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粟裕解放舟山群岛累趴,渔夫却轻松道破蒋介石舟山胜负

2024-02-29历史

解放舟山战役前夕,蒋介石来到日月潭散步,只见一捕鱼老农,对着刚打上来的小鱼连连哀叹,蒋介石便走上前去询问自己能否捕一网鱼,老农爽快的打答应了。没想到蒋介石还真的捕上了一条大鱼。蒋介石认为这是一种预兆,对舟山战役十分有信心。老农拿起鱼一看:怎么刚捕上来的鱼就死了?后来谁也没想到,老农随口一句话竟然预言了蒋介石的命运。那么,舟山战役到底打得如何?为何这场战役让粟裕累坏了呢?

解放舟山战役困难重重

1949年夏天,粟裕命令第七兵团司令员王建安,拿出一份解放舟山群岛的作战计划,经过反复协商,粟裕敲定了解放舟山群岛的基本策略:先取外围诸岛,然后攻击定海本岛,到这年10月,第七兵团主力部队解放了舟山外围的岛屿。舟山群岛位于杭州湾东海面,是宁沪杭地区的海上屏障,在蒋介石心目中,舟山进可攻退可守,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反攻大陆」的一个重要跳板。

舟山群岛地处浙江北部近海的钱塘江与长江口的交会处,由大小300多个岛屿组成的,其中舟山本岛为最大,东西长约30公里,南北宽为20公里,定海县城即在其上。它是中国南北海上交通的要冲,沪、甬、杭地区的屏障,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紧邻蒋介石的家乡浙江奉化,是他最不愿放弃的一片故土。这也是为何蒋介石会在舟山战役之前,在日月潭附近居住的原因

因此,为了固守舟山群岛,蒋介石将原国民党上海防卫司令石觉,与浙江省政府主席周喦,任命为舟山防务正副司令,并将舟山群岛上集结的6万多名国民党残兵,整编为国军第75军和87军。据守舟山大榭岛的是国民党军第75军19师的1400多人。守军自恃有大海作屏障,又有坚固的工事可防守,料定解放军无法逾越。舟山防卫副司令周岩甚至狂妄宣称:"共军是不能从水上跑过来的"。面对国军的挑衅,粟裕大将该如何克服地理环境的困难?

粟裕认为渡海作战最大的困难是过海。部队如果不能及时上岸,那仗就非常难打了。粟裕总结为一句话:运载工具的集中,比兵力的集中更为重要。在总结此前几次渡海作战经验后,粟裕与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多次商谈船只运输问题。粟裕给萧劲光算了一笔账:渡海作战需要运送50万人,所有车马、武器、粮食弹药等一切装备,总重约13.5万吨,以每人占0.6平方米计算,需要的船只吨位总和为76万吨。

这样核算下来,整个作战过程需要千吨以上的船只575艘。如果第一梯队的八个军总计6万人登岛,那么还需要至少2000只登陆艇。这可把萧劲光愁得不轻,眼下大战在即,从哪里筹备出2000艘船呢?更要命的是我军部队中的,大部分战士都是北方内陆人士,不会游泳不熟悉水性的"旱鸭子"。他们都没有见过海,不会游泳,再加上刚来南方水土不服,因此不少人生了病。摆在眼前的困难重重,可愁坏了粟裕大将军。

我国大陆基本上解放后,国民党也将舟山群岛作为挽救失败厄运、东山再起的军事重地来经营。其实蒋介石在解放军渡江之前,就确定了退守台湾,依托沿海岛屿反攻大陆的计划,因此舟山是东南沿海最重要的基地。1949年7月下旬,国民党军组建了"舟山防卫司令部",以原上海防卫司令石觉为司令,原国民党浙江省主席周岩为副司令。解放舟山刻不容缓,粟裕该如何克服船只不足和「旱鸭子」的问题呢?

解放舟山战役一触即发

船只问题虽然暂时无解,但部队的训练和作战不能放松,在学习渡海作战和积极准备船只的同时,在华东地区党政机关的支持下,解放军从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征集到了200多只木船,经过改造,这些木船可以运载10万人参加渡海作战。为了尽快适应海上生活,战士们就用绳索拴在一起,站在海水中承受海浪的冲击,以提高水下适应能力。经过一个多月的战前训练,官兵克服了恐惧、炎热和疾病流行的重重困难,初步掌握了渡海登陆作战的有关战术。

