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为何君子总斗不过小人?洁身自好依然犯法?——解析【罗织经】(下)

2024-01-13历史

书接上回: 网页链接

1.【保身】——阴沟行船

在浑浊的世道之中,总会不小心阴沟里翻船,因此保住自身是重中之重。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你不想害人的时候,别人还时时刻刻惦记着你。

「君子惜名,小人爱身。好名羁行,重利无亏。名德不昭,毁谤无损其身;仁义莫名,奸邪不以为患。」——直白点说就是, 只要我不讲道德,就不怕道德绑架,任何人泼的脏水都无效 。君子天天讲仁义道德,结果就是被这些虚名所束缚;小人天天看重利益,到头来却没啥损失。这是保护自身的第一条。

接下去,「阳以赞人,置其难堪而不觉;阴以行私,攻其讳处而自存。」第二条则是阴阳结合,先在公开时候夸赞别人,把人捧到盛名难副,直至放弃警觉,这就是「捧杀」;接着在私底下传播隐私丑闻,专门攻击敌人的忌讳之处——当别人忙着自证清白的时候,哪有功夫来算计你呢?

「庶人莫与官争,贵人不结人怨。」庶民就老老实实,别和官府对抗;有钱有地位的人专心搞钱,不要跟人结怨。—— 弱者先保证生存,不能逞强显摆;强者隐匿锋芒,以免树大招风,凡事留个余地。

如果自己犯了过错,对自己严苛责备,以此博取同情,避免大祸;指责别人的时候,只要不是你死我活的情况,稍微留有余地,小恩小惠或许对自己将来有用。

「善恶」都是人的主观意识,不同时代和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善恶,因此不要拘泥于此。「自怜人怜,自弃人弃。心无滞碍,害不侵矣!」——只要没有良心的束缚,就能百毒不侵。

2.【察奸】——忠奸如何定?

这一篇的核心思想,总结来说就是:主子讨厌谁,谁就是奸人;谁不跟自己同党,跟自己利益冲突,也是奸人。

此处也是论述了「忠臣」往往没有好下场,而奸臣却大行其道的原因,而且人们更愿意当奸臣。简单来说,那些小人奸臣,一直动用阴谋的智慧,在暗处,而且处处逢迎君上,所谓「上所用者,奸亦为忠」;如果忠臣认死理,忤逆君主,最后贬谪流放,那么「上所弃者,忠亦为奸。」 世人所谓的「奸」和「忠」,跟酷吏眼中的「奸」和「忠」正好相反。

所以对于奸的判定就非常简单:第一层,看上头的意思;第二层,看是不是能够对自己有利。——去除表象,追求实质。

当然,酷吏也明白一个真理,那就是「奸者祸国,忠者祸身。」但是国有没有患他们毫不在乎,只在乎自己是不是能够得到眼前的利益。

3.【谋划】——权谋拉锯战

权谋,是古代封建统治系统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没有权谋,君主无法驾驭大臣;没有权谋,官员无法升官发财;没有权谋,官吏就无法铲除同僚。

宦海是一片汪洋,充满了暗潮漩涡和汹涌巨浪,「官无恒友」,今天拜把子的兄弟,可能明天就把你送进了大牢里。因此「后下手遭殃」,必须赶在别人祸害自己之前,把敌人除掉,而且要斩草除根。如何辨别敌人,之前的篇章已经诠释,接下去是实操方法。

在古代,「欺君之罪」是罪大恶极的,因此构陷敌人,必须要用此罪名;至于贪赃枉法,本来就是法度所不能容忍的,听任敌人做坏事,先把敌人养肥,再问罪也不迟。

对于君王来说,底下养了一群诡计多端的臣子,对自己的权势危害极大。因此对于君王来说,一定要想尽办法让底下的官吏们相互斗争,这样他们势力削弱,也没有更多精力来对付君主。马基雅维利一定很赞同!

