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73年,杜聿明参观毛泽东旧居,笑对工作人员说:帮我留句话给后人

2024-02-02历史

73年,杜聿明参观毛泽东旧居,笑对工作人员说:帮我留句话给后人

巍峨的韶山,松柏郁郁葱茏。

1973年5月8日,韶山的毛主席故居陈列馆迎来一群与往昔不同寻常的客人,他们是昔日人民解放军的「敌人」:杜聿明、宋希濂等国军将领。这些曾经被特赦的将领如今已经融入新中国。

这一年,杜聿明已经69岁,宋希濂也已经66岁。

对于当地工作人员而言,接待这群特殊的客人显然是一项不轻松的任务。有几个问题让工作人员思考:

首先,这些昔日的国军名将是否真的会敬仰毛主席?

其次,毛主席的旧居陈列馆中有一间解放战争图片展览室,这些国军将领将如何应对?作为亲历者,他们将如何评价毛主席在解放战争中的指挥,以及面对自己曾经的失败?

针对上述问题,当时的毛主席旧居陈列馆馆长吴大为早已知晓答案。多年后,他在接受采访时仍然清晰记得那天的一些细节。

本文将根据吴大为馆长的回忆,详细讲述上述两个问题。

一:「名将」杜聿明、宋希濂并非虚名 在国军将领中,杜聿明和宋希濂的军事才能显然是毋庸置疑的。

即使与最顶级的「小诸葛」白崇禧相比稍有差距,但他们的排名肯定是相当靠前的。特别是杜聿明,曾担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是蒋介石非常信任的大将。他自称为老蒋的「肱骨之臣」。

杜、宋二人有很多共同之处,包括从小家境优越,接受过私塾教育的「少爷」,因此文化水平都很高。除此之外,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黄埔军校一期学员。

众所周知,黄埔军校一期培养了众多优秀将领,但考入该校可谓极为困难。当时的入学考试包括国文、算术、历史、地理等科目。超过70%的考生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学历,其中不乏留学法国、德国、日本等国的经历者。

想象一下,在20世纪20年代,要与这些人竞争入学资格有多么困难!因此,蒋介石后来对黄埔系寄予厚望,确实有其原因。毕竟,「生源」实在是优秀的。

当然,穿着「黄马褂」的杜聿明和宋希濂决非纸上谈兵之辈。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的军事才能可圈可见。

首先说说杜聿明。

关于他的战术,咱们不多言,只谈1942年3月底的同古会战。当时,日本军队使用了飞机、大炮和坦克,要与国军进行一场殊死战。杜聿明下令新22师筑造多个梯形阵地,使日本军队每前进一步都付出巨大代价。这场战斗以少胜多,成为抗日历史上罕见的胜例。

关于他们的军事造诣,同样堪称出类拔萃。「操场即战场」、「用小包围圈,一口一口吃掉敌人」等口号都是杜聿明在国军内提出的军事理念。他领导的部队在战争中以讲究章法,明晰进退的特点而著称。

谈及宋希濂,他在国军将领中被认为是非常果敢的一位。在1938年的富金山战役中,他以少胜多,与日军激战了整整10天,创造了一次军事奇迹。果敢、敢于拼搏,是他的重要战术风格。

然而,这两位具有卓越军事素养的将领,在解放战争中却遭受了惨败:

1949年1月,杜聿明在安徽被俘;

1949年12月,宋希濂在大渡河畔被捕。

此后,他们开始了改造生涯。作为抗日有功的名将,经过10年的改造,两人于1959年12月成为首批获特赦的人员。

在功德林改造期间,杜聿明和宋希濂表现出色。作为中国人,他们意识到蒋家王朝的腐朽和老蒋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作为职业军人,他们对自己在解放战争中战略和战术上的失败并不十分清楚。

直到1973年韶山之行。

在参观毛主席旧居陈列馆的抗日战争图片展时,杜聿明和宋希濂表现得非常认真。尽管他们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良多,但走到解放战争图片展前,宋希濂却突然拉住了杜聿明,表示不想进去。对此,杜聿明问:「为什么不进去?」宋希濂回答:「战争失败者看了只会感到尴尬和难堪。」