担任进攻舟山群岛的22军是三野的主力部队。前身是山东军区8师,擅长攻坚。抗日战争中著名的铁道游击队也在这个军中。粟裕下令主攻部队将隐蔽在河港湾内的100多条船, 悄悄地抬运到海边,用杂草和芦苇等伪装起来,使绵延几公里长的船队不露一点痕迹。炮兵团人拉肩扛,将火炮从数公里外的地方秘密运至发射阵地。数千名解放军指战员一夜的紧张行动,国民党军竟毫无察觉。第二天舟山的飞机前来侦察,也未发现什么目标。

10月解放军第22军以四个团的兵力,乘坐500多艘木船,向金塘岛发动进攻,经过不到一天的战斗,解放军歼灭敌军2400余人,残余国民党军队则慌忙逃往了定海岛。而现实并不像敌军想象的那样,我22军突击部队的4个营,分乘100多条民船,只用了几十分钟就"跑"上了大榭岛南部岸滩。英勇的指战员们不顾敌人火力的威胁,冒着枪林弹雨迅速抢占了滩头阵地。登陆后,部队分三路向纵深穿插分割,迂回包围,国军难以招架纷纷投降。

1950年5月深夜,情报证实国民党部队掩护大部队在进行撤退行动。次日,我军第3野战军向第7兵团发出「向舟山群岛之敌全线进攻的命令」,解放军10万大军在激烈的炮火中东起登步岛,西至桃花岛、镇海,在15公里的海面上,同时发起进攻,接下来的几天相继占领登步岛、沈家门、朱家尖等岛屿。国军为何要撤退呢?

随着大榭岛、梅山岛、金塘岛的先后失守,舟山防务司令石觉慌了手脚,他一方面收拢残余兵力,负隅顽抗,另一方面则赶忙向蒋介石求援。此时的蒋介石正因福建、四川等地的战局而急得焦头烂额,却没想到陈毅和粟裕的部队,又开始在舟山群岛附近发起了攻势。经过再三斟酌,蒋介石决定放弃舟山,收缩兵力据守台湾。他以最高统帅的名义,在军事会议上下达了从舟山撤军的命令。

舟山战役,在我军雷霆之势下快速占领,而粟裕此时没有为舟山群岛的解放而欢呼,相反他心中的不安增加了。5月即将撤离的国民党军队,开始把岛上带不走的物资全部破坏,国民党副总司令亲自坐镇指挥,把刚刚运到的几千桶汽油焚烧于此,还炸毁了岱山岛上的飞机跑道,粟裕对国军的撤退有何猜想?为何他反而更加不安了呢?

蒋介石舟山撤退的阴谋

蒋介石以最高统帅的名义,在军事会议上下达了从舟山撤军的命令,从5月13日开始,3天之内必须全部撤离,为了不使行动泄露,对外则宣称「美援及日本赔偿物资运输计划」,为了将这12万部队安全的撤出舟山,他还造出「反攻大陆」的声势。这样一来,粟裕彻底明白了蒋介石的意图:舟山虽然已经解放,但敌人不是被消灭,而是跑到台湾去了!

这样一来台湾岛和金门地区的敌军,总数就有四十万之多了,这些敌军聚在一起,势必会大大增加我解放台湾的难度。战后,国民党方面为大部队撤回台湾召开了隆重的庆功大会,授予指挥此次作战的石觉青天白日勋章。但在庆功宴上,石觉却忧心忡忡,哀叹:「观此次作战,共军士兵近战和夜战较为娴熟。石觉的判断是有依据的,在登步岛之战中,国军尽管声称取得大捷,但却并未找到一具我军烈士的尸体。而国军自身伤亡极大,与我军伤亡对比达到了7.5:1之多。

登步岛战斗结束后,舟山国民党军开始转守为攻。在国民党统帅部反攻大陆计划的部署下,台湾方面调动兵力,加强舟山的军事力量,并出动海空军对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进行空袭和封锁,企图破坏新中国的和平建设。自败退台湾以来,蒋介石一直将反攻大陆寄希望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如今的国际形势,第三次世界大战恐怕真的不会发生。为了确保台湾的安全,尽管有再多不舍,蒋介石只能放弃舟山。

1950年5月19日舟山解放。我军原准备以陆、海、空三军配合作战解放舟山群岛,因敌撤逃,两军已无用武之地,我陆军胜利完成了光荣任务。舟山的胜利解放意义重大。中央军委在给三野的贺电中指出:"舟山群岛的解放,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长江口的封锁,为保卫海防安全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解放台湾,粟裕决定争取在1950年底,消灭驻金门岛的五万敌军,为解放台湾打好基础。但此时正逢朝鲜战争爆发,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粟裕的攻金计划只能搁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