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34年国军少将救下8.6万红军,建国后毛主席叮嘱:一定要找到他!

2024-01-29历史

「一定要找到他!」

建国后,毛主席不忘叮嘱,在长征途中也不止一次地感慨,永远不能忘记这位少将!

此人是蒋介石身边一位国军少将的机密情报,却冒险传递情报,挽救了我们中央苏区八万多人。

人们不禁会好奇地问,这位少将是谁呢?他是怎么得到蒋介石的绝密情报的?

又通过什么渠道把如此重要的情报传递给中央苏区?他还有着哪些精彩的传奇故事呢?

即将铁桶合围 红军安危命悬一线

1934年10月上旬的一天,江西瑞金沙洲坝的一间屋子里,毛主席、朱德和周总理一起,围着一张标示着第五次反围剿战场形势的地图。

面对着被压缩得越来越小的中央苏区根据地,三人个个眉头紧锁,一言不发地对着地图发呆,气氛相当严肃而压抑。

一年多来,面对几十万蒋介石军队,将近十万红军将士浴血奋战,怎么就不能撕开敌人防线的一个口子,突围求生呢?

周总理首先打破沉默:「这一年的仗打得太艰难了,在我们的战士作出巨大牺牲之后,也未能扭转被动挨打的局面。是不是老蒋他改变了战略,换了个打法?」

这句话提醒了朱德,立即附和道:「看来我们是得复盘一下战场变化过程,探究老蒋的战场思路。」

毛主席也参与了进来:「是呀,老蒋他狡猾的很呢,更何况身边还有那么多高参给他当顾问。鉴于目前的战场形势,我觉得我们应该改变思路,不能就这样被他们死死咬着不放。」

可是,哪些方面需要改进,选择什么样的战略才能摆脱眼下的被动呢?他们还没有理出一个思路来。

这时,门外响起了一个士兵的声音:「报告!外面有人要见周副主席。」

三个人同时转身朝向门口,周总理发话道:「带他进来。」

只见士兵引导着一位衣衫褴褛,头发脏乱得跟鸟窝似的,颜面肿胀,还缺牙瘪齿的「乞丐」进来。

这让三个人都疑惑起来,他是谁?他为什么而来?

只见来人直奔周总理跟前,并拉起他的手,用哭腔激动地说:「终于见到你了,我有重要情况报告。」

通过近距离的仔细打量,周总理也认出了这个「乞丐」,吃惊地大声喊着:「你是项与年?怎么弄成这么个样子?」

项与年急急忙忙从衣兜里掏出那些四角号码字典,递给周总理,说:「快对它进行显影操作,里边有重要情报。」

周总理迅速把它交给士兵送技术科处理,关切地回过头来询问项与年从哪里来?为什么打扮得跟乞丐一样?

项与年只是简要地说了些事情经过,他为了骗过包围苏区的蒋介石士兵的盘查,便自残致伤。

故意弄得又脏又乱,才躲过了敌人的搜身,总算是把这些情报送到了中央。

不一会,技术科送来了对那些字典所隐藏情报的解读结果,明明白白地证实了他们三人此前的猜测。

原来,老蒋果真采取了新的「铁桶计划」,这让他们三人吓出一身汗来。

周总理迅速让士兵带项与年去安排食宿,继续与毛主席、朱德坐下来商量新的对策……

接下来,人们就看到各前线战场上,地方部队纷纷接替了红军正规部队;而红军主力都分别向瑞金、雩都、会昌等地迅速集中。

经过短短三天紧张有序的准备,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领主力军团和中央、军委直属队共8.6万余人,分别从瑞金、于都等地出发。

开始向湘西实行战略转移,迈开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后来,长征途中,当毛主席屡屡谈到这份来自莫雄少将的重要情报的时候,不断夸赞:「搞情报的同志们是有功劳的」。

而这份重要的情报,就来自于国民党将领莫雄。

作为国民党将领,莫雄曾经在上海期间接触到地下共产党人李克农等人,在他们的影响下,接受了革命理论和进步思想,并积极要求加入共产党。

当时李克农觉得,出于党的事业需要,让莫雄留在敌营更有利于工作才没有批准他入党的请求。

莫雄在任国民党军官期间,积极协助中共特科人员打入国民党军政要害部门。

多次帮助我军同志从狱中脱险,并参与了营救方志敏行动,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那么,他是怎样得到蒋介石视为高度机密的「铁桶计划」的呢?又是如何突破敌人的封锁,把如此重要的情报传送到怎样苏区呢?

