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彭老总与贺老总,都以刚烈耿直闻名,为啥对粟裕的评价差别很大?

2023-12-21历史

彭老总与贺老总,都以刚烈耿直闻名,为啥对粟裕的评价差别很大?

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如同悬在云霄的风暴,各位元帅如星辰般陨落其中。其中粟裕大将,成了这场风波的中心。

在那次会议上,批评之声如雷霆般轰鸣,而最为犀利的指责却来自国防部负责人彭德怀。他的言辞如利剑一般,直指粟裕在国防部的种种失误。这场风波深刻地影响了粟裕的政治生涯,将他推入了风口浪尖,数十年来,他都背负着那次被彭德怀点名的污点,直至他去世,名誉未能完全恢复。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岁月的冲刷并未淡化那场历史性的盛会的记忆。那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时刻,七位十大元帅聚首一堂,共商国是。在这场会议中,对粟裕的批评一度成为众矢之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反思这场风暴是否带有偏见和错误。

会议室内,氛围紧张而又压抑,元帅们各持己见。彭德怀的痛斥异常激烈,他认为粟裕的过失直接威胁到国防部的稳定,因此必须予以严肃对待。其他元帅也纷纷表态,有人追随彭德怀的脚步,为了维护军队的声誉而发表严厉言辞;也有人持中立态度,投石问路,试图在争论的风暴中找到平衡之道。

最引人注目的是贺龙元帅的态度。贺龙,那位与彭德怀性格相近的元帅,却在对待粟裕的问题上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立场。他的目光深邃而沉静,似乎在思索着更广阔的局势。与其他元帅的指责不同,贺龙更多地表达了对粟裕的同情。

在他看来,即便粟裕曾犯下错误,也不应该在这场风暴中成为众矢之的。尽管他与粟裕的交往并不深,但贺龙一直认为粟裕是一个品德过硬的人,值得一线将领的尊重和理解。

而在会议上,彭德怀义愤填膺,指责粟裕犯下了三大罪行。第一项罪名,涉及到当年我军计划攻占马祖列岛的一场行动,而这也是粟裕的第一个「错误」。

事情要从1955年的夏夜,一封南京军区的电报在深夜里打破宁静。电文的内容如同一道霹雳,宣告着粟裕越权的罪责。马祖列岛的攻占计划,原本应该是军委主持的军事策划,粟裕却擅自插手,提出了自己的战术构想。

彭德怀的怒火如同烈焰般燃烧。他找到陈赓,追问着为何粟裕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插手了马祖列岛的事务。陈赓的回复如同一把冷水,粟裕并未擅自做出决定,而是在18日与一众将领商讨后提到,一切将由南京军区主持。

在那封电报所描绘的作战计划中,隐藏着一个隐患,计划着眼于高登、北竿塘、南竿塘的攻势,战术迅猛而有力。这却引起了彭德怀的不满,他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问题。

「我曾明示张爱萍,要用牛刀杀鸡。」彭德怀的眉头微蹙,他的声音中透着不悦。「现在看来,总参、南京军区、福建军区对这一方针似乎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好。」他皱眉思索片刻,继续说道:「选定攻击目标后,报军委经主席批准后再着手准备。现在可先告知南京军区,打马祖准备工作暂停,听候新的指示。」

彭德怀的不满在毛主席那里找到了共鸣,他认为粟裕、陈赓等人在执行军委方针时缺乏经验,办事不够老练。毛主席对此表示认同,这让整个局势愈发扑朔迷离。

不久之后,中央召集了南京军区的许世友等将领,再次将这场风波摆上议事日程。7月8日,福建军区的沿海会议在彭德怀的主持下召开,而粟裕也被招入其中。

在这场会议中,粟裕深感上次的误会给彭德怀带来了不快,于是他主动找到了彭德怀,试图解开这层心结。言辞中透露着一丝歉意:「6月18日开会时,我只是告诉皮定均要加紧全面准备,并未明确说要同时攻击三个岛。可能是皮定均误解了全面准备为全面攻击。陈赓提到先全面准备,攻击时再选择最小最弱的岛,这符合军委8月13日的作战方针。」

彭德怀一直是军委的核心人物,但此刻,他感受到了一丝无奈。其他与会者对粟裕提出的战术存在不同解读,就如同一面镜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影像。

