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50年抗美援朝即将打响,毛主席临时换1名主将,事后才知高明之处

2024-01-10历史

古语云:「临阵换将,乃兵家之大忌。」长平之战,赵国赵括临阵换下廉颇,致使赵国四十万大军被坑杀,赵国一蹶不振;灭赵之战,李牧一度救大厦于将倾,然赵王临阵换将,致使赵国灭亡。历史上,类似的战役比比皆是。但是,在朝鲜战争之初,毛主席却出乎意料的临阵换将,将中国人民志愿军主力——13兵团的司令更换。而直到两年后,人们才知道毛主席的识人之高明。

一、朝鲜战争初换将

二战期间,美国远离战场,借机飞速壮大自己,成为世界两大霸主之一,野心也随之膨胀,一直想要打败苏联称霸全球,因此,经常暗中插手他国事务,以期借机控制对方,实现自己称霸全球的美梦,而朝鲜战争即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在朝鲜与韩国内战之际,美国联合北约各国组建联合国军,打着维护亚洲地区和平发展的旗帜大肆出兵朝鲜半岛,以期控制朝鲜半岛,与此同时,还有更深的战略意义——牵制苏联以及借机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在美国插手朝鲜半岛之时,中国就对其发出严重警告,只要其越过「三八线」,中国人民解放军就会采取措施。然而,嚣张的美军根本无视我国的警告,几天时间即穿越三八线,继续向前进军。

最终,在众多国家高层的讨论以及毛主席的深思熟虑之下,全国达成统一——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支援朝鲜。整个过程中,抽调的主要兵力即是第13兵团,加上其他各部队,总兵力达25万人之多,即刻开赴朝鲜战场。

战略方针已经敲定,可是,对于挂帅之人却一直无法确定,按道理这种级别的战争理应由「十大元帅」级别的将军挂帅,但是,当时的十大元帅各有各的任务,一时间竟然「无人可用」。

最终,毛主席还是决定将远在大西北的彭德怀元帅抽调了回来,作为我军有勇有谋得「常胜将军」,彭德怀元帅一直深受毛主席的信任,将此次朝鲜战争交由其来指挥,毛主席也很是放心。

当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的时候,当时,四野的总司令却是提出将第13兵团与第15兵团的司令互换,以期让朝鲜战争更加顺利。

彼时,13兵团的司令是有名的悍将黄永胜将军,此人作战勇猛执行力极强,而15兵团的司令邓华将军战斗风格则是具有顶尖的大局观意识,沉着冷静,能够多方考虑事情,此次朝鲜战争牵涉甚广,而且,彭德怀元帅的脾气更是出了名的火爆,因此,邓华将军无疑更加合适。经过几天时间的讨论,再加上毛主席的仔细权衡,最终,决定临阵换将!

二、初入朝鲜功章显

邓华,1910年4月28日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当时中国工农红军大部分人文化水平都不高,甚至很多人根本就没有上过学,而邓华将军不同,邓华将军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从小饱读诗书,文化水平并不低。

相比其他开国将军,邓华于1927年3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我党最早一批的优秀共产党人。1928年参加了湘南起义,随后,便随朱德元帅上了井冈山,参与了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战,曾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中多次打退敌人进攻,之后,由于大方向上的失误,被迫同军队撤离,随军长征。

抗日战争期间,邓华将军多次打破日军围剿扫荡,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解放战争时期,其强大的指挥与预测能力,得到了极大地彰显,特别是「四战四平」战役,面对敌军人数明显多于情报显示,因此,极力劝谏多派军队包围四平,以获取战争的胜利,遗憾此计未得到采纳,最终导致失败。

1950年,时任15兵团司令的邓华将军一接到赴任命令,当即组建了自己的指挥系统,知道自己的任务重大,邓华将军特意从15兵团调集了自己的老属下「智囊团」,一时间,入朝作战的指挥系统人才济济,大量有名气的将领都在该指挥系统里各司其职,而邓华便是这个系统的「最强大脑」。

随后,中国人民志愿军便以13兵团为主体,迅速集中,彭德怀元帅在邓华组建的指挥系统之上,迅速成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以原13兵团指挥系统为基础的司令部迅速运作起来,成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大脑」,宏观调控战场走向。

