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红军叛将求回家乡,邓如何回应

2024-02-03历史

红军叛将求回家乡,邓如何回应?

新文案 | 晨语初听编辑 | 史记新说 中华历史悠久,历经上下五千年,涌现出众多值得人们永远铭记的人。

古代有三皇五帝,近代有毛泽东、周恩来等。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人和毛泽东、朱德并肩而立,共同为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军事活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尽管在新中国成立时,许多革命家被人们尊敬并视为大英雄,但这位曾经与毛泽东、朱德齐名的人,却鲜为人知。

他虽在南昌起义、百色起义中大显身手,但终成红军头号叛将。对此,他坚称自己蒙冤,甚至在89岁高龄时,还向中央寄信,希望能重返故乡。

真相到底如何?他又是如何走上这条叛逆之路的?

龚楚,一个在红军中被誉为「第一叛将」的人,他在入党并成为将军后,却做出了叛变的行为,让人不禁深思,是敌军的诱惑,还是他自身的主动背离?

无论如何,他都是一个非凡的人物,他出生于1901年11月,于1995年在家乡去世,享年95岁,而且他还是一位出色的将才和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甚至可以卖到上万的价格,真是让人敬佩。

他长期居住香港,长达40年,还在那里出版了【我与红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和蒋介石定居台湾,只是他的说法,我们无从知晓。

龚楚出生于清朝时期,他对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深感痛心。因此,他在1924年加入了共青团,并在次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那时,国内正处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主要目标是推翻军阀反动统治,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

在合作期间,中国共产党积极响应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积极展开工农运动。龚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受任,成为家乡广东省乐昌县农民自卫军的指挥官。

然而,仅仅过了两年,1927年宁汉之间出现了分裂,也就在这一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那么,宁汉分裂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又会对龚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简单来说,宁汉分裂是指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分裂。有人可能会认为,汪精卫和蒋介石都是国民党的右派分子,一个是汉奸,一个是反动派,他们应该臭味相投才对,怎么会分裂呢?

回到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根源,我们都清楚国民党是由孙中山先生创建的,比中国共产党早了很多年。而国共第一次合作能够取得成功,也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的认同,并在合作期间,中国共产党成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然而,尽管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的尊重无以复加,他们仍然决定创建自己的政党,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政治主张与国民党存在显著的分歧。

尽管两党的目标都是推翻封建主义和打败帝国主义,但国民党坚持精英路线,主张通过武装夺取政权,而中国共产党则采取群众路线,不主张武装夺取政权。

因此,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国共产党发起工农运动,以保护平民权益,这与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念不谋而合。

农民利益和地主土豪利益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武汉被北伐军占领后,工人运动发展迅速。共产党大搞工人运动,引发了农民对国民党中「土豪劣绅」家庭出身的人的反感,其中包括蒋介石。

这不仅是一场反对土豪的斗争,更是一场反对国民党中「土豪劣绅」家庭出身的人的斗争。

在孙中山先生辞世,汪精卫又在国外的当口,蒋介石看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他利用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闭会的时机,公开否认会上的决议,并在南京建立了自己的国民政府,与汪精卫在武汉的国民政府形成了对抗。

尽管汪精卫在国内努力缓和国共两党的紧张局势,并对蒋介石做出了一定的承诺,但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承诺无法兑现。

这使得蒋介石大为不满,他愤怒地认为汪精卫是在使用缓兵之计来拖延他,继续破坏他的利益。因此,蒋介石果断放弃了和平解决矛盾的尝试,转而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发动了「清党」行动。

这场行动导致党内大量共产党人和站在共产党一边的国民党人被杀,国共第一次合作也因此宣告结束。既然合作已经破裂,蒋介石又对众多共产党员进行了迫害,中国共产党被迫做出反应,与曾经的盟友蒋介石站在了敌对的立场。

为了讨伐蒋介石,龚楚积极行动起来,他带领乐昌农军与北江的工农军会合,共同前往武汉,准备参加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在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完成会师后,龚楚被任命为红四军前委常务委员,与毛泽东和朱德一起,成为了「红四军前委三人小组」的重要成员。

龚楚在中共的多个重要职位上任职,如中共广西前委委员、红七军参谋长、十九师师长、红七军军长等,但最终却走上了叛变的道路,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龚楚的叛变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与"消灭地主"运动有关。1933年,中央苏区开展了这场运动,行动坚决果断,甚至让许多红军干部的家属也受到了清算,其中不乏龚楚熟悉和敬重的战友。

这些事情让龚楚感到无法接受,因此他提出了反对意见。

他的行为被贴上了「错误」的标签,这使得龚楚内心困惑,开始质疑革命的意义。这个疑惑在他心中种下,又因为许多事件而不断滋长。

1934年,刘伯承因病需要休息,龚楚因此被任命暂时代替他的职务,参与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行动。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踏上长征之路。龚楚奉命率部分红军进行游击战,但因国共两党装备实力悬殊,游击战损失惨重,面临国民党「清剿」,与中央失去联系。

