他们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转移到山上,避免被国民党直接包圆。

确定好地点之后,他们很快就将毛主席送到了这个地方,将其安置在了一户破旧的两层小土楼中,而这个两层小楼的房主,就是当地赤卫队队员陈添裕。

当时粟裕还不是威震四方的将军,他作为支队的队长,则是时刻守在毛主席身边,保护他的安全。

考虑到毛主席的身份特殊,他们并没有向陈添裕透露毛主席的真实身份,只是告诉他,生病的人叫「杨子仁」,是组织送过来的一个重要人物,要在这里养病。

出于对共产党和读书人的尊重,陈添裕总是尊敬的称呼毛主席为「杨先生」,在照顾毛主席这件事上也是尽心尽力。

知道毛主席因为疟疾没有胃口吃饭,陈添裕就将自家老母鸡下的鸡蛋全部留着,煮给毛主席吃,尽管毛主席一再推辞,可是陈添裕十分坚持,每天早上都雷打不动的将煮好的鸡蛋送到毛主席的房间。

后来见实在推辞不过,毛主席便时常用自己的东西和他交换,或是让护卫队帮助他们干活,作为鸡蛋的报酬。

陈添裕知道共产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原则,为了让毛主席能够安心吃下鸡蛋,也就没有拒绝毛主席的好意。

眼看毛主席的身体逐渐有了好转,结果一天晚上,陈添裕忽然跑上来急匆匆的敲响了房门,嘴里还小声喊着:「快醒醒,国民党来啦!」

听到国民党三个字,粟裕瞬间醒了过来,他当即跑出去询问情况,这才知道原来是粤军的一个旅准备到永定县「围剿」红军,途经这里。

他们急忙将所有的枪支弹药全部收起来,好在这群士兵只是路过,根本没有进来,眼看他们逐渐走远,粟裕等人才松了口气。

可这也让他们意识到,即便是这个深山老林,也不够安全,这栋土楼毕竟紧邻大马路,来往行人很容易注意到这里的情况。

陈添裕看出了粟裕等人的顾虑,他思来想去,向毛主席主动提出:「 杨先生,我家这栋楼毕竟还是太显眼了,我知道一个地方,环境比较隐蔽,就是生活不太方便,要是不嫌弃,你们可以先转移到那里。

毛主席一想,也觉得言之有理,便同意了。

在陈添裕的带领下,他们很快就赶到了目的地,结果原本矗立在山林中的小屋竟然因为年久失修倒塌了,陈添裕见状,便让毛主席暂时休息休息,然后他和警卫队的队员直接就地取材,很快就建好了一座竹屋,

陈添裕知道毛主席喜欢看书,甚至贴心地给毛主席准备了桌椅,让他看书的时候能够更舒适一些。

对于陈添裕的鼎力相助,毛主席心中十分感激,为了表达对这个竹屋的喜欢,他还亲自给这个房子提了名,做成一块小匾额,挂在门口。

确如陈添裕所说,这里的生活清幽僻静,从住在这里开始,根本无人踏足,国民党也根本想不到,他们会躲在这里。

虽然仍在忧心共产党的生存环境,但清净的环境让毛主席的精神放松了不少,他的病情也一天天的开始好转。

而陈添裕每天都会来给他们送饭,有时候甚至还会想方设法的找些肉,来给毛主席补身体,毛主席也始终将陈添裕的恩情牢牢记在心里。

但国民党找不到他们,却能找得到红军部队,到了9月初,国民党的「围剿」开始变本加厉,让红军原本就不算好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

这个时候收到中央的指示,粟裕不得不带领警卫队回部队参加反「围剿」战斗。

深山中就只留下了毛主席、已经怀有身孕的贺子珍,和一个仅有几人的警卫班。

屋漏偏逢连阴雨,9月的一场雨,让毛主席原本已经有所好转的病情再次加重,卧床不起。

这个时候,歧岭一名叫做张克识的地主,见陈添裕有事没事就往深山老林里跑,瞬间起了疑心,他派人前去调查了一番,虽然没有查到毛主席的真实身份,但却得知住在青山下竹林中的,是共产党的一位大人物。

