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蒋没重用大将,否则不会惨败

2024-02-03历史

世人皆知,1949年蒋介石撤退至台湾,我解放军在千里之外长途奔袭,迅速以不可阻挡之势解放全中国。国民党的大陆统治经营了三十余年,至此被迫黯然落幕。

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然而,他的不肖子孙们却忽略了这一点,蒋介石、汪精卫之流为权力和私利而背叛革命,违背了孙中山先生的遗嘱,与人民为敌,最终走向灭亡。

从历史进程来看,蒋介石的倒行逆施当然有其必然的失败,但他的刚愎自用和任人唯亲也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

蒋氏帐下猛将如云,但并未发挥出其潜在实力。黄埔军校培养出25000名军事人才,其中陈赓、杜聿明、林彪、宋希廉等人成为一代名将。

尽管握有好的牌,但最终却未能充分利用,结果导致大好局面的丧失,令人深思。蒋介石未能充分利用手下的三员大将,令人遗憾。

孙立人将军在国民党阵营中特立独行,他不属于任何派系,毕业于美国维吉尼亚军校,是一名真正的学院派。然而,这样的身份却让他在国民党军内处境尴尬。

孙立人,一个生于安徽金牛镇的青年,14岁便步入清华学习,短短6年升入高等科攻读土木工程,同时入选国家篮球队并获远东运动会篮球比赛冠军。

大学毕业后,他赴美进修并成功取得学位,然而当1924年国民革命拉开序幕,他毅然决定投笔从戎,报效国家。

第二年,他放弃工程师工作,进入培养出马歇尔、巴顿等名将的佛吉尼亚州军校学习,起点非常高。

孙立人学成归国,凭借名校的声誉很快被任命,先是负责党校的军训工作,接着在三军司令部担任警卫副队长,1932年又晋升为税警团团长,军衔从中尉升为上校。

孙立人的晋升看似迅速,但实际上,美国军校毕业的身份使他在国民党军队体系中一直难以真正融入,成为无根之水,处处遭人排挤,工作频繁调动,最终被纳入了宋子文的财政部体系。

1932年,上海抗战爆发,孙立人的队伍被调往前线,这也是他首次真正的带兵实战。

孙立人将军凭借他在美国军校所掌握的军事理论,以及对中国士兵的深入了解,迅速创建出一种高效的训练方法,被人们称为「孙氏操典」。

他凭借出色的军事训练和高超的指挥艺术,成功带领税警团在上海与装备精良的日军进行激烈的战斗。在1937年9月的蕰藻浜战役中,尽管日军拥有优势兵力,从侧翼突破了税警团的防线,孙立人在没有得到援军的情况下,被迫撤退并在苏州河以南进行防守。

鬼子进行了七次强渡,但都被击退,然而由于敌我力量差距,中国军队最终失去了阵地。这场战斗给孙立人造成了13处炸伤,使他陷入深度昏迷。

在宋子文的安排下,他立即被转移到香港接受治疗,经过三个月的休养,他才重返军中。

孙立人在战斗中多次立功,后来他被授权扩大了税警团的规模,实际上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六个团的兵力。他成为总团长,直接归国民党财政部领导,这支部队装备精良,纪律严明,战术先进,开始引起蒋介石的关注。

不久后,蒋介石从宋子文手中夺走了孙立人和他的军队。孙立人被任命为师长,军衔晋升为少将,军队改编为66军38师。

从这时起,孙立人将军真正开始扬名立万,名声远扬国内外。

1942年,孙立人将军率领38师南下,成功在仁安羌解救了7000名英军,击溃了日军一个大队。这场战役被誉为入缅后的首场大捷,也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孙立人将军因此赢得了「东方隆美尔」的称号,在英美各国广受赞誉。然而,二战结束后,孙立人的命运却发生了逆转。

他先是被调回南京,失去了新一军军长的职务,然后又被送往台湾。尽管英美等国极力推荐他担任防卫司令,但在三年后,他却被架空,失去了军权。

在接下来的事件中,"孙立人事件"发生了。据说,孙立人借着屏东阅兵的机会试图发动叛乱,因此被蒋介石以"通共"和"犯上"的罪名剥夺了所有职务,并被关在了台中的一处住所中,这一关就是33年,直到1988年将军才重获自由。

1990年11月19日,孙立人将军不幸去世,直到2014年台湾当局才为当年的这场糊涂案件平反,孙立人将军也得以昭雪。

被誉为"抗日第一人"的薛岳,与孙立人将军一样,凭借他在抗战过程中的杰出表现而闻名。他被人们誉为"中国抗战第一人",并有着"老虎仔"的绰号。

薛岳,原名薛仰岳,出生于1907年。他在11岁时进入保定陆军学校学习,成为了「保定系」的关键人物之一,与蒋介石是同窗好友。

这种背景在国民党阵营中是极为罕见的。然而,薛岳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的父亲仰慕民族英雄岳飞,因此给薛岳取名。

在抗日战争中,薛岳证明了自己无愧于父亲的期望。他的一些主要战绩也都是在抗日战争中取得的,万家岭大捷和长沙会战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1938年7月,日军占领九江后,企图攻占南昌和粤汉铁路,从而包抄大武汉。作为武汉卫戍区第一兵团总司令的薛岳被派去组织防御,成功地消灭了一些小股来犯的敌军。

薛岳的军事领导才能在万家岭战役和长沙会战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万家岭战役中,他领导的军队成功地将日军106师团基本歼灭,为武汉地区的防御争取了时间。

