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唐玄宗为何自毁长城,冤杀高仙芝、封常清?这场悲剧战前就已注定

2024-07-18历史

唐玄宗是一代明君,然而他统治晚年却一改往日英明,做出了一系列疯狂决定,竟亲手葬送了大唐江山。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先是将镇国柱石高仙芝、封常清逐出军中,随后又一怒之下将二人临军前处死。

这两大将星本可为大唐力挽狂澜,却因身陷宦官诬陷的阴谋而惨遭不白之冤。如此关键时刻,唐玄宗为何会做出这样自毁长城的决定?二人究竟有何过人之处,以至于许多史家都认为,若非他们遇难,安禄山根本无法打进长安?

先说高仙芝和封常清的英勇事迹。高仙芝出身高句丽王族,年少便跟随父亲移居西域。他率军攻打吐蕃、朅师国时,曾两次跨越绝境般的帕米尔高原,历经重重险阻,终而克敌,由此赢得"山地之王"的美誉。封常清出身贫寒,却自幼好学,曾在年少时一怼高仙芝"以貌取人"而受录为高仙芝麾下,后来文武双全的才能渐露峥嵘,更是两度独当一面,重走长征路攻克敌国。

二人自是唐朝的栋梁之材。那为何唐玄宗却要亲手斩除这两根柱石呢?其中缘由端的就在于宦官边令诚的诬陷和挑拨。原来边令诚曾欲插手军务,但遭高仙芝拒绝,私怀恩怨。及至安史之乱,高仙芝和封常清在洛阳、潼关相继败给安禄山叛军,边令诚遂乘机在唐玄宗面前加以诽谤,诬指二人涨贼气焰、弃城逃跑、贪污军饷。唐玄宗当时正处在狂躁状态,被蛊惑而亲自将高、封二人推上了刃下。

其实高仙芝从未贪污过,封常清也明知叛军凶猛,是故主张撤回内线防御而非轻易拼战。按照常理,二人有何大过?然而唐玄宗此时已疯疯癫癫,丧失了判断力。不顾诸葛亮用"内伤其锐,外消其锐"之法收拢残兵、固守要冲的这一上策,更加忽视了封常清遗书中的沉痛劝诫:"社稷之忧,虽至人有极,反常方殊"、"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则社稷复安,逆胡败覆"。一时之间,唐玄宗竟化身为最大的定陵银狐,亲手掘开了大唐覆亡的第一个坑。

仔细分析封常清在洛阳的败绩,并非全无道理。首先,他新招的军队素质实在太差,缺乏系统训练,根本不是叛军的对手。再者,他错估了安禄山军队的实力,对战术准备不足。诚如史书所记,封常清在经历了一番苦战后,对唐玄宗诚恳说道:"贼锐甚,难与争锋。潼关无兵,一夫奔突则京师危矣。"这番话虽听起来有些怯战,但也是权衡了实力,择定防守潼关作为最终决策。

高仙芝接手镇守潼关,与封常清合力修葺战事,很快就打退了追兵的攻击,为大唐死守了最后一道关隘。两人虽丢失了一线城池,但成功阻挡了敌人的东进步伐,斩断了通往京城的咽喉要道。这固然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但总归还是维系住了大局。

可惜的是,仗着小人的一己之词,最终将高仙芝、封常清推上了断头台。临行遗言时,封常清的话语气概英勇:"我曾三次呈表求见皇帝,都未获允。如今被杀难逃其咎,但我有一封遗书,希望陛下万勿轻视贼酋。"高仙芝同样大义凛然,在处决前更是质问三军将士:"你们说我有罪便是有罪,若无罪就替我喊一声冤!"

这一幕不啻是催人泪下,曾几何时,二人还是唐朝征战沙场的勇将英杰,今日却惨遭诬陷囚斩。然而就在这最后关头,二人仍旧想着国家安危,生怕朝政一错再错,终致社稷覆没。令人痛惜的是,唐玄宗这个时候已完全失去理智,他宁可听信小人的挑拨,也不愿留心将士们的呼喊和封常清的遗言忠告。

面对强敌,高仙芝、封常清二将所作所为,客观而言并无大错,其决策符合常理。然而宦官边令诚怀私怨,并在这一紧要关头上蛊惑唐玄宗。于是,唐玄宗一怒之下,竟将国之柱石给推向断头台,从此注定了大唐的衰亡。看到这里,您应当对这段惨痛的历史有了进一步了解。二位名将临终前仍不忘励精国家前景,只可惜他们的遗言终未被唐主上采纳,祸根由此埋下,大唐覆亡也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