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南陵王朱睦楧:一心为国不惜砸掉自己饭碗

2024-04-09历史

朱元璋可以说是天底下最好的老祖宗,他建立明朝后,因为自己吃尽了人间辛苦,为了避免子孙在像他那样吃尽苦头,同时也为了巩固朱家天下,让子孙能够心无旁骛的保卫大明江山,建立了一整套朱家从出生到死亡的福利体系。

朱元璋规定皇帝的儿子除了太子以外都封为亲王,亲王除了世子外都封郡王,然后再往下就是各级将军中尉一共八个级别,最后弄成了全国各地数不清的亲王郡王将军中尉。

这些人都是皇族,他们不从事劳动生产,不从事商业往来,不能够去科举考试,唯一的工作就是吃皇粮保卫朱家天下。

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子孙人少,再加上这些朱家子孙基本上都有工作手握兵权,因此没有出现藩王对国家没有形成大的问题。

朱元璋死后,四子朱棣发动靖难夺去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由于朱棣是造反夺位,为了防止其他兄弟效仿,他接过了侄子的削藩大旗,历经祖孙四代,终于让宗室不再威胁自己的皇位,但是让朱棣还有他的子孙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实行的圈养宗室的政策给大明造成了严重的负担。

由于老祖宗朱元璋钦定了只要是老朱家人都有俸禄,而且这个规定还不能改,再加上无所事事,没有皇帝批准连家门都不能出,因此这些龙子龙孙为了增加收入和寻找生活乐趣只能拼命的生孩子。因此明朝宗室人数开始呈现出滚雪球一样的增长方式,越来越多,大家都大生特生甚至有的藩王一生就生了一百多个儿子,以至于到了嘉靖年间达到了几万人。

这几万皇族都是朱元璋的后人,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这些皇族虽然出身皇室,但是并不都是人中龙凤,由于良莠不齐,因此大部分皇族都成了各地官民的噩梦。

因为朱元璋规定的特权,这些皇族不受国法约束,因此他们大多数横暴乡里、贪婪盘剥当地百姓,给明朝各地平添了不稳定因素。

对于各地皇族的在各地惹是生非鱼肉百姓,皇帝还能承受,毕竟天高皇帝远,自己也没办法管,眼不见为净。可是对于另外一件事皇帝就不能装聋作哑了,那就是皇族的生存问题。

由于朱元璋规定皇族不能工作只能领取俸禄,这就造成了皇族不劳而获,明朝早年皇族人少,自然需要的投入少,可是随着皇族人数越来越多,国家有限的资源并没有过多增加,而且皇族的待遇不能更改,这就造成了国家对于皇族的供养开始入不敷出,使得财政吃紧,甚至于达到了一省的收入都无法供养皇族的地步。「天下财赋,岁供京师,米四百万石,而各藩禄米,至八百五十三万石,即无灾伤蠲免,亦不足供禄米之半。年复一年,将何以支?」

到了嘉靖年间,屡屡发生宗室向地方政府追讨拖欠的俸禄,而朝廷则是东挪西借,拆了东墙补西墙,寅吃卯粮,还了去年的拖欠,再欠今年的,甚至于出现俸禄发放不及时最后皇族发动叛乱的事。

皇族的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了,此刻在位的嘉靖皇帝也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为此他决定一反之前孝宗武宗两代皇帝对皇族管理的微小修补,决定来次大的改革。

嘉靖皇帝于是借着大臣林润上奏改革宗室的奏疏,下令大臣和各地藩王提意见然后汇集共同商讨如何改革。

嘉靖这个圣旨下达后,各地藩王宗室响应者寥寥无几。皇帝的圣旨为什么没人响应呢?因为对皇族来说这次要改革的事皇族的生存问题,而且嘉靖已经明确说了朝廷对宗室的供养陷入「势穷弊极」阶段,也就是说国家养不起皇族了,因此改革的结果就是削减宗室的待遇,倒霉的是自己,谁会傻到砸自己的铁饭碗,因此藩王们都沉默不语。

