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中原大战的「头号功臣」:陈诚如何助蒋介石逆风翻盘?

2024-04-08历史

蒋介石依靠黄埔军校起家,由他掌控的黄埔校军随之崛起。但是当北伐战争胜利之后,「黄埔军」的规模却在战后缩编的全国陆军中仅占十分之一。由于「蛋糕」分配不均,多方实力派又存在利益冲突,加上蒋介石无法真正掌控全国军政事宜,终于导致了新一轮军阀混战的发生。

1930年4月,中原大战爆发。在经过半年多的鏖战后,蒋介石终于击败大部分反蒋的新军阀,由此走上权力巅峰。而他亲手培养出来的「黄埔军」以及追随他的黄埔军校师生们也真正开始了飞速发展的道路,其中,「陈系」(又称土木系)的陈诚便是靠着中原大战开始发迹的。

//

「土木系」的雏形

//

陈诚在保定军校毕业后在浙军效力,但并不得志,后得保定同期同学介绍,南下广州,在建国粤军任职,但同样不被重视,直到成为黄埔军校的特别官佐,这才走上仕途的正轨。

陈诚,摄于20世纪20年代

在军校任职期间,陈诚因严于律己得到蒋介石的注意,这奠定他今后能在中央军发展的基础。北伐战争开始后,陈诚一度当上代理师长,但因资历不深、威望不高,结果因部属反对被迫下台,蒋介石便将陈诚调到总司令部当警卫司令。北伐胜利后,警卫司令部的部队编入由闽军改编而来的第11师,陈诚也随部队进入第11师,当起了副师长。

陈诚是有野心的,早年的不得志,以及在担任代理师长期间被部属轰下台,使他意识到培养拥护自己的部属的重要性。借蒋介石要吞并第11师为中央军的机会,他大肆提拔黄埔军校的毕业生,将大部分在第11师的黄埔生聚拢到他麾下,逐渐形成一个在第11师中以陈诚这位黄埔老师为主,黄埔学生为辅的小团体。这个小团体便是今后「土木系」的雏形。

陈诚正式接任第11师师长后,在部队中再次调整人事,将反对他的黄埔生「举荐」到别的部队任职,使第11师真正成为他能掌控的部队。既然当上了师长,那么该怎样得到进一步提升呢?中原大战给了陈诚这个绝好的机会,只要在这次战争中建立足够多的功勋,何愁不能继续往上发展?

//

捉襟见肘的「黄埔军」

//

中原大战将除了东北、西北(不含陕西)、西南(不含云南)地区外的大部分实力派卷入其中。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作战双方的实力。甲方,以蒋介石为首,韩复榘、陈调元、何成浚、徐源泉、陈济棠等为辅,计52个师又9个旅30余万人;乙方,也就是所谓的反蒋联军,以阎锡山为首,冯玉祥、李宗仁、张发奎、石友三、樊钟秀、万选才等为辅,计120多个师又10几个旅60余万人。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蒋介石在这次战争中处于劣势。

4月23日,作为反蒋联军的陆海空军总司令阎锡山下达总攻令,他命石友三、万选才、孙殿英三部作为先锋,兵分三路分别进攻菏泽、砀山、蒙城。而防守三地的附蒋杂牌军战力薄弱,无力抵抗,只得苦苦支撑。既然杂牌不给力,那自然就给了「黄埔军」的表现机会。蒋介石命刘峙(黄埔教官)率领第2军团必须于5月10日前完成作战准备。

刘峙签名照,约摄于1920年

5月11日,同样身为另一方陆海空军总司令的蒋介石也下达了总攻令,其中用于陇海线战场的「黄埔军」计有顾祝同(黄埔教官)的第2师、陈继承(黄埔教官)的第3师和陈诚(黄埔教官)的第11师,这些部队中军官大部分都是黄埔教官和学生,战力较强。战斗打响后,三个师对正在围攻砀山和蒙城的万选才、孙殿英两部发起猛攻,并迅速突破两部防线,迫使万、孙两部退守商丘和亳州。

//

「赏罚得当,治军严明」

//

刘峙将进攻商丘的主攻任务交给了第11师师长陈诚。陈诚接受任务,迅速出击,只用一天时间就拿下商丘外围的重要据点——马牧集,随即乘胜追击占领朱集车站,切断商丘守军外围友军的联系。与此同时,陈诚派遣谍报人员乘守军混乱之机进入城内大肆散布流言,使城内军心不稳。

5月15日,蒋介石亲临马牧集督战,陈诚则在等到徐庭瑶(黄埔教官)的第1师、冯轶裴(黄埔教官)的教导第1师和张治中(黄埔教官)的教导第2师增援后,对商丘发起猛攻。战至18日,第11师所属第64团一个营在团长霍揆彰(黄埔一期生)的亲自率领下成功攻上城头,就此打开缺口。当天下午,第11师攻占商丘,并俘获万选才部师长万殿尊。

中原大战中,蒋介石和时年14岁的蒋纬国在商丘前线留下的合影,摄于1930年

与此同时,位于宁陵的早有投诚之意的万选才部军长刘茂恩派遣代表与蒋介石接洽,他的代表与第11师第31旅旅长李默庵(黄埔一期生) 取得联络,并经由李转达给陈诚,成功促成刘茂恩于20日在宁陵宣布「反正」,并设计俘获万选才,使陈诚兵不血刃地占领宁陵。蒋介石在得知陈诚连占商丘和宁陵后,大喜过望,他将自己的行营推进到朱集车站,并随即视察商丘。在接见陈诚时,蒋对陈赞不绝口。

