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南宋为报靖康之耻,手段有多狠?拼着灭国将百万金人拖到只剩10万

2024-05-10历史

南宋为了报复金人靖康之耻,不惜付出惨重代价和采取极端手段。这个曾经备受争议和质疑的王朝,竟然为了雪耻而拼尽全力,让曾经骄横狂妄、人口达百万的金朝只剩下了区区十万余众。这是出于仇恨还是无奈?又是怎样的艰难抉择和残酷斗争呢?历史的迷雾中隐藏着太多未解的谜团,让我们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看看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宋金鏖战根源:文臣武将矛盾加剧,北宋主和战略致命

公元1127年,金人铁蹄直扑北宋京师,二位皇帝被俘虏,引发了惨绝人寰的靖康之耻。这一耻辱不仅成为北宋王朝的污点,更是中原王朝和整个汉族的重大创伤。然而,这一惨剧的根源却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过去。

北宋初年,太祖赵匡胤为了巩固王朝基业,杯酒释兵权,遏制武将叛变。他大力扶植文臣集团与武将相抗衡,导致宋朝政局呈现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独特格局。文臣获权后,竭力打压武将,将精锐之师蕞尽羽翼。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文臣们对军国大计缺乏真知,武将的权力也一再被架空。

著名的"杨家将"遭陷害就是鲜明的一例。一干忠勇之士只为国家和人民操戈,却遭猜忌和构陷,最终无辜伏法。文武矛盾日益加剧,重文抑武的社会氛围也给宋朝王朝贴上了"软弱"的标签。

面对日益猖獗的辽人入侵,宋廷被迫借助金人的力量共同抗辽。金人狡黠阴险,趁辽人溃敌之际乘虚而入,反过来将矛头直指宋朝腹心。他们野心勃勃,不仅觊觎中原的财富,更想一统中华。

金人占领都城后,将两位皇帝和贵族阶层掳去,暴行无度。彼时,宋徽宗及钦宗二帝沦为阶下囚,王公绅士妻离子散,宫女遭凌辱蹂躏。这一切不仅令当时的宋人耻痛欲绝,更成为汉族子孙后代的伤疤。

南渡抗金准备:借助外力联盟,团结内部力量

靖康耻辱发生后,一路逃亡的赵构在济州得到韩世忠的拥戴,正式登基称帝,建立了南宋王朝。虽然政权中心南渡,但报复金人雪耻的志向从未动摇。只是当下南宋力量单薄,急需借助外援和团结内部,方能与金人一较高下。

不久,名将岳飞挺身而出,发动北伐战争向金人复仇。凭借出众军事才能,岳飞麾下岳家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度使金人闻风丧胆。然而,宋高宗暗中与权臣秦桧勾结,妒忌岳飞战功,将其诬陷革职后最终害死,北伐战事就此胎死腹中。

此番挫折给南宋抗金事业沉重一击,宋高宗更是暗中放松了对金人的警惕。幸而有一批忠勇之士如杨渔、张浚等人仍在运筹帷幄,孜孜不倦谋求同金对抗的外援。

终于,他们寻得与蒙古结盟的契机。蒙古人对金人压迫深恨种种,一直虎视眈眈觊觎中原腹地,此时正可借重力量剿灭金朝。经过周密的谈判,双方议定携手铲除金人,合击之后再分中原疆土。就此,一支强大的外援终于与南宋携手展开复仇之路。

与此同时,南宋朝廷也在内部积极团结各方力量。原先在北方的藩镇集团如曾布、王团圆等也纷纷响应号召,与朝廷部队遥相呼应;另一些豪门士族和武将如张孝祥、刘璚、黄微等也被郭纶等人纳入麾下。经过调兵遣将,南宋终于凝聚起颇具规模的抗金军团。

虽然外援蒙古人马多有不足,南宋自身实力也依然单薄,但双方结盟的强大联军终于初具雏形。随着军心稳固、实力渐增,与金人血战的前景渐露曙光。更为关键的是,继承岳飞遗志的南宋军民终于有了在战火环伺中复仇的希望。

南宋狠辣手段:人祸加自然灾祸,金人遭殃

纵观南宋与金人的艰难征程,双方鏖战数十载,殚精竭虑。为了报复靖康耻辱,南宋不惜一切代价,运用种种狠辣手段,让金人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最初,南宋在蒙古联军的配合下,施行"进攻策略",开疆拓土,不断蚕食金疆。他们切断了金国与北方地区的联系,阻绝了金军的粮草补给线。由此,金军在持久作战中渐露疲态,无法得到空前支援。

随后,南宋更是策动金朝内乱,从内部瓦解金人的统治。他们暗中资助金国的关隘流民、农民起义军和地方豪强等反叛势力,在金朝腹心捣乱离间。金国上下阶层也由于利益矛盾而自相残杀,从而大大削弱了金人的整体实力。