壮士出手相助 机密情报力挽狂澜

原来,蒋介石在1933年9月发起的第五次对红军根据地的围剿中,采取了德军参谋的建议。

摒弃前几次急功近利,冒进苏区试图直捣红军老巢,追求擒贼先擒王的战略。

改为堡垒推进策略,每夺取一地,就巩固一地,在新占领的地方建碉堡,拉起铁丝网。

以步步进逼的措施,迫使红军根据地被紧紧压缩在闽赣交界处的狭小地带。

事实证明,新的战术确实有效。眼看接近最后决战阶段,蒋介石更是推出了一个名为「铁桶计划」的作战方案。

在出台这个军事方案的时候,蒋介石十分审慎,只限于很小的圈子里,在庐山上进行讨论。

论级别,时任江西赣北第四行署专员兼保安司令的莫雄,根本无缘参与其中。

但因为他驻守在庐山脚下的德安县,既往又跟蒋介石相熟识,便有幸获邀参与了讨论。

如果能按照铁桶计划顺利推进,不用多长时间,有着红都之称的瑞金将会失去所有支援。

变成进不去,也出不来的一只大铁桶,最后弹药短缺、食物耗尽,还失去医药保障。

十几万苏区军民就如被扪进一个密闭的铁桶,最终难免出现军队反水或失去民众支持而自行瓦解。只有不攻自破或者被彻底清剿两种可能。

当年在上海与中共地下人结下的深厚友谊,让莫雄时刻关注着共产党在中国大地的命运。

于是,莫雄在得知「铁桶计划」后,内心十分焦急。

他不免为赣南的共产党和中央红军的前途捏着一把汗,恨不能立即插上翅膀,化作鸿雁,把这个重要情报送到瑞金那些朋友手中。

从庐山回到德安后,莫雄立马来到密室,会见了那几个由李克农等人介绍给他的心腹幕僚卢志英、刘亚佛等人。

经过一番紧急商量,决定派项与年去送这个情报。

于是莫雄口授「铁桶计划」内容,项与年以特种书写材料把相关信息写到四角号码字典中。

次日凌晨,项与年装扮出教书先生坐上去南昌的火车就出发了。

后来,为了躲过敌人的盘查,只得改为徒步专走乡间小道;一路上要经过丰城、永丰等多个县区。

一路的崎岖坎坷,一路上风餐露宿,一路走过的风风雨雨。项与年凭着他的坚韧与执着,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他默默无语地承受饥渴与疲惫,灵活机智地应对着瞬息间万变。

在许许多多的关口接受检查时,镇定自若,总算大多有惊无险,勉强算得上一路顺利。

但是,越接近瑞金,路上的盘查就越紧。

项与年在接近兴国县边界的老营盘检查站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岗哨还对过往行人进行搜身检查,时不时没收一些过往行人的金银细软。

不过他也发现,那些披头散发、衣服破烂不堪,又脏又恶心的乞丐过站似乎容易一些,哨兵也懒得对他们进行搜身检查。

于是,顾不得疼痛,捡起地上的石头对着脸上一拍,竟然一下就敲掉了四根门牙,满脸血污,又把身上衣服涂满泥灰,活脱脱一副乞丐模样。

项与年小心翼翼地把四角号码本字典揣进口袋,拎着破旧包袱就朝岗哨走去。

那士兵见到这副模样,便只是草草地翻了一下包袱,看见里面之一几件脏兮兮的就衣服,不仅快速地放行,还皱着眉头呵斥他,快走!

经过一星期的跋山涉水,项与年终于进入了苏区,听说这个「乞丐」要找大名鼎鼎周总理,苏区哨兵也不敢怠慢,便交给民兵专门护送到瑞金。

顺利送达情报后,这才迅速促成了红军的战略转移,让蒋介石精心策划近一年的「铁桶计划」功亏一篑。

如此重要的军事机密被泄露,莫雄是否遭到蒋介石的报复与迫害?这位潜伏敌营的谍报英雄后来的命运又如何?

