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此人是三野名将,却一生不服粟裕,到了晚年还对这位上级有意见

2024-02-04历史

在开国大将里,每一个将军都充满着自己的个性,而其中有一位对粟裕大将军却一直不服气,然而和粟裕大将军却有着很深的渊源和纠缠。

他就是三野名将宋时轮,一个性格炸雷并且喜欢豪饮的「酒将军」。

初见他的人,都不敢相信他是黄埔军校毕业的高材生,而就是这样一位个性十足的将军指挥了许多经典的战役,并且在他的革命生涯里,受到粟裕的多次帮助。

投身革命

1907年,宋时轮在湖南醴陵出生了,14岁的时候,宋时轮考上了渌江中学,当时正值大革命时期,宋时轮所在的中学是当地革命的孵化点,革命气息很重,经常有一些共产党来学校宣传革命思想,或者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

受到革命浪潮的影响,宋时轮的心里对革命的热情之火被点燃了,在班上进步老师的教导下,他和同学成立了一个关于研究社会问题的社团,经常组织同学们讨论一些当下青年所关心的问题。

1923年,宋时轮和同学们都得到了一个消息——广州军政部长程潜派人来县里为陆军讲武学校招兵买马。

他们的心里都很激动,或许这是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和途径,于是,宋时轮和同学们都偷偷决定要去广州报名参加。

由于军阀连连混战,湖南和广州的边境并不安宁,铁路已经中断,宋时轮只能从长沙,绕道上海,然后乘船去广州。

无奈他们当时也只是学生,到汉口时,多数人身上几乎所剩无几,但是如果边打工边走路,肯定赶不上开学日,这时候宋时轮提议,把每个人剩下的钱集中起来,一个人负责安排生活,大家继续上路,他一人回家乡筹款,后面再去广州。

此时身无分文的宋时轮,一路上过着近乎乞讨的生活,历尽艰辛,终于在1924年春天回到醴陵,但由于过度疲劳,宋时轮染上了痢疾,他只得一边治病,一边设法筹款。

一直到1925年,宋时轮才历经千辛万苦赶到了广州。

1926年4月,在同乡的荐举下,宋时轮考入黄埔军校,在黄埔军校期间,宋时轮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努力学习军事、政治的相关知识,也越来越能体会到革命的风暴是如此的强烈。

1927年1月,宋时轮正式成为共产党的一员,没过多久,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紧接着,各地反革命政变迅速崛起,白色恐怖一下就笼罩了中国大地。而宋时轮的命运还是一如既往地不顺畅,4月20日,他在国民党的「清党」运动中被当作共产党嫌疑犯,关进广州的监狱,受尽了牢狱之灾。

出狱后,宋时轮决定先联系上组织,但他先后到了香港和上海以及长沙寻找党组织,但始终都没能取得联系,无奈之下,宋时轮只能再次回到家乡。

在家乡的宋时轮也过得不安生,一直在躲避当地国民党的抓捕,此时人们的心里充满了疑惑和绝望,但宋时轮的心里总是有一个坚定的声音,他相信现在的革命低潮只是暂时的,国民党的统治长不了,一定会有翻身解放的一天。

怀抱着这样的信念,1929年底,宋时轮带领的游击队由于表现出色,顺利地编入了工农红军第6军。

到了1931年,宋时轮成为红35军的参谋长,红军大学成立以后,年仅26岁的宋时轮被选为军事教员。宋时轮讲起课来深入浅出,幽默诙谐,并善于结合作战实际,因此他讲课的时候,常常是座无虚席,有时就连门口和窗外也挤满了旁听的人,有时候甚至错过了饭点。

宋时轮经常对学生们说:「红军的队伍也有根,它的根深深扎在人民群众之中。所以说,红军队伍肯定经得住狂风暴雨的袭击。」

几十年后,当时红军大学的学生提到宋时轮讲课的场景,仍是赞不绝口,难以忘怀。

宋时轮和粟裕

说起宋时轮和粟裕的关系,其实宋时轮算得上是粟裕的爱将。

二人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只是在战略部署上经常有意见相左的时候,而宋时轮的性格又比较固执,所以才产生了一些矛盾和误解。

1946年,华东野战军还没有成立,党中央决定让山东野战军主力先行南下徐州地区作战,陈毅将军等人反复商议作战方针和相互配合的问题。

按照陈毅将军的想法,打算集中山东、华中两个野战军主力在徐州地区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

但问题是,此时的苏联和中国局势紧张,粟裕将军来电,坚决要求先在苏中内线歼敌,不主张急于调华野主力北上。

虽然中央曾有指示,华中野战军在战略行动上归陈毅将军指挥,但实际上华中野战军是由华中分局领导,陈毅将军只能协商解决问题。

为了协调好两个野战军之间的关系,陈毅总是将华野的建议先转告中央,求得指示后再行动。

而粟裕将军是华中野战军的负责人,此时的宋时轮是山东野战军的参谋长,一直到1947年,两支野战军才正式合并起来,成为新的华东野战军,主要负责人是粟裕将军。

在华野主力到达之前,防守淮阴的是陈毅所率山野主力。

1946年9月18日,张灵甫亲临一线督战,在午夜的时候派了一个营从山野五旅和九纵队的接合部钻入,一举拿下了淮阴,9月19日,山野被迫撤出淮阴,这时粟裕才率领华野主力赶到,但已于事无补。

