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生活

新浇筑的混凝土到底该如何养护?这几点你必须掌握!

2024-07-09生活

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环节,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一个极为关键且至关重要的阶段。养护工作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发展、质量表现,进而对整个工程的结构安全性、使用耐久性以及长期性能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在着手进行施工之前,务必要基于所采用的原材料特性、混凝土的设计性能要求以及实际施工条件,精心制定出一套既切实可行又能有效确保混凝土强度与质量的养护方案。

同时,该养护方案应被视为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单位需建立并执行相应的监督机制,随时对施工过程中的养护方案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跟踪、检查与评估,以确保其得到全面、有效且持续的落实。

本文砼界张博将深入探讨新浇筑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要点,旨在为广大施工技术人员提供一份系统、实用且具有指导意义的参考资料,助力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养护关键环节,提升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

起始养护时间的选择在控制混凝土早期收缩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关乎到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能的优劣以及长期耐久性的表现。这一时间点的把握,无疑是对混凝土结构质量的一次重要把控。

针对那些未掺用减水剂的普通混凝土,其早期收缩现象相对较为轻微。在这一关键阶段,洒水养护的主要使命便是促进水泥的充分水化过程,从而确保混凝土强度能够稳步发展,达到预期的性能标准。

根据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明确规定,混凝土的起始养护时间应当严格控制在浇筑完成后的12小时以内。这一强制性措施对于保障普通混凝土的性能表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有效防范因养护不当而导致的早期收缩问题,进而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和耐久性。

然而,对于大量掺用减水剂的现代商品混凝土而言,其性能特点与传统混凝土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试验数据清晰地揭示出,这类混凝土在初凝后的8小时内,收缩现象会呈现出急剧增加的趋势。这一特性使得商品混凝土在早期阶段就面临着更高的收缩风险。

更为严峻的是,在实际工程中,最大量、大体积的楼板裂缝也主要出现在混凝土初凝后的几小时以内。这一现象进一步凸显了精确掌握起始养护时间对于控制商品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的重要性。

遗憾的是,目前仍有大部分施工单位深陷于传统的施工养护经验之中,未能根据现代商品混凝土的特性进行适时的调整与革新。他们往往习惯于在混凝土浇筑后等待12小时再进行洒水养护,这种传统的做法无疑错失了控制早期收缩裂缝的最佳时机,使得裂缝的产生变得难以有效防止。

现代商品混凝土,特别是大量掺用减水剂的混凝土,其性能特点与传统混凝土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施工单位亟需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的养护习惯,根据现代商品混凝土的特点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策略。

具体而言,施工单位应当在混凝土刚初凝时(即表面尚未失水前),就迅速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这样的做法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减少开裂的风险,从而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保障体系中,及时且充分的湿养护被视为一项至关重要的关键措施。所谓「及时养护」,其核心在于在混凝土表面尚未出现失水现象之前,就迅速启动养护流程。这一措施旨在确保混凝土在初凝阶段就能获得必要的养护,从而最大化地发挥其性能潜力。

然而,在实际施工操作中,要准确掌握及时养护的时机并非易事。它往往需要根据混凝土混合物的具体性能、气候条件以及施工环境等多重因素进行综合判断。通常而言,在混凝土刚进入初凝阶段时,便是实施湿养护的最佳时机。这是因为在此阶段,混凝土的结构尚未完全稳定,及时的湿养护可以有效促进其内部水化反应,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如果在养护过程中发现混凝土表面已经出现失水现象,那么在进行正式的湿养护之前,还需要先对由失水造成的表面缺陷进行妥善处理。这包括修复裂缝、填补凹陷等,以确保养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商品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获得最佳的水分保持状态,从而有效减少质量缺陷的发生,提升整体工程质量。

所谓「充分养护」,其核心在于确保在整个规定的养护周期内,混凝土能够持续保持充足的水分状态,绝不允许出现失水现象。这一养护原则对于混凝土的质量至关重要,因为养护的充分程度直接关联到混凝土最终的性能表现。具体而言,混凝土养护得越充分,其内部结构发展得越完善,存在的缺陷也就越少,从而能够展现出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耐久性。

