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生活

人生的目标,是什么?

2024-09-15生活




今天, 我们聊一聊「目标」这个话题。话题开始前,先问大家两个问题:


1 . 小时候的梦,还记得吗?

记得在我小时候,老师就要求写过类似的作文,比如:梦想是什么?长大之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记得大部分同学都说要当科学家、警察,有位同学说未来想当企业家,我当时非常震惊,因为「企业家」这三个字都是头一次听说。 后来才知道,他的父亲是一名企业家,所以他也有相同的志向。 不知道今天他的梦实现了没有。


2 .十年、二十年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个人觉得,大部分的人可能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不是要给未来规划一个什么职业,有多少存款、多少套房、几辆车,而是未来我应该怎样活,有一个 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比如,我是否还会为自己的生计而奔波劳累?我能否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我能否过上理想的生活?




他山之石


其实,每个人都想要过上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需要一个具体的目标。当有了具体的意向以后,我们就会聊到一个新的话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说,别人的生活经验可以给我们带来启发。


大家追星吗?或者说,你们有没有自己的偶像?那么,哪些人常被我们视为偶像呢?


○成功人士: 他们凭借努力与才华在各自领域内取得了显著成就。


○名人、伟人、圣人: 这些称谓涵盖了不同领域有杰出贡献或广泛影响力的人。名人,即那些广为人知、有名气的人;伟人,则是那些创造了丰功伟绩,对社会有深远影响的人;至于圣人,更是被赋予了极高的道德和精神境界。


○平凡而伟大的 人: 他们或许没有显赫的名声和辉煌的成就,但他们的行为和品质却深深打动了我们,让我们在平凡中感受到了伟大。



这些能被视作偶像的人,就是「他山之石」。在佛教数千年的传承中,同样也出现过许多这样的人物。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玄奘法师。


玄奘法师幼时便立下「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宏愿,也正因为如此,他被当时负责僧人管理的官员选中,顺利出家。而后,他为求请圆满的经典回国,长途跋涉五万里,期间的艰辛和困苦,是常人难以想象和体会的。


就拿五万里这个数字来说,什么概念?从成都到峨眉山才300里,以现在的交通情况来讲,乘车两个多小时就到了,如果是走路呢?


我曾体验过从文殊院走路到峨眉山,花了四天半的时间。路途中我只背了一个小包,期间还能休息,住宾馆,走的路也是很平整的柏油马路,总的来说,各方面条件算是不错的。但玄奘法师的西行之路,却是背着一个很大的行囊,风餐露宿,过八百里流沙,历经重重艰险……条件远比我们现在要艰苦得多。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将657部经典从印度带了回来。又花了将近20年时间,翻译了75部,共计1335卷1400多万字,而这才仅仅是他带回来的经典的八分之一。


像玄奘法师这样的人,我们是否会认可他?相信大家是认可的,对吧?这种认可,可能源于他的事业、他的成就,或是他的行为方式。而认可,就体现了我们的价值观。


再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认可」的故事。在佛教的思想文化中,我们认为出家是很好的事情。一位年轻师父出家,周围的老居士夸赞他说:「师父呀,你这么年轻就出家啦,功德无量呀。」年轻的师父就说:「要不把你孙子也送来出家吧?」老居士立马回答:「那不行不行,我孙子不能出家,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干呢。」


虽然老居士嘴上对年轻师父说出家好,功德无量;但真正落实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却不愿意了。这说明什么呢?他内心并非真正认可。所以说认可不认可只有自己知道。有一个很简单的检验方式,就是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比方说,我们看电视剧,会不由自主地被带入到剧中人物的情景当中去,这时你不妨想想,如果我是剧中这个人,在面对他现在所处的困境时,会作出怎样的 选择?或者说,我是否愿意成为这个人?如果是,说明你认可他的行为观点,认可他的价值。




目标


说了许多「他山之石」的例子,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目标。先看看几种答案:


○成家立业

这是社会上颇为流行的观念。特别对于许多被催婚的朋友来说,成家仿佛成了迫切的目标。甚至有趣的比喻说,父亲下棋时对象(棋子)少了一颗,指的就是「对象」少了一个,意指成家的重要性。但成家对男性和女性的压力点各异,男性可能更关注立业,而女性则更重视成家。


○功成名就

还有一种目标是功成名就。它代表着出人头地、有所作为的渴望。不过,在现代社会,人们逐渐意识到,功成名就并非终极目标,快乐才是真谛。正如【稻香】所唱:「功成名就不是目的,让自己快乐快乐,这才叫做意义。」


○追求幸福——趋乐避苦

可以说,追求幸福,是人生的唯一目的,只不过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有所不同。追求幸福是人性使然,佛教中有一个词语叫趋乐避苦,也就是说,人人都希望快乐,不想要苦,这是人的本性。


○安身立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安身立命是常被提及的概念。安身关乎现实生活,立命则涉及精神追求。我们不仅要解决物质层面的需求,更要思考如何在精神上安身立命。这其中,最核心的便是「心安」的问题,而苏东坡的诗句「此心安处是吾乡」,就是对此的深刻诠释。


在佛教看来,人的意义追求是多样的,如同「无有固定朝向,可以各种朝向」。这意味着人的目标和追求是灵活多变的,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佛教强调缘起性空,即万物皆由因缘和合而生,本性为空,因此人的朝向和追求也是随缘而变,不应被固定观念所束缚。


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理解意义时,应更加开放和包容,认识到不同选择和路径都有其价值。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目标时,要考虑到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做出符合道德和伦理的抉择。



留言互动

你的目标,是什么?

LEAVE A MESSAGE


编辑|梦觉 图片|江游

美编|妙能 责编|慧法


/

/

惭愧:留双眼睛看自己

清热祛湿健脾的小点心,想学吗?

旅行家、菩萨行者,法显大师!他的求法壮举62岁才拉开序幕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2022)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