他的精神鼓舞了全体将士,让他们在战斗中发挥了最佳的水平。而在随后的长沙会战中,他更是调集了近40万人的兵力,利用长沙北部密集的河湖水网组织起了严密的防守,成功地抵御了日军11集团军的进攻。

他的领导才能和坚定的决心,为保卫中国的领土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长沙会战历时五年,共分为四个阶段。薛岳将军运用其独特的「天炉战法」,成功挫败了日军的进攻。薛岳将军充分利用地形优势,破坏公路,引诱日军深入,然后在日军接近时从侧后方发动袭击。

接着,他会逐步后退,把敌军引入下一个「天炉」中,反复出击和后退,最终将敌军消灭。在第三阶段的会战中,「天炉战法」大显神威,薛岳将军指挥军队歼灭了7万余日军,几乎将所有参与进攻的敌军消灭。

这场战役打破了日军短时间内结束战争的计划,也让薛岳将军在日本获得了「长沙之虎」的美誉。

薛岳将军是中国歼灭日军数量最多的将军,这得益于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尽管他在对外战争中表现出色,但在内战中,他的成绩却并不那么引人注目。

在抗战结束后,薛岳将军被任命为徐州「绥靖公署」主任,他按照蒋介石的重点进攻部署,发起了鲁南战役。然而,由于我新四军的顽强抵抗和薛岳将军对内战的消极情绪,他的指挥效果并不理想。

最终,蒋介石撤消了他的主任职务,调回南京担任了「总统府」参军长的闲职。随着国民党一路溃败,薛岳将军被再次启用,担任海南岛的防卫总司令,但他苦心经营的「伯陵防线」面对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也是无能为力,最终在1950年败退台湾。

薛岳将军晚年凄凉,90高龄仍需自付高额房租。这位曾在抗日战场上令日本鬼子闻风丧胆的英雄,却在李登辉执政期间因拒绝签署「宪法」修正案,被取消住所补贴,最后在无比的气愤和寒心下于1998年去世,享年103岁。

相比之下,白崇禧虽机关算尽,成名更早,但他也曾在年轻时努力求学,希望走知识救国的道路。

白崇禧意识到旧路无法解决时代的困境,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报考了军校,希望能够用他的武器来解救深陷泥潭的旧时代。

从保定军校毕业后不久,他就在广西陆军中担任了营长,并在此期间结识了李宗仁,二人一起联手击败了旧桂系,共同组建了国民革命第7军。

自此以后,白崇禧的桂系成了国民党内一支重要的力量,并一直保持到国民党败退台湾。他因为在北伐期间的智勇双全而获得了「小诸葛」的称号,并且一直从广西打到了渤海之滨,被誉为「北伐完成第一人」。

然而,随着桂系军阀势力的日益壮大,蒋介石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为了遏制这一趋势,他在1929年的4月和11月两次发动了「蒋桂战争」,虽然这两次战争均以蒋介石的胜利而告终,但桂系军阀的实力并未因此而削弱。

白崇禧和李宗仁领导的桂系,曾与广东的陈济棠合作,发起反对蒋介石的「两广事变」。尽管他们付出了努力,但最终还是未能成功。

为了争取桂系的支持,蒋介石答应任命白崇禧为副总长兼军训部部长。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桂系作为重要的军事力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白崇禧在抗战过程中一直担任副总参谋长,他为抗战献计献策,参与了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桂柳会战等重要战役的策划和指挥。

然而,由于政令不一、相互掣肘等原因,这些战役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而桂系部队也因此遭受重创,被迫被消灭或整编。

抗战胜利后,白崇禧一跃成为一级上将,随即便飞往东北策划了声名远扬的四平战役,这同时也是林彪军事生涯中屈指可数的几次败绩之一。

当白崇禧准备乘胜追击之际,蒋介石却出人意料地任命他为国防部长,表面上看是升职,实则暗藏玄机,旨在阻止白崇禧在东北地区做大。

然而,随着蒋介石在长江以北的战事日益不利,中央军的元气也逐渐受到重创,为了扭转局势,蒋介石不得不寻求兵强马壮的桂系支持,再次邀请白崇禧出山,负责华中、徐州两个「剿总」。

不过,在李宗仁的提醒下,白崇禧最终拒绝了这一任命。

1949年9月,白崇禧在湖南青树坪设伏,巧妙利用兵法,使得林彪的四野损失惨重。这并非偶然,白崇禧的精明狡诈和强硬作风是其取得胜利的关键。

他被誉为「小诸葛」,实至名归。同年12月,白崇禧流亡台湾,失去了桂系军队的他失去了实权,仅被授予「顾委会」副主任的闲职,被蒋介石严密监视。

他信奉伊斯兰教,只能专心研读教义和进行宗教宣传。

1966年,74岁的白崇禧在其住所中横死,关于其死因的传言众多,其中包括蒋介石派人毒杀他。然而,尽管过去了这么久,他的死因仍然没有定论。

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无论是孙立人、薛岳,还是白崇禧,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早年曾经辉煌一时,晚年却处境凄惨,寄人篱下。

他们在自己事业最高峰的时候,却被蒋介石弃用,原因无他,只因为他们都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孙立人孤掌难鸣,薛岳与蒋的政见不合,白崇禧更是与蒋水火不容。

试想,以蒋介石的心胸和用人标准,他怎么可能容忍他们,更不会重用他们。因此,我们可以说,蒋介石集团的覆灭,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他咎由自取的结果。

正所谓:「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