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萧克能「镇上将」,为何粟裕不能「镇大将」?只因有一个人存在

2024-01-17历史

新中国成长历程中,诞生出一大批能力超强的将帅人物。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让长达百年的中国半殖民地现状,得以重新逆转乾坤,让那个中国从深渊中,再次以铁血风格,屹立于世界强国之中。

他们被后人尊重与信仰,无愧于革命功勋之臣的称号。在开国大典之后,针对他们的功绩,中央也开始进行功绩评定与嘉奖。为减少压力,对已经从政人员的军人,直接进行弃权评定。当时授勋仪式,有人曾把毛主席、周总理、邓公等人,也是进行功勋评定的。

只是主席认为不可,主动放弃评定,认为是虚名。在他的带动下,周总理与邓小平等已经转为政工干部的将领,直接放弃被授予的功勋嘉奖令。

虽然可惜,但也能看出他们的心胸与无名功绩。即使这样,剩下需要评定的将领也不少。1955年秋,被授衔10大元帅,10大大将、以及55位上将。按照军委要求,同级之间无大小、排序区别。

只是国人都有按顺序排名,进行评定高低的潜规则。这其中就被人为评定私下的结果。其中萧克能「镇上将」的上将,身为大将的粟裕,为何难以镇大将?这其中有一人的存在,让粟裕难以镇得起来,到底是怎么回事?

功绩代表过去 现职才是根本

授衔仪式只是对过往功绩的评定与认可,这其中不仅有战功高低、资历大小、从军时长,对对党贡献,是多方面考量下的结果。这么一看很全面,评价也可客观。萧克能别看只是上将之首,这还因为能人太多,评定标准过多,才是这样的结果。

他的资历很老,还是多方面的存在。不提过去,就提现职,他还担任国防部副部长,说明能力很强,统筹大局观不一样。现职就是这些大将的现任上级,这就是硬伤。即使是上将之首,还是上级,自然能够管制其他上将。这是有加持存在,还有资历问题存在,让其很特殊。

相比之下,粟裕比较被动,面临的问题很大。这也是为何是大将之首,但是不能镇住其他大将。

粟裕属于大将年轻级别的存在,参军晚,战功主要集中在解放战争期间,这就是硬伤。在我党成长历史中,建党、建军没赶上,红军长征期间不明显,唯一有有存在印证的地方就是抗战时期的新四军打过两场胜仗。

这让他又错过抗战的黄金期,只能在解放战争时期刷副本,单凭这一时期的特殊贡献,只能说是新锐成长型将领。在资历上被卡住,重要历史时期的关键风口,也没赶上。全靠解放战争时期的输出,打赢华中与中原联动的战役,后又解放苏杭地带,成为当地军政长官。

一句话崛起时间短,只有解放战争时期的功绩顶天。伟人也说过,淮海战役粟裕首功。因为他发动的淮海战役,一举歼灭老蒋最后的精锐与家底,让江南再无强军抵抗我军解放脚步,使得我党高层判定5-8年取得胜利的日期,被大大提前进程,这才为粟裕加分。

一人存在 让粟裕硬不起来

最尴尬那段就是曾经的下属,要管理自己曾经的上属。粟裕身为大将之首,首先面临一个难关,就是自己的曾经的上级张云逸。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工作需要。同为大将,张云逸可是老革命。

资历太深,曾参与同盟会,跟随孙中山革命,最终推翻清王朝。后在我党被老蒋背叛期间,毅然与邓公在广西发动百色起义,组建红七军班底,成为我党最早的起家部队。此后在抗战时期,张云逸又是名义上新四军参谋长。

是当时某纵队司令陈毅的上属,更是粟裕的上上属。这身份与职务天然差一级。即使后期新四军经历皖南事变,陈毅成为新军长,他也担任副军长职务。

同时就是张云逸很有大局观,又勤劳憨厚,懂得放权,受到大家认可。在建国后,别看授衔只是大将,待遇享受的却是元帅级别。

粟裕即使是参谋长,也是身份低一层,见面也得称呼老首长。就这资历,粟裕怎么镇住其他比他资历还深其他大将,只能说年轻很无奈。

结语:张云逸可谓是老资历,是粟裕越不过去的坎。因此没有萧克能的霸气,既没有长久的资历,,自然办不到萧克能镇住同级别上将的能力与资本。但粟裕还是很有能力,在后期军队现代化、正规化中,做出不少的贡献,也是重要的开国功臣。

开国将帅们,能力都非常优秀。单一比较难以分上下,综合比较限制有太多。强者太多,让人一时难以分清高低。也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新中国才得以真正安稳如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历史百宝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