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孙中山之后,权力的继承

2024-07-22历史

对一个公司来说,初代创始人离去之后的权力更替,往往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难关。

创业的第一代领袖能力超凡,充满魅力。长期在其阴影下成长起来的第二代很难脱颖而出。第一代领袖一旦去世,继承者在能力与威望上均遥不可及。因此公司多将陷入权力争夺的内耗之中。

公司是这样,政党也是这样。

***

纷争

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在胡汉民、汪精卫和蒋介石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权力斗争。

自1926年1月的国民党二大,到1931年11月的国民党四大,六年时间里国民党内部派系纷争从未停息。

本来1924年的国民党党章规定,全国代表大会应该每年召开一次。

但1925年1月,因为孙中山北上,没有开成国民党二大。及至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党内失去了魅力领袖及导师,谁也开不成二大了。

***

廖仲恺

孙中山在世时,廖仲恺、胡汉民是左膀右臂。

孙中山更看重廖仲恺。

廖仲恺不仅是国民党内的理财专家,而且做事有魄力,有胆量,有担当,政治眼光远大。 1924年国民党改组时,廖仲恺的功劳最大。

但奇怪的是,每次孙中山离开大本营,指派的留守负责人都是胡汉民,而不是廖仲恺。

孙中山说,我把代理大元帅交给胡汉民,廖仲恺会服从;但我交给廖仲恺,则胡汉民不会服从。我不希望广州多事。

廖仲恺不能继位了。

***

汪精卫

孙中山逝世后,胡汉民最有希望成为孙中山的接班人。

胡汉民的竞争对手,除了廖仲恺,还有汪精卫。

廖仲恺知道自己不是胡汉民的对手,就隐身幕后,把前台让给了汪精卫。

汪精卫在国民党内的地位,是不及胡汉民和廖仲恺的。

但是,孙中山北上时,带上了汪精卫随侍左右。在北京病重期间,孙中山让汪精卫代处理国民党与北方军政当局之间的关系。

汪精卫不仅代表孙中山对外发言,并且是总理遗嘱的执笔人。

因此,汪精卫也萌生了角逐接班人的雄心。

***

鲍罗廷

关于接班人,政治顾问鲍罗廷的支持举足轻重。

孙中山对鲍罗廷深加信任,请他参与高层决策。

张国焘描述鲍罗廷的特殊地位说:他在国民党中,既非党员,又是外国人,职位也不过是政府顾问,但其发言却具有决定性的力量。

在孙中山逝世后的广州,鲍罗廷以中央政治委员会顾问的身份,运用高超的个人手腕,肩负着实际的领导责任。

***

胡汉民

鲍罗廷不喜欢胡汉民,很有成见。他认为胡汉民难以相处。

相反,在鲍罗廷眼里,汪精卫是「有野心,无宗旨,可利用」的。

于是,在胡汉民和汪精卫之间,鲍罗廷有意抑胡抬汪。


胡汉民为人刻薄,气度狭隘,城府太深,消极方面多有得罪,积极方面又不得党内同志信仰。

军人方面,粤军许崇智与胡汉民就势不两立,湘军谭延闿、滇军朱培德也厌恶胡汉民。

文人方面,戴季陶也早已与胡汉民交恶。

***

汪精卫上位

在鲍罗廷、廖仲恺等人的支持下,汪精卫拉拢了许崇智、朱培德、蒋介石等军人,达成政治联盟。

他们共同孤立了胡汉民。 所以,廖仲恺被刺 ,胡汉民责任重大。

1925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汪精卫被推选为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

胡汉民当了个有名无实的外交部长。要知道此时国民政府还没有被列强承认,所谓外交部只是一个空衙门。

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被刺。

参与刺杀廖仲恺的胡毅生、赵士觐、林直勉、林树巍等人均是胡汉民的追随者。其中,胡毅生还是胡汉民的堂弟。

汪精卫、许崇智与蒋介石,三人组织特别委员会,主持缉拿刺杀廖仲恺的凶手。

胡汉民被迫去苏俄考察,退出了竞争总理接班人的序列。

***

西山会议

当时聚集在上海的国民党老同志有谢持、叶楚伧、茅祖权、邵元冲、沈定一、戴季陶、覃振、孙科等。

汪精卫对胡汉民的排挤,令上海的老同志们非常不满。

恰好,广州那边许崇智被蒋介石给逼走了。这事跟汪精卫本没关系,但在许崇智看来,自己立有拥戴殊勋。蒋介石驱逐自己时,汪主席没有出来说公道话,就是默许。

于是,不满的人们走到了一起。

1925年11月下旬,这群人在北京西山集会,形成了西山会议派。

西山集会的名义,是另行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会议通过议案,停止广州中央执行委员会职权,迁移中央党部到上海。开除汪精卫党籍6个月,解除其中执委职务。解雇鲍罗廷。

1925年12月14日,西山会议派在上海正式成立了中央党部机关。

西山会议派另立中央,造成了国民党改组以后的第一次正式分裂。

上海和广州之间,互相指责对方是非法。

值得一提的是胡汉民。

虽然西山会议派反汪精卫,拥胡汉民,但胡汉民对西山会议派另立中央的行为并不认同。

胡汉民的党性观念极强,当西山会议派公开分裂国民党时,他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广州中央一边。

胡汉民在大是大非面前非常清晰。

***

国民党二大

1926年1月1日到20日,广州,国民党历史上最激进的一次大会召开了。

这就是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由汪精卫主持,实际上鲍罗廷在幕后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中国共产党党员们在此次大会上极为活跃。

此时,汪精卫左倾化达到了巅峰。

大会秘书长是共产党员吴玉章。

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由邓泽如、林祖涵、林森、毛泽东、谭平山5人组成,做事的4个人中,3个是中共党员。林森不在广州,没参加。

1926年2月10日,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会议,维经斯基这样评估中共在国民党中的影响:

共产党实际上领导着国民党。

以致我们时而自问,我们在国民党中的影响是不是太大了。

***

蒋介石崛起

一大时,蒋介石没有当选中央委员。

二大上,蒋介石首次当选中央委员。

随后,蒋介石相继兼任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政治委员会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和国民革命军总监。

在一般代表心目中,蒋介石与汪精卫是两个重心,蒋介石负责军事,汪精卫负责政治。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以其校长座舰中山舰出现异动迹象,疑心有一个汪精卫、苏俄顾问季山嘉与中共联手的倒蒋阴谋,于是宣布紧急戒严。

这就是有名的中山舰事件。

事件发生后,汪精卫准备组织反蒋同盟反击,但由于得不到苏联顾问的支持,竟负气出走海外。

就这样,蒋介石轻而易举地掌控广州中央。

1926年4月16日,蒋介石接替汪精卫,担任军事委员会主席。

1926年6月5日,蒋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1926年7月6日,蒋介石被推举为国民党中常会主席。

至此,廖仲恺被刺,胡汉民被流放,许崇智被逼走,汪精卫负气出走。通过中山舰事件,蒋介石开始掌控了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