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生活

70年代的元旦,农村小学生幸福指数拉的满满的。

2023-12-31生活

70年代的农村,小学生在学校过元旦,吃的堪称大席。吃完饭后还有娱乐活动,虽然是校内庆祝,却称得上全村的盛典。

我出生在70年豫西山区的一个小村庄,在我记忆中那时候元旦这一天全校师生是在学校里度过的,从早上到晚上,吃、喝、玩一条龙。你一定好奇,全校师生一天的伙食虽然不是太多,但是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村里愿意负担这笔开支吗?村里能负担这项开支吗?那我就先说说这些费用的来源。

在70年代,学校开展的有劳动课,那时候的劳动课可不像现在做做手工、编编花绳,那时候的劳动课就是真的下地干活。

当时村里给学校批了几块地,有旱地、有水田、有沙地,学校利用每周的劳动课带领学生在地里种上水稻、花生、芝麻等农作物,然后生长、除草、灌溉、收割都是我们师生在劳动课中完成的,当然也离不开村里村民的协助,每年的收成就是我们元旦全校师生一天狂欢的物资来源。

元旦这一天,村里的大婶大妈们一大早早早来到学校包饺子,校园里早已支起了几口大锅,添上水架上火,只等饺子包好下锅。校园里弥漫着炊烟蒸汽,人们在忙忙碌碌,一派丰收欢乐喜庆的氛围。我们这些学生娃们每人拿个碗、一双筷子,嘴里泛着口水,在等着饺子出锅。

饺子一锅锅出,班级从小到大去乘,先是一年级、二年级……大家井然有序地排着队,乘上后端到教室自己的位置上去吃。这可是纯白面大肉饺子,一年难道吃上几回,管吃饱,我们的原则是得吃撑。

吃完饺子刷好碗稍做休息,全校师生就到操场上集合,上午举办一年一度的歌咏大赛。那时候从一年级开始每晌上课前都要先唱歌,歌曲大部分是革命歌曲,通常有【学习雷锋好榜样】、【东方红】、【绣金匾】、【南泥湾】、【三大纪律八项主义】等等,所以说这歌咏比赛不用咋做准备,张口就来,班主任起个头,全班合唱,革命歌曲铿锵有力,越唱越有激情,就像军营赛歌一样,唱几轮决出一、二、三名,学校给发奖品,虽然都是作业本、橡皮、铅笔之类的文具,但是荣誉感是最主要的。

我记得我上二年级那一年,我们班拿到了第一名,我老妈是二年级老师,激动之心难以言表,最主要一点是我老妈从来不起头,她这人有点腼腆,都是一个小女孩起得头,特别出彩,那一年经过了许多轮比赛,在我们班和五年级之间角逐,最后一致认为我们二年级总体效果好,评为第一。

转眼到了午饭的时候,午饭是主食是白花花的大米饭,菜是萝卜白菜粉条炖肉,这可是过年菜呀!我们还是按班去打饭,大家排着队,一个一个来到灶台前,大师傅一勺米饭一勺菜,实腾腾的,那时候还没有一抖二擞三嗑边的手艺。到教室坐到座上我们一个个狼吞虎咽,吃的是满脸流油,偶尔也有碗没把好掉地上的。老师说赶紧回家再拿个碗。老师一放话掉碗的学生嗖的一溜烟没烟,生怕跑的怕回来没饭了!

吃过中午饭下午是今天的重头戏,篮球比赛,比赛队伍是小学队对初中队,小学队肯定是我们学校的,初中队也是我们村的,但是在村大队部上课。有人说小学队怎么能跟初中队比呐?能!并且胜率非常高,这是因为我们小学的体育老师关孝治非常的牛,是我们乡的篮球灌篮高手,他儿子关文伟子承父业,水平相当的高,是我们五年学生,我们小学队整体水平高,配合默契,大家又以关文伟为灵魂这物,抢篮板、打配合、传球、投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当对方还没反应过来就进球了。

比赛一开始,小学队在关文伟的组织下发起一轮攻势,在场上左冲右突,闪转腾挪,找到有利位置,投篮……频频得分,打起了一波小高潮,比分12:3一度拉开了距离。初中体育老师刘四虎一看形势不对,叫了暂停,换上了初二的老师关向军,这是高中刚毕业到初中当老师,体力好、技术精,善于组织阻击、进攻,在关向军的带领下,比分发生逆转,以18:17反超。关孝治老师赶紧叫停,下场后对小队员们面授机宜,两队员看住关向军老师,其他队伍得球强突,因为咱带球技术好,投篮都不错,不要再能文伟为中心,谁得球谁投。

战术制定得当,效果立竿见影,球场上大战激烈,比分胶着轮流领先,场下欢呼声啦啦队助威声此起彼伏,上半场结束时42:40小学队领先。

比赛真是太激烈了,大冬天的,队员们都穿着秋衣秋裤在场上厮杀,汗水都把后背给浸湿又一大片。

后半场关向军老师没上场,不是因为他们有「愧疚」之心不好意思上场,而是关老师不知道什么原因某部位发生反应,秋裤遮不住「崛起」而羞于上场。少了主力灵魂人物,初中队急转直下,小学队乘胜追击,最后以大比分88:64取得了胜利,获得了「伏牛杯」篮球大赛的冠军。

一下午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晚饭点也到了,晚上是肉汤面条,小孩子真是消化的快,早上饺子中午米饭,晚上还能怼大碗面条。晚饭结束了,元旦一天的美好时光就这样匆匆结束了!

70年代的农村虽然没有脱离贫穷,但并不没有饿着肚子,粗粮和农副产品可以让我们能够丰衣足食、自给自足,我们上学没有交学费,提倡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的劳动课让我们得到了体力劳动,让我们知道粮食得之不易懂得去珍惜,也让我们知道了付出终将有回报——元旦大餐。

这种元旦持续了若干年,终于于农村实行「三自一包」后宣告结束,学校的地都分给了农户,我们的幸福时光也宣告结束。

时间过去40多年了,每每到了元旦前夕就会想起那些年元旦在老家小学度过的日子,谨以此文献给逝去的无忧无虑且幸福指数拉满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