反之,如果养护工作不充分,混凝土就极易出现各种问题,其中裂缝是最为常见的缺陷之一。裂缝的产生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美观度,更会降低其结构性能,甚至可能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性造成威胁。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在混凝土的养护实践上仍存在明显的不足。他们往往习惯于在浇筑完成后的第二天才开始进行洒水养护,而且每天的洒水次数也仅仅维持在2-5次之间。这种养护方式既未能做到及时,也未能达到充分的标准,因此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等缺陷,进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依据丰富的试验数据与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我们发现商品混凝土的7天强度通常能够达到其28天强度的65%至85%这一区间范围内。这一显著的强度发展规律,充分验证了规范要求湿养护7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在这至关重要的7天养护周期内,时间因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养护初期,混凝土由于刚刚浇筑完成,其表面极易发生失水现象,这也使得其更容易形成各种缺陷。因此,在这一阶段,防止混凝土失水成为了养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养护时间的推移,虽然混凝土逐渐稳定,但前期的养护质量仍然对混凝土的长期性能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在整个7天的湿养护过程中,都需要密切关注混凝土的失水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以确保混凝土能够顺利达到预期的强度水平,为工程的整体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来说,前3天的养护工作在整个湿养护周期中占据着尤为关键的地位。这一时期,混凝土正处于初凝和硬化阶段,对水分的需求极为旺盛。如果在这3天内能够确保混凝土不失水,保持其充分的水化反应,那么之后继续浇水保湿至7天,从众多工程实际案例来看,都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养护效果,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都能得到有效保障。

而在这至关重要的3天中,第一天更是被视为养护工作的「黄金时期」。如果第一天失水过多,混凝土内部结构将受到严重影响,所形成的缺陷可能难以通过后续的养护措施来弥补。这是因为第一天的不当养护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形成较为粗大的毛细孔,这些孔隙一旦形成,就很难再通过后续的养护手段来愈合,从而对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造成长期的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湿养护7天的关键在于前3天,而最关键的则是第1天。无论采用何种养护方式,都必须将确保第1天混凝土不出现失水现象作为首要任务。这要求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如覆盖保湿材料、定时浇水等,以确保混凝土在第一天内能够保持充足的水分状态,为后续的养护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一次抹平

在混凝土浇筑并经过充分的振捣密实之后,其表面往往会呈现出凹凸不平的状态。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平整度达到施工要求,施工人员必须迅速而准确地使用木抹子对其表面进行细致的抹平操作,这一过程被专业地称为「一次抹平」。它不仅关乎混凝土的美观,更是为后续施工步骤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一环。

2、二次抹压

在一次抹平之后,如果未能及时采取养护措施,那么在混凝土进入初凝阶段之前,必须进行至少一次的再加工,这一过程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抹平,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压」的操作。通过抹压,使混凝土表面更加密实,同时消除混凝土内部的泌水通道和毛细管道,这一关键步骤被称之为「二次抹压」。

二次抹压在混凝土施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二次抹压能够有效消除混凝土表面的缺陷,包括内部的泌水通道(即毛细管道)以及早期的塑性裂缝,从而显著提升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其次,通过二次抹压,可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表层的密实度,使混凝土更加坚固耐用。

最后,随着表层密实度的提高,混凝土内部水分的迁移和蒸发速度会减缓,从而大大增强其抗裂能力,为混凝土的长期稳定性和耐久性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二次抹压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

3、从一次抹平到二次抹压

混凝土的初凝过程,这一时间段是混凝土逐渐初凝的关键时期,也是决定其最终质量的重要阶段。

4、裂缝的形成机制及其潜在影响

在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只要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100%,混凝土表面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水现象。这种失水过程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形成缺陷,特别是毛细管道的形成。这些微小的管道状缺陷,如同混凝土内部的「伤口」,对结构的完整性构成潜在威胁。

若这些内部缺陷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消除,随着混凝土表面持续失水,这些孔道会逐渐加深,裂缝也会进一步扩展。最终,这些裂缝可能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明显的开裂现象,严重者甚至会造成贯穿性裂缝,导致楼层出现漏水问题,对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居住舒适度构成严重威胁。

5、湿养护不足与二次抹压的重要性探究

在我们的深入观察与研究中,一个显著的现象浮现出来:当湿养护措施执行得不够及时或不够充分时,例如传统的湿养护方法,往往只进行一次抹平操作,而忽视了至关重要的二次抹压步骤。这种情况下,混凝土的开裂问题会变得尤为严重,对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构成威胁。

具体而言,如果湿养护不到位,混凝土表面会迅速失水,导致内部形成缺陷,如毛细管道等。这些缺陷在未经二次抹压处理的情况下,会随着混凝土表面的持续失水而逐渐加深,最终引发裂缝的扩展和开裂现象。