不得不说,邓华将军提前组建的指挥系统无疑是朝鲜战争抢占先机的重要因素,成为彭德怀元帅的左膀右臂。邓华将军的大将之风彰显无遗。

在我国备战之时,邓华将军先一步将目光投向了风云变幻的朝鲜战场,经过观察与推算,在他看来,「联合国军」一定会以自己先进的海军和空军力量绕到朝鲜军队的后方,一击扭转战局,因此,提前部署了相关的事宜,并上报给军部,这才使得战局一直处于我国的掌控之中。

不久之后,美军果真从朝鲜半岛的仁川登陆,拦腰斩断朝鲜军队,使其首尾不能相顾,最终,联合韩军将朝鲜军队打回到了三八线,甚至越过三八线,大有气吞山河,直接灭朝鲜之势。

此时此刻,已经箭在弦上,而彭德怀元帅为了战役的顺利进行,第一时间率领警卫和通讯人员入朝,与朝鲜首脑金日成会晤,共同商议作战方案及具体作战细节。一时间,指挥大军入朝作战的重任,便落到了邓华将军头上。

根据中央指示,第一批入朝参战人员仅有十万人左右,当邓华将军得知这个决定之后,第一时间便上报中央,请求多派军队入朝作战,理由是当时的联合国军已多达四十多万,单越过三八线的兵力便有十多万,第一批仅仅派遣十万人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远赴朝鲜作战,第一战一定要打得漂亮,一定要打出我们的士气、打出我们的精气神!

此外,十万人完全铺展不开,更何况对手还是装备优良的联合国军,装备没有优势,那么,人数上一定要有绝对优势。最终,我军以优势兵力迅速出击,入朝之战大获全胜,随后,更是一鼓作气将敌人赶回了「三八线」。

正所谓妙笔生花,正是邓华将军的这一妙笔,才使得朝鲜战场遍地开花,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全国的士气,更是让前三次战役大获全胜。

第四次战役之后,我军得到了苏联的装备补给及新一批的战略物资,一时间,全军上下士气高涨,因而彭德怀元帅决定集中优势兵力给予联合国军最后一击,以期将联合国军彻底驱赶。就这样,第五次战役开始紧张备战。

众所周知,彭德怀元帅作战风格勇猛,但是,在细节上难免会考虑不周,对于脾气火爆的彭德怀元帅,性格沉着冷静的邓华将军总会适时地对其「降温」。

当时,对于第五次战役,邓华将军就曾提出了与彭老总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如今的我军装备仍旧不能与地方相提并论,且补给线拉得太深,不应主动出击,应该「关门打狗」,放敌军进来再打。但很可惜,此次建议并未被采纳,导致第五次战役失败。随后,朝鲜战场陷入了长时间的胶着,双方互相对峙。

三、独当一面定江山

长期的双方对峙,虽然没有爆发大规模团战,小摩擦却不断,长期的操劳,使得彭德怀元帅的身体出了些问题,不得已回国进行治疗,之后,也并未再次入朝,最终,朝鲜战场的指挥全权交予了邓华将军之手。

此后,在毛主席与彭德怀元帅毫不犹豫的信任之下,邓华将军力挑重担,成为了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掌握百万大军的将军。

历史证明,邓华将军在朝鲜战争中的表现是无可挑剔的,多次阻止了联合国军在海陆空三方面的反扑,迫使美军不得不签订停战协议。

1953年6月中旬,李承晚不甘心失败,强行扣留朝鲜俘虏,企图破坏停战,在中央的讨论决定下,邓华将军组织了「金城反击战」,也是朝鲜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直接采用以势压人的打法,千余门火炮对着金城一通咆哮,金碧辉煌的金城在炮火齐鸣中化为废墟,经此一役,直接将李承晚集团的有生力量彻底摧毁,歼灭俘虏敌军七万余人。

此战的胜利,向西方各国彰显了我军强大的战斗力,大大地威慑了敌军,为我国在谈判桌上取得了极大的优势。此战过后,美国直接放下了自己的身段,与我方签订了停战协议,邓华将军作为志愿军代表参加谈判。

1953年7月27日,随着停战协议的签订,历时将近三年的朝鲜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邓华将军在朝鲜战争期间的优秀表现,使得中国人民在世界上扬眉吐气,以一国对抗西方列强,彻底洗刷了八国联军侵华的耻辱历史,守护了新中国的安全稳定!

1955年授衔仪式,邓华将军荣获上将军衔。

临阵换将担重任,远赴朝鲜镇宵小,运筹帷幄智取敌,将军戎马护国门!这个军衔,是邓华将军戎马一生、保卫祖国的最大彰显!在这整个过程中,不得不佩服毛主席当初「阵前换帅」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