杜聿明笑着解释,引用了陈毅元帅的一句话:「山东先头一仗,我还被你们打败了呢!」 他认为共产党的将领从不忌讳讨论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名将风范,值得他们学习。此外,他还说:「假如我们打了胜仗,或者把部队拖到台湾,那就会推迟解放战争的进程!那不是害了人民吗?」 最终,杜聿明成功地说服了宋希濂,两人一同走进了解放战争展室。

之后,在解放战争图片展室里,他们停留了整整一个小时。若非时间限制,他们宁愿继续逗留。

离开展室后,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地称赞:「毛泽东是战神!」

有人提醒这话或许带有些许迷信,但杜聿明和宋希濂坚信这是相当准确的评价。

杜聿明笑着告诉工作人员:「请务必将这句话传承给后人。」 同时,他强调这一评价务必被未来研究军史的学者了解并铭记。

为什么他们会说「毛泽东是战神」?

显然,杜聿明和宋希濂之所以这么认为,源于他们的解放战争经历。作为蒋介石麾下将领,他们深知老蒋的领导风格。参观完毛主席旧居后,他们深刻感受到毛主席与蒋介石在带兵方面的巨大差异。

解放战争末期,毛主席的指挥部设在西柏坡。

1975年,特赦的国军第12兵团原司令黄维曾访问西柏坡,那里仍然保留着解放战争时的布局:一台电话、两张地图、三套桌椅、四间平房。因为条件艰苦,解放军士兵用的红蓝铅笔甚至都是从国军那里缴获的。有时甚至用红蓝毛线来标图。毛主席就是在这个简陋的作战室里发出了决定战局的一系列电报。

黄维看到这一切后,曾经是蒋介石的忠实支持者,感慨道:「国民党注定要败,蒋介石注定要失败啊!」

当然,黄维当时只看到了解放军这个小作战室,未看到毛主席和蒋介石在战略和用人上的本质区别。在战略方面,让军事专家讨论,但在用人方面,毛主席注重多元选才,而蒋介石则偏向信任自己的亲信。毛主席虽未接受正规军事教育,但在用人方面更加宽广,而蒋介石则在陆军学堂和振武学校接受了正规军事教育。这也是孙中山先生任命他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原因。

然而,深入审视蒋介石的生平,一个鲜明的特点浮现:他在国军内部的升迁历程,无论是击败李宗仁、冯玉祥,还是处理阎锡山、陈济棠,基本上都依赖于权谋和金钱的收买。

这种升迁历程让他领悟到一个原则:在任何时候,关键职位必须由自己信任的人担任。因此,他在军队内部大力发展派系,将「黄埔系」和「浙江帮」确立为他最信任的派系。

当年陈诚的「火箭式」晋升便是一个典型案例。1925年,陈诚还是一名上尉教官,因夜间读书而被蒋介石发现。虽然蒋原本未对此感到特别,但得知陈诚是浙江人后,认为他是可用之才。第二天一早,陈诚便成为了少校炮兵队长,由此开始了迅猛的职业生涯。

与蒋介石相对比,毛主席的用人风格则更加广泛,「五湖四海」式的。这对他手下的将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泽生将军的例子就是一个鲜明的代表。

了解抗美援朝的人都知道,当年志愿军50军表现出色,被军迷誉为「地表最强防御部队」。然而,很少人能想到,50军军长曾泽生在解放前曾是蒋介石的部下。1948年,曾泽生率领国军第60军的3万多部队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曾将军之所以背叛,原因在于他并非蒋介石的亲信,他和他的部队在武器装备上都处于劣势,第60军也以「熊军」、「杂牌军」而闻名。

然而,这支被嘲笑的「杂牌军」一旦归入毛主席领导下,就得到了充分重用,由此转变成了志愿军的「铁军」。

领导者不同,一切皆异。

毛主席和蒋介石在用人上的第二个区别体现在毛主席「放手使用」而蒋介石「越级指挥」。

对于蒋介石的越级指挥,晚年的李宗仁将军曾发表过一段颇具代表性的抱怨,他说:

「蒋先生既不擅长指挥战斗,也不擅长指挥将军。然而,他却喜欢坐在统帅部里,直接通过电话指挥前线作战。」

对于这一点,杜聿明深有体会。从辽沈战役到淮海战役,由于蒋介石的越级指挥,多次让杜聿明感到手足无措,只能无奈地对部下说:「我们只能服从命令了!其他事情,就交给上天吧!」

在这方面,毛主席的做法截然不同,仅从淮海战役时与粟裕的多次讨论中就能窥见一斑。

在孟良崮战役之后,粟裕展现出越战越顺的实力和准备,但中央最初的决策是分兵南进。

为此,粟裕三次致电毛主席,请求集中兵力进行大规模战斗。在11月上旬的一个深夜,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后回应:同意。此后,在关键时刻,主席多次力挺粟裕,支持他根据战场形势灵活作战,并鼓励采取开放的打法。

对于军队领导者而言,得到统帅的支持至关重要。

实践证明,正是由于毛主席一直愿意信任手下的将领,才成就了淮海战役这一战争史上的奇迹。

三大战役相互关联,毛主席在西柏坡这个「最小」的指挥部里,创造了决定性的胜利。正如周总理所言:

「我们一不发兵,二不发炮,三不发粮,天天发电报,就把敌人打败了。」

毛主席与绝大多数军事家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他从未接受过正规军校的训练,且对枪械并不感兴趣。

他仅在1964年的一次军事训练表演后,拍摄了唯一一张持枪的照片,这张照片中他与周总理、朱老总等人一同观看。这个没有接受过军校教育的统帅,如何能在军事上如此出色?他的军事素养源于何处,以至于让经过正规军校教育的将领如朱德、刘伯承对其钦佩不已?这一直是军事学者们深感困惑的问题。

对于这一点,毛主席曾以一种风趣的方式自谦,解释自己拿起枪的原因:

「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个小学教员,也没学过军事,怎么知道打仗呢?就是由于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把工农联合会都打垮了,把5万党员杀了一批,抓了一批,我们才拿起枪来,上山打游击。」

然而,这种自谦的说法并未平息军史学者们的好奇心。

他们开始深入而认真地研究,发现毛主席的军事素养与他自幼热衷于阅读古籍、兵书有着密切关系。他们惊讶地发现,毛主席的许多战术都与【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这两本古书有关。军事专家们认为这并非毫无根据:

首先,毛主席的许多战术在这两本书中都有涉及。

1960年,毛主席在会见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时直言不讳地表示:「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在这场战役中,他运用的声东击西、避实击虚,正是我国古代军事历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在1948年对傅作义采用的「空城计」则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曾使用的策略相一致。

其次,毛主席的确非常喜欢这两本书。

1936年10月,毛主席曾亲自致信叶剑英,要求他购买一些与军事相关的书籍,并特别强调:「买一部【孙子兵法】。」

至于【三国演义】,更是家喻户晓。建国后,毛主席多次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读【三国演义】不是看热闹,而是要研究故事的辩证法。」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毛主席仅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就能达到用兵如神的境界呢?显然是否定的。

关于这一点,毛主席在1961年3月曾发表过这样一番言论:

在那个紧张的战争时刻,谁还顾得上【孙子兵法】和战斗条令,全部都被抛到脑后了!打仗时,必须迅速评估敌我形势,并快速做出决策……

由此可见,除了熟读史书兵法之外,真正重要的是在战争中实践,总结经验,而非仅仅在纸上谈兵。

结语: 1930年1月5日,年仅37岁的毛主席在井冈山留下了那句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时,即便是国民党都不相信,共产国际也对之持保留态度。毕竟,世上已有太多先例,谁会认同「农村包围城市」的理念,以及「星星之火」竟然能够引起燎原之势?

多年之后,这一切变成了现实。

直至1973年,像杜聿明和宋希濂这样的昔日敌将,都无法否认地说出了那句「毛泽东是战神」。

如今已过去49年,日本军界仍有许多人致力于研究【论持久战】,试图找到当年失败的原因并为未来指导;美国许多军事学家自朝鲜战争以来,一直热衷于研究【孙子兵法】。其中许多人深信:只要理解这本书,就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

中国的军史学家们也一直在努力,力求理解并善用毛主席留下的珍贵军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