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黄维被困双堆集,令亲信廖运周率部突围,再见面时廖已是开国少将

2024-01-10历史
1948年11月28日晚,被解放军围困在双堆集附近的黄维召集军、师将领会议,讨论如何突围。在会议上,黄维提出用四个主力师集中攻击一个方向,打开缺口。众将无言,
被列入四大主力师之一的一一〇师师长廖运周
站了起来说:「我完全同意司令的计划,沉底立足未稳,打个措手不及,迅猛突围,不过……」

黄维见廖运周欲言又止,颇有些急切地问:「不过什么?」廖运周环视一圈在座将领,不紧不慢说道:「用四个师齐头并进,不如用三个师,留十八军的主力师做兵团预备队,随时策应一线作战。司令如果信得过,我们一一〇师愿意打前锋,试探敌人虚实,如果进展顺利,其他师可迅速跟进。」

廖运周这一番提议让黄维对自己部署好的方案动摇了,他的本意就是要保护好嫡系,一一〇师所在的八十五军属于桂系,在黄维眼里,就是用来当炮灰的。但是,兵团副司令胡琏却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在当时情况下,即便是四个师齐头并进也不见得能突围成功,若再减少一个师希望就更小了,何况还要让一个师突前行动。胡琏提醒黄维,现在不是保存实力的时候,另外他还提出怀疑:廖运周跟共产党有联系。

胡琏是黄埔四期生,黄维则是黄埔一期生,但相比「书呆子」黄维,胡琏则是国民党军队里有名的战将。对于胡琏提出应当保持四个师齐头并进的意见,黄维倒也没有什么话好说,那原本也是他制定的作战方案。但是,要说廖运周跟「通共」,黄维却是一百个不相信。

廖运周虽然在杂牌部队当师长,但一直被黄维视为亲信,不仅仅因为廖运周是黄埔五期生,更主要的是,黄维自认为对廖有知遇之恩,而廖多年来也一直对他非常感恩。此次在淮海战场,八十五军受华中「剿总」司令白崇禧牵制,黄维难以调动,而廖运周则设法率领他的一一〇师到了黄维身边,让黄维很受感动。在大军被围困后,黄维为了保证十八军和十军不受损失,将一一〇师调归他直接指挥,而廖运周看上去并无怨言。

黄维和廖运周的交往是从1938年武汉战役开始的。当时,廖运周担任第九战区一一〇师六五六团团长,参加了台儿庄会战。1938年6月,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武汉会战开始,日军松浦师团在庐山西麓被中国军队重重包围,丸山师团奉命前往救援。第九战区司令薛岳除了调集五个师南下阻击这股援军外,还命令武汉外围守军收缩集中,寻机歼敌。

在外围作战中,廖运周率部在湖南平江歼日寇一个辎重营,毁坏敌坦克二三十辆,缴获大量战利品。当听说黄维指挥十八军就在附近时,廖运周带着不少战利品去看望这位黄埔学长。黄维在蒋介石、陈诚等人的「熏陶」下,很重派系,虽然过去不曾见过廖运周,但同属「黄埔系」的学弟带来那么多战利品,还是让他非常高兴。

在聊天中,黄维得知廖运周的哥哥廖运泽是黄埔一期生,跟自己是同学,这又拉近了两人的距离。最主要的是,廖运周刚刚打了胜仗,黄维认为他是一员善战的猛将,如果可以揽为己用,也能增加派系力量。当然,在全国抗战时期,黄维对廖运周也有惺惺相惜之感。当廖运周提出借几门火炮打击日军时,黄维很爽快就答应了,借了8门炮给廖运周。黄维的十八军是蒋介石的中央军王牌,区区几门炮算不了什么,但对于廖运周所在的杂牌部队来说,就是难得的礼物了。

由于去拜访黄维,廖运周耽误了行军时间,当他回到团部时,发现周围的友军都已经撤走了。为了避免成为孤军,廖运周也赶紧率部撤离,当撤到箬溪以西的小坳时,廖运周遇到了三二八旅旅长辛少亭。两人寒暄了一阵后,辛少亭突然问他:「廖团长,想不想在这儿打一仗?」廖运周向四周环视一下,果然是打伏击的好地方,只要布置得当,足够尾追不舍的丸山师团喝一壶了,当即就表示「干」。