蒋介石在陇海线取得突破后,决定集中「黄埔军」主力继续扩大战果,而围攻亳州的任务则交给杂牌军承担,结果这些杂牌军出工不出力,导致孙殿英竟然坚守亳州三个月,直至西北军前来解围。

陈诚指挥的第11师因连立战功,被蒋介石指定为先头部队。5月26日,陈诚率部出发,在蒋鼎文(黄埔教官) 的第9师和第2师、教导第1师等部的有利配合下,第11师接连攻占柳河、民权,进迫兰封、杞县,大有将整个陇海线战事结束之势。

阎锡山见形势不妙,立即增派自己的嫡系晋绥军5个师在兰封和杞县之间的战略要点棉园镇构筑深沟高垒,充分发挥出晋绥军善守的能力,使陈诚等部连攻数日都没有取得进展。5月31日,冯玉祥又从平汉线抽调精锐的3个师,由猛将孙良诚率领驰援陇海线,使战局再次发生变化。

中原大战许昌战役中被炸毁的民房,摄于1930年

6月3日,防守陈庄的第11师所属第61团突然遭到西北军2个师的夜袭,团长刘天锋未能抵御成功被迫放弃阵地。陈诚闻知后立即命令所属第63团投入反攻,经1天激战都未能夺回阵地,负责指挥反攻的第31旅旅长李默庵也在作战中身负重伤。事情发生后,陈诚自请处罚,并逮捕失职团长刘天锋送交军法审判。

刘天锋是刘峙的侄子,在当时的地位上,刘是军团长,陈只是师长,地位相差悬殊。但陈诚却主张明正典刑,提请枪决丢失陈庄的刘天锋。事情传开后,与陈诚交好的同僚劝他不要得罪刘峙,陈对此丝毫不予理会,坚持己见。蒋介石在知道此事后赞赏陈诚「赏罚得当,治军严明」,对陈愈加信任,刘峙也就不便说什么了。

//

「黄埔军」成了「救火队」

//

陇海线激战的同时,津浦线的晋绥军主力12个师、平汉线的西北军主力11个师也都发起攻势作战,负责指挥抵御的韩复榘、何成浚节节败退。在此情况下,蒋介石陷入两难的境地,手头的「黄埔军」就那么一点点,该怎么合理地分兵增援两个战场呢?经过分析考虑,蒋介石最终决定抽调3个师的「黄埔军」附杂牌军4个师又3个旅的兵力,由刘峙指挥增援韩复榘,抽调4个师的「黄埔军」以及5个杂牌师的兵力,由蒋鼎文指挥增援何成浚。

奉调驰援津浦线的「黄埔军」分别是胡宗南的第1师、陈诚的第11师、钱大钧(黄埔教官)的教导第3师。

北伐时期胡宗南,摄于20世纪20年代

当作为先头部队的第11师抵达滕县时,韩复榘部置友军于不顾,一路退往胶东,晋绥军则集中4个师的兵力围攻曲阜的夏斗寅师。陈诚知道连济南都丢了的韩复榘部已经全无斗志,加上韩与盘踞胶东的刘珍年素来不睦,如果真退入胶东境内,韩刘之间必起战事,受此影响,曲阜守军孤军奋战必然不保,曲阜一丢,兖州危矣,兖州一失,整个津浦线战局就再也无法挽回了。

值此紧急情况,陈诚命令所部不得休息,以日行军120里的速度继续急驰曲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包围曲阜的晋绥军发起突袭,一举解围成功。

陈诚此战不仅仅是解围之功,他的行动甚至还破坏了反蒋军在占领曲阜后南下徐州,连结津浦陇海两线部队的计划。陈诚因此功绩被蒋介石赋予了临时负责津浦线全线防务的权力近一个月之久。

中原大战中正在作战的机枪小组,摄于1930年

7月27日,蒋介石亲赴兖州召开军事会议,陈诚也在这一天将津浦全线的指挥权移交给刘峙。从8月1日起,陈诚指挥第11师根据兖州军事会议的决定投入总攻,他的部队先是迅速攻占晋绥军位于石莱的防御阵地,随后又将其主力击溃一路追击至大汶口的黄河铁桥。这次战斗,陈诚不仅打乱了晋绥军的整体防御部属,一路上还缴获了大量物资,就连晋绥军高级将领李生达的轿车也成了战利品。接着,陈诚又指挥第11师猛攻泰安,突破晋绥军名将傅作义部署的防线,其兵锋直指济南。

8月15日,第11师收复济南。同一天,蒋介石鉴于陈诚在中原大战中的出色表现,提拔陈为第18军军长。

10月6日,第11师攻占郑州,第9师攻占洛阳。西北军在陇海线和平汉线全线溃败。此后蒋介石命「黄埔军」尽数投入追击作战,阎锡山、冯玉祥等先后通电下野。

至于由广西试图北上的李宗仁、张发奎所部,则在何键湘军和陈济棠粤军的前后夹击下于湖南战场伤亡惨重,不得不退回广西。

蒋介石自此取得了中原大战的胜利,并奠定他在国民政府中的绝对领导地位。

陈诚在中原大战中最出风头,蒋介石评价他「牧马集开战胜之端,曲阜挽围困之局,郑州结胜利之果」。

陈诚是实打实凭借战功当上军长的,有此职务,为他扩编部队提供了基础。陈诚以自己的第11师作为扩编基础,逐渐由第18军至第15集团军、由集团军至第6战区、再由战区至军政部长、参谋总长、国防部长。而陈诚所扩张出来的派系也据此被称之为「土木系」,其中的「土」即是「十一师」,「木」即是「十八军」。

蒋介石与陈诚

后来,他在此后的仕途中不断升迁,还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