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育儿

为什么和孩子好好说听不见,非要吼一顿才管用?问题出在这里

2024-06-09育儿

「我每天催孩子起床、吃饭、洗澡,孩子就是无动于衷,用了计时的方法,孩子跟你耍赖皮;

跟孩子说过很多次要用筷子吃饭,还是经常用手抓;

跟孩子说地上太脏,就是喜欢撒泼打滚;

出门在外时,我无数次提醒孩子见人要打招呼,每次都不理不睬,留下我一个人尴尬。」

在一个小公园里,一位妈妈的无奈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

为什么父母苦口婆心地教导,孩子就是不听呢?

有人说「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通常,孩子的逆反行为并非源于他们本身的不听话,

而是由于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采用的说话方式、制定的规则以及对孩子内在需求的理解上存在偏差。

这些误解和错位引发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沟通问题:

越一味地讲道理,孩子越不能接受

心理学家皮亚杰有句名言:「孩子只能从自己出发看世界。」

也就是说孩子在认知世界的初期,他们的观察、理解和解释都是基于自身的经验、感受和能力,当父母一味地跟孩子讲道理时,他们并不能很好地理解。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为了让孩子听话,总是会长篇大论地讲道理,还会出现一些孩子听不懂的词汇。

这样的说教只会让孩子十分反感,有的孩子因此学会了顶嘴,有的孩子则选择不理不睬。

有一位爸爸每天早上会提醒孩子在学校要喝水,可晚上孩子到家时水杯总是满满的。

爸爸担心女儿不喝水会影响健康,就跟女儿说:

「喝水能促进新陈代谢,把身体里面的毒素排出来,还能改善人体组织液和血液循环。

这样才能让你的身体更加健康,你看喝水有这么多好处,你为什么不喝呢?」

女儿却不以为然,说:「我不渴。」

爸爸一听急了,语气开始强硬起来:「不渴也要喝,下次再让我看到你没喝水,我就惩罚你。」

女儿习惯了爸爸这样的说话方式,不吵也不闹,轻声说了句:「哎,随便你怎么说。」

对于孩子在学校不愿意喝水的问题,爸爸讲了一大堆道理,来证明喝水的好处,却没问问孩子真正不喝水的原因。

不但问题没有解决,反而增加了父女之间的紧张情绪。

很多时候,孩子想要的是父母的理解,父母给的却是苍白的说教,当孩子的需求和父母的给予不在同一个频道时,孩子就会听不进去。

后来,妈妈看出了女儿的心思,对她说:「妈妈这几天也没喝水,因为工作太忙了,所以最近皮肤都很干燥。」

女儿乐了,原来妈妈也不喝水。

妈妈又继续说:「不过妈妈可不想变成皮肤皱皱的老太太,我们以后一起喝水好不好?」

女儿乖巧地点点头。

亲子教育中有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同理心,跟孩子说不通的时候,就先试着去理解孩子的心情。

【共情力】的作者乔拉·米卡利给共情的定义是支持、鼓励、温存和爱。

共情是一种能力,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能提供感情上的支持;

当孩子缺乏自信时,父母给予最大的鼓励;

当孩子需要倾诉时,父母以温柔体贴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与孩子建立起「爱」的感情联系。

单纯地依赖长篇大论的道理往往难以让孩子完全遵从,相反,当父母能够深入理解和共情孩子的感受与立场时,孩子会更愿意接纳和考虑父母的观点。

环境问题:

缺少对等的沟通环境,孩子越不服气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孩子的行为。」

在家庭教育中,经常会看到父母对孩子双重标准,比如让孩子运动,父母却躺着;

让孩子好好吃饭,父母却边看电视边吃饭;让孩子信守承诺,父母却不遵守诺言。

言行不一的结果,不仅会让孩子感到困惑,还会导致孩子不愿意听从父母的话,我行我素。

邻居王妈妈,有一个十岁的儿子,正在上小学四年级。

王妈妈是单亲家庭,最大的心愿便是儿子能够好好学习,将来有个好前程。

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经常不听王妈妈的话,王妈妈只能每天晚上坐在儿子旁边,监督写作业。

只是,每当王妈妈坐在儿子旁边,总会不自觉地拿起手机,刷短视频或者看电视剧。

有一次,王妈妈看着看着发出了笑声,儿子也被她吸引了,王妈妈立刻收起了手机,对儿子说道:「好好写作业,没什么好看的。」

孩子觉得委屈,嘟囔着:「为什么你们大人就不需要学习,能一直看手机。」

王妈妈被儿子问得有些措手不及。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通过观察父母的举止来模仿,他们的行为模式往往受到父母日常行为的影响。

当父母用双重标准来要求孩子时,孩子就会感到困惑、沮丧。

此外,这种不公平的对待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认为父母只要求自己学习,而不需要以身作则,从而更加不愿意配合。

从那以后,王妈妈不再只是口头上催促他学习,而是用实际行动来支持他。

每当儿子写作业时,王妈妈都会放下手机,拿起一本书来阅读。

她意识到学习是终身的事情,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儿子也受到了妈妈的影响,开始更加认真地对待学习。

傅雷曾经说过:「世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勿要求别人,先改变自己。」

在与孩子言辞传递的同时,更应注重行动的示范,要求他人之前,首先审视自己。

父母以身作则,用行动来影响和激励孩子,孩子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父母的真诚,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动机问题:

不理解孩子的动机,孩子越疏远

大教育家卢梭曾说:「一切教育都是从我们对儿童天性的理解开始。」

他强调教育的起点在于对孩子的深入理解和尊重,然而在跟孩子的沟通中,我们常常会忽视这一点。

前几天同事贝贝跟我说她错怪了孩子,心里很内疚。

自从这学期上学以来,儿子就很沉默寡言,还经常沉迷于电子产品,贝贝一回家就能看到儿子不是在玩手机就是看IPAD。

一开始,贝贝跟孩子约定了玩游戏的时间,后来孩子不仅在她面前玩,还经常偷偷玩。

这让贝贝不能接受,她开始责备孩子,觉得他过于懒惰和不求上进,只知道玩手机。

但她的责备并没有让孩子改变,反而让他更加退缩到手机的世界里。

一天晚上,贝贝在整理孩子的书包时,无意中发现了孩子写的一张纸条:

「在学校,没有人愿意跟我玩,我只能从手机里找到安慰。」

贝贝突然发现她从没真正地了解过孩子内心的孤独和痛苦。

当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是孩子做错了事时,事实上却是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向父母倾诉,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问题,只能以自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排解。

父母不能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时间久了,跟孩子之间的隔阂就会越来越大。

在与孩子交流时,父母多倾听他们做事的原因和动机,给予孩子解释的机会,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被重视,

有助于建立更加平等和开放的沟通环境,促进亲子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想要做孩子的先生,必须先学会变成孩子。

作为教育者,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孩子的视角去理解和体验世界,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而大多数的孩子听不进父母说话,是觉得父母不能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理解是表达爱和尊重的一种方式,它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探究孩子的心灵,与他们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遇事先冷静,听听孩子的心声,多给孩子一些包容和信任,相信孩子也能跟你敞开心扉。

父母跟孩子之间的爱是相互的,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也会相应地展现出对父母的尊重、理解和关爱。

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把孩子当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少一点唠叨,多一些共情;少一点双标,多一些平等;少一点武断,多一些理解。

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孩子的观点和想法,让亲子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和有效。

作者 | 诗漫·锦瑟