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大获全胜,却有人觉得没必要打,到底对不对?

2024-02-03历史

抗美援朝战争的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 ,这点如今没有人可以质疑。但关于具体的战役方面,却有着很多说法。

客观来看,整场抗美援朝志愿军一方并非全是胜绩,但那些败仗要么是无奈之举,要么则是有其必要性。而 第三次战役远不是一场「败仗」 ,甚至以战线而论, 第三次战役甚至算得上一场伟大的胜利。

可也正是这第三次战役,引来的质疑声最大,这是为什么呢?

毛主席与彭老总的不同看法

二次战役中,志愿军全歼了美军不少部队,打出了美军的恐惧症。 但随着气候持续变冷,前线战士缺少棉衣和其他后勤支援的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峻。

对此,彭老总甚至评价,抗美援朝前期的志愿军战士,他们要面对的困难和危险,甚至比长征时还要多。在他们面前,连那些老红军也说不出那句老话了。

「苦不苦,看看长征二万五。」

基于作战现状,彭老总上报军委,决定全军要 在三八线附近原地整顿 ,也好让后方慢慢完善起补给线来。

但对此,毛主席却不太同意。执意要求志愿军继续打下去, 否则一旦时局有变,前两次战役的胜利可能会大打折扣。

两人虽然各执一词,但在第三次战役该不该打这个问题上是没有争议的,只是在战役发起时间上有争论。而后续战役的结果也证明,毛主席决定立即出兵的决策是正确。

但问题是,这第三次战役确实太过顺利了,反而显露出了一些危机。志愿军此战从头到尾都没有遇到什么硬仗,美军全速跑路,以志愿军的机动性竟再也无法抓住美军的任何一支重装兵团将之歼灭。

对此,后来许多战役分析者都认为,志愿军的第三次战役 没有歼灭多少敌人有生力量 ,反而使自己的战线更加深入到已于被美军反攻的平原地带。

另一方面,推进的战线太远也 增加了后勤的压力 ,后来的第四次战役中,美军能推进地如此迅速,也正是切中了志愿军 后勤补给线太长的弱点。

基于此,很多人觉得第三次战役其实没必要继续推进下去,只要守住三八线就可以了。

这真的正确吗?

第三次战役的战场背景

第三次战役发生在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第三次大规模进攻。这次战役的前提是第二次战役的胜利,就在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以少胜多,用轻步兵打败了装甲部队,全歼了美军众多部队,这迫使美军 撤退到三八线以南 。志愿军一举收复了平壤等重要城市,彻底打破了美军夸下的 「圣诞节回家」 的大话,改变了战争的态势。

第二次战役的胜利,让志愿军士气大振, 战前扩散全国的「恐美症」烟消云散 。但这次战役也给志愿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由于后勤补给的困难,再加上朝鲜半岛极寒的气候,志愿军的伤亡和消耗都非常惨重。特别是第九兵团,在其入朝前,由于战事紧急, 他们连最基础的棉衣都没有几件,因寒冷而导致的重伤减员数量激增。

在长津湖战役中,第九兵团与美军第一骑兵师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对方求生意志坚定,第九兵团则顶着严寒拼命在抗,这一战损失兵力将近三万,成为此战中志愿军中损失最大的一个兵团。在这种情况下,彭德怀司令员向中央军委提出了建议,意图 让部队休整个两三月,并希望能尽快补充损失的兵员和其他通讯兵、防空部队等技术兵种,以便进行接下来第三次战役的作战。

彭老总的建议,是基于对战场形势的客观分析。他认为,半岛南方的 战场面积较窄 ,地形相对平坦,少山地,极其 利于美军那种注重火力的作战 。前两次战役中的打法,可能不会再适用。其次是,第二次战役,充分暴露了志愿军缺乏防空力量的问题。前两次战役的成果,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美军对志愿军战力的低估上的。 如果继续南下作战,战线势必拉大,敌人的空中火力会对志愿军造成更大的伤害。 因此,彭德怀主张在三八线附近稳扎稳打,等待有利时机再发动进攻。

第三次战役的战略意图

然而,毛泽东主席却不同意彭德怀的建议。他坚持要求志愿军继续打下去,否则前两次战役将毫无意义。主席的决策是基于对战争大局的深刻洞察。他能够看到更多战场之外的变化。

在第二次战役结束后,联合国大会马上召开了关于朝鲜战争停火谈判的决议,并得到了大多数票赞同。这表示, 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志愿军的具体目的和态度仍不明确,并且畏惧志愿军的进攻势头。 12月22日,周恩来总理针对这次联合国大会做出了回应,并驳斥了美方所谓的「和谈」说法。

他提醒所有人,在志愿军入朝之前,中国已经多次警告过美国不要越过三八线,但美军根本不加理睬,那时候他们已经帮助韩国赶走了朝鲜人民军,但可没有提过什么「和谈」;之后美军又继续向朝鲜腹地推进,一路占领平壤,甚至越过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轰炸中国领土,那时候美军一样没有提什么「和谈」。 可见,美军的所谓「和谈」,只是他们为了取得喘息之机以图继续进攻的借口,从来不会带来任何和平。

此外,毛主席可能不了解美国,但他 了解帝国主义 。虽然中国的目的是保护朝鲜不被侵略,理论上只要维持在三八线即可。但如果真的这么做,只会进一步增长美军的嚣张气焰,侵略者永远只会进一步试探对手的底线,从来不会见好就收。

如果志愿军真的在第三次战役中停留在三八线,那么将会在国际舞台上造成一种外交上的既定事实。未来如果战况有变,需要志愿军继续向南进攻时,中国也会受到国际上的更大压力。

因此,主席认为,虽然志愿军目前缺乏补给,看似是处于劣势。但根据他的判断,如果继续进行第三次战役,美军的抵抗其实会非常轻微,这一点也得到了后来的历史验证。

并且,美韩联军的战术僵硬,战斗意志薄弱,他们的最大威胁是精良的装备优势。而刚刚经历过第二次战役的溃逃后,美韩联军因为缺乏装备补充而造成的战斗力损失相较于志愿军其实更大。 如果不趁现在尽量夺取胜利果实,等到美军补给完毕,第三次战役只会更难打。

在毛主席的坚持下,志愿军开始了第三次战役的准备。为了保证战役的突然性,志愿军选择了圣诞节这个美军放松警惕的时机,发动了全面进攻。而第三次战役的实战结果,果真如毛主席所料,美韩联军几乎是一触即溃, 志愿军一路攻击到了汉城,地图上平均推进了100公里,这在作战地图上看着非常直观,是个足以吓到任何人的成绩,给其他美帝国主义的帮凶国造成了巨大心理震撼。

同时,第三次战役的结束,也让美国开始更加积极地主动寻求与中国的谈判契机,而非如之前一样,傲慢地等中国人过去谈。

第三次战役的意义和影响

客观的说,虽然第三次战役推进的这些领土,几乎都在第四次战役中被美韩军夺了回去。但根据美军的态势来看,即便不进行第三次战役,将战线推进到鸭绿江岸也一直是美军的最终目的。

而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目标本就是三八线,第三次战役的成功,反倒让后续与美国谈判时,能够增加更多的话语权。

不然可以想象, 如果从第二次战役之后,中国志愿军就一直与美军在三八线纠缠,美国最后是绝不会如此轻易地就签署停战协议的,到时候志愿军恐怕还要逗留在朝鲜更久,长期伤亡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