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红四方面军这个师太牛了,师长大将,团长大将,就连班长都是上将

2024-04-29历史

那个革命的火种,刚刚点燃的年代。

红军的编制,简单而精悍。

层级从方面军到军,再到师,往下则是团、营、连、排。

这样的架构,那个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适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方面军, 即使在其最为强盛的时期,兵力也仅有8万左右。

这样的兵力规模。

如果放在解放战争的背景下,可能仅相当于一个师的兵力。

然而,正是这些数量不多的军队,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逐渐壮大。

从一个军到一个方面军,从几千人到几万人。

每一步,都是革命先辈的牺牲。

01

沉甸甸的故事

在新中国成立后,怀仁堂内。

历史,在这里静静流淌。

阳光透过古老的窗棂,洒在了那些即将被授衔的将领们身上。

他们的身影被拉得老长,投射在庄严的礼堂地面上。

这些将领, 曾在红军时期担任军长、师长、团长,无疑是今天的主角之一。

从少将到上将,这些在革命早期就展现出卓越领导才能的将领们,被授予的军衔普遍较高。

想当年,那些肩扛中将军衔的军长们。

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指挥若定的老江湖?

他们中的大多数,可能前一天还在前线和士兵们一起啃着冷馒头,第二天就坐在战略会议桌旁。

再往前追溯到,土地革命战争那会儿。

红军军长、师长们的日子可就更「刺激」了。

战士们愣是凭借着一股子「不信邪」的韧劲。

硬生生把「表现好」三个字,演绎成了传奇。

这些红军将领,后来一个个都成了国家的元帅、大将,最不济也是上将级别。

那可真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英雄」。

每一个军衔背后,都是沉甸甸的故事。

02

三万铁血部队

1931年的秋天,寒风已悄悄潜入鄂豫皖的山川沟壑。

就在这样一片被秋色染黄的土地上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正式宣告成立,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支由第四军和第二十五军组成的铁血部队,人数虽然只有三万。

但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硬汉。

领导这群热血男儿的,是几位极具个性的师长。

第十师的倪志亮,那是个不怒自威的硬汉,行事雷厉风行;

第十一师的王树声,智勇双全,指挥作战冷静与果敢;

而第十二师的陈赓,更是个中翘楚,他的智慧和幽默,在那个充满硝烟的年代,如同一股清泉。

说到第十二师,就不得不提那三位各具特色的团长。

许世友,他的勇猛在华野是出了名的。

日后更是成为了一代名将,战场上留下无数传奇;

高绍先,或许名字不如其他两位响亮。

但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他的牺牲同样悲壮,是无数默默无闻的革命先烈之一,

徐海东,这位红军十大军团长之一。

他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03

名将孵化基地

1931年的冬日,红12师的成立。

简直就是给当时的革命烽火,添上了一把熊熊烈火。

这哪是一支普通的部队,简直就是一座移动的「名将孵化基地」。

许世友、徐海东。

这些名字一摆出来,就让人觉得红12师的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子「能动手就不多说」的豪气。

战斗力?

那自然是杠杠的,强得让对手闻风丧胆。

黄安战役,那可是红12师大展身手的好机会。

国民党军第69师,本以为据守黄安,稳如老狗。

结果碰上了红12师这帮「拆迁队」。

直接上演了一出「黄安保卫战」变「黄安搬家记」。

全歼敌69师。

打得对方哭爹喊娘,连后悔药都没地方买。

转眼到了1932年初, 商潢战役打响,红12师又成了战场上的「香饽饽」。

这次,他们和兄弟部队联手上演了一场「群英荟萃,活捉汤恩伯未遂」的大戏。

19个团的国民党援兵,听起来挺唬人的。

结果呢?

在红12师眼里,那就是: 「小场面,别慌」。

战斗中,红12师的将士,把敌人打了个七零八落。

至于那位汤恩伯。

据说当时离被活捉就差那么一丢丢,脚底抹油,溜得比兔子还快。

04

小说里的大侠-陈赓

陈赓,这位红12师曾经的领头羊,可不是一般角色。

他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大侠,升级速度堪比坐火箭。

红四方面军参谋长的头衔一戴。

那可不得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整个部队因为他多了几分灵动与睿智。

不久, 他又担任红军干部团团长。

这干部团,说是团,其实更像是个精英训练营

里面的学员,个个都是红军中的佼佼者。

陈赓带着这批精兵强将,一路上不仅传授武艺,还兼职心灵导师。

硬是把长征这段「魔鬼训练」,变成了革命友谊的深度培养皿。

时间一晃到了1955年,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

想想他在战场上指点江山,私下里却又爱开玩笑,拉近了与战士们的距离。

这样的将领,谁不爱戴?

05

勇猛战将「徐老虎」

徐海东,这位被誉为「徐老虎」的勇猛战将。

1932年初,商潢战役的号角吹响。

那是一场决定性的战斗,也是徐海东军事生涯中的高光时刻。

面对敌人汹涌而来的19个团援兵,他没有丝毫退缩。

反而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带领着红36团站在最前沿。

在他的指挥下,36团的勇士们如同铜墙铁壁。

坚守阵地三昼夜,抵御了敌军一轮又一轮狂风骤雨般的攻势。

炮火连天中, 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线,硬生生地将敌人的锐气消磨殆尽。

那三天三夜,时间仿佛被拉长。

每一秒都充满了生死的较量。

徐海东亲自上阵,与士兵同甘共苦,他的身影穿梭在枪林弹雨中。

最终, 红四方面军在这场战役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毙伤俘敌5000多人。

而红36团的英勇表现,无疑是这场胜利的关键一环。

1955年徐海东,被授予了大将军衔,且排名第二。

06

作为386旅的黄金副手

许世友与陈赓将军搭档,好比相声里的逗哏与捧哏。

只不过他们的舞台不是茶馆,而是硝烟弥漫的战场。

作为386旅的黄金副手,许世友与陈赓联手, 就像两把利刃,直插敌人心脏。

可惜这段「相声组合」没能长久。

不久, 许世友就被派往山东,成了那片土地上的「开山斧」,誓要将抗日的火种撒遍齐鲁大地。

解放战争时期。

许世友摇身一变,成了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的「领头狼」。

在许世友的带领下,这支部队屡建奇功。

先是让国民党名将张灵甫的「美梦」泡了汤, 接着又上演了一出「请君入瓮」,活捉了王耀武。

场面,比电影还精彩。

黄百韬兵团遇到他们。

就如同鸡蛋碰石头,最后的结局自然是碎了一地。

就连繁华的上海,在第九纵队的温柔「拥抱」下,也得以和平解放。

没有硝烟,只有人民的笑脸。

55年授衔,34团团长许世友被授上将军衔。

有趣的是,红12师还藏着一个未来的秘密武器——陈锡联。

彼时, 他还只是师里一名不起眼的班长。

但谁又能想到,这颗不起眼的种子,将来会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中国开国上将之一。

这不禁让人感叹。

红12师真是藏龙卧虎之地,连班长都可能是个潜力股,未来的将星。

别看这些军衔,好像只是简单的几颗星星。

它们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烽火,是无数次生死的考验。

但,你要是能穿越回那时。

看到的也许只是一群穿着补丁衣服,抽着旱烟,笑谈风云的老兵。

他们会告诉你,元帅、将军可没想那么远。

此时此刻,一碗热乎乎的炖土豆来得更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