然而,南宋最狠辣的一着,却是利用自然力量祸殃金人。史载当年金国曾遭重大瘟疫袭击,数以百万计的金人丧生疫区。这场世纪巨疫很可能是南宋刻意散布的生化武器所致。

事实上,早在抗金初期,南宋就有明确纪录:他们曾将患者的衣物、被单等隐藏在行装箱柜中,再暗地运送到金国境内。一旦毒邪打开,病菌就会迅速传播。这是当时最先进的生物武器,给予金人致命一击。

此外,南宋还施行"常胜将军"的诡计。他们故意在金军丧生过半时,大张旗鼓地宣布决定歼灭金人余众。金人闻讯震惊,认为南宋已拥有强大实力足以消灭自己。于是内部惶惶不安,加速了瓦解的步伐。

综合人为和自然的种种灾难,金国日益式微,人口也锐减至区区十万余人。面对如此惨重打击,金人无力回天,注定要遭到全军覆没的命运。而南宋则在采取这些狠辣但卓有成效的手段后,终于为靖康之耻小小雪恨。

金人覆亡前景:灭国危机困扰,艰难抉择

面对南宋狠辣的打击手段,金人身陷绝境,人口锐减,国力日衰。眼见灭顶之灾临头,金朝上下再难视而不见。

当时的金哀宗意识到了王朝覆亡的危机,暗中生出求和的念头。但南宋大权在手,自然置之不理,坚持要诛灭金人的决心丝毫未减。

金人曾一度汉化,土崇汉风,中原文化深入骨髓。但靖康耻辱后,中原遭掠,文物失馁,再难追随先人足迹。如今守住祖宗根基的中原疆土已所剩无几,金人无疑步入了绝路。

时人有"自晋氏破,中原未复"的感叹,多少世代金人追求汉化的夙愿也就此破灭。一代英雄们为了一统中原而挥军东征,如今却无疆可守,难以复其中原梦。战火燎原,世风日下,他们注定要复蹈辽朝被灭的覆辙。

然而,最大的讽刺在于,金人曾经给宋朝带来的耻辱如今报应回头。当年高高在上的金朝将士,如今也尝遭掳掠、蹂躏的滋味。曾轻视汉人的金国,竟被汉人逐步蚕食殆尽,只剩区区十万人丁。

面对灭顶之灾的危机,金国内部自然是惶惶迷离。一时王朝将相莫衷一是,难以抉择应该迎战继续抵抗,还是就此放弃主动求和。一支曾强盛一时的新兴民族,就此从中国版图上彻底湮没,实在可悲又令人唏嘘。

两种选择都极为艰难,无论哪一种结局,金人都要为此付出巨大代价。宋金两大王朝的命运起伏,彷佛上演了一出世间闹剧,只不过戏码中血腥暴力却无法令人欢笑。

宋亡因由总结:偏颇用人致祸根源,文武分裂自掘坟墓

纵观南宋与金人数十年的艰难征伐,表面上看似为了报复靖康之耻,实则其中隐藏了更深层的祸因。宋朝自身文武分裂、皇帝昏庸以及纲纪废弛等内耗,最终酿成了这个曾经强盛王朝的没落。

自北宋初年,太祖赵匡胤就大力扶植文臣压制武将,这种社会风气沿袭至南宋时期依旧根深蒂固。文臣凭借科举取士的特权,把持着理学的发展,武将只是执掌军队番号。然而治国理政实在不能只重儒术、轻武事。

文武分裂不仅导致武将被边缘化,更重要的是军事力量大为削弱。士大夫自诩有才无命,屡遭朝廷排挤。岳飞等勇将的悲剧便是鲜明一例。这无疑极大地损害了南宋御敌的战斗意志,也为灭金之战增添了重重阻力。

同时,南宋皇帝昏庸无能,自私自利也是亡国的重要因素。宋高宗暗中破坏北伐、相权干政,最终使抗金力量半途而废。即使赵构再三申饬要坚持报复,宋高宗也无心恤国,只贪生怕死。

这种自私狭隘的做法不仅违背了汉族对金人血仇的复仇理念,更加剧了军心涣散。随着时间推移,南宋臣民、士绅的抗金信念自然也日渐动摇。最终,在皇帝主政无能和上下阶层内耗下,南宋这个本已濒临覆亡的王朝更加加快了步伐。

再者,极权专制和纲纪废弛也是南宋王朝亡国的罪魁祸首。宋高宗统治期间,小人当道,朝政一再被潘仲文、窦仪等人操控。政权内部彼此勾心斗角,内耗愈演愈烈。

与此同时,藩镇割据、外戚干政使得朝中失控,各级官员腐败、侥幸无能。正所谓"德不配位",整个王朝渐入瓦解式微的境地。最终,当金人余威被尽数铲除后,宋朝自身也轰然倒塌,从此汉族中原再无宗主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