嘉靖对各地藩王的反应十分生气,气恼他们不为国着想,可是也无可奈何,就在嘉靖没有办法时,突然接到了被封在河南开封的南陵王朱睦楧的改革建议,这让他眼前一亮。

朱睦楧也是朱元璋的后人,只不过他不是朱棣的后人,他的祖先是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

朱橚在洪武十四年就藩开封,他这一生可以说十分不顺,曾经被父亲流放,后来被侄子流放关押,最后又被四哥怀疑,好在最后交出了一切权力得以保全余年。

朱橚死后周王的王位一直在他的后人中传承,到了第五位周王朱同镳在位。

朱同镳子嗣众多,被封为世子的是他的次子朱安潢,也就是朱睦楧的父亲。

朱睦楧排行第九,因此将来无缘继承周王王位,因此最好的结果就是郡王,可是随后周王府爆发了一场兄弟互相攻讦的闹剧,这场闹剧给了朱睦楧内心严重打击,让他看清了皇族内部矛盾,从而让他敢于打破自己的饭碗。

由于朱同镳子嗣众多,再加上作为明朝远支藩王,自然能够得到了利益大为减少,为此朱安潢兄弟们开始利用自己的权力开始捞钱。

由于几兄弟方法和地盘的划分重叠最后发生了侵犯各自利益的事,为此朱安潢和弟弟平乐王朱安泛、义宁王朱安涘产生了严重的利益纷争。朱安潢作为世子自然不能容忍弟弟和自己争权夺利,因此开始打击弟弟。

作为父亲的朱同镳并没有做到一碗水端平,反而偏袒小儿子,这让朱安潢愤愤不平。

朱同镳死后,朱安潢按照规定并没有马上继位,因此借这个机会兄弟间互相控告,试图将对方拉下马,朱安潢没有看到胜利曙光在父亲死后一年突然死亡。随后朝廷命他的长子朱睦㰂继承了王位。

朱安泛朱安涘兄弟并没有放过二哥留下的孤儿寡母,反而利用这个机会报复,坚决反对侄子继位,甚至于诬告二哥毒死父亲,嫂子作风不正,侄子来历不明。不过幸亏皇帝没有被忽悠,他直接将朱安泛朱安涘兄弟废为庶人,确定朱睦㰂为周王,这才平息了这场内乱。

这场兄弟之间的大战,让周王一系元气大伤,以至于很多年后都没有恢复过来,虽然这个时候朱睦楧年纪小,可是这场父亲和叔叔之间为了利益互相残害的往事让他十分痛恨这种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因为如果没有这些特权,他的父亲就不会和兄弟们斗的你死我活,就不会过早死去,也就没有后来自己一家被诬陷的凄惨生活了。同时作为藩王之子,他在周王府看到了众多同族,这些人都是朱橚的后人,但是因为他们的祖上不是周王继承人,因此一代代地位越来越低,关系越来越远。他们频繁的来周王府,不是和周王聊感情,而是来求生活的。由于老祖宗不许他们找别的生活出路,只准靠俸禄生活,而朝廷财政吃紧,这些底层宗室没了生活来源,因此只能找族长周王求生路,每到这个时候周王府都要鸡飞狗跳,而朱睦楧看到的只能是这些人满带着不知前途的失望眼神离去。

随着年龄的增长,作为藩王之子(朱安潢被追封为周王),朱睦楧被朝廷册封为南陵王。

虽然成了朝廷第二等王爵,但是朱睦楧并没有像他的那些亲戚那样整天混吃等死,拿着朝廷的俸禄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也没有去干鱼肉百姓为非作歹的勾当,相反他十分清楚自己这些年的苦闷是什么,那就是造成这一切的就是朝廷的宗室制度,就是这个圈养制度使得国家受困,宗室遭殃,一心读书,希望从书中找到能够找到一条能够让自己这一家摆脱争权夺利,国家摆脱困境,族人能够生存的方法。

