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庇护九世宁做「梵蒂冈之囚」也不愿和意大利和谈,为何最终妥协

2024-04-10历史

梵蒂冈网图

大西洋沿岸,靠近第勒尼安海域有一个袖珍国家梵蒂冈,它位于罗马的市中心,虽不属于意大利却被意大利四面紧紧地包围着,通常人们称它为「国中国或城中国」。

梵蒂冈国土面积太小,仅有650亩,没有工业、农业、学校、医院和餐馆,即便点个外卖也得跨国配送,所以在梵蒂冈谈出国那是常有的事。

国家小当然人也不多,常住居民仅800余人,主要有主教、神父、修女及一支教宗的志愿禁卫队(瑞士近卫队),除此之外还有3000余名世俗工人,虽然他们承担了梵蒂冈的主要劳动力,但他们并不全住在梵蒂冈城内。

别看梵蒂冈国小人少,但他们至少可以讲出三种语言,平常城国之间的交流主要以意大利语为主,处理罗马教廷中的正式文件使用拉丁语,而在瑞士近卫队之间的交流又使用德语。

那么这么小的国家,没有被意大利吞并到底有怎样的历史渊源?

梵蒂冈的前身是一个教宗国,是天主教会最高领袖教宗的驻地,早在公元4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为了纪念耶稣门徒圣伯多禄便在罗马城西北角圣伯多禄殉难处建立君士坦丁大教堂。

梵蒂冈广场

为何要纪念圣伯多禄?那要从伯多禄与耶稣的渊源说起。

耶稣是基督教的创始人,30岁时,耶稣为了在约旦河接受施洗约翰的洗礼,在旷野禁食祷告40天,经过多项魔鬼测试并得到了大批信徒追随者,洗礼结束后,耶稣便在其故乡加利利一带开展传道工作,并且在信徒当中亲自挑选了十二位门徒,其中宗徒伯多禄(彼得)正是这十二门徒之一,也是耶稣最喜欢的。

耶稣在传道期间表示他是神的儿子,大肆宣扬天国的福音,并施行神迹,医病赶鬼,教人们如何爱神、爱己,不可仇恨敌人、不可贪求金钱,要虔诚、善良、悔改、甚至要为逼迫自己的人祷告,他是救世主,信他的人将会得到永生,他还批评犹太宗教领袖的形式主义和假冒伪善,直接惹怒宗教领袖、圣殿蔡司以及法利赛人,他们对耶稣非常憎恨,开始了谋杀计划。

约公元三十年左右的逾越节前夕,耶稣最后一次进入耶路撒冷和他的门徒们共聚晚餐,期间他预言自己将要受难,门徒亦即将四散,为门徒洗脚祷告的消息被犹太宗教领袖得知后,联合圣殿蔡司等人以三十两银子收买了十二门徒之一的犹大,以亲吻耶稣为暗号带兵在客西马尼园找到耶稣将其抓获,耶稣另一门徒伯多禄为了护主拔刀削掉蔡司仆人的耳朵,耶稣立即阻止,让其收刀入鞘,并称今天凡动刀者,必死在刀下,随后被抓走。

抓获后的耶稣被押送至罗马总督彼拉多的总督宫殿审问,问他是否煽动犹太人反罗马皇帝,禁止民众纳税给他,耶稣答非所问彼拉多查不出什么罪名,并决定要释放他,可是犹太宗教领袖等人仍然要求给耶稣定罪,彼拉多得知耶稣是加利利 人,就把耶稣交给了当时正在耶路撒冷的加利利郡王希律·安提帕斯,希律问了耶稣许多话,但耶稣却一言不发,希律只好又把他带回了彼拉多的总督府。

耶稣审问期间,众门徒非常惊恐,就连曾经扬言「就算和耶稣同生死,也不能说不认识耶稣」的伯多禄,在别人问他是不是耶稣门徒的时候,他居然三次否认,正如耶稣预言一样,自己受难,门徒四散。

逾越节是犹太教节日之一,按照犹太当地人习俗,在逾越节当天,犹太总督要释放一名囚犯,于是彼拉多就让犹太人选择释放耶稣还是巴拉巴,由于宗教领袖等人对耶稣的仇恨,蔡司长和群众更威胁彼拉多释放巴拉巴,处死耶稣。彼拉多怕犹太人煽动暴乱,为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命令罗马士兵将耶稣鞭刑后判处死刑,最后再押往各各他的刑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

