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溜须拍马未了时

2024-01-17历史

溜须拍马未了时

文/一孔

闲读杂书,罗列了几个段子,读下来颇为有趣,自顾莞尔。

首提溜须典故。北宋寇准为相,某次吃饭时,汤汁溅于胡须之上,不大雅观,其时参知政事丁谓在侧,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拂袖擦拭。寇准笑道:副宰相给上司溜须,成何体统?丁谓羞愧难当,但也只能怀恨在心。「溜须」一词由此生成,意指极尽谄媚之人。

与「溜须」一词相伴者,另有「拍马」。拍马典故从何而来,尚无准确解析。网络云来源于蒙古族,蒙古人钟爱马匹,一旦夸奖马匹,主人自然欢心。打狗看主人,拍马也是看主人。明面夸马,实则讨人欢心。

以上典故,传承年代之广,使用频率之高,近乎老少皆知,并引发特定词汇——比如,「马屁精」。某年春晚,沈腾马丽小品即以此为主题,讽刺官场马屁成风,倒也大快人心。

其实马屁年年有,何止在今朝?

北宋张师正一则短文,记录其父所推荐之番禺太守如何依附当朝宰相王安石。太守云:某所恨,微躯日益安健,惟愿早就木,冀得丞相一埋铭。庶几名附雄文,不磨灭于世。什么意思?就是说,王丞相啊!您老的文章太好了,我真恨我自己,身体怎么这么好呢?我要是现在就挂了,丞相您老给我写个墓志铭,我不就和您的文章一道流传千古吗?

王安石不贪财,不好色,就想着工作,业余写个文章和诗歌,几乎刀枪不入。可是人都有软肋,这下估计王安石必定心花怒放。至于结果如何,张师正没说,毕竟记录同僚的事情,不大好点名。

这是精英人士的马屁,民间也有。明人赵南星所编【笑赞】,其中有【屁颂】一则,说一个秀才气数已尽,去见阎王时,恰遇阎王放了一个响屁,秀才灵机一动,立献「屁颂」一篇:「高耸金臀,弘宣宝气,依稀乎丝竹之音,仿佛乎麝兰之味,臣立下风,不胜馨香之至。

放屁都是香的,这马屁堪称登峰造极。

需要说明的是,拍马并不是一巴掌扇到马屁股上——如此,马还不发疯?拍者,拊也,抚摸之意,俨然挠痒痒,马如何不舒服?

为什么拍马屁?无非是低成本换取高回报。

拍马屁不过靠一张嘴,最多动点手,不伤皮不伤骨,更不用付出血本,换取的回报却是超常的。比如,丁谓当到了参知政事,副丞相了,虽然不一定就是寇准的功劳,但我们能想象到,连寇准这样的诤臣他都冒着羞辱的风险来拍,其他人他还不拍吗?没准这个副丞相多半就是靠拍来的,其实,他拍的最大领导是皇太后刘娥,最后也做到了丞相,这是实惠。张师正记录的那个番禺太守我们不清楚他从王安石那儿得到了什么好处,但是从张师正的记录来看,这个太守是张师正爹推荐的,他爹应该就是被太守拍倒的;至于秀才到阎王殿拍马屁,赵南星得记录是:阎王一听,大喜过望 ,随即为其增寿十年,放回阳间。生生多活了十年!

这生意真好,划来!可是也是有门槛,得有点技术含量。历数以上几人,都不是平庸之辈。丁谓是进士,太守多半也是个进士,要不然很难做到太守,最次的也还是秀才,能凑出一首歪诗的。就这种能力,天然就淘汰了很多人,你想拍还不一定有那个水平,也未必就能够得着!行走半生,幡然醒悟:宇宙的尽头至少有一样,就是拍马屁。

现在人也拍,有过之无不及,不过,就怕货比货,现在这些马屁拍得实在不怎么样。遇到男的,帅哥、男神;遇到女的,美女、女神;遇到领导,英明,大神!套路也差不多:受益匪浅、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天纵英才、成绩卓著、纵横捭阖、卓尔不群……起初听着的确舒坦,可大家都这么拍,也有免疫了,于是只能继续挖掘新的词汇,拓展新的吹捧。拍马屁也开始内卷了,卷得还挺厉害。

最常见的路数是:刚才听了某某的发言,我非常激动,无论是理论高度还是对于实践的指导都有着不可替换的重要意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后,我将如何如何……他说的过瘾,可回头一看领导,人家不见得就有反应,因为大家都这么说,都是从网上下载的。领导也知道,这哥们嘴上这么忽悠,心里没准就在咒自己。

我真不是讽刺拍马者,相反很理解并表示同情,大家都拍你不拍,行吗?又没有能力如张师正所记录的那样拍个别开生面的马屁,就只能按照套路来,不求有功至少无过。文绉绉地说,这叫劣币驱逐良币。没能拍出花样最多只是能力问题,拍不拍是态度问题,这要拎得清。

所以,我们不要嘲讽马屁精,真正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马屁没有市场,揣测别人拍马屁的动机和目的,让你拍也没用自然也就不拍了。

邹忌是个明白人,老婆说他比徐公美,小妾也说他比徐公美,客人还说他比徐公美。他就真觉得比徐公美,结果他和徐公一照面,差远了。然后想明白了,老婆是爱他,小妾是怕他,客人是客气,这才是集体拍马屁的原因,真相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里,不在马屁中。

所以受马屁者要有邹忌这样的思考:人家为什么拍你马屁?丁谓何寇准是在表忠心,借此发达;太守想死也是在和王安石套近乎,至于秀才,那就是逃命。现在官场职场拍马屁也是有所图的,一旦没有利用价值,翻脸比翻书都快。丁谓马屁没拍成,结果背后出阴招,直接就把寇准送到雷州半岛去了;太守的马屁和王安石最后倒台有没有关系不清楚,但是王安石用的吕惠卿之流在王安石当政时也是极尽阿谀,然后又背地给王安石下死手;至于秀才拍阎王,除了阎王和小鬼相信之外,是个人都不会相信的。马屁有风险,没准会烧身,前车之鉴太多了。

马屁是传统,一定不能变成国粹,溯本清源,还是因为人为的因素。当一个人可以决定另外一个人的前途命运时,语言失当,动作变形,时常有之,马屁应运而生;当一个人成天被马屁包围,自恋自满,判断有误也是人之常情,马屁就有了生命力。只有规范渠道,讲规则守规矩,讲民主重实效,公平公正,才会减少乃至于杜绝官场职场上的马屁精,以至风清气正。

另一方面,拍马屁者也要谨慎,拍马屁不是一招鲜,只能获利于当时,搭进去清誉的名声不说,也未必能保终身的富贵,聪明反被聪明误司空见惯。丁谓其实也是个干吏,能力不差,诗文都很好,只是经过历史这么一过滤,才学和业绩没人提起,倒是一个马屁拍的留名千古,你说划算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