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傅作义劝阎锡山留大陆,阎锡山婉拒

2024-01-30历史

阎锡山,字「万喜子」,名「锡山」。锡山二字出自元朝杨载的诗句「一个道人手持锡杖探访名山」,寓含其名寓意道人游历名山,寓意深远。

他生于山西五台河边村,与徐向前元帅的故乡永安村仅一水之隔。据徐向前晚年回忆,阎锡山出生时家境并非十分富裕,仅属小康。

阎锡山比徐向前大18岁,阎家的繁华景象是其发达之后的成果。阎锡山的父亲名叫阎书堂,是个小地主和商人,家境殷实,因此将儿子送到私塾读书。

阎锡山7岁那年,正值光绪15年。

阎锡山曾在私塾苦读多年,这段经历为他后来考中举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不仅聪明好学,成绩优秀,还具备惹祸的潜力。

15岁时,阎锡山被父亲带到店里当学徒,一方面帮助分担商业压力,另一方面为他日后继承父业做准备。同年,他迎娶了同年同月出生的发妻徐竹青,她的家族在五台大建安村也是望族。

然而,1900年,阎书堂的生意遭遇危机,他们被迫逃离家乡,度过了艰苦的日子。这段经历让阎锡山深感家道中落的无奈,他后来掌管山西时,多次提醒下属要关注家道的兴衰。

为了补贴家用,阎锡山开始在街上卖大饼,但他觉得丢脸,连吆喝都不敢。为此,当时的人们创造了歇后语:

面对国家动荡,盗匪横行,永和村成立了一支自卫队,阎锡山被推举为首领。然而组建自卫队需要资金,阎锡山便私取继母陈太夫人的首饰进行筹措,用以纠合壮丁,手持刀矛土枪农具进行自卫,保护了本村和邻村免受大害。

虽然此举让阎锡山付出了代价,但他勇敢面对困难,决心改变生活。后来,他成为了山西省长,回家向继母承认了此事,并赔礼道歉。

阎锡山深感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决定报名参加武备学堂的考试。然而他的父亲阎书堂却认为,在太原找个差事,赚钱还债才是当务之急。

但是阎锡山认为,人生应当有所作为,有益于社会,因此决定追求自己的梦想。

阎锡山的认真态度和不懈努力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一年,他成功考入山西武备学堂,成为一名未来的军人。在校期间,他对各种训练全力以赴,与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因此被选为班长。

清政府为了培养新生代的新军力量,不遗余力地选派学生赴日留学,阎锡山就是其中的第六批。同批被选中的山西学生共有19名,临行前,山西巡抚张曾等高官告诫他们不要与革命党人亲近,并对他们进行了严格警告。

然而,当阎锡山抵达日本后,他看到了清朝与日本的巨大差距,日本明治维新已经过去近30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而清政府的戊戌变法却无法推行,所谓的「新政」也大多徒有其表。这使得阎锡山深感「清政府误国太甚」。当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保皇党」也在日本活动,阎锡山阅读了他们的刊物【中国魂】后认为他们的办法无法解决问题。

经过深思熟虑,阎锡山最终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

在精神上与清政府决裂后,阎锡山决定投身于推翻满清政府的革命事业。他对学生徐向前将他赶出山西的决定感到非常感慨。

作为同盟会较早一批的成员之一,阎锡山曾有机会当面聆听孙中山先生的教诲,对孙中山革命纲领中的「平均地权」一条,他曾向孙中山请教,并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记录下这段经历。

孙中山用沙滩地价的变迁,阐述了平均地权的重要性,他认为不应将土地归于地主,而应归于国家。孙中山强调人力改良获得的利益应该归出力者所有。

他的智慧和谦和给阎锡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阎锡山在东京振武学校学习期间,他的教官是板垣征四郎,队长是冈村宁次,同学中有土肥原贤二。

这些人后来都成了侵华战犯。1909年,阎锡山结束了他5年的留日生涯,乘船返回了山西。他加入山西军界,同时也是同盟会成员。

他成立山西军人俱乐部,暗地筹划起义事宜。武昌起义后,他率部攻进山西巡抚衙门,枪杀山西巡抚陆钟琪,一举夺得山西政权,并被推举为山西都督。

他的这些行动使他成为了「山西王」,开始了自己长达38年的统治。那时,他只有28岁。

阎锡山在回忆录中提到,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的短短半年内就取得了成功,这主要归功于阎锡山和山西的力量。孙中山在访问太原时,曾对众人发表演说,他说如果没有山西起义,可能整个中国北部的命运都难以预料。