由于耶稣死后,犹太人的安息日已经开始,因此,耶稣的尸体只能被暂时安放于各各他附近的一个墓室,等安息日过后,跟随他的几位妇女拿香膏准备膏抹他的身体的时候,发现耶稣尸体已经不见了,随后有天使宣称耶稣已经复活了。

复活后的耶稣多次出现在门徒面前,讲述神国之事,长达四十天之久,他告知众徒们:「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做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是我所吩咐给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这样我就能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后来在一次门徒聚会上,天空飘来一朵云彩将耶稣接走了,有天使对众门徒说,耶稣虽然升天了,但是他会在最后的审判的时候荣耀归来,所有的人都要复活,接受他的审判,信他的人将永生,不信的将要永远沉沦。

耶稣复活升天以后,原本消沉的门徒,在伯多禄的领导下聚在一起恒切祷告,开始大胆传讲耶稣是基督的福音,信徒疯狂增加,犹太官府为了控制基督教徒势力,加大力度打击,当司提反被作为第一个基督徒殉道之后,门徒们四处逃窜,暂时远离耶路撒冷,当时犹太人继续信仰耶稣的人越来越少,后来在向外邦人(非犹太人)保罗的传播下,基督教逐渐在罗马帝国传开,越传越广,后来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到了公元四世纪,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之后,罗马主教的地位在西罗马帝国继续得到巩固,而东罗马帝国则以君士坦丁堡主教的地位逐渐上升,直到11世纪,东西教会大分裂后,东方教会以君士坦丁堡主教为首,使用正统教会的名称,西方教会以罗马教宗为首,继续使用天主教会的名称。

伯多禄是耶稣最亲信的门徒之一,他接受耶稣基督的托付创建教会并领导教会,也是罗马教会的第一位主教,因此,天主教会被认为是从伯多禄开始一脉相承,是以罗马主教为领袖的普世教会,当然,这一说法在新教中是被否认的。

后来,伯多禄在尼禄皇帝逼迫基督教的时候到了罗马传福音,不久之后殉道,他向官府提出要求将其倒钉十字架而死,因为他认为自己不配像耶稣一样端正地钉在十字架上。

梵蒂冈网图

伯多禄殉道之后,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为了纪念他,在其殉难处建立君士坦丁大教堂,因为君士坦丁也是天主教会的信仰者,直到15至16世纪,君士坦丁大教堂才被改建成如今的圣伯多禄大殿,成为天主教会举行重大仪式的场所。

正因为伯多禄对天主教会的传承和圣伯多禄大殿的建立为后来梵蒂冈国家形成埋下了伏笔。

貳‬

教宗国是梵蒂冈国的前身,那它究竟是如何瓦解的?

教宗国并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而是由许多独立或半独立的城邦、小国和贵族领地构成的共同体。

在天主教的早期教会处于非法状态,直至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时期才给予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君士坦丁还将拉特兰宫、意大利本土及罗马帝国各行省捐赠给教会作为私人领主占有这些土地,虽然教会得到了许多馈赠,财务大增,但仍然属于政教合一由罗马教皇控制。

公元5世纪,西罗马被灭亡后,其所有领土被东哥德王国占领,到了公元6世纪,教宗国开始雏形,东罗马帝国开始征服意大利活动,试图恢复意大利罗马版图,不幸的是,在东罗马帝国统治者查士丁尼大帝逝世后,伦巴底人于568年开始又将东罗马势力逐出意大利,此时的罗马教会势力已经可以抗衡君士坦丁主教,只是表面屈服于东罗马皇帝。

到了公元7世纪,东罗马帝国开始加速衰落,罗马教会借此机会利用军事外交、贿赂等手段扩大统治势力,并在728年接受伦巴底国王路易特普兰德对乡村和城镇的捐赠,后来这些土地成为教宗国的立国基石。

751年,东罗马在意大利领土全部沦丧于伦巴底之手,导致罗马公国与东罗马帝国之间完全切断联系,为了解除巴伦底人的威胁,教宗斯德望二世通过向法兰克领袖矮子丕平大献殷勤,封丕平为罗马贵族,并派遣执掌教会饭食的司提反向丕平各种示好,后来丕平为了回报教宗,于754年出兵进入意大利平息叛乱,并将夺回的城市土地奉献给教宗。