为了邀功领赏,张克识当即将这个消息上报给了歧岭团总林蔚民。

他们很快就集结了一大批人,浩浩荡荡的朝着青山脚赶去。

当天晚上,毛主席正准备休息,却忽然问到了一股奇怪的味道,由于行动不便,他急忙招呼警卫人员出去查看,这一看就出大事了,这群国民党保安团的人,为了逼他们出来,竟然直接放火烧山了。

眼看火势顺着山风,朝着竹屋而来,警卫人员急忙抬着主席,急匆匆开始撤退。

主席得知消息之后,一时间急火攻心,疟疾竟然更加严重了,而匆忙赶来的陈添裕当即接过这个重担,和弟弟两人挑着担子就往外跑。

结果还没跑出去多远,乌泱泱的人群就朝着这边冲过来了,一时间山林中枪声四起,惊散一片鸟兽,陈添裕从来没见过子弹离自己这么近过。

一时间他心里发慌,这时毛主席醒过来,强撑着身体指挥道:「 大家不要慌,警卫人员负责阻击,伺机撤退。

陈添裕并不知道毛主席的真实身份,可是在听到毛主席的声音后,竟然莫名的感到有些心安。

此时他忽然想起来,有一个地方可以暂时藏身,他急忙喊道:「 快随我来,我知道一个地方可以藏身!

这时毛主席挣扎着起身,想要下来自己走路,避免给他们增加负担,可是长时间的病痛让他浑身无力,脚刚着地,就差点摔在地上,好在陈添裕眼疾手快,急忙搀扶住毛主席,然后顺势将其背了起来,边跑边说:「 杨先生,你身体不舒服,还是我背着你吧!

听着陈添裕气喘吁吁的声音,毛主席感激不已,他下定决心,今日之恩情来日必定相报。

在陈添裕的帮助下,毛主席等人顺利躲过了国民党的追杀,逃脱了敌人的围堵。

因为身份已经暴露,国民党势必不会善罢甘休,所以第二天,在警卫人员的护送下,毛主席就离开了这个地方,重新回到了大部队中。

陈添裕则是继续留在牛牯坡村,过着农耕生活。

一晃多年过去,陈添裕也白发丛生,早已经将当年的这件事忘记了。

结果1953年9月底,金丰县的县委竟然找上了门,递给他一份文件,从来没有念过书的陈添裕,根本不知道文件中写了什么内容,他以为自己犯了什么事,便小心翼翼地问道:「 县委,你今天来找我到底是有啥事?

没想到县委竟然笑着说:「 大喜事,毛主席亲自发电报,邀请你去参加国庆观礼呢!

这可不能说笑,毛主席又不认识我,怎么会邀请我一个农民呢?

你当年救下的杨子任先生,就是毛主席!

听到这句话,陈添裕又想起了那位文质彬彬的杨先生,此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就是人人敬仰的毛主席。

得知自己和毛主席曾经有过这样一段渊源,陈添裕心中十分激动,他当即收拾行李准备去北京赴约,可是家中的妻子刚生孩子,他一时间走不开。

思来想去,他决定让自己的弟弟陈奎裕替自己去北京看望毛主席。

尽管时隔多年,可毛主席在看到陈奎裕的时候,还是一眼认出,这根本不是陈添裕,便说道:「 你不是当年救过我的人,你和陈添裕到底是什么关系?

陈奎裕这才向毛主席说明了情况,陈家喜添新丁,毛主席心中也十分高兴,他不仅没有计较这件事,还亲自准备了一份礼物,让陈奎裕带给兄长。

国庆庆典结束后,陈奎裕即将回程的时候,毛主席不舍地拉着他的手,感慨道:「 当年你哥哥救了我的命,这份恩情我一辈子都记得,没能见到他是我的遗憾,以后有什么问题,你们尽管来信告诉我!

陈奎裕点点头,这才挥手离去。

一份跨越了十几年的恩情,毛主席竟然一直记在心上,可见伟人心怀之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