这种意见的相左,就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似乎在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

在这场风波的最后,彭德怀以一种既坚决又委婉的方式,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福建军区和南京军区认真商议作战计划,向军委报告,并进行详细研究。

在讨论和查阅当天的会议记录的过程中,众将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最终的结论是,粟裕应为此事负主要责任,但这一决定却像一颗冰冷的石子,沉甸甸地压在了大家的心头。

这次事件让彭德怀对粟裕的印象雪上加霜,而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更是让这一印象深深地根植在彭德怀心中。

时光流转到1957年11月,苏联庆祝十月革命胜利四十周年,我方派代表前往祝贺。在彭德怀的原则下,不讨论合作援助的问题,以免引起不良国际影响。彭德怀却得知了一个令他心生不悦的消息——在11月24日,粟裕竟然与苏联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私下见面,并且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深埋的地雷,爆发在彭德怀的心头。在他看来,这是粟裕绕过军委擅自决断的行为,是对他权威的直接挑战。

1957年,粟裕跨越千里,独自一人踏上了通向苏联的道路。他的目的不是为了争权夺利,而是为了请教管理方面的要诀。总参谋部的成立较晚,规章制度尚未明确,而粟裕渴望从苏联的经验中汲取智慧,为我军的管理提供新的灵感。

这次私下会面却在军委内部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在纪律的条条框框中,粟裕的行为被批判为违反了规定。总参谋部与国防部之间的权责问题更是成为这场争议的焦点。粟裕曾提议分开两者的职权,却因分配不一致而未能达成共识。

一时间,一些人开始炒作,声称粟裕趁机向苏联请教经验是为了夺取权力,挑战国防部的权威。这种误解在军中蔓延,而粟裕则坚决强调他的目标是在工作范围内履行责任,而非争夺个人权力。

还有一桩严重的问题挂在粟裕的头上——私自调兵。传闻中说他擅自利用总参谋长的职权,将一部分志愿军调回国内。真相并非如此黑白分明。

粟裕身为总参谋长,却像是在这场千里棋局中扮演着一个微弱的角色。在朝鲜战场上,撤军的决定并非出自他的主观意愿,而是由中央和军委主持,粟裕只是在旁默默协助。

一封电报却在这决策的过程中投下了一颗混乱的炸弹。电报的署名竟然是粟裕,这令毛主席和彭德怀对他充满了不满。

起初的命令由总参谋部下达,但因上级认为不可行,署名被改成了军委。这样的决策依然引起了质疑,因为军委并没有下达命令的权力。于是,电报最终以总参谋部的名义下达,却在这一过程中蒙上了一层混乱的面纱。

事后不久,粟裕面对事态的严重性进行了自我反省,承认了一些超越职权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实际上是一连串误会的结果,而他则成了这场误会中的牺牲品。

在批判的风潮中,粟裕并非心怀恶意,但很多事情最终都被推到了他的头上,成为了不可原谅的过失。彭德怀的批判也有其原因,因为粟裕的错误涉及到了彭德怀所管辖的军委。

不能将粟裕遭受批判的原因完全归咎于彭德怀。彭德怀本身是一个脾气耿直的人,总是积极纠正不满意的事情。他在军委内部的改革中已经得罪了不少人。粟裕的批判,虽然是为了工作,但方法的不妥却成为了他命运的转折点。

在这场风波的暗潮中,贺龙却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理智和坚韧。他对粟裕的军事指挥水平和个人品质表示欣赏,没有随波逐流参与对粟裕的批评,反而欣赏那些敢于为粟裕仗义执言的人。

军委扩大会议上,众人对粟裕的批评声浪汹涌,但贺龙并非被人遗忘。他过去的战友们仍然愿意为他说上一句公道话,这对于陷入低谷的粟裕来说,是一种难得的支持。

粟裕本人在面对逆境时保持了良好的心态,这或许与他那不争不抢的个性有关。尽管失去了职务,但他积极地面对生活,仿佛在告诉世人,风雨过后依旧有阳光。

时光荏苒,来到80年代,邓公提出对过去被错误批判的一些同志进行平反。1994年,【追忆粟裕同志】发表,终于给予粟裕公正的评价。虽然这个结果来得晚了36年,但愿这迟来的平反能够告慰粟裕的英魂。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