然而,当我们实施二次抹压后,开裂程度得到了显著的减轻。这一工艺通过进一步抹压混凝土表面,消除了内部缺陷,提高了密实度,从而有效抵御了裂缝的扩展。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除非能够实施即时的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表面不会生成失水缺陷,否则二次抹压工艺是不可或缺的。

6、传统抹刀手工抹压的局限性

在二次抹压工艺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习惯于采用抹刀进行手工抹压。然而,这种方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和挑战。首先,抹刀手工抹压的效率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大规模施工的需求。其次,由于手工操作的力度难以精确控制,往往导致抹压效果不佳,特别是当混凝土表面的缺陷由表及里发展较深时,手工抹压将很难将这些缺陷完全消除。

7、圆盘式抹光机在二次抹压工艺中的优势与应用

在二次抹压工艺中,圆盘式抹光机的应用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相较于传统的抹刀手工抹压,圆盘式抹光机在消除混凝土表面缺陷以及内部泌水通道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其独特的工作原理使得它能够更加均匀地作用于混凝土表面,从而有效地密实表层,提升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此外,圆盘式抹光机的工作效率也远高于手工抹压。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的抹压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8、二次抹压后的湿养护

在完成二次抹压工艺之后,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随即而来,那就是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湿养护。这一环节不容忽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后续的性能和耐久性。通过立即且持续的湿养护,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再次失水,确保其内部水化过程顺利进行。

充分湿养护不仅有助于混凝土早期水化反应的完善,还能显著提升硬化后混凝土的质量。它能够为混凝土提供一个稳定的养护环境,有助于减少因水分蒸发过快而产生的表面裂缝和内部缺陷。这样一来,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都会得到增强,为其长期耐久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当今的施工环境中,人工抹面的速度已经难以与混凝土的浇筑和凝结速度相匹配。若采用机械抹面,又往往会导致浮浆过多,影响混凝土表面的质量。而当抹面机械可以上场时,如果遭遇暴晒或大风天气,混凝土面层往往已经出现失水通道,为裂缝的产生埋下隐患。

即使在二次抹面后再覆盖薄膜,也会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由于水份不足,薄膜难以紧密贴附于混凝土表面;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留下的脚印也难以修复,影响美观。相比之下,如果在振实拖平后立即覆盖薄膜,经过无数工地的实际测试及后期的连续泡水检验,证明其具有良好的防渗效果。因此,不能够等混凝土初凝后再进行覆盖。

值得注意的是,二次抹面通常出现在混凝土初凝后。然而,即使在初凝前进行人工抹面,初凝时仍可能出现沉陷现象。如果不进行二次抹面,而是在振实后拖平并立即覆盖薄膜,即使初凝时出现沉陷,也只是收缩沉陷,并不会导致裂缝的产生,也不会渗水。

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并减少裂缝的产生,我们可以尝试改变施工步骤。在浇筑时先采用插立式振捣,隔开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平板式振捣,接着使用整平尺进行整平,并同时覆盖薄膜。这三步一起进行,可以免去二次抹面的步骤,同时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此外,初凝后的混凝土水份不足,薄膜难以吸附,覆盖后也容易被风吹起。如果过早掀开或覆盖时间不足导致薄膜被风吹起,同样会导致裂缝的产生。因此,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薄膜覆盖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否则,早期养护不足导致水份流失过快是造成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初凝至终凝这一关键阶段,混凝土的养护显得尤为重要,其核心目标在于尽量减少水分的流失和裂缝的产生。从混凝土搅拌完成直至施工浇筑完毕(或初凝之前),这一阶段被称之为塑性阶段。在此期间,混凝土中的砂石骨料会因重力作用而下沉,水分则会向上迁移,这一过程被称为泌水。然而,钢筋和石子的阻碍可能导致塑性裂缝的出现。幸运的是,这类裂缝可以通过二次振捣和二次抹压收面的方式进行修复。

有经验丰富的砼行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板面混凝土施工方式——滞后振捣法,旨在有效减少板面开裂现象。该方法的核心步骤包括:首先,对梁部进行充分振捣,确保其密实度;其次,在人工对板面混凝土进行找平后,不急于立即振捣,而是让混凝土自然沉降,并在此过程中泌出部分多余水分;待混凝土坍落度降至约10时,再使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振捣,同时在梁部上方加强振捣,以确保整体均匀性。