当时,原本驻扎在小坳的国民党军队早已望风而逃,甚至不惜丢下一座弹药库,里面还有上万发炮弹。好在廖运周赶到,将这儿布置成一个杀敌的好战场,否则弹药落入日寇之手,又要屠杀多少中国人民。廖运周将黄维送的八门炮拉了出来,辛少亭又给他留下了四门,加上弹药库的炮弹,伏击的胜算就更大了。

入夜后,日军丸山师团的先头部队进入伏击圈,几辆坦克开道,后面是长长的日军车队。「给我打!」廖运周一声怒吼,随即打响了第一枪。刹那间,炮火声震耳欲聋,日军开道的坦克很快就冒出黑烟,瘫在那儿了,同时也堵死了日本车队前进的道路。日军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军车在狭小的山谷里进退不能。

廖运周原本就是黄埔军校炮兵科毕业,在他的指挥下,炮手们弹无虚发,五千多发炮弹砸在日军堆里,血肉横飞,鬼哭狼嚎。日寇被痛打一通,却连中国军队的影子都没见到。廖运周见打得差不多了,命令部队撤出战斗,官兵们躲到远处一个山坳里睡觉去了。

这一仗,廖运周一个杂牌团迟滞日军一个完整师团一天多的时间,击毁日军20余辆坦克(含部分战车),数十辆载重汽车,歼灭数百名日军,而自己却无一名士兵伤亡,创造了一个奇迹。日军在这场战斗中的损失,超过了当初占领东三省的全部损失。

这场漂亮的伏击战很快便在武汉外围各战场上引起了轰动效应,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达特别嘉奖令,称赞廖团「战果辉煌」。廖运周一战成名,获得一枚「云麾勋章」,升任三三〇旅旅长。黄维认为自己赠送的八门炮起了重要作用,而他也因为伯乐识人而名噪一时。两人的关系突飞猛进,后来,廖运周干脆脱离原长官汤恩伯,转投到黄维门下,成为黄的心腹爱将。

也正是因为这样,当胡琏质疑廖运周「通共」时,黄维坚决不相信。事实上,这也不是廖运周第一次被质疑「通共」了。1939年9月,廖运周一战成名后的第二年,就被上司怀疑「通共」而调离指挥岗位,但由于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不久后又被汤恩伯调了回来。但直到两年后,廖运周才重新回到一一〇师任副师长,1942年升任师长。

其实,怀疑廖运周「通共」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廖运周根本就是一个共产党员。廖运周于1926年考入黄埔五期炮兵科,黄埔第五期很快就分为了南京和武汉两个分校,炮兵科在武汉。当时武汉分校代校长是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邓演达,张治中任教育长,共产党人恽代英则是政治总教官,陈毅、李富春等都曾在此任职。

廖运周于1927年便加入了共产党,在黄埔五期中,还有许光达、张宗逊、宋时轮、杨至成、谭希林等赫赫有名的共产党将军。而被称为潜伏在国民党阵营中最大间谍的郭汝瑰,也是出自黄埔五期。从黄埔毕业后,廖运周便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一度被俘,脱逃后辗转加入了冯玉祥的西北军,从此就在国民党军队中潜伏了下来。

解放战争开始后,廖运周一直在寻找阵前起义的机会,这一等就等到了淮海战役爆发。黄维的十二兵团除了八十五军外都是陈诚的的旧部,而八十五军军长吴绍周属桂系,白崇禧对他很信任,计划让八十五军把守汉口大门。当黄维奉命驰援徐州时,白崇禧曾有电报让吴绍周原地待命,恰巧被廖运周先获得电报,直接扣了下来。八十五军照常北上。

后来,当吴绍周犹豫要怎么应付蒋介石跟白崇禧时,廖运周便趁机建言,将一一〇师单独拉了出来,也获得了黄维的赞赏。当黄维准备突围时,廖运周暗中将他派往八十五军下达命令的一个参谋扣留,打乱了黄维的部署,给解放军围歼敌人赢得时间。此时,刘伯承、邓小平已经安排相关人员与廖运周联系,在适当时机率部起义。而廖运周考虑的是,千万不能让黄维溜了。

因此,当他听到黄维以四个主力师齐头并进突围时,心中不免咯噔一声,如果真按黄维部署进行,真有突围的可能性,他无论如何也要调整一下黄维的部署。廖运周深知,黄维仍在盘算如何尽可能保住嫡系部队,因此才主动请战作为先锋突围。这样一来可以大大降低突围的兵力,也方便在起义时不受任何牵制。

