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从古至今都是寒门学子改变人生的头等大事。中国自隋唐开科取仕以来,至北宋到达科举的全盛时期,尔后八百多年中,曾经出过不少底层文人。
这些文人大多少时贫穷,既没有显赫的背景,也没有贵人提携, 全靠一场公平的考试才能蟾宫折桂、鲤跃龙门。
大试夺魁以后,这些寒士从此就走向中国的历史和政治舞台。而他们个人,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也会因此改变轨迹。
比如历史上北宋的范仲淹、王安石,南宋的陆游、文天祥,还有明朝的张居正、清朝的曾国藩,他们本人和他们的家族大都是如此。
在阶级固化的时代, 科考是寒门学子唯一的,公平的「上升机会」 。古人认识到了科考对改变个人命运的重要性,故尔不惜砸锅卖铁,穷全家、全族之力也要供子弟读书。
而科考中的「过来人们」,每到大比之年,遇到有亲友好友要去参加考试,照例也会给参加考试的人们,写上一些祝福的话语。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辛弃疾的弟子范廓之也要去参加考试了 。此时, 作为老师的辛弃疾,也填了一首词给他打气,这首词名为【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赏析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南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我们都知道,辛弃疾少年时代是在金国度过的,据说他在二十岁之前,曾经跟随祖父两度参加金国的科举考试。但是他二十一岁南渡之后,并没有参加过南宋的科考。
所以辛弃疾在给学生写这首词的时候,只能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及与阅读前人诗歌得到的一鳞半爪,想象出一副宋代学子参加考试的场景。
词的开头是说,当时正是初秋季节,天气微凉。有一群穿着崭新的,白色苎麻袍的学子,正列队进入考场。
考场上非常安静,因此等在走廊外面的人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听见像蚕食桑叶那样的「沙沙声」。 其实那是考生用毛笔写字时,笔尖与纸张摩擦发出的声音。
考试的氛围是紧张的,因此在那种环境下没人会大声喧哗。因为学子们每一落笔,都事关自己的前途和身家,甚至是性命。
可是作为老师的辛弃疾,并不担心学生会考砸。于是 接下来他一连用了五个成语典故,祝福范 开(字廓之)在考试中旗开得胜。
「禹门已准桃花浪」一句,是词里提到的第一个典故。 「禹门」,说的是上古时期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遗迹。
传说中,凡间的鲤鱼只要能在特定的时间内跃过「禹门」,就能化成龙。 「已准」就说明现在鲤鱼跃龙门的时机,已经到了。
「月殿先收」一句,提到的典故出自【晋书·郤诜传】。 郤诜是西晋大才子,司马炎当皇帝的时候,他考了「贤良方正科第一名」。
司马炎看到郤诜的试卷后,就把他叫过去,让他评价一下自己的才华。 结果郤诜就说:「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于是后来民间就用「折桂」一词,来形容科考的时候拔得头筹。辛弃疾在这里写的是「月殿先收桂子香」,意思就是说,现在正是考生们鲤跃龙门的好时机。
但是你,我的学生范开,你还没有去考试,月宫(朝堂)里面的人,就已经听说了你的美名了。 看上去,这个范开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才子。
接下来的「鹏北海,凤朝阳」,说的则是两个典故。 第一个典故出自【庄子】,说的是北冥之海里,有巨鲲化为大鹏的故事。民间吉祥话里,经常会祝福别人大展宏图、「鹏程万里」。
第二个「凤朝阳」出自【诗经·大雅·卷阿】里面有一句:「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凤凰只在高冈之上啼鸣,而梧桐树则只生长在朝阳之下。学者认为这首诗是歌颂周文王的品德,辛弃疾把它用到这里是暗喻范开必定能成为天子近臣。
有资料介绍说范开和辛弃疾曾经是朝中同僚,也就是说他们做过同事,所以范开的前途算是被他说中了。
接下来最后三句的意思是说,等到考试放榜以后,你马上又要踏上新的征途了。到了明年的此时,相信你已经「青云直上」了。
到了那个时候,你再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些举子为了考试弄得焦头烂额,自己的心里就别提有多爽了。
因此 词中最后提到的典故,就是「青云直上」 , 这则成语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的一段对话。
故事讲的是魏国大夫须贾有一个门客,名叫范睢。有一次他因为收了别国君主的黄金,被须贾误会成通敌卖国,告到魏王那里,差一点给拷打致死,后来范睢逃到秦国,当上了丞相。
魏王派须贾出使秦国时,范睢已经当上了大官。 须贾知道自己当初冤枉了范睢,就惭愧地对范说:「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贾不敢复读天下之书,不敢复与天下之事。」
我没想到,你仅凭自己的本事就可以取得这么高的成就。就好像是一个人凭自己的努力,走到了青云的上面一样。以后我再也不敢吹嘘自己读书多,再也不敢同你议论天下大事情了。
所以「青云直上」这个成语,其实指的是某一个人在仕途中上位非常顺利,颇有些一步登天的架式。
鲤跃龙门、蟾宫折桂、鹏程万里、丹凤朝阳、青云直上,上述五个成语全部都是非常吉祥的话语。
平时我们讲祝福的话语,只是把这些成语干巴巴地排出来就好了。但是 大才子辛弃疾并不是这样,他是用一个故事把这五个成语中提到的事件,全部给串联起来了。
因此辛弃疾在词中提到,现在已经是鲤鱼化龙的好时节了,而范开的美名早就提前传进了「月宫」里。
接下来,范开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因为「鹏程万里、丹风朝阳」这两件吉祥的事情,也是同时发生的,互为因果的。
说范开「鹏程万里」,是因为他有「丹凤朝阳」的心,而正因为他有「丹凤朝阳」的心意,所以他将来一定会前途无量。
那么,像这样一位,有才华,有名气,又有理想的好青年最后「青云直上」,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结语
辛弃疾为了鼓励学生范开,把科举考试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只要范开参加了考试,中举夺魁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儿。 其实中国古代的「高考」通过率奇低,南宋科考通过率只有百分之三。
在这首词的结尾,辛弃疾甚至开始联想,在明年的同一时间,已经「上岸」的范开回望还在泥潭里挣扎着的学弟、学妹们,于青云之上发出得意的笑声了。
其实 这一切只不过是作为老师的辛弃疾在给学生「打气」,他希望范开能在考试时表现得「松弛」一点,以便发挥出和平时一样的水平。
但凡考试,不管是古代的科举,还是现在的高考,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学会「放松精神」。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发挥失常。
考试临近时,「紧张」是完全无用,且绝对有害的。 紧张不会让你比平时表现得更好,只会令你比平时表现得更差。
更糟糕的是,假如你真的考得太差了,那么这一份「紧张」,还要延续到明年、后年,甚至是大后年。所以各位参加高考的学子,千万不要紧张。
在此借辛弃疾的【鹧鸪天·送廓之秋试】,祝各位参加高考的学子:鲤跃龙门、蟾宫折桂、鹏程万里、丹凤朝阳、青云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