国民党一方面剿灭共产党,另一方面用安抚和诱惑策反红军。

回忆起「消灭地主」行动中的经历,龚楚对目前的游击战争结果感到非常失望。这种失望导致他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他对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失去了信心。

因此,他在193年5月2日晚上离开了大部队,回到了他的家乡。后来,有人引荐他加入了国民党,他从被「围剿」的一方变成了发起「围剿」的一方。

由于他在中央红军中担任过重要职务,对红军游击队有深入的了解,这使他在发起「围剿」行动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龚楚企图利用自己的职位之便,假冒红军游击队以赢得前下属贺敏学的信任,进而策反了前来接待的何长林。随后,他又利用何长林诱骗项英和陈毅。

然而,陈毅并未像项英那样轻信,他对龚楚的信件持怀疑态度,并建议项英暂时不要去汇合。

龚楚心急如焚,得不到项英、陈毅的回复,决定采取强硬措施,向北山游击队发动进攻。然而,由于贺敏学对龚楚过于信任,结果中了圈套,遭受重大损失。

龚楚打算趁胜追击,直奔项英、陈毅的驻地,却不料被出门采购的侦察兵识破,提前鸣枪警报,项英、陈毅因此得以逃脱。

然而,湘南地区的游击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多名游击队的将领在龚楚的进攻中英勇牺牲。

龚楚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浴血奋战,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他也意识到了国民党大势已去,因此向林彪投降。当时,叶剑英向中共中央请示,委派龚楚前往策反薛岳,因为薛岳是龚楚的同乡。

对此,龚楚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不久,海南岛解放,龚楚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龚楚接到中共中央的指令,需经香港前往海南。然而,到达香港后,他选择留在那里,因为他预见如果自己试图策反薛岳,可能不会有好结果。

回顾「消灭地主」运动,红军亲属未能幸免,更何况他曾是叛军的一员。如果无法成功策反薛岳,那么他将无法「戴罪立功」,不仅中共中央可能无法放过他,薛岳可能还会对他进行迫害。

因此,无论他选择去哪里,可能都无法得到一个好的结局,留在香港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在大陆都打不赢,到了台湾又能掀起什么波澜?当初就是一时疏忽才成为叛将,现在怎么可能会犯同样的错误呢?

龚楚回到家乡后,并未接受蒋介石的委派,而是选择留在香港从事商业活动。他是个果断的人,决定经商后,一直留在香港40年,没有再涉足政界。

原以为会在香港度过余生,但在1977年,听说了龚洪永成为乐昌县书记的消息,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龚姓人成为「大官」,于是他委托一位在乐昌经商的香港商人去拜访龚书记。

当龚书记第一次见到这位自称是龚楚后裔的商人时,他感到十分惊讶。虽然听说过一些关于龚楚的事情,但由于大陆和香港的政治敏感性,他开始有些犹豫是否要去香港与这位商人见面。

经过深思熟虑,龚书记最终决定赴港,亲自与这位商人见面。在仔细查阅龚家族谱后,他惊讶地发现这位比他年轻很多的商人竟然还是他的宗叔。

龚楚向龚书记询问了很多关于家乡的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要回乡的愿望。然而,当他听到大陆很多人称他为叛将时,他开始感到十分担心,担心自己会被清算。

尽管龚书记做出了诸多保证,力劝龚楚返回故乡,然而龚楚仍然不敢草率行事。直到1988年,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发布了一则公告,明确表示不会追究像龚楚这类人的责任,龚楚才下定决心回乡。

在虚岁90这一年,龚楚终于回到了他的故乡。回到家乡后,龚楚委托他人将自己在港时就写好的三封信分别寄给了邓小平、杨尚昆和王震。

龚楚十分重视与邓小平的关系,因为两人曾一起领导百色起义,而且邓小平还是他的证婚人。为了让邓小平能够收到自己的信件,龚楚特意委托龚书记给邓小平的办公室发电报。

龚楚在电报中向故乡表达了希望安度晚年的意愿,而这一信息也得到了邓小平的亲自回复电话,关心他的近况。几十年后,龚楚再次听到邓小平的声音,他忍不住热泪盈眶。

1995年,龚楚走完了自己95岁的生涯,在家中安详离世。作为曾经的红军第一叛将,他的生涯至此结束。尽管晚年他坚称从未对不起共产党,只是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并向项英、陈毅开枪求救,因为他不愿亲手抓到他们。

事实如何已无从查证,但无疑的是,他脱离共产党、未成功策反薛岳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因此他被称为叛将。龚楚并非共产党中的唯一叛将,有人离去也有人加入。

然而,在共产党遭遇困难和危机时,他们从未放弃,这正是因为有无数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坚持,才有了新中国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