朱睦楧的好学很快就在宗室中出了名,这让不断接到宗室为非作歹消息的嘉靖皇帝喜出望外,因此多次下旨夸奖朱睦楧,还赐给他【敬一箴】、【性理大全】、【大学衍义】等书籍作为奖励。

因此在嘉靖皇帝下旨征询藩王改革宗室待遇的圣旨下达后,朱睦楧喜出望外,他虽然是既得利益者,但是他一直反感这个寄生生活,当得知朝廷真的要改革时,他认为时机到了,他不怕自己的铁饭碗被打破,只要能改革就行,只有舍弃才能换来新生,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那就是国家摆脱困境,族人解决生存问题,自己获得解脱,因此在其他宗室没有人对嘉靖有所反应时,他毅然决然的上书嘉靖皇帝提出了具体改革意见。

朱睦楧的改革意见主要有七条:立宗学以崇德教,设科选以励人才,严保勘以杜冒滥,革冗职以除素餐,戒奔竞以息饕贪,制拜扫以广孝思,立忧制以省禄费。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教育等方式提升皇族的素质,加强管理控制皇族数量,让无所事事的皇族自食其力,减少对皇族的财政支出,让皇族参加科举等等措施。

朱睦楧的意见虽然没有彻底的改革皇族问题,但是已经从各方面触及到了当时皇族待遇的弊端。

嘉靖皇帝很高兴朱睦楧能够在这个时候主动提出改革意见,因此特意夸奖了朱睦楧一番,不过嘉靖皇帝在高兴之余并没有完全采纳这些意见,因为这里面有嘉靖皇帝不能容忍度和不敢实行的。

不能容忍的就是让皇族参加科举,要知道明朝发生过靖难之役,身为燕王的朱棣夺取了皇位,这让朱棣的子孙对于藩王忧心忡忡,用了几十年三代皇帝才彻底解决藩王权力问题。嘉靖皇帝怎么能同意让宗室参加科举,大家都是朱元璋的后人,你一个宗室要是有了权直接夺位怎么办?因此这一条直接被废弃。

不敢采纳的就是让宗室们自食其力,毕竟供养宗室是老祖宗朱元璋定的,他也不敢取消,否则别人就会以不敬反对他,而且现在宗室人口众多,自己作为皇族最大的族长必须要获得宗室的认可,而这些人中大部分都已经习惯了这种供养,如果直接取消必然会遭到宗室的反击,到时候说不定会发生新的靖难,毕竟当年朱允炆就是惹怒了全部宗室才被推翻的。因此嘉靖皇帝处理这两条外对于其他建议都基本上同意了,最终在嘉靖四十四年公布了新的「多采睦楧议云」的【宗藩条例】。

这部新的【宗藩条例】虽然没有彻底解决宗室问题,依然是治标不治本,并没有改变宗室的生存大问题,但是作用还是很大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朝廷的财政压力,尤其是隆庆万历年间,国家缓解了压力,能够有钱投入到需要的地方,遏制了宗室的疯狂扩张,从此宗室在待遇上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为所欲为了。

不过这次改革最大的功臣朱睦楧却没有看到自己设想的改革成果,在【宗藩条例】颁布两年后的隆庆元年,朱睦楧就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八岁,朝廷只是例行公事的赐予「庄裕」的谥号。而朱睦楧由于没有子嗣,因此无人继承他的改革观念,最终南陵王爵位被废。

在之后由于明神宗怠政,宗室改革的不彻底,宗室问题死灰复燃,神宗对宗室的滥加封赏,藩王依靠国家的穷奢极欲,底层宗室活活饿死,再次成为朝廷的负担,而这个时候也没一个像南陵王朱睦楧一样的人站出来勇敢的打破自己饭碗一心为国坚持改革,最终宗室随着明朝灭亡一起灰飞烟灭,被彻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