华中局面一夜之间大变,被敌方包围之后,华中部队回旋的余地更小,困难也更多了。

这下,山野高层的军事指挥能力受到了质疑,山野参谋长宋时轮只能引咎辞职,而身为山野司令员,陈毅将军也不得不承担起其中的责任。

宋时轮后来负责带领第十纵队,由于他率领的第十纵队军纪严明,擅长阻击战,他也带领着这支队伍打下了很多精彩的战役。

豫东战役取得胜利后,在东北的国民党已经被围困在东北之中,是时候反击了。

9月12日,华野也在计划攻克济南,使山东解放区连成一个整体。

在战前会议上,粟裕将军作为统领,详细地安排了济南之战的军事部署,但宋时轮却突然在会上公开闹了情绪,他说:「十纵队在之前的战斗中战损较大,弹药匮乏,而人员和装备现在都跟不上,那这场战役十纵队就无法完成了!」

当时,粟裕就立刻批评了宋时轮,他认为宋时轮不该在战前公开传递消极的情绪,但宋时轮听了粟裕的话反而更生气了,挥挥手就说要准备辞职。

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生气,准备把宋时轮撤职,可这一次,粟裕将军却为他求了情,粟裕表示,宋时轮行军打仗的能力十分突出,这时候不能撤职。

这也是粟裕将军第一次为宋时轮说话,从而保住了他的第十纵队。

后来,宋时轮心里还是过不去,屡屡提出如果粟裕将军不满足自己的需求,就要退休回东北,毛主席忍无可忍,直接高速华东野战军,要求让宋时轮撤职,但是粟裕将军不停地为他说话话,再一次拦了下来。

宋时轮对粟裕将军不满的原因不只是补给的问题,更是战略的问题,他认为粟裕将军老是将山东野战军排除在主力军之外,放在边缘战上,是对华中野战军的偏爱。

粟裕因此特地找来宋时轮解释,说之所以这样安排,就是因为山东野战军最擅长的就是这个,而这样的安排必然会造成军队的损失较严重,所以宋时轮心中有怨气,自己是可以理解的。

屡次搭救

在1948年的淮海战役中,由于宋时轮出色的表现,很快就取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被提拔为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的司令员。

而在淮海战役中,宋时轮有一次遭到了袭击,危机之中,他只能靠着卡车进行掩护。

粟裕知道后,立刻组织了一批战士展开营救,并且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将宋时轮救回来,在众人的努力下,宋时轮顺利脱险,但他并没有对粟裕表示感谢。

宋时轮说:「我们军中每一个战士们都是平等的,每一名战士的生命都很珍贵,如果只为了救我而牺牲了这么多战友,那我宁愿牺牲。」

宋时轮的话让军中的战士们都十分感动,也让粟裕对他有了新的认识,宋时轮除了脾气太直,在军中的威信还是很高的,战士们也愿意随着他出生入死。

而经过这几次粟裕的不计前嫌,宋时轮对粟裕也有了改观,他的内心已经开始暗暗佩服和感谢自己的这位宽宏大量的上级。

后来,宋时轮再也没有和粟裕当面起过争执,而他也对战士们说,粟裕将军带领他们打了一场又一场的胜仗,自己对他心服口服。

经过这几次的交流之后,宋时轮也逐渐转变了自己的思想,开始支持和理解粟裕的决定。

1984年,粟裕逝世,享年77岁,在粟裕的追悼会上,有许多之前的战友都来参加追悼会,其中也包括宋时轮。

宋时轮看着曾经多次保护自己的老领导,不禁眼泛泪花,明明当初粟裕将军为自己平反做出了如此巨大的努力,自己却在粟裕蒙受冤屈的时候束手无策,直到粟裕将军去世,也无法为他正名。

1985年,宋时轮再次向中央军委请求退出领导岗位的要求,得到了军委的同意。

对于退出领导岗位,宋时轮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尽管自己身体没有大的毛病,但毕竟年事已高,体力精力都不如从前了,再不退下来,难免要影响工作。

在粟裕将军去世后的三年,宋时轮终于找到了个机会公开提出,希望恢复粟裕大将军的名誉,清除那些不实的言论。

不久后,宋时轮还在由他主持编写的【大百科全书】里强烈要求加上说明,表示粟裕大将军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当时,并没有人敢站出来当这个出头鸟,但宋时轮站出来了,就像当年粟裕维护他一样。

粟裕将军的平反工作要比宋时轮的难得多,但宋时轮依旧不遗余力地为粟裕东奔西走,他的个性虽然刚强,但内心却是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

一个个的老将军渐渐远去,却赢得了生前身后名,宋时轮和粟裕之间的救与被救,从看不顺眼到惺惺相惜,都在革命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段特殊的痕迹。

「等我到了这一天,千万不要让大家都来走一圈儿。人死了烧了就是。只要组织上说我是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孩子也知道爸爸、爷爷是一名忠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就行了。」很快,宋时轮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他多次向中央申请取消告别仪式。

宋时轮曾多次谈道,晚辈最重要的是应该让他们懂得,新中国目前的事业来之不易,应该像老一辈革命者那样,永远不忘艰苦奋斗。

他取消了遗体告别仪式,1991年9月17日下午17时10分,宋时轮终于欣慰地闭上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