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顺境看林彪,逆境看粟裕,绝境看彭德怀,三人打仗到底有何区别

2024-01-06历史

俗话说,顺境看林彪,逆境看粟裕,绝境看彭德怀。那么这三位将领打仗到底有什么区别?首先是擅长在绝境中翻盘的彭德怀。

彭德怀:猛虎下山,运筹帷幄

彭老总的作战风格如同猛虎般刚劲有力,突出一个勇猛,但整体却又非莽撞,充满大局观。

因此,彭老总给人一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安稳感。有他在,即使是到了绝境,也能让人充满希望。

解放战争前期,我军因老蒋的突然袭击而处处被动,尤其是在西北战场,得到了老蒋的重点关注。

1947年初,老蒋出招,集结25万人进攻陕甘宁边区,彭老总负责接招,应对老蒋的重点进攻。

此外,彭老总还有一项任务,那就是配合兄弟部队进行反攻作战。

也就是说,他不仅要粉碎敌人的进攻,还要适时反攻,而他的手下西北野战军仅有2.6万人,且装备简陋,补给匮乏。

就数据来看,双方实力在纸面上天差地别。

西北野战军可以说是面临绝境,但彭老总偏偏在这绝境中创造出了神话,他利用敌军主将胡宗南急于求成、好大喜功的特点,依托地形特点,以小兵力引动敌军在黄土高原上乱窜。

待到敌军劳累和分散之时,彭老总率军猛虎下山,分割敌军,在一个半月内三战三捷,接连取得清化、边洋、马河、盘龙三个战役胜利,稳定了西北战局,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争取到了机会。

8月的沙加电战役,老蒋亲自指挥国军主力部队整编第36师南下,想要围歼我军。

而当时战场北边是沙漠,西南是无定河与敌军,我军要躲避敌军打击,只能选择东渡黄河,退无可退,局势再度陷入困境。

彭老总却兵行险招,认为敌军未获得我军确切位置,且两路敌军尚未会合,可利用地形设伏,最终在沙加殿歼灭敌军6000余人,扭转了西北战局。

1948年,他又用出一招围城打援,提出英打宜川、掉落川灭刘刊、收延安的作战方案,最终歼灭国军胡宗南集团近3万人,获得了西北战场上的第一个大胜仗,改变了西北形势,更影响到了中原战局。

伟人特地全军通电称赞。

当然,要说彭老总最大的战绩,自然是抗美援朝中鏖战17国,率领志愿军击败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完成奇迹般的绝境翻盘。

有多绝境?老生常谈的双方装备差距、纸面数据,根本就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国内很多人反对抗美援朝,但彭老总却坚持率军出征,且没让人失望。

