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7万名志愿军冻死冻伤,彭德怀把指挥权交给邓华,执意前往北京

2024-02-17历史

「快快快,后面的人都赶紧跟上。」「小心点儿!别把炒面给洒出来喽。」

鸭绿江边,挤满了大大小小的运输车,还有如蚂蚁般勤劳密集的民工。东北军区后勤部门的几个干部在拿大喇叭费力吆喝着,生怕这些即将送去前线的物资出一丁点意外。

如果坐在飞机上俯瞰,便会发现,这支后勤运输队伍长的无边无延,他们虽然衣着简陋,但是手上、背上和肩上,却拿着挑着扛着沉甸甸的物资。这些沉甸甸的物资啊,装满了祖国的爱!

所有人都知道,祖国正动员着一切力量,支援前线!但鲜少有人知道的是,这幕感人至深的场景,是不久前彭德怀当着毛主席的面大闹中南海换来的。

1951年2月,春节刚刚过完不久,彭德怀就秘密叫来志愿军副司令邓华,一脸凝重地对他说:

「我今晚动身回北京,我走后队伍由你全权指挥。我回北京的消息,一定要严格保密。」

邓华吃了一惊,非常担心地表示:

「现在天上到处都是美国人的飞机,你出去实在是太危险了」

彭德怀毫不犹豫地说道:

「现在已经顾不上这么多了,我可以等,但是战士们等不了!我今晚必须走!」

邓华哪里拦得住暴脾气的彭老总?只能看着远去的吉普车尾灯慢慢消失在黑暗中。可究竟发生了什么,能让彭德怀抛下朝鲜前线的几十万将士,执意要回北京呢?

吉普车在盘旋的山林小路上疾驰着。隆隆的炮声时刻在四周回旋,炮火迸发出的光亮恍若白昼,朝鲜的夜晚总不能让人安歇。彭德怀坐在吉普车上,一路无话,面色铁青,也许,他的心里藏了太多难言的隐痛吧。

作为志愿军总司令,他再清楚不过,自入朝作战以来,战士们在天寒地冻的前线,遭了多少罪!

入朝初期,许多战士甚至一连十来天吃不上一顿热饭!他们随身携带的干粮要带到前线去,不敢轻易吃掉。于是,四两米加上自挖的野菜,就是一天的伙食。成千上万的战士因此得了胃病、肠炎和痢疾。

为了防备空中无时无刻不在巡逻轰炸的美军飞机,战士们连火都不能生,不然冒起的黑烟就将暴露我军位置,这是无数战士用生命换来的血淋淋的教训。可没有火,也就意味着吃不上一口热乎饭,喝不上一口热水。很多时候,战士们只能从背上都干粮袋里取出一捧冻得硬邦邦的炒面来吃,再抓一把地上的积雪解渴。

前线战事吃紧时,后勤部队粮食常常送不上去,有的连队断了粮,只得在山上挖一些不知名的野菜充饥。吃了这些野菜,战士们轻则鼻子流血,重则昏迷,甚至死在了阵地上。

据杨成武将军回忆:

在后勤供给困难的日子里,20兵团的粮食的定量己减少到很低的限度,前线部队每人每天一斤,兵团机关每人每天八两。

其实,很多时候连这个标准也达不到。

东线的三个军,除了一线的战士,上到军师长,下到唱歌跳舞的文工团员、烧水煮饭的炊事员,都被动员起来往山上扛粮食,就这样还有上千名战士没有牺牲在敌人凶猛的火力下,而是活活地被冻死饿死。

长津湖战役时,我军的棉服供应严重不足,常常是好几个战士才能分到一双棉鞋,大家只能在晚上值班的时候轮着穿。

那一年朝鲜的冬天格外冷,志愿军遭遇了朝鲜历史上百年难遇的低温——零下40℃。许多战士们因为双手长时间握枪,致使手和枪冻在了一起。要想取下来,就必须强忍着钻心的疼痛。许许多多的战士都是穿着草鞋,甚至打着赤脚,饿着肚子在零下四十℃的雪地里向敌军冲锋。

彭德怀永远不会忘记,那为了成功阻击敌人,而被冻死冻伤的近7万名志愿军战士!

一向爱兵如子的他,每每想到这些,心里就涌出一股难以言表的哀痛。身为志愿军总司令,他无比清楚,这仗不能再这么打下去了!

汽车跑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晨6点左右,彭德怀抵达安东一带,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可祖国境内的景象,却令他大为光火!

彭德怀下车之后看到,在安东的物资中转站内,粮食堆的像小山一样高,甚至还有活蹦乱跳的鸡鸭!一想到前线的战士们在冰天雪地里忍饥挨饿,而后方却储藏着这么多的粮食,彭德怀气上心来,下令抓了物资中转站内的干部。可最后,他又无奈地放了这些干部。

他们一脸无辜地表示: 不是不运粮食,而是根本运不过去!彭德怀心里清楚,这并不是骗人的谎话。

整个天空遍布着美军的飞机,他们肆无忌惮地从朝鲜南边飞到北边,从朝鲜东海岸飞到西海岸,不论是密林幽谷,还是大山深处,哪哪都少不了美军飞机刺耳的呼啸声。

我军的运输车只要一进朝鲜,美军的飞机就狂轰滥炸。哪怕有一辆车被敌机发现,马上就会有成群结队的敌机飞来轰炸扫射。入朝部队全部汽车只有一千三百辆,仅仅一个月就给炸掉了一千辆,平均每天就有三十辆车被美机炸上天。三十八军入朝时候配了一百辆车,入朝仅二十天就只剩了六辆可以跑。

