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育儿

岁岁春节,婚后的领悟:揭开父母间年节争执背后的真实脉络

2024-02-09育儿

每年春节临近,总有一幕在我心头重现:父母因琐碎之事在喜庆气氛中掀起波澜。曾经我不解其中缘由,直到自己步入婚姻殿堂,才开始深刻领悟到,那些年复一年的春节争执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而真实的原因。

记得小时候,每逢腊月寒冬,家中就开始筹备年货,母亲早早地囤积各种食材,红糖、花生等,尽管那时家境并不宽裕。

我们几个孩子抵挡不住美食诱惑,常常偷尝禁果,惹得母亲勃然大怒,责怪父亲对孩子过于溺爱。父亲则主张孩子们开心就好,无需拘泥于形式。看似一场关于糖果的小小争端,实则是两人对未来规划与教育理念的不同体现。

大年三十那天,黎明还未破晓,母亲便忙碌起来,独自将全家衣物洗涤干净。待她辛劳归来,却发现父亲和我们仍在酣睡。那种期待全家团聚共享温馨时刻的愿望与现实的反差,使得母亲心中倍感委屈。

而父亲却坚持认为过年就是放松休憩之时,不必过分讲究时间节奏。这看似无关紧要的时间观念差异,实际上是两代人在面对传统节日仪式感与现代生活方式碰撞时,内心价值取向的较量。

网络热议的「为何贫困家庭更容易在过年时出现争执」话题,往往将焦点集中在物质匮乏之上,认为缺钱是导致家庭不睦的主要因素。

然而,细究之下,无论是纵向对比过去几十年生活水平的提高,亦或是横向对照社会各阶层的家庭状况,都无法证明经济条件直接决定了家庭和谐与否。诚然,物质基础固然重要,但它并不能确保夫妻双方在观念上的协调一致。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祖父祖母,他们是村里公认的贫户,常年难得享用一顿肉食,但却始终未曾目睹他们发生过口角之争。他们的秘诀在于淡泊名利,对生活琐碎的随遇而安,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包容成为了家庭和睦的基石。

相反,富裕且勤劳的外公外婆同样和谐相处,秘诀在于外公的沉默寡言与对我外婆的呵护备至,他愿意为了外婆与家族抗争,形成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当我结婚之后,方渐渐明白,婚姻中的摩擦与分歧,很多时候源于个体价值观的迥异。就如同父母亲的组合,一边是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一边是对现状的知足常乐。两种观念的交融与碰撞,在任何小事上都可能成为导火索,放大成足以威胁婚姻稳定的大问题。

尤其当双方陷入「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思维僵局时,固执己见只会令关系愈发紧张,如同硬石相击,伤痕累累。

真正的解决之道,并非一味包容忍让,而是找到那个能与之好好商量、观念相近的人生伴侣。毕竟,婚姻不仅是短暂的欢愉,更是长年的陪伴与相守,唯有价值观的默契,才能经受住岁月的打磨。

回望邻里长辈曾提及的那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 「一家人,无论遭遇何事,只要有商有量,也能像河洞门那户人家一样,即使年夜饭仅是盐巴水泡饭,也能过得和和美美。」这话语直指问题核心,揭示了夫妻间持久和谐相处的真谛——有效沟通与互相尊重。

由此看来,那些年复一年发生在春节之际的父母争吵,虽表面上是关乎年货、时间安排等琐事,实际上却是价值观冲突与沟通缺失的集中显现。

当我们走进婚姻,真正领悟到这一点,或许就能更好地经营自己的家庭,使每个春节不再充斥无谓的争执,而洋溢着和谐与亲情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