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周恩来、朱德都曾赴欧留学,毛泽东曾张罗此事,为何毛泽东没去?

2023-12-29历史

新中国老一辈「核心的革命家」中,很多都是留过学的,都是妥妥的海归精英,比如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聂荣臻、陈毅等人都是赴欧留学,刘少奇、刘伯承等人也是去了苏联留学。

很多人很纳闷,我们敬爱的毛主席,为何没有出国留学?

其实,毛主席也曾经张罗过留学这事,但是,因为一些原因,最终没有去。

下面我们聊一聊,从「留法勤工俭学」开始聊。

1、「留法勤工俭学」是怎么回事?

二十世纪前,中国已经历经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王朝换了一茬又一茬,生产力却没大的改善,到清朝,依然是庞大且落后的农业社会。

不仅如此,大清依然将自己定位于世界第一的大国,说起西洋诸国,鄙夷地称之为「蛮夷之国」。

殊不知,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国人的坚船利炮肆虐华夏,将大清打的满地找牙,无奈之下,泱泱华夏大国认怂求和,又是割地,又是给通商政策。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英法两国再次卷土重来,不仅痛打大清,还攻入北京城,火烧了圆明园,抢走了大量文物。

1884年,中法之战发生,法国没有取得胜利,但依然从大清手里获取了「越南的宗主国」之位。

1894年,大清又被痛揍。这次动手的是莞尔小国日本。

这太耻辱了,打不过西方列强也就罢了,还打不过隔壁的小日本吗?事实证明,就是打不过,又是割地,又是赔钱。

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慈禧慌忙西逃,到了西安才敢歇脚。之后,【辛丑条约】签订,又要赔偿4.5亿两的白银。

几十年受屈辱的时代,告诉无数有识之士一个残酷的道理:西方强于中国,要想超过西方,必须先学习西方,再力图超越西方。

鉴于种种情况,先是大清派人公费去日本留学,汪精卫等一些人就是公费留学的。除了公费者,还有自费去日本留学的。通过日本留学,一些年轻人打开了一部分视野。

可是,日本的一些新思想是从哪里学来的?欧洲。

于是,民国的大师们,对于赴欧留学很是看重。早在1912年,留法勤工俭学就已经开始了,首批60人。其后,因为各种原因,去的学生并不多。

1917年,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一起倡导「留法勤工俭学」活动,并设置了预备班。这次的「留法勤工俭学」启动,包含两类学生,一类是公家负担多一点的,一类是全靠个人自费去的,不过,去了之后都一样,都是要勤工俭学,否则无法安然度日。

1917年到1919年,知道留法勤工俭学的人不多,预备班的人数也是很有限。

五四运动之后,年轻人报名的开始井喷,像陈毅、聂荣臻、邓小平、周恩来等人都是五四运动之后陆续去欧洲的。

而朱德是1922年去的,是自费去的,人家是军官出身,不差钱。

那么,我们敬爱的教员同志,为何没有搭上赴欧留学的这趟车呢?

我们继续。

2、毛泽东为了「留法勤工俭学」的事情,四处奔波,积极张罗

毛泽东对「赴法留学」的事情,着手比陈毅等人更早。

毛泽东有个老师,后来成了他的岳父,这就是著名的杨昌济教授。

杨昌济调到北京大学之后,知道了蔡元培等人组织的「留法勤工俭学班」。他的学生中,毛泽东、蔡和森等人非常出色,因此他于1918年上半年写信给毛泽东、蔡和森等人,让他们去北京参加预备班。

那时,交通不发达,通信也不发达,经不起来回折腾,因此,大家商量让蔡和森打个前站,先去了解了解。

蔡和森去了之后,两次写信给毛泽东,其中一封信中写道:师颇希望兄入北京大学,以打下可大可久之基.....

这「师」就是杨昌济。

毛泽东认为这是一条青年人的出路,开始积极组织长沙的有志青年。

1918年8月15日,毛泽东和萧子升、罗章龙等24人坐火车前往北京。

当时,全国各地来读预备班的,就数湖南最多了。

可是,困难实在是多。但大家都没有灰心。

毛泽东积极联系留法勤工俭学的预备班,协调大家的入学,筹措赴欧的路费,忙得不亦乐乎。

有同学评价道:毛润之此次在长沙招学生来此,组织预备班,出力甚多。

人是来了,但是要靠近预科班,才可以的。

罗章龙等人考上了在北大的预科班(留法预备班在北京周边有四五处,其中,北京大学最为知名)。

但是,让人意外的是,毛泽东始终没有遵从杨老师的建议,去考所谓的预备班。

为何会如此?

3、毛泽东为何没去欧洲学习的原因

毛泽东积极张罗同学们去法国学习,可是,他自己却没有考北大的预备班,后来也没有去欧洲留学,这是为什么?

仔细分析,应该是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毛泽东家里的经济程度有限。

留法勤工俭学,并不是谁都可以上的,虽然政府对很多同学有补助,可是,金额还是有限,自己口袋的钱不够,很难去上学。所以我们会发现,当年那些能去国外留学的,家中都是颇有资产。

毛泽东在湖南上学时,就经常借钱,如果要去法国,花费要大很多。按照他的个性,不会向家人张口要钱,增加父母压力的,毕竟,家里的光景虽然不算穷得叮当响的人家,但也是一般家境。

我们熟知的邓公,后来去留学,家里是借了很多钱的。周恩来去留学,是天津南开大学资助,还有一个报纸约的长期通讯稿,这也是一种资助。朱德去留学,更不用发愁,人家曾经是旅长级别的人物,本来就有钱。

所以,「经济问题」应该是毛泽东没去留学的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毛泽东母亲病重。

毛泽东很孝顺,那两年,母亲文七妹的身体并不好。中国有句古话叫「父母在,不远游」,毛泽东是孝子,出于担心母亲身体的原因,毛泽东自然不会远去国外留学了。这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1919年的10月5日,母亲文七妹病逝。

三是,毛泽东的自学能力很强,不排除自己要学习。

这是当时很多人猜测的,对于一个自学能力强的人,上不上培训班无所谓,自己就可以搞定。不过,从后面的情况看,这个原因显然靠不住。

四是,毛泽东没有心思去欧洲留学。

1918年的毛泽东,接触新思想比较多,对于欧洲的一众资本主义国家,兴趣好像并不大。如果留学的地方是苏联,或许他就心动了,但是,当时苏联还没产生,经过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叫「苏俄」,国内也不是很稳定。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么一段历史,别人去留学了,毛主席去了北京图书馆当了图书管理员,月薪八块大洋。

半年之后,因为母亲病重,毛泽东回了长沙......

可以这样说,1919前后的毛泽东没有去往欧洲留学,一定是有自己的原因的,而这原因,可能就是以上四条中的一个,甚至几个。

虽然,毛主席没去欧洲留学,但是,后来的发展证明了一点:没有留过学,并不能盖住他的伟大光芒。

从这个意义来说,毛泽东留没留过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没有爱国爱民之心,有没有努力进取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