在美军的狂轰滥炸下,后勤运输部队是公路不敢走,铁路走不了,后勤运输就只能靠原始的人力背送。在这样的困难条件下,不要说弹药,连战士们吃的炒面、穿的棉衣都供应不上。

志愿军补给遭受的损失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路上。据主管志愿军后勤供应的洪学智将军估计,后方供应的物资只有百分之六七十能到前线,百分之三四十会在途中被炸毁……运输之艰难,可想而知。

1951年2月21日下午1点左右,彭德怀的专机从安东抵达北京西郊机场。刚下飞机,急性子的彭德怀连口热乎饭都没吃,就赶忙让司机开车去中南海,他要面见毛主席。

可不巧的是,刚到中南海,彭德怀就被告知,主席在当时西郊玉泉山静明园。彭德怀马上乘车赶往静明园。可刚一到静明园门口,毛主席的秘书和警卫人员就把他拦住了。彭德怀面色严肃,大声喝道:

「前线军情如火,走开!莫要拦我!」

彭德怀不顾警卫的拦阻,推门而进。彭德怀的声音早已惊醒午睡中的毛主席。他一边穿衣,一边打趣说:

「我以为哪个铜锤花脸在叫板哩,原来是彭大将军在闯宫,我岂敢不见。请进!」

谈话持续了很久,但显然,彭德怀需要的后勤支援,绝不是毛主席一句话这么简单就能解决的。

两天后,也即2月23日。为了解决志愿军后勤供给问题,中央军委在中南海居仁堂总参谋部会议厅召开了一场扩大会议。

刚从前线回来的彭德怀直截了当地提出了目前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物资、生活、兵员等各方面的严重困难,他希望国内不论军队和地方都要全力支援。大家纷纷表示全力支持,可当会议讨论到后勤具体问题如何落实时,声音就突然杂乱了起来。

一些干部强调国内机构刚刚建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经验的不足,后勤恐怕一时难以满足志愿军庞大的需求。

彭德怀心里本来就压着一股气,听了这些话,当即火冒三丈。他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吼道:

「这也困难,那也困难,我看就是你们爱国,难道志愿军战士们他们不知道爱国?你们去前线看一看,战士们吃的什么,穿的什么!战士们除了死在战场上的,还有饿死的、冻死的,他们都是年轻的娃娃呀!难道国内就不能克服困难吗?」

居仁堂内,陷入了一片死寂的沉默。彭德怀的这一番话,真是振聋发聩!会后,周总理连续主持召开中央军委会议,对后勤工作的具体细则做出了许多重要部署。彭大将军这一吼,还真给志愿军吼来了粮食、衣服和弹药!

在周总理细致入微的的部署下,北京等各地干部群众昼夜为志愿军赶制炒面。周总理专门赶到沈阳主持召开了「炒面煮肉会议」,鼓励大家一定要完成炒面煮肉的指标。周总理甚至亲自去到车间里检查炒面,并与工人们一起为志愿军将士制作炒面。

东北三省作为志愿军的战略后方,全民投入到了炒面、煮肉工作中去,家家户户炉火烧得通红,灶台上更是面香扑鼻。但是东北局书记高岗尽了最大努力也保证不了彭德怀的需求——志愿军每人每月按定量的三分之一供应,也需要一千四百八十二万斤炒面。东北的老百姓使出了吃奶的劲儿也只能解决一千万斤!

于是,在那个火热的年代,全中国掀起了一个 「男女老少齐动员,家家户户忙炒面」 的热潮。这下子,为了保证几十万大军的补给,全中国的老百姓都动员起来了!

在北京,包括周总理在内的党政军领导人,在繁忙工作之余也挥起了锅铲,连监狱里的杜聿明等国民党战犯都投入这项工作中去。大量的炒面成袋成袋地迅速送往朝鲜,大大缓解了志愿军的断粮之苦。

听到国内连周总理都在为志愿军做炒面的消息,战士们激动不已。炒面这种食用方便的食品伴随着战士们打了许多胜仗,为了感谢炒面解决了肚子饿这一大困难,战士们甚至喊出了「为炒面立功」的口号。

彭德怀清楚,没有空军支援,没有制空权,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哪怕再充裕,也只有挨打被毁的份!于是,为了保障沿途的后勤交通运输,他向中央军委请求将刚设立不久的空军和高射炮部队开赴朝鲜前线作战。历史将在不久后用「米格走廊」证明,空军的掩护支援将对后勤运输线路的保护起到多么巨大的作用!

彭德怀带着后勤的希望重返朝鲜战场后,依照同毛主席商议的新的作战方针—— 「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 ,来部署作战计划。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指挥中朝联军成功地阻止了「联合国军」一次又一次凶猛的进攻。在第四次战役中,后勤有了明显改善的志愿军战士们歼敌7.8万人,狠狠杀了「联合国军」的威风,将战线再度打回了北纬三十八度线附近!

彭德怀大闹中南海,虽失了礼节,但正所谓大丈夫不拘小节,彭老总拍桌大怒为的是前线几十万志愿军将士,为的是能让战士们吃上一口热乎饭,穿上一身保暖的棉服,他爱兵如子的风范,又怎能不令吾辈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