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生活

写给2024年的自己

2024-01-02生活

昨天下午在体育场外送道具等货拉拉时,一个阿姨拉上我,说,王一博是不是会来?我说是的,心想这是替女儿在问,还是自己喜欢呢?阿姨也不见外,自顾自地说,自从看了王一博的【无名】之后,就喜欢上这小伙了,真不错。一边说,一边还羡慕地看着我的工作证说,唉,网上的票没抢着,等我知道消息的时候,票早没了。

现在这个时代,偶像替代了榜样,榜样是精神上的标杆,是一般人达不到却要追求的境界,而偶像却有一份够不着、得不到的迷恋,榜样太高,够不着会有挫败感,没有现实操作性,唯有高山仰止;偶像却可以让人上瘾,只要能上瘾的东西,就有人愿意付费,奶茶、爽剧、美食,概莫如此。

有没有人对读书上瘾的?虽然书店都生意惨淡,纸媒一个个倒下,但我身边却真有,暄姐就是其中一位。

暄姐据说参加过一个千字营,这个营不需要进行残酷的体能训练,不需要在印堂上刻字,但却有个硬性规定,日书千字。尽管早已从千字营中结业,但这个传统却因与儿子的约定而延续了下来,她的公众号「给丘吉尔做饭」,今年全年,就码了三百多篇厚厚一沓。

她不是记流水账,她的文字,有时初看只是一篇生活札记,读着读着,像是说文解字,再往下读,其实更接近一篇影评。是的,在只知道「白案」的时候,她是长沙最早的广告文案,她是作家,是编导,也做过电影投资,这个多元的身份告诉我,她真不愧是读书人里的劳模。

暄姐的公众号——给丘吉尔做饭

2023年,她读了46本书,每一篇,都认真地写了读书笔记,她是酷爱读书,并不因出版社约稿,更不为平台分到的那点碎银。纵使如此,她还是列出了2023年开始却未坚持最后半途而废的七件事:健身、学吉他、学钢琴、写电影分类推荐片单、写喝茶清单、跟着「不止读书营」阅读、练小楷。不但如此,对自己上瘾的坏习惯,她也有及时的总结,她说十二点上床,想放松一下,结果刷了一小时手机,真可惜。并自定了两个措施来控制:一是在手机应用上设置浏览时间,二是规定只能逢7购物,即每月7、17、27日三天购物,只买必需品,且不能超过七件。

我的读书会四五百人,自律成这样的,也是屈指可数,要不我再请一位上来。

我的同事青姐,本科时学的是轧‬钢‬专业,由于专业不对口,她数学年年挂科,按她的话说,「大学时的不自信,让我忘记了自己其实是个还算漂亮的女孩」,当时班上有个同学非常会赚钱,其‬它‬同学才一两百块钱生活费时,那同学就跑到北京的商场去推销加湿器,一个暑假挣了‬五百块,后来,这个同学发现股票赚钱,就鼓动同学们投二千块钱去买股票,这些学钢铁的同学,家里大都没什么钱,青姐就跟当总工的爸爸打电话借钱,他爸是个老牌知识份子,他想了想说,爸爸有这二千块钱,但我不想借给你,为啥呢,第一我怕你赔了,第二我更怕你赚了,因为你这么小的年纪,就靠这个赚钱,你就不可能安心学一门技术,人能安生立命一定要靠一门手艺。这句话青姐一直记得。以致于她一直钻研业务,到现在都没有买过一支股票。

从新闻记者,到综艺导演,她走了一条较少人走的路,也积累了丰富的电视创作经验,她一边广泛地阅读,一边在实践中学习,由于足够的专注,许多东西都深植于内心,一旦激发,那些知识的储备和日常的积累,瞬间迸发出令人叫绝的灵感,她凭借这门硬核手艺,为自己的安身立命打下基础。

从轧钢专业的大学生到一线新闻记者

我常常感慨,和她说话,真是一种享受啊。她说,所有的电视节目都是一篇记叙文,她说,做新闻的人和做综艺的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大家对虚与实的把握,而这些,都是自己的历任领导教会她的。

我的才华和勤奋远不及她们,我常常犯拖延症,也常常出门买桔子,却一时脑热提了一堆打折降价的非必需品,我对领导说过的话可能记住了他的语气却丢弃了那个有价值的内核,但因为珠玉在前,我总想掂起脚够一够,这种向上的精神不敢懈怠。

站在跨年晚会的现场,尖叫声、欢呼声、金属音乐的撞击声,几乎要淹没了那个心如止水的我,12点过后,观众纷纷离场,所有舞美灯光都收拾了自己的张扬,如刚刚在天空中飞舞的彩带纷纷落下,保洁工人欣喜地跑上台,占有了这个舞台,她们捧着彩带拍照给家人,那一刻,我竟然眼眶有些湿润。

2024年,继续与优秀者同行,在暄嚣的世界里,留点时间,做一个安静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