丕平献土的做法直接扩大了教宗的统治区域,到了781年,丕平的儿子查理大帝又宣布教宗成为这些地区的最高统治者。

此时教宗为了提高教宗国的威望,打消丕平的继承人日后利用这一献土行为来控制圣座的可能,于是在750至850年之间,大胆伪造了一份「君士坦丁献土」文献,并宣布教宗国拥有所有的土地均来自公元4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的奉献,而且还授予教宗及其后任者对其进行统治的权力。

罗马教会和法兰克人的合作在800年达到顶峰,在这之前,教宗和罗马教会都要听从东罗马皇帝,之后,基督教世界出现两个并立的最高统治者,一个在君士坦丁堡,一个在罗马,罗马教会所加冕的历代神圣罗马皇帝 不再像东罗马皇帝那样是基督教会的主宰, 神圣罗马皇帝也不再像东罗马皇帝那样可以插手干预教会事务。相反,教宗可以干涉世俗事务,通过将皇帝革除教籍的方式插手政务。

直到1073年,额我略七世被选为教宗,他主张教权应高于皇权,因此导致教 宗与神圣罗马皇帝之间的冲突不断,到了1198年教宗诺森三世成为教宗,教宗权利达到最大化,可随意废立皇帝,成为高于皇权的象征,最后在14世纪初,教宗国像其他意大利邦国一样,已经成为完全独立 的国家。

到18世纪末,归于教宗名下的领土疆域达到颠峰,但是由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给圣座带来极大损失,1791至1796年间,教宗国北方的领地以及在法国的领地均被法国占领,1798年,法军长驱直入教宗国腹地,攻占罗马城,并成立罗马共和国,1808年,法军再度进攻教宗国,并将其彻底灭亡,罗马城和教宗国的西半部被并入法国,东半部则并入以拿破仑为国王的意大利王国,直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才恢复对教宗国的重建。

重建后的教宗国又怎么变成了「梵蒂冈囚徒」?

重建后的教宗国极其保守,但1848年,欧洲又爆发自由主义革命,教宗国司法大臣佩雷里诺·罗西被暗杀,教宗庇护九世化装为普通教士逃离罗马,前往两西西里王国避难,并向天主教国家求救,法国总统路易·波拿巴联合奥地利出兵干涉,庇护九世又在1859年重返罗马,法国军队驻扎在罗马城中,以保护教宗。

同年第二次意大利战争爆发后,撒丁王国从奥地利手中收复伦巴底地区并征服教宗国东部三分之二的领土,随后进入两西西里王国。当年年底,这些被征服的领土都被撒丁尼亚王国正式吞并,随后建立意大利王国,此时教宗国仅剩下以罗马城和拉齐奥地区为中心的三分之一领土,1861年3月,意大利王国宣布罗马为新首都,但由于法国驻军的存在,意大利无法收复罗马城。

1870年,普 法战争爆发后,驻扎在罗马的法军撤回国内,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意图将教宗国纳入意大利的版图。他先派特使向教宗庇护九世送去密信,并提出一个保全圣座脸面的解决方案,意大利军队以「保护教宗」的名义和平进驻罗马城,但这个提议被教宗拒绝,因此意大利于1870年9月10日对教宗国宣战,9月20日占领教宗国首都 。

罗马城被占领其以后,圣座在罗马城的宫殿、庄园全部没收,就连教宗的正式宫殿——奎里纳尔宫也被没收,成为意大利皇宫。庇护九世为了抗议意大利强行吞并教宗国领地只能退缩至梵蒂冈城堡内,并宣称自己为「梵蒂冈之囚」。

此后,意大利统一长达59年里并没有进军梵蒂冈城,梵蒂冈城继续保持独立状态,虽然庇护九世之后的历代 教宗均敌视新的意大利王国,但也不是办法,后来在1921年2月,教宗庇护十一世代表与意大利王国代表在罗马的拉特朗宫签署【拉特朗条约】协议 。

条约的规定,圣座最终承认意大利的统一以及罗马成为意大利首都。

意大利王国承认教宗在梵蒂冈城堡内至高无上的权威和世俗统治权力,梵蒂冈城堡成为独立的梵蒂冈城国 。

此外,条约还规定天主教及教会在意大利的政治地位,意大利王国对意大利统一战争期间没收的教会财产进行最终赔偿。

从法理上说,延续11世纪的教宗国在1929年2月11日这一天正式灭亡,由梵蒂冈城国取而代之。

文丨帝一诗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