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生活

盆景树种后起之秀,云南五大盆景之一——小石积

2024-07-03生活

云南著名的五大盆景树种包括清香木、铁马鞭、鬼柳、小石积和小叶羊蹄甲。尽管小石积的知名度不及清香木和铁马鞭,但在盆景爱好者中却并不鲜见。随着社会的进步,盆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的装饰品,小石积作为盆景树种的后起之秀,越来越受到盆景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

小石积,隶属于蔷薇科小石积属,是一种落叶或常绿灌木,拥有多个别名如黑果、糊炒豆、棱花果树等。该植物分布广泛,在中国甘肃南部、四川、贵州北部、云南以及西藏东南部的海拔1500至3000米处,常见于山坡的灌木丛、干燥的田边和路边。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即使在贫瘠的石缝中也能茁壮成长,因此被视为优质的盆景材料。

在云南发现的小石积通常具有7到15对小叶,这些小叶呈椭圆形、椭圆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度在0.5到1厘米之间,顶端急尖或突尖,丝托和萼片上微被柔毛或几乎无毛,花柱基部有毛。相比之下,华西小石积的小叶数量为5到8对(有时可达15对),形状接近圆形或稀为倒卵状长圆形,长度在0.4到0.6厘米之间,顶端圆钝或带有短尖头,丝托和萼片被柔毛覆盖,花柱基部则无毛。值得注意的是,生长在广东北部、日本琉球和小笠原群岛、菲律宾群岛以及中国台湾红头屿的圆叶小石积与华西小石积存在细微差异。这种圆叶小石积的小叶也是5到8对(可达15对),近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大小相似,特征是丝托和萼片被柔毛覆盖,子房基部无毛。

小石积在自然环境中,由于生长条件和自身特征的限制,形成了高度仅为一尺左右、树龄古老、树干粗如镰柄、布满岁月痕迹的独特形态。它们在山路旁承受着牲畜的啃食和踩踏,以及樵夫的砍伐和折损,这些磨难反而造就了它们「姿态万千」的美丽。这种美丽是经过数十年的考验和种种苦难洗礼后的自然流露,不同于那些靠金钱堆砌出来的「潇洒」。这是一种从内心深处展现出的、真正超然物外的洒脱之美。「树木不分高低,人却有品位之分」,因此我对小石积情有独钟。

在云南,只要有山,就能发现小石积的身影。然而,大桩材的小石积十分罕见,主干直径超过10厘米的材料很难获得。树桩最适合在冬春两季进行移植,尤其是初春时节最为理想。小石积的萌发力极强,小苗可以培育成丛林式或微型盆景,耐修剪,枝条紧密,叶片色泽鲜亮,成型迅速。更为难得的是,它一年之中能展现三季美景。初春时,新芽吐绿,充满生机,翠绿欲滴;到了四月,满树白花如冬雪般纯洁,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让人联想到「冬雪消融后的余香」;六月后,满树果实色彩斑斓,有绿、有红、有黑,景象壮观,令人喜爱不已。

养护与修剪

根据个人创意,适度修剪小石积的根部与枝条,然后直接栽种。为提高存活率,在第一年养护期间,可以在盆栽表面多加土壤。次年,移除盆面上额外的土壤,展现原本的树桩。若新生枝条稀少,可暂时不修剪,等待来年枝条强壮后再进行修整。当枝条生长至大约5号铝丝的粗细时,便可首次进行蟠扎以固定枝位。完成造型后,应多观察植株,并在新叶再次生长时适量施入稀薄液肥,以促进生长。

小石积喜爱阳光,成活后应放置于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的环境中。在植株未完全成型前,应尽量控制花朵和果实的数量,专注于养壮枝干。只要养护得当,3至5年后小石积便能成型或初步成型。小石积具有强大的萌芽能力,越修剪新芽生长越旺盛,因此需注意去除不必要的嫩芽,促进保留枝条的增粗与成型。

对于小石积的定型,剪扎结合的方法最为适宜。粗壮的枝条可通过绑扎调整形状和方向,而细小的枝条则以修剪为主。修剪工作需频繁进行,否则枝条过于茂密,内部小枝容易枯萎。随着时间的推移,蟹爪、鹿角、垂柳等形态将在适当的年份中养成。最终,一盆盆根干扭曲、古朴典雅的小石积盆景便能展示其美丽。

病虫防治

小石积通常遭受两种主要病虫害的困扰。首先是蚜虫问题,它们倾向于在春季(3-4月)和秋季(9-10月)出现,对付它们可以使用高效氯氰菊酯与阿维菌素进行喷洒处理,通常只需进行1至2次即可控制。

更为棘手的是树瘤问题,这是一种由传染性螨虫引起的疾病,一旦发现必须立即隔离处理。这种病害传播迅速,对其他小石积盆景构成严重威胁,并且治疗起来相当困难,可能对植物造成致命伤害。预防是最好的策略,因此应确保小石积放置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并注重日常的水分和养分管理。在给植物浇水时,避免将水直接洒在枝干上,因为湿润的环境容易引发疾病。在生长旺季,可以每月使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喷洒1至2次作为预防措施,并可结合阿维菌素以增强效果。

对于已经出现树瘤的植株,应当使用金属或竹制工具彻底清除瘤体,之后用石灰水或石硫合剂涂抹伤口,待干燥后再次涂抹阿维菌素或多菌灵。这样的处理需要每两周进行一次,至少连续涂抹三次才能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