当年无名英雄 观礼台上感受荣光

说来也奇怪,军事机密被泄露,蒋介石自然是暴跳如雷。

但由于莫雄的动作非常隐蔽,蒋介石始终没有追查到是谁泄露出去的。

当国民党军队于11月推进到瑞金的时候,才发现红军主力早已经转移。

蒋介石闻讯,气急败坏地再飞南昌,只好无可奈何地亡羊补牢了。

他把原先的改铁桶计划改成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莫雄就这样被调往云南、四川、贵州一带前线拦截获追击红军了。

1935年,莫雄奉调前与薛岳部63师来到往四川、云南,等地共同拦截长征中的红军,他们一直尾随着红军进入到贵州毕节境内。

这时候的毕节滞留着数千伤残红军,为了能让红军顺利转移,莫雄看准了63师师长陈光中贪酒好色的弱点。

频频送上好酒,不时约他看戏看美女,让自己的部队主导着战场行动。

莫雄派出队伍频繁佯攻红军,战场上总是留出缺口让红军逃脱,最后竟然在出陈光中的鼻子底下让出毕节城供红军休整。

蒋介石得知后,以追究毕节失守责任为由,把莫雄投进南京监狱拘禁5个月。

经不起张发奎、陈诚等要员再三求情,蒋介石才心有不甘地把他释放出狱。

1938年,莫雄被降格任用到南雄县当县长。

又利用这个公开身份,成功解救了被关押在南雄监狱的数十名红军或党员干部、数百名无辜群众。

经过十年苦熬,在蒋介石军队大量溃败,部分势力又转移去了台湾。

国民党在大陆的军事指挥人才奇缺,莫雄才再度得到重用,于1948年获任广东省剿匪司令。

这期间的莫雄,依然是处处帮衬着共产党。

不仅屡屡拖延「剿共」行动,还偷偷地向共产党输送枪支弹药,营救共产党员。

气得蒋介石对他恨得咬牙切齿,竟然派出特务要暗杀莫雄。

莫雄得到信息后,慌不择路,连夜逃往香港才躲过一劫。不过,暗杀他的特务也追踪到了香港,莫雄依然过着东躲西藏、担惊受怕的日子。

好在新中国很快就在北京举行了开国大典。建国后的毛泽东,没有忘记当年莫雄那份挽救了我党我军的重要情报,多方打听莫雄在香港的情况。

同时还指示驻防广州的叶剑英:「莫雄是我们的老朋友,你一定要找到他,并给他安排工作。」

于是,叶剑英派人持自己的亲笔信去香港将莫雄接回广州,并委任为政府参事。

阴差阳错的是,莫雄老家英德县搞土改,被查出了他的国民党少将身份。

不明真相的群众便反复上书广东省委,直到把他揪出来进行批斗,还报请华南分局办公厅对他予以枪决,并得到批准。

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莫雄的老战友古大存挺身而出,急忙致电叶剑英。

叶剑英得知情况后非常震惊,立刻发电报给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陶铸。

短短电文就几个字,却字字铿锵有力,不容置疑:「枪下留人!莫雄是功臣,赶紧释放。」

于是,莫雄才捡回一条性命。

有了毛主席对莫雄的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叶剑英又恢复了莫雄的政府参事职务。

为从根本上消除部分群众对莫雄过往的质疑,叶剑英找人把莫雄帮助共产党的英雄事迹写出来,送报社发表。

既为人们释疑解惑,也还原了莫雄挽救红军挽救党的历史事实。

1956年国庆前夕,当年在上海见证了莫雄思想进步,积极要求加入共产党的李可农,受党中央、毛主席来委托,来广州把莫雄接到北京。

莫雄与几十年前的旧部,同样从外地同期抵京的项与年一同登上国庆典礼的观礼台,深深感受到那份当之无愧的荣光。

新中国成立后,莫雄在广东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份优势和昔日的影响力,频频与那些去了台湾的朋友联络,致力于祖国统一事业,直到1980年去世。

建国后的项与年则接受中央安排,去了东北关注,最后在辽宁省监察厅副厅长任上退休,于1978年去世。

若干年后,项与年的孙女项小米写成小说【英雄无语】,后又改编成电影剧本。

由知名导演张鑫执导,拍成了电影,于2001年上演。终于让他们的英雄事迹广为传颂。

结语

亲爱的朋友,读完两位幕后英雄的动人故事,你是否感觉出他们当年的勇敢担当行为,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央红军的发展壮大功不可没呢?

在新时期的今天,我又该如何学习他们的献身精神,全身心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