振捣完成后,及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收浆处理,并立即采取洒水养护或覆膜养护措施。这些养护措施至关重要,它们能够有效防止板面失水,从而极大减少因水分蒸发过快而导致的板面开裂风险。通过这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施工步骤和养护措施,滞后振捣法成功实现了对板面开裂现象的有效控制,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浇注之前,模板应保持湿润状态,以确保浇注过程的顺利进行。此外,严格控制混凝土在塑性阶段的浇注、振捣和收面压实过程,是减少因塑性沉降而产生的缺陷和裂缝的关键。

混凝土施工进入至关重要的第二阶段,即从初凝到终凝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的持续时间大约为45分钟,是混凝土性能发生显著变化的关键时刻。在此期间,水泥开始水化反应,逐渐形成CSH凝胶并产生强度。然而,由于早期混凝土的强度相对较低,特别是抗拉强度仅为抗压强度的1/6至1/10,因此这一阶段对混凝土的性能控制尤为关键。

在初凝至终凝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收缩成为一个显著的现象。这种收缩主要体现在混凝土内部毛细孔孔径的减小上。随着毛细孔中的水分逐渐失去,孔内的水面由平液面转变为凹液面,从而产生内部张力。这种张力导致毛细孔孔径进一步缩小,大量毛细孔的孔径变化使得混凝土整体产生收缩应力。

当这种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强度时,为了释放应力并达到自身平衡,混凝土便会产生裂缝。因此,在初凝至终凝阶段,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防止裂缝的产生成为施工中的重中之重。

在当今高度机械化的施工环境中,一个板面的混凝土往往能在1至2小时内迅速浇注完成。然而,鉴于板面混凝土的硬化面积庞大,初凝至终凝阶段成为了控制板面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有效管理毛细孔内的水分蒸发和迁移是至关重要的手段,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途径。即便是被誉为高性能的混凝土,如果在这一阶段控制不当,也同样会出现裂缝。因此,保水和保湿成为了这一阶段最为核心的任务,绝不能有丝毫懈怠。

商品混凝土,也即预拌混凝土,其质量控制并不仅仅局限于配合比的设计。实际上,它是一个涉及全过程管理的复杂任务。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绝不能因为追求省力而省略了必要的步骤或忽视了关键细节。因为无论是在哪里,地球上的所有事物都遵循着能量守恒的定律,施工也不例外。

所以,在初凝至终凝这一关键过程中,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尽量减少水分的流失,从而降低混凝土开裂的风险。

在设计过程中,材料及大自然的力量往往难以准确估测,这为设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尽管我们在设计配筋时主要基于荷载的考虑,但实际情况往往更加复杂。以素砼为例,它与路面砼相似,在浇筑、压光至终凝的过程中,温度会上升。如果在这个阶段进行几个小时的适当养护,即使长度达到上百米,也有可能避免出现裂缝。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平衡状态是相对的,并且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当温度达到峰值或外部环境温度突然降低时,这种平衡就可能被打破。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缩缝的设置,并预期它可能会按照预设的缝隙裂开。

钢筋砼的设计不仅仅要满足基本的荷载需求,还需要综合考虑工程部位的面积、所处位置以及是否为露天室外构件等因素。为了增强结构的平衡度和稳定性,我们需要根据这些具体情况来合理配置构造钢筋。以顶板为例,虽然它通常被覆盖着,不属于典型的室外构件,但在施工过程中,它可能会经历较长的时间段,有的甚至长达两年之久。

针对砼的养护问题,我个人的观点是,对于顶板及负楼层板这类厚度较大的构件,砼的养护程度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状态。这主要是由于这些构件的体积较大,使得养护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变得更为复杂。当养护不足时,砼中的胶材会在中后期更多地参与水化反应,而这些水化反应往往是不同步的,导致构件产生不均匀的收缩。

在砼的养护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不同步水化会产生不同的收缩现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凹型口往往是收缩应力的集中点,因此在这里容易产生放射状的裂缝。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我建议在大面积板面上使用覆盖薄膜的养护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保护砼面不受外界环境的直接影响,还能通过连续喷水保持薄膜的稳定,防止其因风起或其他原因而飞起。

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覆盖薄膜的养护时间应至少持续14天,以确保砼能够得到充分的养护,从而减少中后期因装修用水、雨水等造成的水化收缩。此外,为了进一步减少温度对砼体积的整体平面收缩影响,建议尽早进行防水层的施工,并覆盖上部材料,使砼能够尽早进入恒温状态。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温度波动对砼的影响,还能有效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砼的整体质量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