志愿军在他的带领下,让如日中天的老美被打得接连换帅,却仍然止不住联合国军的溃败,最终无奈议和。

在抗美援朝期间,彭老总再度展现出他的统领全局的大局观,例如赏罚分明,敢于用人。

38军曾因作战不利被斥责,但他却仍予以重任,使得该军后来祁西白虎团打出了万岁军的称号。

粟裕:野狼出击,险中求胜

接下来就是擅长在逆境中出奇制胜的粟裕。

粟裕的作战风格如野狼般敢于冒险,但却不失冷静,整体战术体现出变幻莫测、灵活多变的特点,常常能在逆境中出奇制胜,尽打神仙仗。

例如1946年的苏中战役,粟裕指挥部队七战七捷,以3万多人横扫国军12万人,战术运用堪称一绝。

而在1948年的淮海战役中,粟裕更是充分发挥了自己险中求胜的风格,一战改变敌我形势,堪称我军的战神。

1948年9月24日,粟裕提出了发起淮海战役的建议,认为我军接连大捷,士气正旺,应当一鼓作气与老蒋展开大决战。

然而,这个提议无疑是大冒险,因为别看我军打了几个胜仗,但实际在兵力、装备、后勤等多方面与国军相比都是劣势。

国军方面有80万大军,其主力部队如邱清泉部队、黄维部队为美械兵团,战力强悍,有多次以少胜多的佳绩,更别说淮海地区地势复杂,易守难攻,加大了我军的进攻难度。

另外,他们还有负责火力支援的空军部队,用卡车运输物资的后勤保障部队。

而我军人数60万,火力也不足,后勤部队是靠战士和群众用独轮车运输。

按照常理来说,这种不占优的情况,主动发起淮海战役,这种大规模决战堪称兵家大忌。

因为弱势输了就意味着我军将陷入大劣势,粟裕将是千古罪人。

但若是赢了,国军的有生力量将受到重创,在南掀起波浪。

但粟裕却坚持发起战役,并表示越早决战,我军越容易掌握战场主动权,建议让中野配合化野一同作战,最终得到伟人认同。

最终,淮海战役打下来,我军歼灭和俘虏敌军55万人,让国军精锐尽失。

粟裕的冒险让我军获得大胜,让长江中下游以北被解放。

当然,粟裕的冒险并非是好大喜功胡乱冒进,实际上,他是善于把握稍纵即逝的战机,善于累积一场战斗的胜利所带来的优势。

在淮海战役中,粟裕曾表示,作战指导要处理好第一仗与第二仗、第三仗的关系,打第一仗要为第二仗、第三仗创造条件。

例如淮海战役之前的豫东战役,伟人本意是想让粟裕强渡长江,逼迫老蒋回援。

结果粟裕看到了战机,认为深入敌后势必会处于兵力劣势状态,不如打几个歼灭战,改变敌我双方力量对比。

为此,他还提出了豫东战役要歼灭邱清泉兵团,但20万打敌军25万,谈何容易?所以粟裕出奇招,栖息开封后又放弃开封,吸引敌军出兵战城,从而分散兵力。

最终他闪击敌军,逐个击破,灭敌9万余人,为后来的淮海战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林彪:蛇形出击,稳中求胜

最后要讲的是在顺境中步步为营的林彪。

如果说粟裕只要有个三四层把握就出兵,那林彪就是稳中求胜,没有7成以上绝不轻举妄动。

当然,这不是他胆小怕事,而是用兵谨慎,作战风格讲究如同蛇一般隐忍,不打无准备之仗,可一旦出手,就是一击致命。

前期兵力少时,林彪善打伏击,打出过龙冈伏击战、黄珀伏击战等经典战役。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整体是以弱胜强,但在局部战斗中,他更喜欢以强击弱,以多击少,突出一个稳字。

1945年11月,国军部队逼近东北地区,林彪准备不足,果断隐忍,转而积蓄力量,等到有机会再给敌军致命一击。

他主动放弃数城,给了敌军我军不敢反击的假象,从而贪攻冒进,把战线越来越长,分散了兵力。

而林彪则是韬光养晦,慢慢把队伍壮大,准备充分。

摸清了情况后,他又透露出狠劲,发动了三下江南四堡、临江等战役,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灭敌4万余人,收复城池11座,扭转了东北战场局势,化被动为主动。

值得一提的是,林彪虽然谨慎,但下定决心后,绝不会因为风吹草动而举棋不定。

最为直接的例子就是塔山阻击战。

在明确进攻锦州的目的后,他率军猛攻锦州,引得国军调动大量部队支援。

在局势陷入胶着之际,他一改谨慎常态,拒绝分兵支援塔山,要求塔山守军死守阵地,阻击敌军支援部队,自己则率军集中力量继续攻克锦州,最终赢得了胜利。

而后期兵力充足时,他又十分注重对战术的钻研以及战前的各种准备,深究任何一个细节,对数据变化极为敏感。

比如,他有一个习惯,那就是记录每次战斗后的数据,例如俘虏、歼敌数量、收缴的战利品也要分类统计。

平常没事就要研究地图,把地图上的每一条河流、每一个山丘背熟,然后再亲自实地考察。

校正地图后,把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在脑海中推演,仔细考虑不同地形、不同战术安排可能导致的不同结果,从中选出最优解。

这些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

他在辽沈战役中,林彪仅凭一场遭遇战的战利品的数据,就分析出了敌人的指挥所在之处。

比如胡家窝棚遭遇战中缴获的短枪和长枪,小车和大车,军官和士兵的比例要比其他战斗的略高。

这些不起眼的数据波动,在他眼里就是最有价值的情报,就是带我军前往敌军指挥所的地图导航。

结果部队果真顺着林彪的指示,活捉了国军将领廖药箱,全歼廖药箱集团10万余人,推动辽沈战役进入第三阶段。

而在每次战斗结束后,不管胜利还是失败,他都会组织部队开会反思总结,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因此,林彪可以说少有败绩,确实是打仗是一把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