阎锡山也对此表示感谢,并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为辉煌和正确的时刻。然而,二次革命期间,各地都有人响应孙中山的号召,比如南京有黄兴,上海有陈其美,安徽有柏文蔚,广东有陈炯明,湖南有谭延闿,福建有许崇智。

阎锡山解释说,孙中山意识到山西处于北方,被北洋势力包围,因此希望在山西保留革命军的火种。因此,张凤翙作为陕西都督并未起事,反而通电指责讨袁大军,这也是得到孙中山默许的。

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阎锡山曾对此事进行解释,但由于孙中山已经病逝多年,加上「秘密派人」,因此无法进行对证。

然而,阎锡山仍被袁世凯任命为「同武将军督理山西军务」。在1914年,阎锡山奉命前往北京向袁世凯述职,然而他在与袁大总统的几次见面中,对袁世凯的印象并不好。

阎锡山认为袁世凯虽然具有英雄本色,但在治理国家方面却缺乏经验和诚意。他喜欢炫耀自己的才能,并且在处理事务时经常使用手段,而不是真心实意地为国家着想。

在阎锡山看来,袁世凯的称帝行为是一时的冲动和糊涂,直到晚年,他都没有意识到称帝的真正必要性。据阎锡山回忆,段祺瑞曾向他透露一件关于袁世凯的往事:袁世凯临终前,他的亲信山西巡按使金永有给他上了一份奏折,奏折中提到了一些事情。

段祺瑞向阎锡山透露,假如袁世凯有幸看到那份奏折,他必定会将你罢免,并派出军队讨伐你。只是当时项城已病入膏肓,尚未完成奏折的阅读就将其遗落在地上。

袁世凯去世后,阎锡山投靠了段祺瑞,并尊称其为导师。在此后的岁月里,阎锡山在山西实行「不干涉外省事务」和「保境安民」的政策,推行「六政三事」和「义务教育」,让山西进入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

1922年,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在山西考察时,曾在山西国民师范发表过一次演说:「现在全国各地都乱到极点……如广西、广东、湖南、四川……哪里不是民不聊生?

相比之下,山西这方面,无论如何我们总是可以称赞地方政府有一种维护治安的功绩。」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征北伐,首先进攻两湖,紧接着又攻占江西,最终拿下了福建和南京。

同年12月,阎锡山请求加入国民革命军,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革命军北路总司令。然而,27年6月,阎锡山发布全国通电,不久后,阎锡山和蒋介石因为「国军编遣事件」发生冲突,阎锡山通电要求蒋介石下野出国,从而引发了中原大战。

阎锡山曾形象地把自己在抗战中的尴尬处境比喻为「在三个鸡蛋上跳舞」,在中原大战因张学良的加入而倒向蒋介石,战败后的阎锡山宣布下野,但一年后9·18事变爆发,蒋介石为了拉拢阎锡山,许其官复原职。

阎锡山曾不无惋惜地说:我山西人才辈出,文有薄一波,武有徐向前,可惜他们不能为我所用。在抗战初期,阎锡山也曾联共抗日,但1939年,阎锡山与薄一波领导山西牺盟会发生冲突,造成双方关系破裂。

1949年3月29日,阎锡山乘飞机离开太原去了南京,一个月后,山西获得解放。在山西解放前两个月,北平已经达成了和平解放的协议。

傅作义作为阎锡山的老部下,曾有心拉这位老上司一把,让其投入解放军,留在大陆。

阎锡山晚年:隐居阳明山的10年时光,身边有50多位旧部照顾生活,他们感念旧情时常前去拜访,1960年阎锡山病逝,张日明、井国冶等几位老侍卫负责整理故居和墓园。

阎锡山的遗嘱将两栋房子留给了他的原配妻子徐竹青,但他的子女未能继承任何遗产。曾追随阎锡山生活在阳明山的部下们,以阎锡山生前承诺给他们山上农场的产权为由,与徐竹青进行了法庭对峙。

阎锡山去世后,他的五个儿子中只有老四回来奔丧,其余兄弟因无力承担路费未能回来。据说,阎家的后代大多居住在国外,鲜少有人回来为阎锡山扫墓。

阎锡山去世10年后,徐竹青病逝,她与阎锡山葬在了一起。

张日明老人,一位80多岁的老侍卫,曾长期跟随并保护阎锡山。如今,他决定将阎锡山故居捐献出来,以示对过去的纪念。

张日明老人15岁参军,19岁开始担任阎锡山的警卫,数十年来始终不离不弃,直到1960年,阎锡山病发,死在他的怀中。

这些历史信息,来源于【阎锡山年谱】【阎锡山回忆录】【阎锡山传】以及景占魁的【师哲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