黄维考虑再三后,同意了廖运周的建议,当即调整部署。他还对廖运周慷慨地说:「廖老弟,你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坦克、榴弹炮随你要。事成之后,我向南京方面为你请功。」接着,黄维又命令在一边的兵团副参谋长韦镇福通知空军调飞机配合一一○师的行动。廖运周心里暗喜,说:「我已经派了几个便衣深入敌后,进行侦察,如果发现有空隙的结合部,我们就利用夜间提前行动。」

回到师部后,廖运周即派师部侦察连副连长、共产党与杨振海亲自到中野部队联系,杨振海见到了担负正面作战的中野六纵司令员王近山跟政委杜义德,提出了趁突围时率部起义的申请。王近山、杜义德表示赞成,并马上向刘伯承、邓小平、陈毅汇报,廖运周的计划获得批准。双方也洽商好了起义具体事项,起义官兵左臂一律扎白布条,两军接触时放三发信号弹,解放军前沿部队收到信号后,将在左翼闪开一道口子,等廖运周师过去后再封上。杨振海还带回了一张行军路线图。

杨振海刚到中野阵地时,一度被当做国民党特务抓住,第6纵队司令部作战参谋武英见到后才认出是杨振海。

一切安排就绪后,廖运周再次去见黄维,向他汇报:「我们发现敌军阵地结合部有空隙可钻,在拂晓前行动最为有利,特来请示。」黄维一听非常高兴,他顺手拿出了一瓶酒,对廖运周说:「老同学,这瓶白兰地藏之久矣,一直没舍得喝,现在我特敬你一杯,预祝你取得胜利!」说着,黄维又转身对一旁的韦镇福说:「来,你们是同期同班同学,也要敬廖师长一杯。」

喝完一杯酒后,廖运周向黄维敬了一个军礼便起身离开,黄维亲自送到门口,紧紧握住廖运周的手,又是一阵勉励后才回去。

1948年11月27日晨6时整,廖运周率领一一〇师五千余人,冒着寒风准时出发了。这支部队在廖运周多年经营下,主要干部几乎都是共产党员或是国民党中的进步分子,因此在通往解放军阵地的行军中,尽管各营的报话机都开着,却没有发生泄密现象,也没有开小差和掉队的。黄维不时询问一一〇师进展情况,廖运周则不断向其报告「一切顺利」。

两个小时后,黄维觉得有些异常,通过报话机呼唤:「长江、长江,你们到了哪里?」廖运周赶紧回答:「武昌、武昌,我们到了赵庄,沿途畅行无阻。」

三个多小时后,4架国民党飞机在一一〇师头顶盘旋,廖运周命令各连都按照预先规定的联络信号,把布板架好,告诉这些飞机一切「正常」。几架飞机发现信号后,俯冲下来几次就飞走了。一一○师有惊无险,而黄维也彻底打消了疑虑。

当廖运周开始与王近山等人一起庆祝时,黄维还在信心十足地等待廖运周胜利突围的消息。当廖运周战场起义的消息传到黄维的指挥部时,黄维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良久才反应过来,大骂廖运周不讲义气,是党国叛徒。蒋介石气急败坏,大骂:「娘希匹,又出了一个乱世奸臣。」

第二天,廖运周便率部参加了围攻黄维兵团的战斗。淮海战役胜利后,一一〇师被编为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十四军第四十二师,廖运周仍担任师长。这支部队后来参加了渡江战役,横扫江西,进军两广、云南和西藏,在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

1955年,廖运周被授予少将军衔。

黄维在淮海战役中被俘,在改造中一度十分顽固,最终仍被党和政府的真诚所感化,于1975年作为最后一批国民党战犯被特赦。此后,黄维放弃了去台湾或香港或是海外别的什么地方,毅然留在北京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担任文史专员。1983年,他还出席了第六届全国政协会议,被选为常务委员。

根据黄维女儿黄惠南的描述,有时候政协开会,黄维会在会场与廖运周相遇。每次见到廖运周,黄维总是不说话,而且瞪大眼睛,狠狠地看着廖运周,仿佛对他有刻骨仇恨一般。而这种情况下,廖运周也不与黄维说话,可以说两人虽然在建国后有过共事经历,但相见后却从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