人的三寸不烂之舌可以颠倒是非黑白,把一个人的功劳颠倒成罪过;把一个人说过的话、写过的字,移花接木、断章取义成异端邪说,这样就能让这些人一步步走入深渊。

当然,一切的根本,还是靠处事机密和兵贵神速,稍有迟疑就会限于被动的境地。

4.【问罪】——先定而后问

接下去就是本书的「精华」,也是中国数千年文化中糟粕的集大成者。

古代帝王之法,是酷吏的大杀器。在他们眼中,法律条文怎么写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执行;要点不在于如何罚罪,而在于如何定罪。

「人皆可罪,罪人须定其人。罪不自昭,密而举之则显。」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 不管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有罪,只要给你安排上罪名,你就危险了 ——一封举报信上去,管你三七二十一,必须先到监牢里去,接着就是严刑拷打,不招也得招。

(可惜历史上狄大人没有元芳的保护)

当年狄仁杰遭来俊臣等人构陷被打入死牢,狄仁杰一看里面的阵势,一套下去估计直接见阎王了。于是好汉不吃眼前亏,态度很好地认罪,「我的确要造反」。一面把被褥拆下,咬破手指写下血书自辩,然后把棉衣里的棉取出,把血书放进去。狄仁杰委托狱卒把衣服送回家洗,并且嘱托:「把棉拆开也洗洗。」狄仁杰的儿子发现后上告了武则天,于是狄仁杰免了一死。——这也是武则天驾驭权臣的手段,酷吏那点小伎俩她能不知道?

君上不会容忍臣子犯法,没有指令就先等待,一旦来了命令马上抓人。人会本能自我辩解,因此审讯的时候不能仁慈怜悯,用刑一定要往死里整。

而且「人无不党」,一个人肯定有社交圈,只要抓到一个人,就可以顺势打击一大片。对于供词,不能有任何的疏漏,不可以有逻辑错误,因此要认真的「修补」。——到这一步,罪名构陷基本完成。

人人都怕死,人人都怕痛,严刑拷打,攻击犯人的精神,就没有不屈服的。

对于朋友,酷吏认为更要从重惩罚,这样才能人人自危,不敢帮朋友说话。

5.【刑罚】——往死里整

在来俊臣这些人手中,刑罚成为了一种变幻莫测的「艺术」。他们呼风唤雨,只手遮天,在死牢之中,他们就是活阎罗,里面发生的一切惨象比阿鼻地狱更恐怖。

聪明人害怕灾祸,愚蠢人害怕酷刑。用言语杀人,这是最高明的手段。——颇有孙武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意味。

明智的人会认清楚时务,而顽劣的人喜欢狡辩。可以拿阵势威慑犯人,这是第一步。

有人不怕死,却难以忍受反复折磨带来的皮肉之苦,用刑就找犯人最不能忍受的地方实施;有身份的人最怕侮辱,而且担心株连亲族,惩罚就从罪犯最不甘心的地方下手。

不愿意认罪,那就在原罪上再加一等;拿不到罪证,就逼迫他伪造证据。犯的事情够不上刑罚,就构陷罪名,啥罪名都能编造;不用怕定罪无名,就怕上头不怀疑有罪。

不管你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的贱民;还是一个出将入相的皇亲国戚,只要落入酷吏手中,总有办法让你招供。

6.【瓜蔓】——把事情搞大

接下去就更恐怖了。你要是想除掉政敌,把人弄死也就算了,但是,酷吏们为了更大的功劳和威名,就一定要把事情搞大。所谓「上以求安,下以邀宠。其冤固有,未可免也。」所有的冤屈之魂,都是他们达成自己目标的垫脚石。

所以,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之中,人人自危。一旦交往过密的人遭到构陷,那么自己也在劫难逃;一旦平时多说几句心里话,关键时刻就会引来祸害。没有固定的朋友,没有不变的敌人,一切都是随着利益的改变而改变。

在这样的体系之中,人只能是权力和利益的附庸,所有的人性都服务于此。人只有三缄其口,处事如履薄冰,才不至于找来忌恨和祸端;而为了保护自身和与自身相关的人,只能用同样的办法钻敌人的空子。

7.尾声:多行不义必自毙

来俊臣这些酷吏,可谓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也可以说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他们是皇权的衍生物,为帝王做着最肮脏龌龊的事情,最终结局就是被舍弃——成为背锅大侠。

公元697年,来俊臣准备告发太平公主和武氏诸王,结果太平公主先发制人,向武则天告状,太平公主说来俊臣把自己比作石勒,有不轨之心。武则天「下诏弃市」并加醢刑(即剁成肉酱)处死。死时长安市井场面轰动。武则天知道此事后,大惊,再下令将来俊臣全家处死弃市。

唐玄宗开元年间,下诏来俊臣的后代子孙不得仕宦,以示惩戒。

来俊臣死了千百年,【罗织经】也曾一度散佚,但是【罗织经】中所描述的糟粕思想,却一代接一代地流传下去。无数的忠臣义士被小人构陷而身陷囹圄,甚至死于非命。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酷吏,却是第一个领头写下「整人教材」的人,也算是「千古一人」了。

以史为鉴,让我们时刻警惕这些阴暗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